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税务行政赔偿申请 (一)申请条件 税务机关及其执法人员违法行使职权给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赔偿请求人有权申请赔偿。  相似文献   

2.
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税务机关依法作为赔偿义务机关承担赔偿责任。税务行政赔偿主要是对侵犯财产的赔偿。夺其工作人员的个人行为引起的民事侵权损害,对因相对人自己的行为致使损害发生的,以及间接损失等,不承担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3.
金国军 《上海会计》2002,(11):41-42
税务行政赔偿是指税务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在执行公务中违法或者不当行使职权,侵犯了纳税人和其他税务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并造成实际损害,受害人可提出的行政赔偿。纳税人请求税务行政赔偿必须掌握以下几点:(一)税务行政赔偿的范围。按照国家赔偿法规定,税务机关及其执法人员行使具体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况之一造成损害的,纳税人和其他税务当事人有权请求赔偿:(1)违法征收税款及滞纳金;(2)违法处罚;(3)违法采取税收保全和强制执行,或者采取上述措施不当;(4)税务机关不作为行为造成损害;(5)越权行为造成损害的,这里的…  相似文献   

4.
税务行政赔偿,是指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政职务过程中,因其行为违法而侵犯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及其他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害,由税务机关依法给予赔偿的一项法律责任。税务行政赔偿是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或其他当事人因税务行政违法侵权所受的损害给予救济的一种手段,在性质上属于国家赔偿,赔偿责任则国家整体负担。税务人员违法行政造成的损害,在任何情况下受害人都不能向税务人员个人请求补偿,税务人员个人不能成为赔偿的请求人或告。但是,也并不是说此种情况下,税务人员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税务人员应负的法律责任,另由其他法律法规约束。税务违法行政造成的损害,受害人只能通过请求行政赔偿的方式得到救济。  相似文献   

5.
董占涛 《税友》2001,(1):33-33
税务行政赔偿,是指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务过程中,因其行为违法而侵犯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及其他当事人的合法权闪并造成损害,由税务机关依法给预赔偿的一项法律责任,税务行政赔偿是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或其他当事人因税务行政违法侵权所受的损害给预救济的一种手段,对于税务人员违法行政造成的损害,受害人不能向税务人员个人请求补偿,但是,也并不是说税务人员个人请求补偿,但是,也并不是说税务人员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税务人员应负的法律责任,另由其他法律法律约束,对于税务违法行政造成的损害,受害人也不能针对侵犯机关和个人提出民事赔偿诉讼,对于这类损害,受害人只能通过请求行政赔偿的方式得到救济。  相似文献   

6.
顾文 《税收征纳》2010,(3):40-40,43
一、纳税人确有困难可申请办理延期纳税申报手续,但要预缴税款。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或者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确有困难,需要延期的,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向税务机关提出书面延期申请,经税务机关核准,在核准的期限内办理。  相似文献   

7.
明确规定纳税人权利。在现代社会、知情权、陈述权、申辩权、控告权、申请复议权、请求赔偿权等是民主制国家公民所享有的基本权利,因此新征管法第八条规定: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有权向税务机关了解国家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以及与纳税程序有关的情况。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有权要求税务机关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情况保密。税务机关应当依法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情况保密。纳税人依法享有申请减税、免税、退税的权利。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对税务机关所作出的决定,享有陈述权、申辩权;依法享有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请求国家赔偿等权利。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有权控告和检举税务机关、税务人员的违法违纪行为。首次明确规定纳税人享有知情权等权利,是新征管法的一个进步,同时为纳税人监督税务机关依法行政提供了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8.
税务机关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过程.中,由于执法行为不当侵犯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害的,按照《国家赔偿法》的规定,都应负赔偿责任。然而在我国现行的唯一的一部规范税收征纳行为,调整征纳关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征管法》)中,只规定了对税收保全措施不当侵害纳税人合法权益的,应承担赔偿责任。对征税过程、行政处罚、强制执行等不当行为,造成的侵权损害没有作出赔偿规定,更没有规定如何赔偿。这不能不说是税收立法的一大缺陷。  相似文献   

9.
《中国税务》2010,(6):28-28
钟税官: 我公司是一所新成立的律师事务所,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时,税务机关以我公司为特殊行业为由,未予批准。请问税务机关的做法是否有依据?不能申请核定征收的特殊行业包括哪些行业?  相似文献   

10.
《中国工会财会》2011,(12):43-43
代开发票是由税务机关根据收款方(或提供劳务服务方)的申请,依照法规、规章以及其他规范性文件的规定,代为向付款方(或接受劳务服务方)开具发票的行为。申请代开发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凭有关证明材料,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代开普通发票。那么,哪些单位和个人可以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代开普通发票呢?  相似文献   

