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十四五"时期是内蒙古实现新的更大发展的关键时期,而承接产业转移作为调整地区产业结构的重要实现方式,已经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健康发展的着力点.通过SWOT分析工具对内蒙古承接产业转移的竞争态势进行分析,内蒙古承接产业转移在自然资源、区位、土地和环境承载力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同时也在承接的产业层次、承接企业创新水平、政策协调性和营商环境上具有劣势,还面临生态环境保护、产业承接竞争加剧和东部地区企业迁出阻力大等威胁.据此,本文力求为内蒙古承接产业转移提供策略选择,以促进内蒙古自治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受金融危机的冲击,东部地区产业加速向西部地区转移。文章认为,西部地区只有准确把握产业转移的新趋势,顺势而为,积极谋划,找准产业转移的着力点,精心打造和创新承接平台,优化承接环境,完善承接产业转移的支撑体系,规避、防范和化解承接产业转移的风险,才能在争夺产业转移项目落地权中抢占先机,有效承接产业转移,推进承接产业转移的突破发展,实现产业承接和自身发展的良性互动,在新一轮对外开放中赢得更多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3.
孟俊辉 《魅力中国》2013,(13):13-14
本文以河南承接产业转移为研究对象,从河南经济发展状况、产业结构发展状况及承接国产业转移情况等方面分析了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同时本文剖析了河南承接移的优、劣势及对河南经济产生的积极和消极影响。指出应当谨慎合理选择转移产业,主动吸引适合当地发展的产业。通对河南承接产业转移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比较优势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4.
李成实 《科技和产业》2020,20(2):121-125
承接产业转移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以湘南湘西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实践的研究表明,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依然存在区域联动发展不足、重复建设、生态环境压力大等问题。要建设好示范区,需进一步在突出产业承接重点、优化产业承接布局,提升产业承接能力、推进产业创新升级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转移承接园为研究对象,从产业转移承接园对环境影响的角度,探讨产业转移承接园的发展特征及其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以及为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保持工业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处的意义和途径。最后,基于珠三角产业一体化发展背景,根据承接园区域产业发展特征、资源禀赋以及产业发展走势,提出了以产业调整升级为主线,加速产业转移和产业集聚,实现珠三角产业转移承接园的可持续发展的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6.
文章提出贺州市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方面的对策:更新发展观念,夯实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思想基础;实施发展规划,找准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切入点;加快园区建设,打造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主要平台;创新招商方式,形成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产业集群;创优发展环境,营造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良好氛围;加强组织领导,提供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7.
西部地区在加快承接产业转移时,要注重坚持科学发展,统筹兼顾承接产业转移的各方面关系;要以市场为导向,减少行政干预;要注重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要加强资源节约和注重环境保护。主要途径是:充分运用政策优势、充分发挥引进产业与本地资源结合优势、加快承接产业转移载体的功能、建设完善承接产业转移的体制机制等。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把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产业转移既是广东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战略选择,也是粤北等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产业转移与产业承接具有双向动因。粤北地区产业承接具有自身优势,但政府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方式存在缺陷。粤北地区的产业承接应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有效结合起来,树立正确的产业承接理念,进一步优化产业承接环境,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9.
张南 《老区建设》2013,(24):20-21
对欠发达地区来说,抓住国内外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良好机遇承接产业转移,在产业对接中增强本地产业的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是实现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是,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会面临生态环境污染、产业结构失衡、金融市场危机、不可持续发展等风险。因此,欠发达地区在承接外部产业转移中,应制定科学合理的承接产业转移规划,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体系,用系统管理理论的方法,加大转型资金来源,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从而有效应对在承接产业转移中面临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后金融危机时代南宁高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左伟 《改革与战略》2011,27(3):41-44
产业转移是后金融危机时代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新区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和平台,肩负着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重任。文章认为,南宁高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应科学规划,发挥优势,增强承接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坚持产业集群发展与优化环境并重,提升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强化区域合作互动,创新承接产业转移模式。  相似文献   

