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韩国船厂在海洋工程设备制造业方面发展较为迅速,2005年在国际重大海洋工程项目生产招标中,韩国船厂屡屡击败欧美竞争对手,获得大宗订单.截至2005年10月底,韩国船厂已正式签订的海洋油气工程设备生产合同金额总计达到60.5亿美元,是韩国2004年全年海洋工程订单总金额的3倍以上.所承接的海洋工程设备不仅仅包括石油钻探船、FPSO等船厂建造优势产品,而且,还大量承接了国际最先进的大吨位半潜式钻井平台和深海油气集输设备等海洋工程高端产品.韩国船厂在国际海洋工程设备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和不俗的市场业绩引起了世界造船业和海洋工程业的共同关注.  相似文献   

2.
高附加值、高技术船只生产是当今世界船舶业的制高点,也是竞争的焦点.由于市场需求结构发生变化,LNG船、LPG船、集装箱船及海洋工程项目俨然成为船舶市场的宠儿.目前,韩国造船业几乎囊括了世界船舶业的制高点--LNG船、LPG船和大型集装箱船的所有订单.而中国船厂在高端产品的竞争中,仍处于劣势地位,形势非常严峻.  相似文献   

3.
韩国是目前世界上第一造船大国强国.这主要是从国际造船市场传统的几项评判指标来衡量的.如船舶研制设备能力、年新船建造完工量、年船舶建造金额、年承接新船订单量.以及手持订单量等。但如果从国际造船市场的三大组成部分来分析.上述偏重于数量的评判标准难以反映出造船大国强国的真实状况.如在商船中.韩国目前仅仅是货运商船居第一位.而商船中的极品——游船和豪华游船韩国还是空白点。  相似文献   

4.
日前,上海船厂船舶有限公司从新加坡OpusOffshore公司处承接了2+2艘Tiger系列钻井船订单。首制船预计于2014年第一季度交付。Tiger系列是首次在中国船厂建造的钻井船,上海船厂船舶有限公司将全权负责项目的方案设计、船体建造、重要设备采购、全船设备安装调试等,这对中国海洋工程行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突破。  相似文献   

5.
近两年来,韩国船厂的新船订单量和新船完工量均连续位居世界首位,各种高技术、高附加值船的研发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超大型集装箱船和大型液化天然气船等高附加值船型将是韩国船厂今后几年的市场主攻目标.韩国造船业之所以能在国际船舶市场上叱咤风云,全面超过主要竞争对手日本,究其原因,除了有政府的大力扶持、造船能力的迅速扩充外,另一主要原因是韩国造船界高瞻远瞩,坚持高技术、高附加值船型战略,加大了船型开发和科研投入.  相似文献   

6.
大宇造船工业公司是国际造船业界和海运业界所熟悉的世界的第三大造船企业. 最近几年,国际造船市场上LNG船订单的绝大部分都落入了韩国和日本造船企业的手中,而近两年绝大部分订单都被韩国企业争走.在韩国企业中,大宇造船工业公司拿到的LNG船订单又为最多:去年它承接了6艘,今年到8月21日为止又承接了10艘,均为13.8万立方米容量级,每艘造价为1.7亿美元,不到两年时间到手的LNG船订单达16艘,在世界LNG船建造市场上占24%的份额.  相似文献   

7.
2009年接单分析 2009年.韩国造船业在新船承接方面遭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全年承接新船及海洋工程订单刚刚超过100亿美元。这一规模不及大宇造船海洋2008年全年的接单金额.而现代三湖重工、韩进重工等世界10强造船企业全年“颗粒无收”。韩国造船企业前几年在新船承接方面力挽狂澜的气势荡然无存.  相似文献   

8.
今年以来.韩国造船界可谓掀起了一股接单“旋风”.在LNG船、海洋工程船舶及装备、大型乃至超大型集装箱船领域频频出手.不断获得高额订单。据韩国韩联社报道.今年上半年韩国造船企业的接单情况仅次于市场景气度大好的2007年.接单总量在全球市场的占比达53-2%。与此同时.根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的统计,1~6月.我国造船企业承接的新船订单同比下降了9.2%.  相似文献   

9.
当船厂尤其是新建船厂抓住本轮国际造船市场的兴旺行情,承接一艘又一艘高价船订单的时候,心中的喜悦无与伦比。但是,随着造船企业手中持有的船舶订单一天天增多,那么能否按时、保质交付给船东成为船企接下来必须面对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0.
2001年韩国在接获LNG船建造订单方面成绩优异,在世界总量的29艘订单中获得了21艘,占70%。进入2002年这种接单势头仍然不减,在目前世界船舶市场已签约的9艘订单中有5艘是韩国船厂接获的。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LNG船建造需求,大宇造船、现代重工、三星重工等大型造船企业都  相似文献   

