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有关基金经理特征和业绩的文献的系统比较,考察基金经理的年龄、性别、教育背景、国籍、从业经验等特征对基金业绩的影响,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结论各有所重,尚无定论。投资者如果仅凭基金经理的个人特征和历史业绩来选择基金,未必能取得良好的投资者收益,基金行业的发展和投资者利益的保护、财富的增长也不可能仅仅依靠优秀基金经理杰出的投资能力和责任心而实现。因此,基金管理公司的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投资和研发能力等制度性、基础性方面的完善才是根本。  相似文献   

2.
于欣 《新财富》2007,(3):90-93
海外成熟市场投资者选择基金时最看重的因素就是基金经理。据美国艾莫利大学的巴克斯(Baks)教授测算,基金经理对基金业绩的贡献度可达10-15%。我们以中国基金业相关数据为样本,就基金经理性别与基金投资风格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女性基金经理在业绩表现、选股能力与选时能力上较男性基金经理略胜一筹,而且投资风格更稳健。[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于欣 《新财富》2007,(6):88-92
基金经理炫目的光环背后,是年均30%左右的淘汰率和年均54.3%的变动率。近年众多明星基金经理转投私募,更使基金经理的流动性为投资者所关注。我们的研究显示,2006年以来,在公募基金公司间流动的基金经理人数是流向私募基金的两倍,公募基金仍是大部分基金经理的首选。不过,三成基金经理流向私募,说明私募在薪酬、投资领域和机制方面的吸引力也不容小觑。此外,基金经理在公募基金间的流动,也呈老基金公司流向新公司、合资公司的趋势,基金经理的过往业绩则是重要的参考依据。相较而言,私募更注重基金经理的实战投资经历和投资理念。[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王品  李紫沁 《中国物价》2010,(3):32-34,45
在我国这样一个新兴的基金市场中,基金经理个人特征对其所管理的基金业绩有着怎样的影响?本文针对这一投资者普遍关心的问题,实证研究了我国基金经理的个人特征与基金业绩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基于强式夏普模型的SDS指标方法研究我国开放式偏股型基金中的基金经理异质性特征与基金投资风格漂移的关系.研究发现基金经理异质性特征中的社会类别异质性、信息异质性与价值异质性三个类别,包括基金经理更换、基金经理在本基金的从业时间基金经理的学历水平等代理变量对基金投资风格漂移程度存在显著的影响,股票市场上牛熊市性质和波动性对基金投资风格漂移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6.
余为政 《新财富》2005,(4):66-69
选基金,还是选基金经理?应该选资深的基金经理,还是选新手?……基金经理实证研究的匮乏凸显了基金投资人的迷茫。梳理国内外基金经理研究的相关文献,我们发现。基金经理对基金业绩的贡献仅为10—15%。对于投资人来说,选择基金远比追随明星经理重要,而基金经理的年龄、资历对基金业绩的影响也远没有想象中显著。值得关注的是基金经理被更换的动机,因为这将影响基金业绩的走势。  相似文献   

7.
基金经理作为特定群体,其价值逐步显露,买"基金"买"基金经理"的理念已深入人心。通过系统检查经理个人特征与选股风格、选股能力以及基金业绩的关系,发现基金经理的从业经验、海外教育等影响基金经理选股风格,从而改善选股能力和基金业绩。  相似文献   

8.
基于从发现投资机会的视角来解释基金的频繁交易对基金业绩影响的新理论,本文对基金周转率的传染机制、基金业绩波动的联动效应以及基金周转率对其他基金业绩波动产生的溢出效应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借鉴SIR模型的思路,基于基金经理的社会网络构建Fund SIR模型的分析框架进行理论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基金经理可以提前获取投资信息来指导其实际的投资决策;(2)基于基金经理的社会网络,处于同一社会网络下的基金周转率具有传染性,业绩波动具有联动效应;(3)处于越多维度的关系网络下的基金周转率传染性和基金业绩联动效应越明显;(4)基金周转率不仅会对其业绩波动产生影响,而且还会对处于同一社会网络下的其他基金的业绩波动产生溢出效应;(5)基金业绩波动与基金经理的社会网络规模呈现倒“U”型关系.  相似文献   

9.
我国公募基金与阳光私募基金的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主要采用TM模型和HM模型对基金经理的选股能力和择时能力进行了对比分析,总体来看,私募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优于公募基金经理。当用成功概率法进行辅助性验证的时候,发现两种激励模式下基金经理对市场方向的预测和判断基本相当,公募基金经理还略胜一筹。分析结果,我国基金行业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不具备显著的差异,投资业绩的差异关键在于对仓位的控制以及策略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0.
<正>自从我国第一支开放式基金出现以来,我国的基金逐渐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对外开放程度也随着证券市场的完善在不断地提高,有效地推动了基金业市场化进程,从而壮大了基金投资队伍,增强了基金经理的服务意识。在基金管理的过程中基金经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基金业绩受到基金经理综合素质能力的影响,所以,加强对基金经理个人特性的研究是非常必要且重要的。一、我国基金经理市场的现状随着证券投资基金业在我国的出现与发展,基金经理的重要性逐渐显现出来,受到各个领域的关注与重视。  相似文献   

