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本文对我国粮食安全提出两个依赖路径:一是依赖国内生产和供给,二是依赖世界粮食生产并通过进口实现。文章分析了不同时期我国粮食生产和粮食自给率及其波动情况,认为在国内粮食生产不稳定的情况下需要依靠粮食进口以平抑国内粮食生产和供给的波动。建立影响粮食贸易因素的综合指标即贸易难易程度指标ρ,并将该指标纳入贸易引力模型研究世界粮食生产、国内粮食生产分别对小麦、玉米、水稻三种粮食作物进口的影响。研究表明,小麦进口受国内及世界粮食生产影响较为敏感,国内和世界产量对玉米和水稻进口量因受到其他外生因素影响而不敏感。在世界粮食总量增长的前提下,在依赖国内粮食供给的同时可适度进口从而保障我国粮食足量供给。  相似文献   

2.
一、WTO规则对我国粮食流通体制的冲击(一)取消进口数量限制。由于我国坚持以发展中国家"入世"的大原则,故"入世"后至2005年尚有4年左右的过渡期。过渡期内实施过渡性的关税配额制度,取消所有与WTO规则相左的非关税壁垒,在全面削减关税的基础上实施单一关税进口体制。(二)取消任何形式的出口补贴。世贸组织认为,出口补贴是造成不对称贸易条件的一个重要方面,从而是有违公平、公正、透明化的自由贸易原则的。(三)政府不应垄断进出口贸易。一方面,规定应逐步撤销政府统制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作法,另一方面,强调私营企业的不可…  相似文献   

3.
中美贸易战和新冠疫情的持续影响以及2022年的俄乌冲突,我国粮食贸易格局面临着的国际环境愈发复杂,国际粮食供求呈现紧平衡状态,部分粮食贸易大国推出限制粮食出口的贸易政策,这都对我国粮食安全产生了较大影响。本文结合国际新形势,从我国粮食进出口来源、品种及发展潜力分析我国粮食贸易格局变化趋势,从进口供求风险、价格波动风险、垄断风险、来源国贸易政策风险等方面对我国粮食进口风险进行评价,最后从粮食进口策略及国内自给策略提出防范粮食进口风险、保障粮食安全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一、国际市场粮价低时进口粮食对进口国的影响当国际市场粮价低或正在下跌时,进口方将在买方市场获得贸易优势和节省外汇的选择权;相反,当粮价高或正在上涨时卖方将获得贸易优势和挣到更多外汇的选择权。基于这种前提,粮食进口方经常处于比出口方有利地位,因为本世纪...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取联立方程模型,引入粮食安全的重要影响因素作为控制变量,对"国际粮价波动——粮食贸易成本——粮食贸易利得——国内粮食缺口(粮食供需缺口为粮食生产、粮食储备和粮食净进口之和与粮食需求量的差额。本文仅考察粮食产量与需求量的差额)"的影响机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1992—2011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国际小麦、稻米价格波动增加1%,导致我国小麦缺口增加0.25%,稻米缺口下降0.007%;国际大豆价格波动增加1%,通过影响大豆出口和进口利得,分别使国内大豆缺口扩大0.13%和缩小0.11%;国际玉米价格波动对国内玉米缺口的贸易传导途径和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我国植物油脂油料供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用植物油和油料是农产品中的大宗产品,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食用油需求国和世界第二大食用油生产国。入世以来,我国植物油行业面临着巨大的冲击:降低关税、扩大市场准入、取消出口补贴和逐步放开贸易权。尤其是随着我国入世过渡期的结束,到2006年1月1日将取消植物油关税配额限制,实行9%的单一关税。植物油的国营贸易管理也将取消,进口完全实行市场化自由竞争。2004年我国进口植物油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引来各界对植物油市场的关注和忧虑。本文在此背景下就我国植物油的生产、消费和贸易作一个概况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南昌冷崇总撰文对我国粮食贸易保护现状及对策谈了一些看法。一、现状。我国现状对粮食贸易并非实施有效保护,表现在:--粮食进出口的逆向调节。现行粮食进出口管理体制实行投交制,没有摆脱传统外贸统制政策的框架,外贸企业在经营中极易产生非理性行为,出现丰产年份增加进口,秋收年份扩大出口的逆向调节现象,破坏了国内粮食生产。-一三雉食出口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自1985年国家改粮食统购为合同定购后.粮食市场出现了定购价、保护价、市场价并存的局面,但出口粮食来源是以定购价格从农民手里收购的,市场价与定购价格之间的差额…  相似文献   

