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节能减排和能源危机双重压力的加大,使得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在近年来得到了长足发展。其中,天然气汽车因其节能、环保、低耗的优势迅速成为市场宠儿,天然气发动机也因此备受发动机生产厂家重视,客运市场特别是公交车市场作为最适合并且最有推广潜力的细分市场,更是成为发动机生产厂家的"必争之地"。  相似文献   

2.
由天然气合成的石油产品中,最重要的当属GTL柴油.GTL柴油具有独特的产业优势:可以促进闲置天然气资源的合理利用,顺应环保和发展清洁能源的需要,顺应世界汽车发动机柴油化的趋势,采用GTL生产工艺可以获得更多的可用组分.截至2004年,世界范围内正在开发和计划中的GTL总能力约8500万吨/年,其中50%以上有实施的可能.2020年,GTL柴油将占世界柴油需求量的4%,其中北美和欧洲的GTL柴油将占超低硫柴油市场的约7%.天然气炼油技术的进步直接导致天然气合成油成本的降低,天然气合成油项目的投资费用也正在降低.面对GTL柴油带来的发展机遇,我国应加大GTL研发力度,缩小与世界先进技术研究水平之间的差距,及早拥有自己的GTL成套技术和工程化技术.  相似文献   

3.
由于天然气汽车的经济、环保优势,当前,天然气汽车市场正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在近期召开的"2012中国天然气汽车论坛"上,曾参与国际天然气汽车标准起草的亚太天然气汽车协会理事布兰达·史密斯表示,全球石油总储量在减少,而天然气生产每天都在增加,基于后者廉价、安全和便于运输等特性,天然气汽车发展迅速,目前全球总量约为1600万辆,其中亚洲是增长  相似文献   

4.
刘春乐  王庆生  王立敏 《国际石油经济》2012,(11):77-82,111,112
在"低碳经济"和"节能减排"的时代背景下,天然气以其环保和成本等优势,正在成为汽车最理想、最现实的清洁替代能源。进入本世纪以来,我国天然气汽车(NGV)进入快速发展阶段,LNG客车、重卡正成为未来我国天然气汽车发展的重点领域。目前,我国天然气汽车产业发展缺少国家层面的总体规划和扶持政策,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而且天然气汽车技术水平有待提升,行业标准规范体系尚不完善,这些因素制约了我国天然气汽车的健康、快速发展。为此,建议政府尽快出台鼓励天然气汽车发展的具体政策,为天然气汽车的发展提供指引;加快天然气加气网络建设,并继续维持天然气价格优势;同时,加快提升天然气汽车技术水平,逐步完善相关标准和规范体系。  相似文献   

5.
依托南中国海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和不断涌入的企业投资,中国最南端的岛屿省份海南正在快步实施目标十分宏伟的产业发展计划——从2004年开始,经过5年左右时间的大规模开发建设,使海南岛成为中国重要的石油天然气化工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燃气车凭借节能环保的优势备受市场青睐。在商用车市场整体需求不旺的情况下,各主机厂纷纷将目光转向燃气车。在过去的2012年,天然气车辆也不负众望地成为商用车市场的一抹亮色。作为天然气车辆动力心脏的天然气发动机,也在逐渐炒热的市场中得以不断成熟和完善,重汽天然气发动机就是其中翘楚。依托优势精益求精中国重汽天然气发动机是中国重汽为充分实施国际化战略,进一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做大做强中国重汽动力事业,根据  相似文献   

7.
本报讯记者贺北时余春瑜深圳报道10月11日,由亚太天然气车辆组织(ANGVA)与上海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环保动力先锋驱动美好生活亚太天然气车辆组织中国巡展暨上柴动力环保之旅"活动在深圳拉开了帷幕。本次活动的举行奠定了天然气发动机在卡、客车领域的地位,意味着在可预见的未来几年里,天然气发动机将成为我国建设环保型、节能型社会的生力军。  相似文献   

8.
《商用汽车新闻》2014,(26):10-10
伴随新能源产业的不断升温,汽车工业也日渐步入环保时代。作为中国汽车工业摇篮的中国重汽,在重卡发动机更新换代的今天再次站在了领跑线上。依托国家“863”计划,联合美国E—controls公司,中国重汽设计研发了拥有完全知识产权、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新一代电控、稀薄燃烧、四气门天然气发动机。由于该发动机不仅具有良好的动力性和经济性,而且扭矩转速范围宽广,起步加速和爬坡性能优越,产品一经投放市场便得到广大用户的普遍赞誉。  相似文献   