11.
只因太阳能热水器固定安装在室外,损坏后就不能获得保险赔偿吗?日前,江苏省一消费者反映,其安装在自家楼顶的太阳能热水器被大风吹倒而报废.因他曾购买了家庭财产保险,于是向投保的保险公司申请理赔.  相似文献   

12.
交强险案件中不分项赔偿是指:在交强险赔偿计算中,将交强险条款规定的死亡伤残赔偿限额、医疗费用赔偿限额、财产损失赔偿限额混合为一个总限额合并计算赔偿。自2006年7月1日交强险制度实施以来,保险理赔一直按照全国统一的保险条款约定,根据受害人不同项目的损失分别计算赔偿,由保险公司在交强险各分项限额内予以赔偿。2009年起,个  相似文献   

13.
我国已有税务机关行使破产申请权的实例,虽然不乏质疑,但税务机关对欠税企业提起破产申请,符合破产程序作为概括清偿程序的价值追求,契合破产法公私法交融的发展趋势,不仅有利于维护国家税收利益,也有助于解决破产程序启动难的困境。税务机关行使破产申请权应秉持审慎理念,穷尽各类追偿手段后方可申请欠税企业破产,申请应符合形式条件,选择正确的管辖法院,遵循破产程序的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一、纳税人怎样领购发票?纳税人在领取税务登记证件后,需使用发票的,应当提出购票申请,提供经办人身份证明、税务登记证件或者其他有关证明,以及财务印章或者发票专用章印模,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后,发给发票领购簿。领购发票的单位和个人凭发票领购簿上核准的种类、数量以及购票方式,向主管税务机关领购发票。二、临时需用发票怎么办?临时需要使用发票的单位和个人,可以向主管税务机关提出书面申请,书面申请应注明商品名称或经营项目、计量单位、数量、大小写金额、开票单位名称、经办人姓名等情况,并应提供发生购销业务,提供接受服务或者其…  相似文献   

15.
税务行政复议是指纳税人和其他税务当事人认为税务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上一级税务机关或作出税务具体行政行为的税务机关所在地人民政府提出复议申请,行政复议机关经审理对原税务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作出维持、变更、撤销等决定的活动。  相似文献   

16.
党晓锋 《税收征纳》2009,(11):19-20,23
税务登记又称纳税登记.是指纳税人依法向税务机关申请履行纳税义务.税务机关接受申请.经审核登记后发给税务登记证的行为。我国现行的税务登记制度具有行政许可属性.它是税务机关对纳税人实施税收征收管理的首要环节和基础工作.也是征纳双方法律关系成立的依据和证明。实行税务登记制度对于税务机关了解纳税人的基本情况.掌握税源.加强征收管理.防止漏管漏征.  相似文献   

17.
仇兴华 《金卡工程》2009,13(8):76-76
公证涉诉中的公证赔偿问题历来是人们争论的焦点,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的颁布与实施为司法实践中的公证赔偿提供了一定的法律依据,但对于公证赔偿的许多问题仍有研究探讨之必要。本文从公证涉诉谈起,结合有关法律规定,探讨如何完善公证赔偿制度。  相似文献   

18.
<正>基本案情甲企业因经营不善向人民法院申请破产,法院裁定受理甲企业的破产申请后,向甲企业所属主管税务机关发出债权申报通知,告知其已受理甲企业的破产申请,并请税务机关在规定期限内向管理人申报税收债权。税务机关收到债权申报通知后,核实清查甲企业的纳税情况,经查询发现甲企业名下的房产及土地一直未申报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系统中对此未产生欠税信息。  相似文献   

19.
据1998年第12期<涉外税务>刊载:深圳市国税局1996~1997年共受理复议案件24宗,其中维持原决定的4宗,撤销原决定的6宗,申请人撤回复议申请的14宗.这就是说,抛开撤回申请的14宗,被申请人(税务机关)失败的占60%,申请人(纳税人)获胜的占了大多数.最近烟台市国税局也进行了国地税分设以来第一宗纳税人申请复议案件的审理,结果是撤销原决定,税务机关失败.税务机关缘何在复议中屡屡失败?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税务机关深思和分析,找到症结之所在,采取应对措施,以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20.
证券民事赔偿诉讼是维护证券市场投资者合法权益、规范证券市场秩序的最后屏障.近年来,随着证券市场法制建设不断推进,市场监管力度不断加大,投资者依法维权意识不断提高,证券民事赔偿诉讼案件持续增加.由于证券民事赔偿诉讼案件具有专业性强、参与主体多、影响面广等特点,以及相关诉讼指引缺失、制度设计缺陷、地方政府不当干预等原因,目前的诉讼体制不适应证券市场规范发展形势的需要,案件立案阻力多、取证难度大、审理周期长、内幕交易和操纵市场的民事赔偿诉讼程序难以全面铺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广大投资者参与证券市场的信心.本文通过对证券市场民事赔偿诉讼案件审理现状的分析,探讨了完善我国证券民事赔偿案件诉讼机制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