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自1984年发表《民间音乐》得到作家孙犁的赞赏以来,莫言的创作逐渐进入评论界的视野并持续获得关注,更无须说他获诺贝尔文学奖后在国内外各界掀起的评论热潮。莫言极富创新意识,他的创作融汇中西、贯通古今,充分借鉴汲取了古今中外文学创作的叙事经验并对之进行了改造和发展。从研究现状来看,学界主要从莫言小说的民间性、传统性、世界性、先锋性、叙事特征、历史书写、比较研究、译介与传播等诸多方面进  相似文献   

2.
作为中国真正意义上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第一人,莫言的文学成就在之前已获当代文坛认可,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起来的写作方式,也是促使莫言在文学道路上获得成功,问鼎诺贝尔文学奖的重要因素。也正是因为莫言做到了将中国传统的民间故事,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与西方的种种元素融合在了一起,形成了新的写作风格,莫言的小说不仅具有民族性,还具有世界性。就莫言小说中的民间故事言说,与魔幻现实主义的融合进行简要的介绍和探究。  相似文献   

3.
中国作家莫言获得了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这不仅说明中国文学作品的高水准,也说明世界对中国文化的接纳、认可和欣赏。莫言小说所包含的文化和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生活方式、意识形态等体现了中国的文化软实力,特别是莫言小说通过人物与命运抗争、抵制外敌入侵的故事展现了中华儿女蓬勃的生命力和顽强搏击的民族性格,通过乡土民俗特色展现了东方民族神秘悠久的文化气质。莫言小说作为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塑造积极开放的当代中国形象,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莫言的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小说中作者运用现代派的夸张变形手法,塑造了一个孤苦无依的黑孩形象。黑孩的内心是复杂的,他的内心非常敏感和丰富,有着冷漠与温情,有着极度的自尊与极度的自卑,更有着偏激、扭曲的一面,本文即对黑孩的复杂的心理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5.
莫言小说的内核是作者的生命体验。这里所说的生命体验是指一种生命本体状态。莫言描绘了两种不同的体验 ,并采用了两种不同的叙述方式。在描写直接体验时 ,他大多采用第一人称叙述 ,少数用第三人称 ,这类小说的主人公身上融入了作者自己直接的生命体验。在描写间接体验时 ,他采用亲属称谓 ,主人公都是“我爷爷”、“我奶奶”“我父亲”等 ,这些人的故事是靠“我”对“家族史”的回忆而断断续续讲出来的 ,“我”的思绪、梦幻、神游等常常进入故事 ,“我”以今人的思想去反观前人的历史。  相似文献   

6.
莫言小说的内核是作者的生命体验。这里所说的生命体验是指一种生命本体状态。莫言描绘了两种不同的体验,并采用了两种不同的叙述方式。在描写直接体验时,他大多采用第一人称叙述,少数用第三人称,这类小说的主人公身上融入了作者自己直接的生命体验。在描写间接体验时,他采用亲属称谓,主人公都是“我爷爷”、“我奶奶”“我父亲”等,这些人的故事是靠“我”对“家族史”的回忆而断断续续讲出来的,“我”的思绪、梦幻、神游等常常进入故事,“我”以今人的思想去反观前人的历史。  相似文献   

7.
D.H.劳伦斯是20世纪英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文学家之一,他的小说充满各种女性形象,在英国的工业革命进程下,这些女性在道德和封建传统的压制下都显得苍白无力,却又是一个个有着彩虹般梦想的女人。论文将通过对劳伦斯的小说进行分析研究,探索其女性形象和劳伦斯如何表达他对女性的关注与理解。  相似文献   

8.
莫言的《红高粱》确立了他在新时期文坛的地位,这篇小说所采用的艺术手法令人耳目一新,评论者众说纷纭,本文试从魔幻特色、寻根倾向、感觉浓郁这三个角度综合探讨其精湛的艺术技巧。  相似文献   

9.
《喜福会》是美国华裔文学的代表作,自问世以来就受到文学评论界的广泛关注。目前这本英语华裔小说相关的文学评论主要有五个角度:文化﹑小说主题﹑与其他作品对比﹑政治﹑艺术手法。值得注意的是,近年还有关于《喜福会》三种译本的翻译批评成果。  相似文献   