9.
中国CNG汽车市场发展现状、趋势与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截至2008年底,全世界已有80多个国家总计拥有天然气汽车约960万辆,占全世界汽车总保有量的1.16%.发展CNG(压缩天然气)汽车将成为解决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中国的天然气汽车产业初具规模,天然气汽车产业体系基本形成.截至2008年底,中国拥有cNG汽车约40万辆,加气站1000余座.我国城市大气污染较为严重,国内油气价差将长期维持,政府对天然气产业发展给予政策支持,天然气供应安全保障度高,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基本建成,加上市场需求拉动,这六大动力因素将促使CNG汽车用户群成为中国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天然气利用市场之一.为此,建议政府加快出台扶持CNG汽车产业的政策与规划,加快CNG汽车及车用CNG相关关键技术创新,加快规划加气站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培育车用CNG市场.  相似文献   

10.
上世纪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对高度依赖石油消费的美国经济造成了重创,使美国陷入了严重的经济衰退.随后,美国政府采取了加强国家能源管理和规划、放开原油价格管制、鼓励石油节约和替代等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其中包括:执行汽车燃料经济性标准,减缓交通运输用油的增长;成立能源部,负责综合能源政策制定和能源工业管理;通过立法,限制石油消费,鼓励石油替代;取消石油价格管制,促进节油;制定综合能源政策,鼓励交通运输部门燃料替代.这些政策和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汽车燃油经济性提高,交通运输部门石油消费增速减缓,美国经济发展对石油的依赖显著降低,每万美元GDP消费的石油从1978年的1.8吨下降到2004年的1.0吨.石油危机后美国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对中国具有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日本的能源政策与能源安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2004年6月新出台的日本“基本能源政策”强调,进一步寻求能源多样化鼓励使用天然气以减缓气候变化,减少石油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以有效减少对中东石油的依赖。核电政策依然是日本能源政策的核心。目前日本已经有52个核反应堆,计划到2010年和2050年,分别再建造4个和6个新的核反应堆。为了实现《京都议定书》规定的二氧化碳减排指标,日本环境省拟对石油、煤炭、天然气和电力的使用,按照碳含量征税。但该计剐目前受到来自各方的反对。2004年2月29日成立的日本石油是然气金属矿产资源机构(JOGMEC)已从即将解散的石油公团手中接管了国家石油储备的全部管理职责。原有的8家国家石油储备公司现已实行私有化。为改善地区和国家能源安全,日本政府迫切希望建立“10 8”能源安全体系和东盟的联合石油储备。同时,还鼓励中东主要石油出口国投资于日本石油的下游业。2004年8月,沙特阿美石油,公司作为沙特国家石油公司已首次投资日本炼油厂。  相似文献   

12.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攀升,城市的大气污染和能源紧张问题相继凸显。以天然气为燃料的商用车成为打开出路的一把"钥匙",逐渐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和各商用车企业的宠爱。2012年10月底公布的新版《天然气利用政策》的正式实施,更是为天然气卡车的发展注入了巨大能量。目前,已经有不少企业涉足天然气卡车领域,销量也备受瞩目。但是生产的天然气卡车多集中在物流运输牵引车上,工程车搭载天然气发动机的还是少数。而致力于工程  相似文献   

13.
《汽车与社会》2014,(3):48-59
为了《关于加强汽车循环经济现代化流通体系建设,促进汽车社会环保、可持续发展若干政策研究》软课题研究,课题组参观了日前中国发动机再制造企业的技术生产线,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石油行业和国内市场正在经历深刻的历史性变革。就石油供需而言,预计到2010年前后,石脑油需求的增长将成为最引人注目的亮点;航空煤油的需求将带动煤油消费的高速增长;燃料油消费将继续大幅度地减少;尽管私人汽车拥有量的快速增长会带来对汽油需求的上涨,但替代燃料汽车的发展、柴油车比例的上升和汽车平均燃油效率的提高,将对汽油消费的增长起到抑制作用;柴油将更多地集中用于道路交通运输和必要的工业及建设领域;天然气的迅速发展将大幅度降低液化石油气消费的增长速度。预计2004年国内石油需求增长率略低于2005年,约为5%左右。其中汽油增长率将提高到7%;化工轻油需求增长超过10‰煤油消费增长率也将达到两位数字;燃料油消费将有较大的下降;LPG消费的增长速度也将有所放缓;柴油消费的增长率将从2005年的高水平回落到5%左右。2004年中国的原油进口量很可能突破1亿吨,包括液化石油气在内的石油净进口量将超过1.15亿吨。  相似文献   

