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金融家》2010,(12):113-114
1990年11月26日,中国第一家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中国资本市场的大门正式开启。20年间,中国证监会成立,股票、债券、期货及场外等市场逐步规范和完善,直接融资水平不断提高,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走向成熟,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日新月异。忆往昔,看今朝,借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二十年的契机,本刊《证券风云》栏目独家策划了一组报道,细数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发展过程中的飞跃、成就与未来。  相似文献   

2.
经过二十年的飞速发展,中国资本市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先后构建了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产权交易市场等多种交易平台,股市在资源配置,价格发现等方面的功能得到了更有效的发挥。尤其是2005年5月股份制改革之后,一系列长期困扰资本市场发展的体制性障碍被逐渐破除,中国股市进入了全流通时代。短短几年的时间里,A股流通市值增加了四倍多,上市公司增加至两千多家。可以说,我国已初步建立了按照市场规律运行的市场,具备了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实力。  相似文献   

3.
马珊珊 《新理财》2013,(10):28-29,8
资本市场改革东风渐近。 作为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2012年新三板迎来资本市场创新与跳跃式发展的机遇后,  相似文献   

4.
本文全面回顾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广东资本市场的发展历程,深入分析了广东资本市场萌芽试点期、规范发展期和深化改革期的基本特征,系统总结了广东资本市场改革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和主要经验,并对广东资本市场改革发展进行了展望。笔者认为,未来二十年到三十年,广东资本市场将呈现直接融资比重逐步提高、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加快形成、上市公司质量逐步提升、证券公司迈入良性发展轨道、粤港澳金融合作更加紧密等趋势。  相似文献   

5.
《深交所》2009,(9):22-25
“嗒、嗒、嗒”,你听,越来越近的脚步声,声声都敲在中国资本市场的心坎上,那是创业板正迈着稳健的步伐一步步向我们走来。她的到来,为中国资本市场带来了活力,她开启了多层次资本市场新纪元。  相似文献   

6.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经历了改革洗礼的中国资本市场正迎来一个新春。 刚刚过去的2006年,波澜壮阔的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越来越多的超级大盘蓝筹公司成功登陆A股市场,中小企业板、代办报价转让系统等多层次资本市场进一步发展,以证券投资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迅猛壮大,“解保清欠”、整体上市等一系列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与强化公司治理措施成效卓,等等。所有这些,使中国资本市场处于腾飞的新起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孙榕 《中国金融家》2022,(1):132-133
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多元、从混沌到法制,30余年来,中国资本市场在摸索中前进,在学习中创新,如今A股市场已跃升为全球第二大市值市场。站在两个一百年的重大交汇期,中国资本市场交出了一份怎样的成绩单?面向未来,我们又该如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层次资本市场?1月8日,金融行业专家学者齐聚第二十六届(2022年度)中国资本市场论坛,共同探讨中国资本市场新理念、新生态、新格局。  相似文献   

8.
李由 《西南金融》2007,(7):41-42
我国虽然在股票市场、期货市场、债券市场以及产权交易市场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它们都是单一层次的市场,并没有形成多层次的市场体系。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建立和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已成为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基本任务,产权交易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2021年,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蹄疾步稳,科创板和创业板注册制改革稳步推进,退市新规逐步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和资本市场双向开放不断走向纵深。展望2022年,继续夯实资本市场制度根基的关键点在哪里?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锋对此进行了解答。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资本市场改革的持续深化,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融资。根据WIND资讯统计,2010年中国企业的IPO规模占到全球IPO规模的1/4,沪深两市募资金额达到10016.32亿元,中国资本市场在全球资本市场的地位显著提升。“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快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建设、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预计未来企业直接融资将会以更快的速度发展。  相似文献   

11.
江木 《深交所》2010,(4):35-36
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加快发展,不仅重新塑造了中国资本市场的面貌,也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当前,资本市场发展的阶段性特点,赋予了研究工作重要的使命,也使其呈现出了一些新特点。  相似文献   

12.
2019年资本市场制度建设回顾2019年以来,资本市场建设围绕"打造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总目标,增量改革实现突破,存量改革稳步推进,法治基础保障加强。致力于提升制度建设的引领性,力图做到市场发展制度先行,以科创板、注册制制度建设为突破口,出台了一批具有开创性的制度,稳步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系统性基础制度建设,启动系统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工作。  相似文献   

13.
为纪念我国资本市场成立二十周年,2010年10月21日,《资本市场二十年》专题片项目组在中国证监会四楼会议室采访了中国证监会前主席周正庆。以下是经整理的访谈内容。80年代见证中国股份制改革记者:您是什么时候第一次听到股票和股份制的?周正庆:是在交易所成立以前好多年。当时北京天  相似文献   

14.
200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给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金融改革发展提出的任务之一是大力发展中国的多层次资本市场.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中小微企业的融资困难日益突出,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势在必行。本文从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意义,实践、困境及解决思路和法律规制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希冀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完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不断完善,但证券法的不足也逐渐彰显,证券法的改革势在必行。在多层次资本市场新的要求下,证券法的改革应当以市场决定原则为核心,辅之以风险控制、监管强化以及投资者权益保护原则。具体而言,即以拓展证券概念为重点改革基础制度,以推进发行注册制改革为重点改革准入制度,以建立转板衔接制度为重点改革运行制度,以完善退市制度为重点改革退出制度。  相似文献   

17.
周道炯 《深交所》2007,(12):90-91
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积极拓展期货品种,建立金融的期货市场,这是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的重要一环。对这一点我们应该进一步提高认识,共同努力。与第二届国际期货大会时相比,中国期货市场发展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一年多来,随着我们股权分置改革的成功,资本市场发生了转机,市场规模迅速扩大,市场深度、广度不断拓展。  相似文献   

18.
《上海金融》2006,(11):1-1
1984年11月中国第一张相对规范的股票———飞乐音响在上海公开发行。当时,正是中国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外汇市场先后恢复和产生的初期阶段,二十余年风和雨的经历,中国金融改革和金融市场发展成就巨大,但是,各子市场之间发展并不平衡,相对于货币市场,我国股票市场发  相似文献   

19.
吴莹 《深交所》2006,(8):26-29
中小企业板的正式启动,迈开了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重要一步,两年多来,中国股市经历了意义深远的变革和转折,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基本完成,一些历史形成的体制性问题得以解决;同时,中国经济保持蓬勃发展,人民币币值坚挺,这些都为资本市场的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与机遇,  相似文献   

20.
任涛 《金融博览》2020,(7):9-10
深刻认识本轮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的国家战略地位 党中央、国务院一直注重资本市场改革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在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方面多次作出重要部署.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资本市场正以前所未有的蓬勃朝气迈向新征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