8.
中国在世界粮食市场上一直占有重要地位。本文首先依据粮食贸易数量和构成的阶段性区别讨论影响粮食贸易的国内因素;其次结合主要种类粮食进口来源地和出口输往地的变化讨论国际市场条件对我国粮食贸易的影响;然后依据国内外现有的一些研究成果探讨乌拉圭回合谈判达成协议对我国粮食贸易可能产生的影响;最后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中之重,粮食贸易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而我国粮食进口量不断增加,且进口过于集中,进口结构过于单一,将严重威胁到国家粮食安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粮食生产出口潜力巨大,未来可以成为我国粮食进口的潜在地区,但存在着政治、经济、文化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制约因素,妨碍着我国粮食进口,因此我国应以"一带一路"为契机,推动粮食进口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日前,我国商务部先后批准了美国对华出口牛肉和大米。有人因此担心进口农产品会冲击国内市场,也有个别人以为扩大进口来源国是供应不足的表现。但适度进口不仅丰富了消费者的选择,也符合国际贸易规律。适度进口国外农产品、深化同主要贸易伙伴国的农业合作,也是国家总体战略和粮食安全战略的要求。去年,我国粮食进口量高达1.14亿吨,相当于黑龙江和吉林两省的粮食总产量。但其中七成以上是大豆,进口量达8391万吨,同时  相似文献   

11.
近期国内粮价上扬,将给我国粮油产品的出口造成压力.农业部有关专家分析认为,长期以来,我国粮食产品以低成本低价格的优势,不仅在外贸出口上具有竞争力,同时也对进口起到阻滞.  相似文献   

12.
入世后中国农业将会有什么变化?农民的生产是否受到实质性影响?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马晓野博士在<北京青年报>撰文说,90年代中期乌拉圭回合谈判结束以前,由于发达国家一方面长期限制进口,通过筑起贸易壁垒提高了国内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另一方面对受高价格刺激和财政补贴支持而生产出来的过剩农产品的出口进行补贴,压低了国际农产品市场价格.世界农产品的生产和贸易是被扭曲的.各国的农产品政策对本国的财政造成了过大的负担,促使各国协调步骤通过乌拉圭回合的农产品贸易谈判进行农业政策改革.乌拉圭回合的农产品协议要求各成员方削减农产品关税和取消非关税措施,同时对补贴制定了严格的纪律.中国加入WTO后也要执行这些义务.  相似文献   

13.
虚拟耕地是指生产商品和服务所需要的耕地资源的数量。国家或区域间的粮食贸易,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以虚拟耕地的形式进口或出口耕地资源。本文选取大米、玉米、小麦和大豆四种主要粮食类产品,核算其虚拟耕地贸易量,并定量地测算粮食国际贸易对耕地可持续的影响。结果表明:1978~2007年间,中国年均净进口虚拟耕地近440万公顷;虚拟耕地净进口,即粮食净进口对耕地可持续具有显著的正的影响。虚拟耕地净进口对缓解中国耕地资源紧张、确保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起到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4.
加入WTO对中国畜产品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中国进入WTO指日可待。一旦进入WTO,中国将取消大部分农产品的贸易保护,对外贸易将彻底放开并置于WTO规则中。根据《乌拉圭农业协议》和《中美农业合作协议》,到2004年,中国将大幅度降低畜产品的进口关税,逐步放宽进口肉类目前只能在餐馆、宾馆消费的限制。同时,取消肉类的非正规的卫生限制和美国牛肉的进口禁令。面对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中国畜牧业发展会受到什么影响?扩大畜产品出口需要解决哪些重点问题?本文就此进行分析。一、加入WTO对中国主要畜产品的影响。(一)猪肉中国是世界第一大猪肉生产国。1997…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世界粮食生产发展区域不平衡,及我国粮食发展高成本的数量安全状况.认为粮食生产的发展并不是孤立的,它与经济及人口的发展相互影响、相互制约.通过比较优势理论,认为我国粮食安全,要通过国际贸易市场,出口我国有比较优势的粮食产品,进口我国没有比较优势的粮食产品.在一定限度内,通过进行国际粮食贸易,既增加了我国粮食安全,同时也降低了我国粮食安全的成本.  相似文献   

