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本文以2000—2005年我国上市公司的28起跨国并购事件为样本,考察了我国上市公司跨国并购的财富效应。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跨国并购给股东带来了显著的财富损失。把总体样本按行业细分后的实证分析表明:信息行业的跨国并购为股东带来了显著的财富效应;机械行业的跨国并购毁损了股东价值;家电行业跨国并购的影响则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运用事件研究法从实证的角度分析了中国上市公司的年度股利公告对股票价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三种不同的股利分配形式都可以引起股价的异常反应,相对于现金股利而言,市场更加欢迎股票股利和混合股利,而股票股利和现金股利之间的差异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文章主要从实证分析的角度,研究外资并购对中国资本市场上市公司业绩产生的影响。同时还分析了外资并购给中国资本市场带来的无形价值和消极影响。通过外资并购前后统计数据比较分析发现,外资并购对大部分样本公司的财务经济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4.
运用事件研究法从实证的角度分析了中国上市公司的年度股利公告对股票价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三种不同的股利分配形式都可以引起股价的异常反应,相对于现金股利而言,市场更加欢迎股票股利和混合股利,而股票股利和现金股利之间的差异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本文选取1998年发生兼并收购的公司作为样本,主并公司和目标公司都是上市公司。研究发现公司收购兼并后对主并企业的长期超额收益为负。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不同并购方式下,主并企业的绩效不同,其中横向并购效果最好,混合并购方式最差。  相似文献   

6.
以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应用机器学习KNN算法匹配数字化转型程度指标,研究了超常增长与数字化转型的关系。研究发现,企业超常增长对数字化转型具有抑制效应,其影响在订单式生产企业和离散型生产企业中更加显著。进一步的研究显示:企业借助并购重组实现密集型发展是超常增长的起因,企业并购重组直接导致组织变革,进而对数字化转型产生负向影响;企业加大数字化投入、提高数字化领导力,可以缓解甚至扭转超常增长对数字化转型的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2000年发生并购的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样本公司并购前后的绩效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并购总体上还处于低效率状态。究其原因,有的可能是由于行政手段对上市公司的并购干预过多,有的可能是企业利用政府一些“优惠政策”进入了一些与自身发展并不很协调的行业。因此,从某种程度可以说,多数上市公司发生的并购行为不能形成协同效应,导致了并购后的经营绩效呈现下滑的态势。  相似文献   

8.
本文搜集2013年至2016年间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并购交易数据,将总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和托宾Q值的变化量作为考量企业并购绩效的因变量,将企业规模、净资产增长率、资产负债率、总资产周转率、股权集中度等作为自变量,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业绩补偿承诺和并购绩效的关系展开实证研究,探寻签订业绩补偿承诺协议对公司并购绩效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并购交易中签订业绩补偿承诺协议能显著提升上市公司的并购绩效;业绩承诺履约期满后并购标的业绩达标的上市公司核心盈利指标提升显著,但对股价提振作用不明显;相较于现金补偿方式,股份补偿对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提升作用更显著.这些结论可以为企业实施并购重组、监管部门修订再融资办法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2004-2008年我国深沪两市钢铁上市公司收购兼并活动为研究对象,运用因子分析法研究表明,我国钢铁行业上市公司并购后的短期经营绩效没有实质性提升,出现了长期经营绩效提升并不理想,但目标公司并购绩效得到了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物流上市公司分析报告》2003年12月9日在“首届中国国际物流节”召开之际出炉。这本由《中国航务周刊》和《物流时代》策划的中国第一本分析物流上市公司投资与并购的专题报告分析了63家物流及相关上市公司之后指出,活跃于中国资本市场的物流类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资金的支持下,具备了更多的发展优势,代表了中国物流业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1.
张慧 《全国商情》2007,(12):68-68,78
近年来我国的并购市场正在同时呈现出非理性和理性两个属性.本文从行为金融学角度出发并结合大量的事例,重点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并购行为的非理性特征和动因,及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的理性趋势.  相似文献   

12.
闵亮 《重庆商学院学报》2005,15(5):97-101,108
本文在对国内外学者对并购行业相关程度与并购绩效实证研究述评的基础上,对我国2002年发生并购的上市公司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从并购行业相关程度分析了并购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并从中得到对我国企业并购的三点启示:在开展并购时重视对进入行业的分析与选择;注重并购后的整合管理;减少过多的政府干预.  相似文献   

13.
并购是国家实行产业结构调整,完善资源配置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上市公司价值增长的主要渠道。文章就并购与上市公司价值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分别从上市公司并购的作用、评价上市公司并购价值的方法、利用并购提升上市公司价值的方式来分析。  相似文献   

14.
获得协同效应是公司并购活动的主要价值体现。非上市公司并购主要以发生在公开证券交易市场之外的协议收购为主,同上市公司的并购活动存在较明显差异。本文以并购引致的整体现金流变化为标准,通过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的对比分析主要考察了在并购协同效应产生现金流的提升幅度,市场导向及政策导向的并购动机,以及横向、纵向和多元化并购方式引起的并购绩效差异,进而揭示基于协同效应的企业并购绩效特征全貌。  相似文献   

15.
并购是银行业重建的重要方式,是银行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战略选择.而收益与成本则是银行并购活动中的关键要素.只有全面正确地分析银行并购的收益与成本,银行并购才可能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6.
国内外有关文献从并购动因、终极控制人和并购绩效三个方面对终极控制人视角下的并购进行了研究,目前这些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我国上市公司并购问题仍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依据管理者过度自信和委托代理等基本理论,以我国上市公司过度自信管理层发起的并购事件为研究样本,利用OLS回归模型检验并购频率是否会影响管理层货币薪酬和在职消费水平,并利用非参检验方法进一步检验并购频率与公司并购绩效之间的关系。经验研究发现,有着过度自信管理层的上市公司的并购频率与管理层货币薪酬和在职消费之间存在显著正向关系,表明过度自信管理层更可能是出于谋取个人私利动机而发起高频率的并购活动,而频繁并购后上市公司绩效却呈现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18.
上市公司的并购行为在优化社会存量资本配置、调整企业结构和扩大企业规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取2006年至2008年间我国沪深两市中具有代表性的256起上市公司并购活动为样本,以并购前一年、并购当年、并购后一年和并购后两年共四个会计检验期作为研究区间,建立一套财务指标体系对影响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的因素以及并购绩效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企业并购虽然是一种利于资源整合、迅速扩张经济规模的行为,但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的成功案例并不多,且并购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并购事件逐年增加,其中以获取技术为目标的并购事件不断涌现。基于2010—2017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数据,对比并购前后专利申请数量发现相比于并购前,并购后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提高且影响具有一定持续性。通过负二项回归检验企业并购经验、并购价格、资产专用性等因素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企业并购价格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并购创新绩效产生正向促进作用,企业资产专用性在并购价格与创新绩效之间、并购经验与创新绩效之间都具有负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拓展了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绩效的研究,为政府制定相关扶持政策、企业并购等方面提供了实证依据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0.
企业并购理论及上市公司并购效应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企业并购是企业低成本扩张的有力杠杆。文章阐述了有关并购创造价值的三大理论:协同效应理论、交易费用经济学及企业自组织创新理论、代理问题理论;概括了西方国家有关上市公司并购效应实证研究的成果,并对其基本结论即“大多数并购为目标公司带来了价值,收购公司则不尽然”的理论分析作了简要的介绍;介绍总结了我国近年来有关上市公司并购效应的实证研究的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