10.
莫言斩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翻译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众多杰出的汉学家为其穿针引线,葛浩文就是其中不可小觑的一位,他呕心沥血翻译了莫言众多作品,传达出了莫言作品中的人性情结,也为中国当代文学的传播立下了汗马功劳.葛浩文虽认同翻译有着“背叛”和“重写”的角色,但是融合以“忠实”为首要原则的翻译思想,他的译文无疑达到了与原作形神契合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金庸小说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对本土文学传统的继承与光大。金庸以他的15部小说集中体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突出表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正确处理了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人类、超现实与现实这三种关系,努力追求诗意人生、理想境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文化的中华,也提供了一个精神的中华,这形二实一的中华凝聚着世间难以匹敌的美,既是他笔下的,更是他心中的。金庸是当得起“创造者”的称号的,因为他心中有一个更新的中华。  相似文献   

12.
在文学作品与经济社会相互渗透、日益融合的当今社会,莫言作为中国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其文学作品无疑具有巨大的市场化潜力。因此,研究和发掘莫言及其作品具有重要性,而通过产业化的方式开辟新的途径,更能实现其作品最大的商业效益。借助莫言作品的产业转化,是莫言作品商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对莫言作品的产业化发展进行研究,探讨了其作品的产业化发展前景、类型及其策略,希冀对促进我国文学的产业化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3.
该文采用典型人物的典型分析方法,以历史时代为背景,从传统文化、同类人物对比、审察作者曾经沧海的历史视角等,深刻地阐释了作者笔下人物日常所信奉的人生哲学、儒家谓道、生活与佛理的关系、审美价值现以及对中国传统武功的看法,并由此来凸显他笔下人物的文化涵义。段誉是金庸作品中最有争议的人物,也是金庸作品中最具文化的人物。其最大特性乃一生行走在情与义的坎坷波涛之中,正是作者本人或他信奉的人生哲学的一种艺术抒写。  相似文献   

14.
人际关系和谐的思想是人本管理思想的重要组成内容,我国唐代的理财家刘晏就是一位实践了人际关系和谐的典范。刘晏在其一生理财工作的实践中求真务实、忠于职守、重交敦旧、惠利百姓,创造了与上级、决策者、同事等各方面的人际关系和谐,为实现自身价值奠定了良好基础,其人际关系和谐的思想与实践体现了现代管理理论中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5.
鲁迅前期小说受俄国作家果戈理、阿尔志跋绥夫及挪威剧作家易卜生作品的影响,鲁迅既善于“拿来”。又敢于创新,以其伟大的民族自信心写出了一篇篇标志着中国新文学思想高峰的小说。  相似文献   

16.
哈代的几十部小说的主要背景都取之于“威塞克斯王国”范围,其乡土特色显示了他营建构造自己艺术 世界的独特匠心,充分展现其民族性、地域性和个性,从而达到艺术创作的顶点。  相似文献   

17.
温庭筠是晚唐著名的诗人和词人,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才华使温庭筠负有盛名,然而,由于他士行尘杂,不修边幅,酣醉终日,由是累年不第。最后竟落得为当涂者所薄,名宦不进,坎坷终身的悲惨境遇。温庭筠的小说创作和当时的社会风气有关。温庭筠创作《干■子》的动机一是能悦众心;二是能抒己心。《干子》问世于晚唐时期,原书已不存,今人可从《太平广记》、《类说》、《绀珠集》等旧籍搜罗佚文。《太平广记》录佚文33篇,王汝涛编校的《全唐小说》共收有33篇。  相似文献   

18.
孙犁的文学创作具有鲜明的民族化特色。他的作品呈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心理、民族精神和民族生活,对中国文学的优秀民族形式加以借鉴、吸收和创新。另外,孙犁创作的民族化特色还表现在他对"五四"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上。  相似文献   

19.
大江健三郎是第二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日本作家,曾五次来华访问.他从小熟读鲁迅作品,其文学本质与中国作家莫言非常相近,因此对中国文学有特殊的感情.研究大江健三郎及其文学跟中国文学的关系,在中日文学交流史上将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