11.
当今,我国公募基金和阳光私募基金的发展都呈蓬勃之势。基金投资者作为委托人将资产交给基金经理管理,为使基金经理的行为,如努力程度、风险选择等符合委托人的利益,基金经理应得到有效的激励。建立了基金经理激励模型和指标,并从基金经理最优努力程度和最大期望效用、基金经理的风险选择两方面对基金经理激励模型进行重点分析。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基金经理个人特征对基金业绩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为基金投资者进行合理的基金投资提供建议参考.  相似文献   

13.
《商》2016,(7)
本文针对我国开放式股票基金的盈利能力,风险调控能力以及基金经理的择时择股能力,基金业绩持续性等方面进行实证研究,通过选取50只开放式股票基金,利用詹森指数、特雷诺指数、夏普指数三大指标对风险调整收益能力进行评估,通过TM模型、HM模型分析我国基金经理的择时择股能力,得出关于我国开放式基金在盈利能力,风险调控能力以及基金经理的择时择股能力等方面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宋程程 《商场现代化》2010,(16):124-125
大多数基金投资者在选择基金时会关注当前和过去的业绩,希望通过当前和过去业绩来预测未来业绩是否优异,即基金业绩持续性问题。本文通过综合分析国内外研究,说明我国基金产业存在业绩持续性,并从基金规模、基金管理费、基金投资风格、基金持股换手率和基金经理能力等方面分析与基金业绩持续性的关系,本文所得的定性结论对于深入实证研究和实际操作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国内外学者在此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和基金绩效评估有关的理论,包括基于风险测度的评估方法、择时选股模型和绩效归属分析模型.选取三大经典风险模型对2010年我国开放式基金的业绩、基金组合的超额收益来源、各基金指标评估绩效的一致性进行评估,得出以下结论:我国开放式基金的业绩水平整体是超过市场基准组合的;基金经理有一定的选股能力但缺乏足够的证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自建立以来的1999-2007年中国证券市场所有基金管理公司的不平衡面板数据,首次从基金管理公司层面,分析了其股票投资业绩的影响因素(这在理论及实践意义上均不同于以往仅从基金层面展开的研究)。研究发现,基金管理公司外资持股比例对其投资业绩有着较明显的正向影响;基金管理公司高管的金融行业从业背景、政府官员从业背景的正向影响显著。在基金经理特征的相关变量中,基金经理平均年龄、基金经理中女性的比例对基金管理公司投资业绩有着较明显的正向影响。调整后基金管理公司股票资产管理总额、管理基金数量对基金管理公司投资业绩的负向影响显著;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开放式基金的规模比例、基金管理公司成立时间的正向影响明显。基金管理公司所在地的城市地位(政治中心)对基金管理公司投资业绩有着明显的正向影响,而其所在地的城市地位(金融中心)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商》2016,(9):170-171
基金定期定额投资业务有投资成本加权平均的优点,能有效降低整体投资的成本,使得价格波动的风险下降,进而提升获利的机会,因而日渐受到投资者青睐。本文首先根据自身情况,选定定投基金类型,接着根据基金成立时间、基金累计单位净值、基金的平均年化收益率、基金夏普指数、机构投资者持有比例、选股能力、基金经理、基金评级,共8个指标选择最适合的基金作为投资对象,最终选出嘉实增长混合基金作为长期定投产品。  相似文献   

18.
《新财富》2012,(2):96-98
第五届新财富“中国资本圈最推崇的奢侈品牌”由中国资本市场主流投资机构超过2000多位机构投资者评选出,不仅投票人数创下历年之最,样本回收率也是自2008年评选开启以来的最高纪录。公募基金的基金经理、投资总监、研究总监,社保基金经理以及QFII等,这些在中国资本市场上呼风唤雨的人物,同样伴随与见证着各个奢侈品牌在中国的成长与壮大。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基金业的发展、基金数量的不断增加,对基金业绩的客观合理评价成为投资者日益关注的问题。基金经理择时能力是基金业绩评价的一个重要的方面,通过对国内外择时能力相关文献的探讨,总结其研究成果,指出不足,并为以后的研究发展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20.
开放式基金的择时选股能力评价作为基金绩效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直接影响基金投资者和基金管理公司等利益相关主体的决策行为.运用国际上成熟的基金评价模型、最新数据,对我国股票型开放式基金的择时选股能力进行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我国基金经理专业能力较差,经营管理水平一般,并未通过其良好的选股和择时能力来实现基金收益.应采取完善证券市场结构、加强对基金从业人员的培训、强化投资风险意识等措施,提高我国股票型基金的择时选股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