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宝钢的“最佳实践者活动”名扬全国,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专题听取过宝钢集团的汇报.并向全国推广最佳实践者活动。韶钢党政明确提出“对接宝钢,实施管理变革”的目标。从观念上、从思维模式和管理理念上跟上宝钢的步伐。今年。广东韶钢邀请宝钢集团有关领导系统介绍了宝钢深化最佳实践者活动。建设自主型员工队伍的成功经验。启动开展了韶钢的最佳实践者活动。  相似文献   

2.
韶钢并入宝钢后,宝钢集团国际化水平的技术、管理和企业文化理念不断渗入韶钢,企业改革发展步伐加快,重大的发展机遇摆在韶钢人面前。宝钢人认为,竞争在市场,竞争力在现场。根据市场信息和用户需求,持续改善现场,提高现场执行力,是宝钢管理的基本要义。以此为指导思想,韶钢全面导入“五制配套”管理(计划值管理、作业长制、标准化作业、点检定修制、自主管理),按照“PDCA+认真”做好公司的各项工作。要求每一个韶钢员工特别是各级管理者,要加强学习,强化落实,树立“将‘执行’执行到底”的坚定信念和决心,结合现场实际,优化工作方式,改进工作作风。通过身体力行、言传身教等潜移默化的作用,为提高韶钢现场执行力贡献应有之力。  相似文献   

3.
韶钢加入宝钢大家庭后,积极对接宝钢管理,优化改进各项工作.“八个人”(尊重人、了解人、关心人、提高人、规范人、激励人、依靠人、凝聚人)管理思想是宝钢党委践行人文关怀、服务职工群众、推进凝聚力工程建设的机制创新.去年以来,韶钢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深入落实宝钢“八个人”工作机制,体现以人为本、求真务实和清正廉洁的工作作风,更好地服务职工、发展职工、依靠职工,促进了职工与企业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4.
宝钢重组韶钢后,将积极推行全面一贯管理、五制管理等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方法。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灵魂,一切方法都是由人的思想观念为指导,由人来掌握和实施,这必然面临企业文化的对接问题。由于历史和地域的差异,宝钢和韶钢的文化尽管可能存在着一些共同点,但其实质决不相同甚至存在冲突。由于企业文化冲突的存在,文化的对接成为宝钢重组韶钢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2012年,韶钢在喜忧交织中迎来了历史的新纪元。喜的是韶钢加入了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宝钢集团,成为了宝钢大家庭中的一员,拥有了宝钢在管理、资源、技术、文化等各方面的大力支持,这为韶钢带来了稳步发展的新机遇;忧的是钢铁行业正处于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寒冬中,产能过剩、需求低迷、原燃料价格高企,钢铁企业增产不增利……韶钢面对着异常困难和严峻的生产经营形势。在此危机与机遇并存的时期,韶钢从技术、管理、制  相似文献   

6.
2012年,韶钢正式加入宝钢集团,逐步实现全面对接。企业对接,文化先行,作为下属单位的韶钢炼铁厂党委在韶钢党委的部署下,学习和实践宝钢文化主线和核心价值观,改进生产管理,优化炼铁指标,提升员工素质,建设和谐企业,努力打造与宝钢集团价值观一致、素质优秀的团队。  相似文献   

7.
进入5月以来,宝钢重组广钢、韶钢取得了新进展,而鞍钢重组攀钢也破题,中国钢铁业酝酿了多年的格局调整正在逐次展开。  相似文献   

8.
2011年初,宝钢与广东省国资委签订重组韶钢框架协议前,韶钢企业文化部就开始了以“加快文化对接、实现质的重组”为主题的探索与实践,用先进的理念打造凝聚力,用配套的制度倡导文化力,用良好的品格塑造行动力,为公司抵御市场风险、和谐发展提供支持,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9.
陆祖英,汉族,1965年5月出生,研究生学历,机械专业,高级工程师,九三学社社员,科协秘书长。陆祖英,现任宝钢科协秘书长。先后获中国金属学会优秀学会工作者奖和第七届上海市科协先进个人。她积极推进和深化宝钢的“讲、比”活动,使活动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0.
最近几年,宝钢在构建和谐企业、实现科学发展的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全力推进职工民主管理。宝钢的职工民主管理由三项核心制度构成,依次为职工自主管理制度、职代会制度和职工董事监事制度。这三项制度缺一不可,构成了职工民主管理的完整体系。其中的职工自主管理是宝钢的创新之举,主要内容包括开放性的岗位责任制、群策群力的合理化建议活动、自我了结的JK活动和全员参与的持续改进活动。  相似文献   

