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新会计准则实施后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业绩预告披露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发现:披露业绩预告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显著高于未披露的公司;强制披露业绩预告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显著高于自愿披露的公司;且上市公司在披露业绩预告前预期到了盈余管理后的盈利状况,盈余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规避"或"迎合"业绩预告制度.研究还发现资产规模小、盈利能力差与负债高的公司更可能从事盈余管理.最后,结合实证研究结论,为提高业绩预告信息的可靠性、进一步完善业绩预告制度,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徐心悦 《上海企业》2023,(12):52-54
<正>业绩预告是企业对外披露的财务信息,是一种面向未来的信息。而盈余管理是上市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内部治理的一种手段,公司的盈余管理会影响财务报告对本期历史信息的披露。业绩预告属于自愿信息披露事项,除业绩变动较大被强制要求披露的公司外,普通公司通常无须披露。因此,公司管理层可能会通过操纵业绩信息来迎合自身业绩目标,并从中获利。本文通过研究业绩预告偏差对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探索了公司对外信息披露对内部财务经营产生的影响及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管理层业绩预告为研究背景,实证考察了媒体的信息挖掘作用对分析师盈余预测准确度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媒体报道数量的增多,管理层业绩预告精度对分析师盈余预测偏差的负向影响更加显著,表明媒体报道为分析师盈余预测提供了额外的公司预期盈余信息,即媒体具有信息挖掘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媒体报道对业绩预告与分析师盈余预测关系的强化作用在信息透明度较差和业绩预告为"坏消息"的公司中更显著;政策导向媒体比市场导向媒体的信息挖掘作用更强,具体表现为政策导向媒体的新闻报道能够强化业绩预告对分析师盈余预测的影响,但市场导向媒体的影响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我国现行的上市公司业绩预告制度是部分强制披露,即达到披露要求的公司必须进行业绩预告,未达到要求的公司可以自愿披露.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业绩预告制度实施效果的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业绩预告制度整体实施效果良好,但也存在披露内容缺乏信息含量、公司自愿披露动力不足、不愿或迟延披露坏消息(预亏、预减)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管理层是上市公司盈余预告的执行者,管理层动机会对盈余预告产生直接影响;而产品市场作为重要的外部环境,也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司信息披露决策.从信息披露的成本—收益视角出发,可将管理层盈余预告从特征区分为收益型和成本型,在此基础上考察管理层高管持股与盈余预告质量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按照产品市场竞争程度的高低进行分组,检验产品市场竞争对两者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管持股会提高盈余预告收益型特征(及时性和准确性)的质量,但是会降低成本型特征(具体性)的质量;激烈的产品市场竞争下,高管持股公司的盈余预告收益型特征的质量没有变化,但成本型特征的质量会显著下降.研究结果丰富了管理层盈余预告的影响因素研究,为高管激励和产品市场竞争对公司信息披露的影响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2010~2019年深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了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对管理层业绩预告精确度的影响.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次数和参与机构数越多,管理层业绩预告的精确度越高,并且在盈余管理程度较高以及市场化程度较低的情况下,机构调研对业绩预告精确度的促进作用更显著.进一步区分业绩预告的类型后发现,机构投...  相似文献   

7.
业绩预告是影响市场估值的重要信息,文章以2005—2018年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业绩预告精确度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和质押比例降低了业绩预告精确度,但该影响只存在于非国有企业中。控股股东股权质押降低了第一类代理成本,提高了第二类代理成本,第二类代理成本在股权质押与业绩预告精确度之间发挥了部分中介传导作用。文章结合我国股权特点,以股权质押和信息披露为切入点,深入剖析了第二类代理冲突,对丰富内部公司治理理论和股权质押的经济后果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选取2010—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业绩预告发布前后大股东是否存在以及如何利用自身信息优势进行股份减持交易,会计稳健性是否以及如何对该内幕交易产生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强制性业绩预告相比,自愿性业绩预告披露前后发生大股东减持的概率更高,并且会计稳健性会显著抑制自愿性业绩预告披露前后的大股东减持行为。进一步将业绩预告消息区分为好消息和坏消息之后研究发现:坏消息的利空程度越高,大股东在业绩预告之前进行股份减持的规模越大;或者好消息的利好程度越高,大股东在业绩预告之后减持的规模也越大;稳健的财务信息能够抑制公司在隐匿坏消息方面进行的内幕交易,但会加剧公司在隐匿好消息方面进行的内幕交易。  相似文献   

9.
上市公司年报中的前瞻性信息从内部人视角讨论和分析了公司未来发展前景,具有独特的信息价值和研究意义。以2007—2011 年我国上市公司年报为对象,采用字数和内容覆盖面度量年报中的前瞻性信息,并研究盈余质量与前瞻性信息披露的关系。研究发现前瞻性信息虽有强制性的披露规则,但本质上仍属于自愿披露,各公司之间披露水平有较大差异;盈余质量与前瞻性信息披露有正向补充关系,盈余质量好的公司会披露更多的前瞻性信息。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公司治理理论研宄和企业实践的深入,人们发现CFO在真实或虚假披露财务信息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不断曝光的财务舞弊案件更是将CFO推到公众面前.本文以2003~2005年间CFO发生变更的沪市A股制造业企业为对象,通过CFO变更前后企业的操控性应计利润的变化特点,分析CFO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与未发生CFO变更的企业相比,发生CFO变更的企业在CFO变曼前一年,通常具有较高的盈余管理程度;在CFO变更当年,盈余管理程度会下降;在发生CFO变更后一年,盈余管理程度又会上升;在CFO和CEO同时变更时,变更前一年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比两者未变更的公司更高;在CFO变更当年,盈余管理程度的降幅更大,由此表明CFO变更对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有显著影响,且在CFO变更前后企业盈余管理的动机不同.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行为,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2008年12月31日深交所发布并实施《新指引》,其中第15号对业绩预告的披露做出了新规定。通过对2008、2009年度业绩预告的披露总体和三个方面质量特征两个层次的对比分析,研究发现,《新指引》实施后,总体上业绩预告的披露数量略有增加,但业绩预告具体披露内容的合规性并不理想;业绩预告披露的精确性和及时性有所提高,但业绩预告披露的准确性有所下降。针对这一状况,提出了加大惩罚力度和充实法规内容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和盈余业绩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2002年201家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Meek的研究方法、构建了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盈余业绩对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影响。研究发现,盈余业绩因素显著地影响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披露程度。  相似文献   

