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8 毫秒
1.
云南旅游产业竞争力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业是云南省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也是云南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云南省的旅游收入已从1995年的61亿元增加至2001年的226亿元。西部大开发为云南旅游业的腾飞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云南旅游资源集中度高,文化内涵丰富,潜在着无限的商机和巨大的市场机会。通过对云南旅游产业竞争力现状的分析,将有助于云南旅游产业发展新思路的产生。  相似文献   

2.
正青稞主要分布在我国青藏高原地区,是当地藏族群众主要口粮。产区分布集中、产业集中度高、品种多,以农户小规模种植为主;生产成本持续攀升,净利润趋于下降。随着现代科技发展和青藏高原旅游业兴起,青稞的特色食品加工迅速发展。青稞主要分布在我国青藏高原地区,是当地藏族群众主要口粮。近年来,我国青稞种植面积和产量均有所扩大;产区分布集中、产业集中度高、品种多,以农户小规模种植为主;生产成本持续攀升,  相似文献   

3.
健康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是带动经济增长、保障民生的强大动力,是复合型的"朝阳产业"。从政策支持、市场前景、生产要素及产业基础4个视角,对湖南省健康产业发展的现实基础和有利机遇进行分析,并从产业体系、产业集中度、产业品牌化、人才培养机制等方面探讨了湖南省健康产业在发展中面临的困难与挑战,提出了促进健康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运用行业集中率指数和赫芬达尔指数计算我国城市水务产业的集中度,结果表明,目前我国城市水务产业集中度相对较低。从产权视角分析了计算结果:①我国城市水务产业集中度相对较低,这主要是由于市场划分的视角不同造成的,认为以全国市场为视角分析我国城市水务产业集中度更为合理;②国有水务企业依靠规模竞争力获取的市场份额,更多的是来自于政府的扶持;③产业集中度不仅依赖于企业规模,还需要依靠企业的竞争实力;④我国城市水务产业处于国有企业主导的垄断竞争市场,但国有企业规模优势产生的市场垄断地位正在逐步削弱。  相似文献   

5.
<正>农业要强,产业必须强,发展才有动力;农民要富,产业必须旺,增收才有保障。2018年,云南省提出要着力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蔬菜产业是8大重点产业之一,也是覆盖面最广、受益人群最多的一个产业。"云菜"产业发展的优势在哪里?发展的现状如何?下一步如何推进"云菜"产业跨越式发展?近日,记者对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王平华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以"新经济、新三农"为主题的首届中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峰会在云南省弥勒市举行。随着全国各地电商产业的方兴未艾,弥勒这座与佛同名的城市,其电商产业也正悄然兴起。在当天会议上,云南省副省长张祖林表示,作为红河州4个电商产业园区之一的弥勒,是云南省红河州高原特色农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近年来,弥勒积极响应云南省委、省政府号召,顺应潮流、抢抓机遇,主动与国内知名电商平台对  相似文献   

7.
在城市区域不断发展过程中,地区人口与经济的发展分布也在随之不断变化,因此揭示人口与经济的时空格局变化对于区域良好的经济发展与合理的空间规划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云南省昆明市为研究对象,依托Arc GIS软件,运用地理集中度、不均衡指数、一致性指数等指标,对昆明市人口、经济的时空分布格局以及两者间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2010~2020年昆明市人口与经济空间分布具有一致性,但各地在地区人口与经济分布格局的合理协调上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菏泽市林业产业化发展现状的评价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灰色关联度法和市场集中度法,分别对菏泽市林业产业结构与产业组织的现状做出评价.通过数据的选取和整理,得出产业结构不合理,一、二产业严重脱节,以及市场集中度低等结论.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基于2009—2018年云南省10个县的面板数据,通过系统GMM方法分析了林地流转权对林业产业发展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林地流转权对云南省林业产业发展绩效具有正向且显著的影响,林业合作组织数量和劳动力要素投入也在不同程度上对云南省林业产业发展绩效造成影响。因此全面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重中之重,从实施"三权分置"改革和推动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健康发展两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辽宁的花卉生产基地和市场已初具规模,年产值达31亿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球根花卉繁育量占全国的30%,是全国最大的球根花卉繁育基地;君子兰生产达1亿盆,产量居世界第一.辽宁的花卉产业虽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与云南省斗南村相比仍存在着诸多问题,特别是在花卉市场经营模式差距较大,已成为阻障辽宁花卉产业发展的瓶颈.现借鉴云南省斗南村花卉产业发展的经验,提出发展辽宁花卉产业的拙见.  相似文献   