11.
会奖旅游通过有效集成会展与旅游共享资源,产生关联效应、规模效应,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福建拥有独特旅游资源和品牌,同时也有成熟的商务客流接待基础,会奖旅游发展却相对滞后,行业和行政层面的重视程度也不高。会奖旅游涉及旅游业、会展业乃至各行业的商贸活动,各地区各行业协同合作才会取得有效成果。运用协同学的圈层理论,试图构建中心--节点结构的会奖旅游圈层;根据协同系统中子系统的自组织性,做好目的地会奖旅游路线的连结,明确福建省会奖旅游圈层内的枢纽-网络结构;通过协同子系统之间的伺服、竞争和涨落,组织好各区域会奖旅游市场、资源、产品等要素,建立制度、政策、营销、信息等行政管理层面的协同机制。  相似文献   

12.
发展门头沟乡村旅游,打造特色门头沟旅游品牌,促进门头沟区产业发展与城镇化发展之间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相互交织.本文对门头沟乡村旅游的四个发展历程进行研究;报告门头沟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区域特色日益明显、接待环境不断改善以及品牌意识不断加强;找出门头沟乡村旅游中存在的问题,如基础设施仍需提高、宣传力度需要加强、筹集资金渠道狭窄,游客满意度有待提升等;并且提出促进门头沟乡村旅游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立足连云港市海州区实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创新工作思路、工作机制、工作举措,努力增强服务全局、服务发展的能力,最后从三个方面提出提升接待工作水平的建议,即完善机制,提升接待水平;整合资源,形成特色名牌;培育接待队伍,体现素质水平。  相似文献   

14.
承接产业转移是加快广西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鲁 《改革与战略》2008,24(8):97-100
东部地区某些产业的转移及广西的相应承接,对转移者与承接者均属客观需要。广西民营经济正是利用了这一顺势而来的大好时机,在其承接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大大加快了自身的发展。而要巩固和进一步发展这一成果,尚需在观念、发展环境和政策上作出新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针对中国国家公园游憩活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游客数量增长上限、游憩活动的负面影响和社区参与3个较为突出的未解决问题,分别构建系统基模加以解释,并提出解决策略:一是通过加大政府的投入、适当发展特许经营和降低游憩活动的负面影响来提高国家公园的接待能力;二是通过强化对游客的教育来缓解国家公园游憩活动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和资源破坏问题;三是通过采取合理的社区参与方式来提高国家公园的接待能力和游客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刘潇潇 《特区经济》2009,(2):239-241
公务接待权是个处于发展中的权利,其概念尚未明晰,目前少有学者或规范性文件对此进行科学的表述。从法理学的角度来看,公务接待权具有绝对性、相对性和自控性的法律属性,在中国实现公务接待权法治化具有可行性,但也有很大的阻力。公务接待权法治化的构想:一是深化公务接待权的法理研究;二是以法规范公务接待权;三是加大监督力度,从严执法。  相似文献   

17.
公务接待有其合理性,是滋生公务腐败的温床,是社会分配不公、引发社会矛盾的重要来源。在公务接待会计制度改革中推行公务卡,对防止公务接待中的腐败问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根本解决公务接待中存在的问题,核心是进行财政制度改革,公务活动信息必须公开,接受人民监督。  相似文献   

18.
旅游业是西藏林芝市的支柱产业,对林芝旅游市场规模进行预测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2009-2016年林芝市旅游接待人数数据资料,利用灰色系统理论GM(1,1)模型对林芝市十三五期间旅游市场规模进行预测,并对其进行了残差检验、关联度检验和后验差检验,检验结果显示建立的GM(1,1)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可以进行实际预测。预测结果表明林芝未来几年旅游业市场规模将呈现持续稳定增长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张家界旅游饭店结构现状及优化途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饭店的档次结构、规模结构、功能结构特征是衡量旅游饭店业和地区旅游业供给特征的重要指标.从档次、规模、功能结构等多角度分析张家界旅游饭店的发展现状,发现张家界旅游饭店的产业规模在逐渐扩大的同时,旅游饭店等级、规模及功能等却存在诸多不合理性.其优化途径为:加快星级评定步伐,促使结构合理化;整合资源,走规模化、集团化道路;加强饭店市场的调研和管理;加强政府部门的宏观控制和对社会旅馆的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20.
刘阳 《江苏市场经济》2011,(4):86-88,92
汽车维修接待工作是汽车维修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提高维修接待人员的培养质量出发,进行汽车维修接待学习领域的设计,将该岗位人才培养的全部课程分为基本素质群、专业基本技能群、岗位能力群三大块,并具体分析这三大块课程的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和保障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