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风电机组的投入数量也在逐渐增多,但是在风电机组的运行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系列故障,不仅影响风电机组的发电效率,还会导致我国电站设备的运行受到影响,因此必须要保证能够对风电机组的运行状态进行检测,并且及时对风电机组的故障进行诊断,从而保障风电机组的运营维护。风电机组的运行状态直接决定了电站的发电性能,确保能够通过高效的手段提高风电机组的运营维护效果,是当前改善我国电站设备发电性能的重要措施,同时为了防止出现重大的发电事故,节省相应的维修成本,通过对风电机组进行状态检测非常有必要。基于此,通过分析风电机组状态检测的相关特征,以及其故障特征,探究如何应用状态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2.
在当前,我国的风电产业呈现迅猛发展的趋势,大规模的风电机组并入电网发电,为我们带来了清洁无污染的绿色能源。但是由于风电机组在运行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风机脱网等故障,这会对电网系统的稳定和安全性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为了保证风电机组以及电网能够正常的运行,本文结合笔者在风电场一线的工作经验,就风电机组发生大规模脱网的原因以及相关处理措施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3.
陈丽 《价值工程》2021,40(36):13-15
近年来,在政策引导下,电力企业逐年加大对风电工程的建设力度,这对消除基础能源供需矛盾、保护生态环境与控制发电成本有重要意义.然而,我国风电行业发展起步较晚,受到开发时间限制,风电工程的项目施工与管理经验有待积累,工程综合效益存在优化提升空间.鉴于此,本文对风电工程项目施工与管理问题开展探讨,阐述工序流程、操作要点与管理难题,提出强化管理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企业技术开发》2016,(9):95-96
功率曲线、风能利用系数和发电效能是风电机组的重要指标参数,文章通过对影响功率曲线、风能利用系数和发电效能的影响因素和计算方法进行总结分析,探讨了关于风电机组发电性能的评估方法、使用范围和侧重效果,为风电机组发电性能评估分析提供科学合理借鉴,同时为风电机组设计、选型和风电场投资分析提供宝贵经验和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5.
功率曲线、风能利用系数和发电效能是风电机组的重要指标参数,文章通过对影响功率曲线、风能利用系数和发电效能的影响因素和计算方法进行总结分析,探讨了关于风电机组发电性能的评估方法、使用范围和侧重效果,为风电机组发电性能评估分析提供科学合理借鉴,同时为风电机组设计、选型和风电场投资分析提供宝贵经验和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6.
发展清洁、可再生能源是新时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风能发展迅速,如何确保风电机组的稳定运行,是确保风能有效利用的重要前提。文章分析智能化风电机组在线监测的技术原理、技术要点,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智能化风电机组在线监测技术的价值和社会效益。文章一方面强化了对智能化风电机组在线监测技术的认识,另一方面深入研究了智能化风电机组在线监测系统的建立,对于推动风能事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对影响火力发电厂全厂热效率因素的分析,指出热电联产是提高火电机组能源利用率的有效途径,并通过我厂纯凝机组改供热的实例分析了热电联产在发电成本方面的贡献和供热发电经济性分析。  相似文献   

8.
风力机叶片是风电机组的最为关键部件之一,其作用是将风能转换为机械能,对整个风电机组安全运行起着关键作用。并且逐步朝着大尺寸、大功率发展,叶片结构也越复杂,在运行及维护方面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在运行中,叶片易出现表面磨损、腐蚀、脱落及裂纹等缺陷,更严重的会发生开裂甚至断裂事故。叶片成本比较高,其维修费用、部件费用占到风力机总收入的10~15%。风力机寿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叶片的寿命。叶片故障诊断就是及时发现并加以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叶片的良好运行,将叶片的危险降低到最低限度的一项重要工作。利用在线监测及故障诊断技术是提高风电机组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也是降低发电成本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9.
海上风电具有资源丰富、发电利用时间高、占地面积小、开发规模大、能源消耗低等优点,这些优点促使其成为未来风电发展的重要方向。我国许多大型风电开发企业、设备制造企业都积极研究海上风电开发新途径,尤其关注风电机组基础结构的设计研究。文章探究了海上风电机组基础在潮间带施工技术特点,并辅以实例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来,我国的风电发展速度相当快,目前为止,我国可以独立运行的小型风电机组已达到20万台,居世界之最。文章主要叙述风能资源的形成、风电场的选址设计、风场发电机组的设计、风电场的施工建设、风电场的运行及维护等技术分析及风电场的经济性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