11.
近期,全球新造船市场重磅消息不断,先是中国船厂突破韩国包围圈承接VLGC(大型液化气体运输船),接着韩国船厂杀回VLCC(超大型油轮)建造领域大量接单,然后中韩两国在超大型集装箱船接单方面你来我往,新船市场终于出现久违的“热闹”景象.船市低谷期使两国造船业“争单”竞争已不分界限,进入全方位的“火拼”阶段.在今年船市有所回暖的背景下,韩国造船业回升势头明显,以韩国船厂为视角看此轮春风能否解冻造船业的“寒冬”.  相似文献   

12.
1.制定进军高端船舶产品的规划 从2005年接单情况可以看出,高附加值、高技术船只生产是当今世界船舶业的制高点,也是竞争的焦点.今年韩国造船业几乎囊括了世界船舶业的制高点--LNG船、LPG船和大型集装箱船的绝大多数订单,而中国船厂在世界高端产品的竞争中,仍处于劣势地位.从某种程度来说,低端产品接单更适用于低成本的竞争,而当人民币升值后,这种格局就会被打破,出口成本变得更高了.有专家预计当人民币升值到一定程度,单纯依赖低成本的优势将不复存在.  相似文献   

13.
国外造船     
《船舶经济贸易》2006,(4):28-30
商船三井2010年前将订购287艘船;伍德赛石油公司将订购18艘LNG船;大宇接获71.3亿美元新船订单;俄海军船厂接获2艘油船订单;阿尔及利亚将向俄订购2艘潜艇;越南接获以色列10亿美元新船订单;韩日瓜分大型LPG船市场;三星接获两份海洋工程订单。  相似文献   

14.
康士伯海事近期宣布获得金额达5310万美元的订单,为中国和韩国的船厂建造的13艘海洋工程装备提供其“全景图”(Full Picture)系统。  相似文献   

15.
降低造船成本提高船价竞争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韩国及其他国家新建、扩建船坞的不断建成,世界造船能力在不断增加.目前,我国船厂的造船价格在世界船舶市场上已不具备曾有的优势,其价格水平往往高于韩国船厂,有时甚至高于日本,而造成价格水平高的真正原因就是居高不下的造船成本.船舶价格、造船质量、交船期和售后服务是影响各国船厂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其中价格水平是市场竞争力的一个最主要因素.船东在选择船厂时,首先考虑的是船厂报出的船价高低(包括付款方式),只有船价较低的船厂才具有竞争力,才能获得较多的新船订单.战后世界造船中心从西欧向远东日本转移及九十年代又进一步向韩国转移,其根本原因就是价格的高低问题.  相似文献   

16.
2013年1月份,主力船型中,散货船共成交34艘、237万载重吨,其中以好望角型散货船、巴拿马型散货船和灵便型散货船为主,大部分散货船订单均由中国船厂承接.油船共成交18艘、290万载重吨,成交船型中以VLCC和成品油船为主,其中成品油船绝大部分均被韩国船厂获得.集装箱船共成交12艘、123万载重吨,其中包括9艘万箱级以上集装箱船,这些订单被江苏新扬子江船厂(承接4艘)和韩国现代重工(承接5艘)瓜分.  相似文献   

17.
2005年6月,船舶市场出现了拐点,这引起了业内人士极大的关注.持续高涨的船价难道真的该降温了?笔者认为:2005年下半年船舶市场仍然是供不应求,足够的手持新船订单能够使船厂有能力维持高价.即使新船需求有所减弱也不会对船价产生真正的影响,2005年下半年船价的变化将更多地取决于造船成本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8.
2007年世界船舶市场的主要表象 ●在航运市场中。散货船和集装箱船运费指数交替领涨,屡创新高,船东收益丰厚。油船运输市场相对低迷。 ●散货船和超大型集装箱船订造火热。全球新船订单超过2.4亿载重吨,再创历史新高。 ●新船价格继续上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船厂收益不菲。 ●中国造船业发展令人瞩目,新船订单超过日本、韩国;手持订单接近韩国。  相似文献   

19.
一年多以来,东南亚金融危机严重地威胁着中国的造船工业,给本来已经十分困难的中国造船工业带来了一个残酷的事实——承接造船订单十分困难。日本、韩国由于货币贬值,大量低价接船,而由于人民币汇率坚挺。中国船厂的造船报价已不具备有力的竞争力,但是为了生存,船厂必  相似文献   

20.
今年上半年.现代重工集团造船及海工事业运行状况总体良好。承接新船及海洋工程订单达91.6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显著提高。国际金融危机时期投入巨资建设的群山新船厂最终竣工.首制好望角型散货船已经交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