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近年来,对人民币汇率的决定基础问题,国内外给予了空前关注,其中一个重要的理论依据就是购买力平价。但同时,对于购买力平价理论也一直存在着很多争议。随着购买力平价理论研究的深入,统计方法的发展,统计数据的充实,购买力平价理论再度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陈佳 《商》2012,(23):118-118
本文在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基础上估算出人民币的理论汇率与名义汇率的偏离度,并对该理论进行协整检验,得出购买力平价理论对人民币适用性并不强的结论,不能仅仅依据购买力平价理论判断人民币的均衡汇率。  相似文献   

3.
购买力平价理论是现代汇率决定理论的基石之一,本在简要介绍了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基本思想后,对人民币汇率和中美通货膨胀率的关系进行了直观的数据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协整技术对中美两国货币的购买力平价关系进行了计量检验,本主要结论是:尽管购买力平价对人民币汇率变化的解释能力较弱,但是,购买力平价在决定人民币汇率中的基础性作用还是存在的。  相似文献   

4.
购买力平价之谜理论的新进展及其实证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购买力平价作为其他汇率学说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中汇率决定的重要依据,仍然备受关注。特别是伴随着计量技术和数理经济的进步与发展,大量的实证研究文献不断累积。购买力平价之谜便是其中的重要命题之一。文章首先简要回顾了购买力平价的理论脉络和购买力平价之谜的内涵,然后采用中国、日本和美国三国的数据,利用最小二乘法、单位根、协整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计量技术多角度验证了购买力平价之谜和购买力平价的有效性,并对购买力平价对我国的适用性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评述了购买力平价理论,既而用实证分析方法对购买力平价对人民币汇率的应用进行检验.最后分析了购买力平价不适合人民币汇率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评述了购买力平价理论,既而用实证分析方法对购买力平价对人民币汇率的应用进行检验.最后分析了购买力平价不适合人民币汇率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栾莹辉 《商场现代化》2005,(12Z):345-345
本文首先评述了购买力平价理论,既而用实证分析方法对购买力平价对人民币汇率的应用进行检验,最后分析了购买力平价不适合人民币汇率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陈飞侠 《致富时代》2010,(11):11-12
购买力平价是汇率决定的最有影响的理论之一,经常成为各国作为制定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能否依据购买力平价理论来制定人民币汇率政策,已成为目前国内关注的焦点。现有文献对购买力平价的检验结论存在明显的分歧。因此本文通过历年来各大学者的综合观点,总结出了购买力平价对人民币汇率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9.
张俐双 《商》2014,(11):97-97
国际经济学中探讨了汇率的绝对购买力以及这些理论与国际商品市场一体化的关系。但实证发现,购买力平价甚至是其基础一价定律并不理想。本文通过全球化的商品,麦当劳产品巨无霸在各国的价格对购买力平价的成立与否进行实证研究。并提出引起购买力平价不成立的原因假设。  相似文献   

10.
李芒  鹿翠 《江苏商论》2003,(3):78-80
早在1985年王国乡教授就提出了边际购买力平价理论。在《均衡汇率决定原理》、《对外贸易与汇价决策新论》等文章和著作中王国乡先生对这一理论做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尽管茅于轼教授曾经在《择优分配原理》一书中高度评价和肯定该理论,又在《生活中的经济学》中对该理论做了许多通俗生动的说明,但是由于教科书上仍是以平均数方法解释购买力平价理论,由此引起的谬误继续对我国的汇率预测以及外贸、国际金融政策产生不良影响。本文的目的就是指出平均数方法解释的购买力平价理论的错误并用边际购买力平价理论分析一国实现对外宏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购买力平价是关于汇率决定的最重要的理论之一,是其他汇率决定学说的理论基础以及进行汇率分析的重要工具。本文选取2006年1月至2011年3月的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以及相关的统计分析方法,检验现实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是否符合购买力平价理论。  相似文献   

12.
刘永静 《商场现代化》2012,(30):165-166
<正>出于经济和政治的双重目的,近两年美国频繁向人民币发难,迫使其升值,中国的汇率问题被推上了风口浪尖。本文就是基于购买力平价理论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一、汇率决定理论简述汇率决定理论是国际金融理论的核心之一,随着经济背景和经济学基础理论的演变而而产生了不同的理论,主要有:国际收支理论、资产市场分析理论、非有效市场理论、现代均衡汇率理论、购买力平价理论。尽管汇率决定模型众多,购买力平价理论从它被提出来就一直在汇率决定理论中保持着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在人民币汇率升值存在巨大压力的形势下,对于传统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应用,存在着价格指数的选择、短期中汇率对购买力平价的偏离、影响汇率的长期因素等值得探讨的问题,以期给出一点独特见解。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依据购买力平价方法对各国及世界经济增长评价方面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并结合中国国情指出了IMF按购买力平价方法计算的中国GNP占世界总量的百分比及排序的不准确性。提出中国要加强购买力平价测算的研究工作,在适当的时候推出中国自己的购买力平价计算公式和模型,以对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GNP进行准确测算,促进我国早日加入世贸组织。  相似文献   

15.
1994年汇率制度改革后,我国实行以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重点评析利率平价理论和购买力平价理论对人民币汇率变动的解释。  相似文献   

16.
文章人民币汇率的变动与CPI变动偏离的事实中,运用购买力平价理论解释了其中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徐俊钢  段果 《商业时代》2011,(15):55-56
为避免单独分析物价或汇率研究而导致国际国内商品市场和金融市场数据分析失效,本文将购买力平价理论进行综述,同时运用购买力平价理论对汇率和物价通胀率进行实证分析。运用这种比较全面的分析方法,避免进入过去国际金融学研究经常对市场进行分割以及隔离法宏观分析的套路,有利于为20世纪的价格理论体系提供相互联系而统一的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先回顾了美元兑人民币的名义汇率的变动情况,并结合中美两国的物价指数等月度数据,运用OLS回归法对人民币与美元的购买力平价关系进行了验证,得出了人民币与美元的购买力平价关系不成立的结论。再结合两国的利率变化分析了利率平价定理在我国的适用情况,得出了利率平价在我国基本不适用的结果。最后结合这两个理论成立所要求的现实条件,探讨了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徐家杰  温兴琦 《商业时代》2007,26(29):33-34
本文对购买力平价的实证研究进行了全面的综述,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利用购买力平价测算均衡汇率的现状,指出了其中的优势与劣势。  相似文献   

20.
吴昊天 《北方经贸》2014,(4):136-136
自我国进行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一直处于升值状态。本文基于购买力平价理论,通过实证分析探寻物价水平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