16.
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食物安全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已在全球扩散,许多本就因为冲突、自然灾害或气候变化而深陷食物不安全的国家和地区的防疫形势也日益严峻。虽然目前全球食物供给总体充足,食物价格稳定,但疫情的快速蔓延将给全球食物安全带来威胁。由于隔离和边境关闭,市场、供应链和贸易受到波及,全球食物的供给受到影响。食物流通渠道可能因运输中断和更加严格的检疫措施而受阻,运输成本和贸易成本增加、效率降低。一些国家为保障国内食物供应而采取限制出口的行为,将影响依赖于粮食进口的国家进口粮食,也不利于依赖于出口初级农产品的低收入发展中国家出口农产品。封锁措施带来的经济影响使居民收入和购买力下降,居民获得充足的营养食物变得更加困难。食物安全不再是一个区域性问题,而是一个需要共同应对的全球性问题,各国应当共同努力,加强合作和全球治理,对最弱势群体采取迅速的保护和援助措施。既要确保国内食物供应链的正常运行,同时,应该保持贸易开放,并利用和创新电子商务保障食物供应,保障全球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7.
加入WTO对粮食主产区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问题是我国“入世”谈判的主要内容之一,粮食领域是“入世”后受到冲击较大的领域,加入 WTO必然要对我国粮食主产区的粮食产业产生重大的影响。下面就“入世”对我国粮食主产区的影响和对策问题,谈谈个人的粗浅看法。   一、加入 WTO给我国粮食主产区带来的冲击和机遇   我国是粮食生产和贸易大国,根据乌拉圭回合《农业协议》及我国在“入世”谈判中的承诺,加入 WTO后,我国必须遵守世贸组织的有关准则和规定,扩大粮食市场对外开放程度,降低关税率,逐步取消非关税壁垒和粮食出口补贴,这将对我国粮食主产区的粮食产业产…  相似文献   

18.
[目的]农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一直处于基础产业地位,其既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另外,在世界农产品贸易中,中国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因此,农产品的进出口对中国的农业生产有着深远影响,农产品进出口的稳定性直接决定了中国农业生产的稳定性。为此,将从产品和地理多样化视角,探究中国农产品进出口的稳定性。[方法]利用标准化赫芬达尔指数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进口)的地理多样化和产品多样化进行了测度,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利用回归方法对出口(进口)地理多样化和产品多样化对农产品出口(进口)波动性的影响进行了检验。[结果]无论是出口还是进口,地理多样化和产品多样化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行业异质性;无论是出口还是进口,地理多样化和产品多样化对农产品贸易波动性的影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行业异质性。[结论]在产品结构和地理结构方面,根据不同商品类别采取多样化或专一化政策以减少中国农产品进出口的波动性。  相似文献   

19.
由于长期以来受到国际社会的严厉制裁,伊朗粮食需求已经超越自身生产能力极限,国内粮食需求的近三分之一靠进口。2016年旨在全面解决伊核问题的多边协议生效之后,国际社会十分关注伊朗农业未来发展趋势及其影响。本文基于国际组织以及美国农业部发布的数据分析,全面分析和探讨伊朗农业发展现状与潜力,将其与邻国进行对比,并得出如下结论:多边协议的生效和国际制裁的取消,将有力促进伊朗经济和农业的发展,伊朗将能够获取更多的国际市场与资本,对其多种粮食和园艺产品的生产、消费和贸易都可能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经济国际化中的粮食安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问题的核心是粮食问题 ,农业国际化 ,按照市场原理进行完全的自由贸易 ,少数粮食出口国将更多地在竞争中占据世界粮食市场的份额 ,世界一百多个粮食进口国因其粮食生产处于比较劣势将失去或部分失去国内粮食市场而更多地依赖进口或完全依赖进口粮食。这就意味着 ,世界粮食安全将在很大程度上主要依靠少数粮食出口国家。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生活资料 ,是一种关系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特殊商品 ,与其他商品不同 ,一般情况下 ,任何国家只有粮食满足本国的需要 ,有了剩余后才会考虑出口或外援。在世界粮食市场上 ,美国、加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