11.
宝钢集团广东韶关钢铁有限公司(简称:韶钢)前身是广东省韶关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始建于1966年8月22日.2011年8月22日,宝钢和广东省国资委签订股权划转协议.2012年4月18日,挂牌成立.韶钢年产钢能力650万吨,立足钢铁业,工、科、贸并举,多元化经营,着重从价值形态上运营国有资产,是广东省重要的钢铁生产基地、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国重要的船板钢、工程机械和水电站用高强钢板、建筑结构用钢板、桥梁板、锅炉和压力容器用钢板生产基地.板材、线材、棒材、优特钢棒材等产品,主要在珠三角、华东地区及广东邻近省销售,部分出口.目前,韶钢正融人宝钢集团,变革管理,打造华南地区最具竞争力的优特钢长材精品基地.  相似文献   

12.
2004年以来,韶钢以创新企业文化建设为指导,全面推行6S文化管理,规范物品、作业流程,充分发挥员工的首创精神,使企业现场环境面貌一新,员工素养有效提升,创建了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促进韶钢持续、稳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企业科协》2007,(6):22-24
宝钢作为世界500强的国际著名钢铁企业,长期以来,十分重视学术交流活动。在宝钢领导高度重视和关心下,宝钢积极组织和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参与企业内部间及与国内外钢铁同行、科研院校间的学术交流。各种具有鲜明特色的、行业特点的学术活动,不仅推动了宝钢技术进步,使宝钢较好地把握了当代冶金新技术发展潮流和国际化大公司发展脉络,并缩小了与世界一流钢铁企业的差距。同时,宝钢在学术交流活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以其技术实力和人才优势,  相似文献   

14.
《冶金企业文化》2008,(6):24-25
2008中国冶金政研会常务理事(扩大)会议,于11月11日在杭钢召开。常务副会长马明主持了会议。 会上.孙国芝会长发表了题为《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主旨讲话(本期已摘要刊登):杭钢、攀钢、宝钢、韶钢等企业的代表作了大会发言:到会代表就”金融海啸背景下钢铁企业面临的形势和对策”进行了座谈;  相似文献   

15.
在宝钢2012年度工作会议暨二届五次职代会上,集团公司党委书记刘国胜同志指出:“宝钢新一轮发展规划,必须依靠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以具体的行动和有效的举措,进一步激发员工的内在活力和潜力。”为将这一要求落到实处,公司工会决定开展“进千个班组、访万名职工,服务职工在行动”活动(以下简称“主题活动”)。那么,如何扎实有效地开展呢?对此,设备部工会进行了认真地学习思考和实践。  相似文献   

16.
马瑞 《人力资源》2009,(13):34-37
近几年来,国务院实施的一系列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掀起了各产业内企业集团并购重组热潮.仅钢铁行业,2008年就发生了唐钢邯钢联合重组、宝钢重组韶钢和广钢等17起并购重组案例.由于国有企业体制及自身管理水平的限制,并购重组后往往管理控制不到位,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一些国企合并重组后没有真正形成一体化管理,甚至"集而不团",造成严重的内耗.  相似文献   

17.
经过十几年的奋斗,宝钢人走出了一条以高起点的创新赢得竞争优势的发展道路,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人才培训体系和方法,大批人才的涌现推动了企业的发展。岗前培养让人才“带电”宝钢对人才的培养,是从新职工人厂开始的。把一个新毕业的学生培养成对企业有用的人才,他们形象地把这一过程称之为让人才“带电”。宝钢于1986年就提出建立动态型的“两支300人后备骨干队伍”,一是党政管理300人;二是专业技术300人,其来源是每年分来的应届大学毕业生,从中选优秀者入列。培训应届大学毕业生已经成为宝钢后备人才建设的关键环节之一。他…  相似文献   

18.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企业而言,“规矩”就是各项规章制度,是管理的准绳。但当“规矩”发展到一定程度,它就可能会变成一种桎梏,成为一种锁链,从而束缚人们的思想,阻碍事业的发展。所以,规矩要与时俱进、适应形势、不断健全和完善,追求与方圆的和谐统一。2008年7月,韶钢集团公司《关于修订企业规章制度的通知》的下发,既反映出韶钢审时度势、洞察规矩、抓住时机、适时应变的思维敏感,同时也是制度文化意识的又一次提升。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宝钢工程技术公司党委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了创建学习型组织活动,为推进企业改革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20.
陈跃 《上海企业》2005,(5):48-50
宝钢实业有限公司是为宝钢股份提供废钢供应的单位,员工有440人,大多从事现场作业。在宝钢新一轮的发展中,如何把企业员工的注意力聚焦到为用户的服务上、聚焦到让用户满意上、聚焦到对现场问题的持续改进上,宝钢实业公司在近一年的时间里通过在班组开展"用户满意日"活动,对此作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