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如何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在助农增收中寻求全新发展,是供销合作社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今年以来,承德市供销合作社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助农增收为中心,大力组建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和农资连锁经营服务网络为着力点,通过推进“基地 农户”、“龙头企业 专业合作社 农户”等模式,走出了一条在助农增收中寻求社农双赢的全新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
简论毛泽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泽东以农业合作化方式,确立了农村中的社会主义制度,提出工农并举、城乡兼顾发展,以农业现代化为目标,教育农民、搞好为农公共服务,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枣庄供销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围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提升农业的规模化、科技化、市场化水平,开展系列为农服务,着力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为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2011年,全系统实现销售收入46.8亿元,  相似文献   

4.
《中国合作经济》2023,(12):64-66
<正>近年来,浙江省嘉兴市供销合作社坚持以为农服务体系和项目建设为抓手,深化、细化、实化工作目标和任务,全力打造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综合性平台,努力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中贡献供销力量。近年来,浙江省嘉兴市供销合作社坚持以为农服务体系和项目建设为抓手,找准着力点、关键点、突破点,深化、细化、实化工作目标和任务,全力打造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综合性平台,努力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中贡献供销力量。  相似文献   

5.
如何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这是供销合作社存在的根本原因所在。所幸的是,经过近20年的探索,许多地方供销合作社在为农服务中已经初步找到了生存和发展的有效路径,而最佳路径恰恰是把合作与服务结合在一起,在合作中为"三农"服务,实现农民满意、供销合作社增效的目标。当前,随着4个试点省份改革的推进,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序幕正在缓缓拉开。4个省份试点的角度不同,但核心只有一个,那就是在合作的基础上为农民、农业、农村服务,打造为农服务的综合平台。从历史上看,供销合作社就是为了服务于农而产生的。新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大力发展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是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助农增收、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其中处理好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与供销合作社、社区综合服务社、龙头企业、党政领导的关系是保障、推动其发展的重要方面,需认真处理好。  相似文献   

7.
根据《中共清远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加快发展清远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推动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的要求,为更好地引领清远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又快又好发展,进一步夯实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基础,更有效地发挥供销合作社在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台湾农会组织在一个多世纪的演变过程中,形成了"农民共有、农民共治、农民共享"基本特征,是集农业推广、供销经营、金融信贷、保险服务四大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事业体,它不仅为台湾地区农民的增收维权、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的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为中国大陆在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体系、推进农村基层涉农服务机构改革、建构适度普惠的综合性农民协会以及发挥政府的多重角色作用等方面提供有益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9.
近五年来,我省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执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积极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按照“以城带乡、以工促农、返哺农业、回报农民”的总体要求,以促进农民增收为中心,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为抓手,积极推进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着力构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有力地促进了贫困地区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0.
2012年,甘肃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坚持为农服务宗旨,开拓为农服务领域,强化为农服务功能,切实为农民解难、替政府分忧,探索实践出许多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经验,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企业增利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11.
《调查研究报告》2006,(217):3-13,F0004
孟州市推进新农村建设以来,围绕以“农”为本,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积极发展劳务经济,以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注重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本文以新的理念,提出了应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的扶持力度,以农业产业化项目带动农民致富,努力培育新型农民。建立公共财政支持为主的农村各项事业和社会保障的长效机制,加强新农村建设的组织保障等几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县域是关键、是主战场。县及县以下基层组织是供销合作社直接面向农民的经营服务组织,是供销合作社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中发〔2015〕11号)明确指出,要强化合作、农民参与、为农服务的要求,因地制宜推进基层供销合作社改革,逐步办成规范的、以农民社员为主体的合作社,以实现基层供销合作社得发展和农民得实惠的双赢目标。  相似文献   

13.
八方寄语     
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指出,"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引起了与会代表的共鸣。如果农业现代化搞不上去,不仅会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也势必会拖工业化、城镇化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后腿。因此,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一定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不断为农业"强筋健骨",让农民以"农"致富。  相似文献   

14.
2001年,江苏省供销社新的领导班子组建以来,将供销社职能重新定位为“立足三农、综合服务,创新体制、激发活力,整合业态、重组网络,开放办社、提高效益”。我认为,这个定位很好,既符合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符合广大农民群众的希望,也符合供销社自身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全省供销社系统重树为农服务旗帜,积极深化改革,强化为农服务,大力兴办乡村为农综合服务社,全力推进日用消费品和农业生产资料两张连  相似文献   

15.
农业工业化发展的重大价值,在于它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能彻底地解决“三农”问题。首先,对农业进行工业化改造和经营,使农村的工业以及服务于农、林、牧、渔的服务业大发展,显然能优化和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化水平,有助于解决农业问题。其次,农业工业化,使农业与城市工业的联系更为紧密,推进了产业集聚,能实现农村城市化,从而解决农村问题。最后,农业工业化提高了农产品附加价值,延伸了农业产业链条,拓宽了农民就业增收渠道,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综合素质,使农民问题也能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16.
<正>作为党领导下的为农服务的综合性合作经济组织,作为推动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供销合作社始终致力于打造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综合平台,致力于成为党和政府密切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纽带。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供销合作社可以也应当发挥更大作用。而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是时代推动下的必然选择,也是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必选路径。  相似文献   

17.
《宁波通讯》2012,(Z1):21-22
党的十六大以来,市委、市政府牢固树立统筹城乡发展理念,把农村与城市、农业与工业、农民与市民作为一个整体通盘谋划,拓展思路、创新载体,探索建立"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长效机制,着力推进农业转型与升级,农村建设与保护,农民增收与素质提升,城乡一体化发展迈上了新台阶。2009年我市统筹城乡发展在全省  相似文献   

18.
《宁波通讯》2012,(19):21-22
党的十六大以来,市委、市政府牢固树立统筹城乡发展理念,把农村与城市、农业与工业、农民与市民作为一个整体通盘谋划,拓展思路、创新载体,探索建立“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长效机制,着力推进农业转型与升级,农村建设与保护,农民增收与素质提升,城乡一体化发展迈上了新台阶。  相似文献   

1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为解决“三农”问题,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为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采取的重大举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加快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这是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建立助农增收长效机制的有效途径。它对于从根本上改变农村落后面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重庆南川市供销社在上级领导的精心指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真正办成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目标,大力发展“两社两化”,夯实助农增收基础.构建新型经营体系。在推进“两社两化”中抢回农村市场阵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构建供销社新型经营体系,在劲农增收中盘大做强自身实力。为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