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时期国土综合整治规划体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梅  方勇 《中国土地》2021,(3):30-32
做好国土综合整治顶层设计,是新时期指导和推进国土综合整治工作的重要保障。本文分析了国土综合整治的变化、特征与定位,对构建国土综合整治规划编制体系、政策管理体系和技术标准体系进行了思考。从1999年“土地整理”首次被写入《土地管理法》,20余年来我国的土地整治经历了从增加耕地面积到提升耕地质量和拓展建设空间,再到全域规划、综合整治的转变与升级,顺应了不同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国土整治工作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德国土地整治开展较早,立法、制度建设相对完善,群众基础相对广泛,公众参与方式多样,新技术应用比较普遍。系统分析了湖南省土地整治目前发展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德国土地整治相比主要差距。在此基础上提出借鉴德国土地整治先进经验,推进湖南土地整治意见:进一步拓展农村土地整治内涵,细化相关制度;完善工程建设标准,确保环境保护、自然协调和方便生产的高度统一;促进农业产业升级,打造高效、绿色农业;提高公众参与水平。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大胆创新土地综合整治新理念,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导下,探索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土地开发复垦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三结合"的土地综合整治新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效。拓展农村土地整治内涵跳出零散模式,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连片推进。在区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推动下,截止目前,荆州区已建、在建和即将开工建设的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累计22个,建设规模46.75万  相似文献   

4.
金融和社会资本参与土地整治的实践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在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推进背景下,土地整治工作专项资金不足和整治任务不断加重的矛盾日益凸显,创新完善投融资机制,巩固和拓展整治资金渠道迫在眉睫。现行《土地管理法》颁布实施以来,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耕地开垦费、土地复垦费等成为我国土地整治的主要资金来源,形成了以政府投入为主渠道的土地整治投融资格局。随着财政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在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快推进、土地整治向国土综合整治转型发展背景下,专项资金不足和综合整治任务不断加重的矛  相似文献   

5.
<正>农村土地整治涉及范围广泛、项目建设施工手续繁杂、事关农民的切身利益,很多时候整治规划与农民的要求难以完全一致,由此导致管理方、施工方和农民三方矛盾重重。笔者认为,在设计施工环节要区别对待不同类型的土地整治项目,做到因地制宜、贴近群众。现有模式难接地气现行土地整治立项规范程序是县级以上国土部门申报立项,通过招投标方式确定施工企业,企业进行土地整治,乡镇、村进行协调,整理好后交给村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再将田块分配到  相似文献   

6.
准确掌握土地整治对生境质量的影响,是有效开展生态国土建设,助推乡村振兴,更好地实施土地整治的前提和基础。本文以白银市靖远县兴隆乡小川村土地整治项目为例,在ArcGIS中采用InVEST模型评估土地整治对生境质量的影响,对土地整治规划方案进行论证。结果表明:土地整治后生境质量有所提高,其综合分值由0.103提高到0.189,并依据分值将生境质量划分为4个等级,整治后处于较低等级的土地明显减少,处于低等级的土地生境质量由整治前的4.47%提高到76.50%,大幅度提高,中高等级的生境质量由整治前的1.67%提高到4.91%,项目区生境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这一研究结果符合项目区实际情况,规划方案可行。研究表明采用InVEST模型对土地整治生境质量进行评价是一种切实可行的、较好的方法,可以采用该方法对土地整治规划方案进行可行性论证。  相似文献   

7.
为全面掌握各级各类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真实情况,国土资源部于2010年12月1日起升级原有的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信息报备系统,推出农村土地整治监测监管系统和耕地占补平衡动态监管系统.这次农村土地整治监测监管系统升级不是简单的技术进步,而是土地整治项目信息备案制度质的变化:从单一的验收阶段升级到计划与预算下达、实施阶段、验收阶段全过程的动态监管,建立了信息备案通报制度,年度责任目标考核和扣减建设用地指标相挂钩的约束机制,无论是横向还是纵向,国土资源部对农村土地整治的监管范围和力度都更加广泛、深入.  相似文献   

8.
金融和社会资本参与土地整治的探索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现行《土地管理法》自颁布实施以来,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耕地开垦费、土地复垦费等成为我国土地整治的主要资金来源,形成了以政府投入为主渠道的土地整治投融资格局。随着财政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在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快推进、土地整治向国土综合整治转型发展的背景下,专项资金不足和综合整治任务不断加重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进一步完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巩固和拓展资金渠道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9.
<正>在国家标准化改革的背景下,2016年上海市建设用地和土地整理事务中心被上海市质监局立项成为"土地整治综合标准化"试点项目实施单位。2017年6月,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土地整治工程建设规范》为上海市地方标准(以下简称《规范》)。上海逐步构建起了土地整治技术标准体系,明确了《规范》是上海土地整治工程的引领性标准,是后续立项的规划设计、工程验收、耕地耕作层表土剥离再利用、村庄整治等标  相似文献   

10.
土地整治促进城乡统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八大将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路径.就土地整治工作而言,即要进一步巩固以土地整治为主要内容的统筹城乡发展平台,不断强化农业现代化基础、增强农村发展活力,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加快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土地整治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土地整治内涵、外延的深刻转变.从土地整理到土地整治,不仅是概念上的变更,其内涵和外延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范围上,已由相对孤立的、分散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向集中连片的综合整治转变,从农村延伸到城镇;在内涵上,已由增加耕地数量为主向增加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改善生态环境并重转变;在目标上,已由单纯的补充耕地向建设性保护耕地与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相结合转变;在手段上,已由以项目为载体向以项目、工程为载体相结合,工矿废弃地复垦调整利用等政策的运用转变.  相似文献   

