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信息共享的供应链物流节点企业间的协同是供应链物流管理的核心问题之一。文章提出了基于物流信息共享的协同激励模型,引入了信息共享评价因子和与外界环境相关的调节系数,增加了激励的可靠性和真实性,保证了对由协同努力而增加的利润的准确分配,进而达到降低了代理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供应链质量风险管理的单委托—多代理激励模型研究》一文中存在的不妥加以修正,重新对模型进行分析和再论述,并得出结论:供应链中针对多个供应商引入适当的质量竞争激励,有利于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应。  相似文献   

3.
杨艳萍  刘宇宸  刘威 《物流科技》2008,31(2):99-101
利用委托代理模型建立了供应链质量管理的激励模型,从购买商对供应商质量管理监管的角度出发,探讨了不同风险态度下最优激励合约的设计问题,求出了模型的最优解并进一步讨论其影响因素。最后,拓展分析了声誉激励的效果,为寻求有效的供应链质量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翟雪莲  朱先奇 《物流技术》2014,(15):154-157
将政府在产学研合作中的作用作为产学研合作创新利益分配的影响因素,运用委托-代理理论提出了相关假设,建立了产学研合作伙伴之间的供应链激励模型并对模型求解,给出了算例分析,实现了产学研合作创新利益的最优分配,为产学研的可持续合作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凌艳  严广乐 《物流科技》2008,31(2):75-77
根据委托代理理论,增加信息激励这一变量,建立第三方物流中物流外包方与物流提供商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模型,分析了第三方物流中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道德风险问题及其激励机制设计问题。并通过对物流外包方代理成本和物流提供商激励报酬强度系数影响因素的进一步分析,指出构建物流服务提供商激励机制必须反映物流服务提供商的特质、外部环境条件的变化以及外包方代理成本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吴义生 《物流技术》2013,32(2):259-261
为了提高供应链成员之间协同运作的积极性,根据供应链决策的马尔科夫特性,研究了供应链协同动作的多周期动态激励模型构建及其应用问题。综合运用委托-代理和马尔科夫决策过程理论,建立了供应链协同运作的动态激励模型,实现了有限时段供应链的总体收益最大,得到了供应链协同运作的最优激励策略。并结合实例,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应用分析。  相似文献   

7.
王霞 《物流科技》2011,34(5):86-88
公平、公正、合理的利润分配方案不仅有利于维护供应链的稳定,还可以刺激企业更加努力融入供应链中,提高供应链的竞争力。但是目前对于供应链利润分配过程的研究,多局限于契约机制或者博弈论方面。从供应链合作利益分配角度出发,利用供应链管理、博弈论和委托代理机制理论,建立起了契约机制和转移支付相结合的二次利益分配机制,使得整个供应链合作利益分配既满足效率的要求,又能符合公平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文章分析了在国有企业多层委托—代理关系下,各利益主体的权责利关系和他们的收益与企业绩效的关联度,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多层代理的激励模型。  相似文献   

9.
研究在双边道德风险下供应链应如何设计激励机制。从制造商的视角运用博弈论、委托代理理论构建了一个由风险中性的制造商和一个风险中性的零售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在双边道德风险下最优的报酬契约,借助模型分析得出:在双边道德风险下,双方的努力水平总是低于信息对称条件下的努力水平。同时,在双边道德风险的契约设计中,制造商通过对收益分享系数的设计,可以降低双边道德风险,激励双方合作。  相似文献   