15.
"今年国内发动机企业在天然气发动机上的销量应该都比预期的要好。"国内某发动机企业的销售负责人这样告诉商用汽车新闻记者。随着经济的好转,天然气加气站的陆续开工建设,天然气使用率的提升,天然气发动机成为发动机企业竞相争夺的细分市场。公交市场是主力日前,一汽无锡柴油机厂最大功率达到310马力的天然气发动机研制成功,即将批  相似文献   

16.
就像油品好坏对燃油车的排放、性能、续航里程有很大影响一样,天然气品质的优劣也关系到天然气车的排放标准和性能。今年1月1日实施的《关于实施国家第五阶段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排放标准的公告》明确规定,所有生产、进口、销售和注册登记的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必须符合国Ⅴ标准的要求。政策已经出台,能源企业是否为天然气车辆准备好了"口粮"?天然气车辆发动机是否也会面临"水土不服"?带着这个疑问  相似文献   

17.
世界石油天然气管道建设再掀高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于世界经济稳步增长,对石油和天然气需求不断攀升,作为最佳运输形式的石油天然气管道越来越受到重视。2004年中国经济再次以9.5%的高速增长,对原材料和能源需求极大地推动了亚太地区石油天然气管道建设的步伐。欧洲地区对天然气的需求增多也刺激了当地石油天然气管道的建设。作为能源出口大国,俄罗斯也计划修建通往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和英国的石油天然气输送管道。与此相反,美国和加拿大的石油天然气管道建设计划继续呈下降趋势,在过去的三年中,这两个国家的石油天然气管道建设一直在稳步减少。  相似文献   

18.
作为车用燃料,LNG(液化天然气)与传统的燃油燃料相比.具有辛烷值高、抗爆性能好、对发动机损耗小、燃料费用低、环保性能好等优点。因此在国外,LNG商用车的研发和应用很早就得到了大力推广。多用在商用车领域以美国和德国为例,LNG汽车的推广已经进行了很多年。据了解,目前在营运LNG车辆主要是商用车,比如城市公交、城市工程车辆、环卫车辆、物流运输公司。这首先是因为商用车的运输量大,使用率高,且天然气价格相对燃油更便宜。其次,LNG车有着更小的污染排放。  相似文献   

19.
美国天然气消费现状分析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0年代以来,美国天然气需求量迅速上升,产量缓慢增长,进口量大幅度增加。从影响消费的因素来分析,美国政府新能源政策、环保法规及有关法令的颁布实施,促进了天然气的利用;此外,低稳的气价,国内外两个市场较为稳定的天然气供应,也为以天然气取代石油提供了有利条件。展望2000年,天然气在美国电力、工业和住宅等方面的使用将继续扩大,200万辆天然气汽车的投入运行将为天然气需求的增长开辟新市场。在供应方面,美国国内天然气产量的上升速度将低于需求的增长速度,进口量还会不断增加,天然气价格的上升率将超过原油价格的上升率。  相似文献   

20.
,2005年,世界能源消费增长放缓,全球一次能源的消费增长了2.7%,低于2004年4.4%的强劲增长,但仍高于过去10年的平均水平.增长最强劲的仍然是亚太地区,增幅达到5.8%.中国经济保持了9.9%的增幅,但一次能源消费增幅从2004年的15.5%下降到了9.5%.世界石油生产和消费较2004年的强劲增长显著放缓,全球石油产量仅比上年增长了1.0%,石油消费增长率低于过去10年的平均增长率,为1.3%.2005年,世界天然气的消费增长了2.3%,低于过去10年的平均增长率;天然气国际贸易持续增长,增幅为6.4%.煤炭再次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一次能源.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2005年煤炭消费较2004年增长了10.9%,占全球煤炭消费总量的近40%.2005年是能源价格持续上涨的第三个年头,布伦特原油年均现货价格达到了54.52美元/桶,天然气价格被上升的油价拉高.但无论是石油还是天然气,都没有出现实际的供应短缺.价格的持续上涨和世界经济增速的适度下降,导致了能源消费增长速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