11.
非公有制经济现已成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非公有制林业产业的资本集聚、投资额、企业发展数量与产值等指标的分析表明,非公有制林业企业已成为新时期林业发展的突破口,是我国林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由于非公有制林业企业快速发展,其产品产量的增长不仅丰富和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同时也为出口创汇作出了贡献;同时对带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速农民脱贫致富、增加农村剩余劳力就业机会以及为林业国企改革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建立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的设想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产业集群一方面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供了产业整合的路径,另一方面为科技创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以发展产业集群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必然的选择。在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要提高对发展林业产业集群重要性的认识,加强林业产业集群发展的规划引导,研究制定扶持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措施,充分发挥政府的重要作用,要支持配套企业加快新产品开发步伐,逐步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3.
浅析哈萨克斯坦的矿业投资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哈萨克斯坦为研究对象,从影响矿业投资环境的主要因素如矿产资源条件、矿业立法和管理制度、矿业税费制度、基础设施等方面对哈萨克斯坦的矿业投资环境进行了分析;并用模糊数学中的综合评判法进行了评价,得到哈的矿业投资环境属于良好范畴。最后对在哈进行矿业投资提出建议。以期为我国在周边国家进行矿业投资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4.
金融危机对城市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在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节约集约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分析国内产业集聚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提高规划的科学性,突出产业集群效应,选好产业支撑,把好项目入驻门槛,建设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和健全管理体制等是金融危机影响下产业集聚区科学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5.
科技矿政理念的基本含义就是努力提高矿政管理的科技含量,遵循地质矿产规律,依靠科技进步显著提升我国矿产资源保护与利用水平.推动科技矿政管理进程,首先要从资源储量管理方面夯实基础,建立健全资源储量实物账户与价值账户.进而改革矿产资源权益分配方式,以资源储量消耗计征矿产资源税费.相应改革矿业权评估制度.  相似文献   

16.
发展海洋生物医药业是山东省建设蓝色经济区,大力发展海洋高端产业,加快实现海洋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途径。论文运用灰色关联模型,定量分析山东省海洋生物医药业各影响因子的贡献度,研究发现,海洋科研机构科研经费总收入、政府资金、发明专利数和山东省海洋生产总值对山东省海洋医药业增加值的影响最大。建立灰色预测模型,对山东省海洋生物医药业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有效的政策环境下,产业能够保持继续壮大的态势。本文据此,提出提升产业竞争力、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我国沙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发展沙产业的重要性并介绍了目前我国沙产业的6种主要类型、发展现状及所取得的成效。同时也指出当前存在着对发展沙产业认识不足、企业规模小、精深加工能力弱、融资难和科技含量低等问题。针对我国沙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沙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科学规划与合理布局,政府扶持与政策引导,科技支撑与集成创新,培育市场与配套服务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烟台林业产业发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烟台林业产业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依据烟台林业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提出了加快发展烟台林业产业的对策:一是制定林业产业发展规划;二是健全林业产业发展机制;三是加强政策扶持,增强林业产业发展科技支撑;四是大力发展非公有林业产业;五是扶持发展林业产业龙头企业;六是发展林业产业组织,支持壮大各类专业协会。  相似文献   

19.
根据成都市苗木产业的农展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如建设规模偏小、植物种类偏少、苗木质量不高、苗木市场缺乏科学化管理和政策性指导、盲目引进外来树种以及生产技术不高等。提出了走规模化生产之路、苗木种类应实行特色化、提高育苗技术、加强政府引导和协会支持以及调整苗木种植结构等一系列的政策和建议,指导苗木产业进行科学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In the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NIS), knowledge is produced and accumulated through interactive innovation processes that are embedded in a national context, which in turn may help determine innovation.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how product and process innovations in the European food and drink industry are affected by: (i) NIS structure; (ii) NIS output in terms of scientific publications and the supply of graduates; (iii) NIS cohesion and coordination; (iv) NIS scientific impact and specialisation. The main source of data on innovation by firms is the EU‐EFIGE/Bruegel‐UniCredit dataset. This is supplemented by information from the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Universities, Eurostat and a bibliometric analysis of academic research output.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large research institutions in the public sector may well be detrimental to interaction between university and industry and to process innovation. The indicators used for public research assessment are not necessarily the most appropriate proxies of local knowledge spillov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