10.
基于改进的Shapley值法供应链利益分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雅楠  杜志平 《物流技术》2011,(23):182-184,203
供应链利益分配是影响供应链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首先提出了供应链利益分配应遵守的五项原则,然后在Shapley值法的基础之上,综合考虑风险、技术创新、积极性三个因素对利益分配的激励作用,提出了修正模型,使得利益分配效果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11.
徐红  施国洪  贡文伟 《物流技术》2012,(19):114-117
将行为经济学中的公平偏好理论融入传统的委托代理模型,改进传统经济学纯粹自利性假设的单委托单代理的HM模型,设计包括横向偏好因素在内的多委托代理模型,研究横向公平偏好对激励结构和激励效率的影响。通过对模型的分析求解,结果表明:在多委托代理关系模型中,激励系数不受横向公平因素的影响,公平偏好是一把双刃剑,既具有激励措施的功能,也具有激励约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将行为经济学中的公平偏好理论融入传统的委托代理模型,改进传统经济学纯粹自利性假设的单委托单代理的HM模型,设计包括横向偏好因素在内的多委托代理模型,研究横向公平偏好对激励结构和激励效率的影响.通过对模型的分析求解,结果表明:在多委托代理关系模型中,激励系数不受横向公平因素的影响,公平偏好是一把双刃剑,既具有激励措施的功能,也具有激励约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基于改进的Shapley值法供应链利益分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供应链利益分配是影响供应链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首先提出了供应链利益分配应遵守的五项原则,然后在Shapley值法的基础之上,综合考虑风险、技术创新、积极性三个因素对利益分配的激励作用,提出了修正模型,使得利益分配效果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14.
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的企业经营者激励契约设计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由于信息不对称,企业董事会不能观测到企业经营者工作的努力水平,因此,企业董事会需要对企业经营者进行激励。本文探讨了将能力系数和市场调研成本引入最优激励契约模型,给出了相应的最优风险激励系数和代理成本,并分析了各因素对它们的影响。通过“标尺竞争”可以提高激励强度,降低代理成本,增强激励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动态联盟中防范道德风险的激励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论述了动态联盟中存在的道德风险问题,介绍了防范道德风险的Tirole模型,并通过在动态联盟中引入第三方系统,建立了一个委托—代理分析框架下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指出盟员的收入与动态联盟利润具有动态一致性,可以通过由第三方系统(外部委托人)设计一种激励与监督并行的分配政策,来防范道德风险。最后,阐述了动态联盟运作过程中第三方系统的构成。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构建供应链纵向合作研发博弈模型,研究了利益分配方式对供应链纵向研发联盟成员投资策略的影响,找出了供应链纵向合作研发的最优利益分配方式,以此防范联盟道德风险,提高成员研发投入。研究发现,供应链纵向合作研发中,平均分配不仅简单易行,而且能激励成员提高研发投入,因此,供应链纵向研发联盟应采用平均分配来促进合作研发成功。  相似文献   

17.
有效的激励机制是推动企业经营者努力工作的最佳动力。本文运用委托—代理理论,设计出企业的最优激励机制形式,并分析了最优激励系数的影响因素。除此之外,本文还提出了将奖惩激励和股权激励相结合的最优激励奖酬形式,并对此作了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18.
利用委托代理模型研究了零售商具有公平偏好情况下的二级供应链委托代理问题.在假设零售商具有公平偏好以及零售商的最大努力水平和最小努力水平可预测的前提下,分别设计了对称信息和不对称信息两种情况下的供应链激励契约.  相似文献   

19.
供应链企业通过何种契约方式进行协同合作,以达到整体目标的最优,是供应链管理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在一个两阶供应链系统中,面对价格和响应时间敏感性市场需求,文章通过引入供应商的激励—响应时间函数和市场关于价格和响应时间的需求函数,构建了供应链的收益混合分配契约模型,最后文章给出了算例分析,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刘雷  刘冬  李南 《企业经济》2008,(3):47-49
根据委托——代理理论,设计了建设项目动态联盟中总包商对分包商的激励模型;通过比较在信息对称与信息不对称情况下激励模型的解,分析了总包商与分包商的特质、外生随机变量及其影响程度等因素对激励报酬强度系数的影响,并对激励模型进行了拓展研究;通过模型分析及结论,提出了建设项目动态联盟中设计激励机制必须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