11.
土地整治,怎样考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整治绩效评价是根据设定的绩效目标,通过选取评价指标、确定评价标准,以及运用一定的评价方法,对专项资金的分配使用及其安排项目的实施管理、建设成效等进行的综合性评价,旨在更好地实现土地整治目标,持续改善土地整治运行管理手段,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不断提高土地整治能力和专项资金使用绩效,促进资金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对于土地整治而言,如何在引入绩效评价概念的同时,进一步拓展和丰富内涵,切实发挥绩效评价的功用,使其成为推动和强化土地整治实施监管的有效手段,值得深入研究和思考.  相似文献   

12.
中国土地整治转型发展战略导向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目的:立足国家战略发展的宏观背景,针对土地整治出现的突出问题,重新认知土地整治的本质和功能,进而探索土地整治转型发展的战略导向。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比较分析。研究结果:土地整治面临着新的转型背景和发展需求,亟需针对当前认知偏于狭仄、定位整体偏低、理念创新不足、协调统筹有限、模式趋于同化、社会参与缺乏等问题,界定其本质为"对人地关系的再调适",分析其功能为"满足人的‘三生’提升诉求",并进一步提出促进土地整治实现转型发展的"十大战略导向"。研究结论:土地整治的定位要从"土地本身"到"高位统筹",理念要从"注重数量"到"四位一体",阶段要从"粮食生产"到"永续发展",核心要从"以地为本"到"以人为本",目标要从"保护耕地"到"优化三生",对象要从"单项推进"到"要素综合",范畴要从"项目承载"到"全域协同",模式要从"同质同化"到"差别整治",路径要从"自上而下"到"上下结合",资金要从"财政负担"到"多元共投"。只有如此,土地整治才能应时所需、切实成为新形势下统筹城乡发展、服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目标的有力抓手和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对2014年国内外土地整治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展望了2015年国内研究趋势,为土地科学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研究方法:归纳分析法,文献资料综述法。研究结果:2014年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地整治规范化与制度化建设、农用地整治、村庄土地整治、工矿建设用地整治以及土地复垦等方面,研究成果丰富。研究结论:土地整治是土地科学的重点研究领域之一,2015年《中国土地科学》在本领域的关注重点将主要集中在:推动土地整治与经济建设协调关系研究;不断推进土地整治工程技术研发与应用研究;坚持开展以加强土地权属管理为目标的土地整治研究;加快完善土地整治监督管理机制,从而落实土地整治的共同责任。  相似文献   

14.
<正>"十三五"土地整治规划突出了"全域规划、综合整治"的理念,确定以土地整治重大工程为推进土地整治工作的重要抓手。其中,土地整治重大工程是指在划定重点区域的基础上,围绕实现规划目标和形成集聚规模效应,以落实区域内土地整治重大任务,或解决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区域经济区开发、生态环境建设等土地整治活动中出现的土地利用问题为目的,所采取的有效引导土地整治活动的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15.
土地整治呼唤景观生态建设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目的:探讨土地整治景观生态建设基础,提出不同尺度的土地整治景观生态建设途径与方法,以引导土地整治的景观生态建设。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归纳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土地整治景观生态建设在大尺度上从规划层面构建生态板块和生态网络体系,确定土地整治的重点区域、重大工程布局;在中尺度上通过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分析,加强景观多样性保护,构建土地整治项目的空间格局;在小尺度上注重提高土地综合生产力的同时,重视斑块、廊道的景观生态化设计,提升景观生态功能性;同时积极拓展公众参与的途径、方式,注意汲取当地乡土知识、技巧和经验。研究结论:明确不同尺度的土地整治景观生态建设内容,尊重乡土景观与提高公众参与性,促进土地整治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土地是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在全国范围内的开展,对于土地整治如何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探索势必成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给城乡建设用地的整治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该文立足于统一的城乡建设用地市场,通过改进的土地市场存量——流量模型,研究了土地整治如何对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土地市场产生影响,探索了土地整治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机制,并详细阐述了土地整治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实现路径,得出了科学合理的土地整治可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结论。该文最后针对目前土地整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4点建议,分别是:健全土地整治项目的规划机制、创新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制度、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目标相融合以及积极保护未利用地。  相似文献   

17.
<正>当前,土地整治项目建后管护工作还不尽理想,工程交付使用后普遍存在建后管理制度缺失、体制不健全和管理不到位等现象,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土地整治工程应有的建设效益,也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土地整治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土地整治项目建设与管护并重是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土地整治项目建设只是阶段性任务,而项目建后的管理与利用工作则更具长期性,发挥土地整治项目的最大效益离不开后期的良好管护。因此,有  相似文献   

18.
<正>截至目前,我国土地整治领域已颁布实施国家标准5项、行业标准23项,正在研制的行业标准超过15项;各地已制定的地方标准数量超过150项。土地整治技术标准对于规范项目实施,推动行业发展和学科建设,发挥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土地整治技术标准体系建设,界定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的制定或修订范围,明确标准制定或修订工作计划,已成为当前土地整治标准化工作的重点。土地整治标准化建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就土地整治来说,通过创新可以推动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区域协同发展;也可以优化用地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因此,深度分析土地整治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很有必要。目前土地整治存在的几个深层问题对土地整治的本质认知和总体定位不高。当前,对于土地整治本质和功能的基本认知依然不够准确全面,以至于在实践中过分关注土地整治对耕地数量、质量的贡献,弱化了土地整治的本  相似文献   

20.
新形势下土地整治主要是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合理整治和分配城乡土地,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目前土地整治模式存在一些问题,如土地整治多由政府控制、缺乏相应的保障制度、农民权益受损等,特别是强迁强搬,严重损害农民利益,不利于社会稳定。因此要不断创新土地整治模式,合理分配权益,促进城乡建设稳定健康发展。本文就此主要分析了土地整治模式创新及其权益分配优化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