13.
以2012—2017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究公司战略变革对管理层业绩预告误差和业绩预告消息类型的影响以及内部控制质量对上述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公司战略变革越大,管理层业绩预告误差越大,管理层越倾向于发布业绩预告坏消息;内部控制质量越高,公司战略变革对管理层业绩预告误差的正向影响越弱,而对管理层业绩预告消息类型的负向影响越强。进一步综合考虑公司战略资源配置幅度及资源投入方向的双重变化时,上述各结论仍成立。研究结论为上市公司合理调整战略资源、加强内部控制建设以及资本市场参与者有效理解管理层业绩预告信息内涵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湖北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为研究对象,选取2004、2005和2006年提供年报的162家湖北上市公司为样本,将所有公司按经营业绩分为盈利和亏损两组进行了回归分析,研究了在不同经营业绩情况下,公司规模、股权集中度、独立董事比例及董事长是否兼任总经理解释变量对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影响。结果发现:湖北省上市公司自愿信息披露动力不足,自愿信息披露程度整体上不高,而除董事长是否兼任总经理这一虚拟变量外的所有解释变量,对上市公司的自愿性信息披露都有不同程度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以2001-2004年度所有沪市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未预期盈余、审计报告类型、公司业绩等多个因素对上市公司年报披露绝对及时性和相对及时性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未预期盈余为正的年报、被出具标准审计意见的年报以及业绩好的年报披露较早;反之亦然;当年会计师事务所变更的公司和亏损公司年报披露较晚。在变更年报预约披露日期的公司中,未预期盈余为正的公司、被出具标准审计意见的公司以及业绩好的公司通常提前披露年报;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16.
以2008~2014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业绩预告特征角度考察业绩预告信息对分析师盈余预测修正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业绩预告发布后分析师预测的修正幅度与业绩预告带来的非期望盈余显著正相关,并且业绩预告时长越短、业绩预告精确性越高、业绩自利性归因越弱,二者的正向关系越强;业绩预告降低了分析师预测的误差,并且业绩预告时长越短、业绩预告精确性越高、业绩自利性归因越弱,业绩预告对分析师预测误差的降低程度越大。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2007~2009年沪深两市的A股公司为研究样本,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角度检验了内部控制质量与盈余质量的关系,发现定期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并未改善盈余质量。无论是在受到管制的强制披露阶段或者自愿披露阶段,还是仅出具内部控制自评报告或者引入独立第三方另出具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公司的内部控制披露行为都没有随着盈余质量的提高而提高。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网络平台互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不断出现“蹭热点”等一系列问题,管理层涉嫌利用网络平台操纵信息披露,使网络平台成为管理层谋取私利的工具。本文利用2010~2021年上证e互动和互动易平台中A股上市公司数据,考察网络平台互动对管理层业绩预告披露的影响。结果表明:网络平台互动能降低业绩预告披露的精确性,提升业绩预告披露的积极性和频率。控制可能的内生性问题后,结果依旧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管理层私利动机越强,上述效果越为明显;当业绩预告披露为“好消息”时,能够弱化网络平台互动对管理层策略性披露业绩预告的影响;分析师关注与公司治理水平均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管理层策略性披露业绩预告问题。本文不仅拓展了有关网络平台的经济后果和业绩预告披露的影响因素研究,也对规范网络平台、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提供了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19.
当前国内有关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盈利预测方面,预算信息披露研究。本文对年度预算信息的自愿披露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我国自愿披露预算信息的公司比例不高很少;公司代理成本与预算信息自愿披露行为显著负相关;预算信息的好坏与预算自愿披露行为显著正相关;公司产权性质与预算自愿披露行为显著正相关,即国有控股公司比民营公司更愿意披露预算信息;监事会规模也与披露行为显著正相关;行业属性也与预算披露行为具有相关关系,制造业公司比非制造业公司更愿意披露预算信息;同时,董事会特征变量与预算信息自愿披露行为统计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当前ESG评级存在严重分歧,且已得到学术界广泛关注。本文基于2015~2020年我国上市公司样本,实证研究ESG评级分歧对盈余信息含量的影响。研究发现:ESG评级分歧显著降低了企业的盈余信息含量,其中小幅提高了盈余积极信息含量、大幅降低了消极信息含量,进而降低了盈余信息含量不对称性。机制检验发现,ESG评级分歧通过降低盈余质量、提高股票风险进而降低盈余信息含量。进一步分析发现,ESG评级分歧的影响在低信息透明度、非强制披露社会责任报告和非重污染行业的样本中更显著。因此,应强化企业ESG信息披露和评级机构监管,为投资者创造有效的市场信息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