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货币流动性过剩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货币流动性用M1与M2的比例来表示,它反映了现实购买力和潜在购买力的比例.货币流动性过剩产生的原因:首先,世界各主要国家执行的低利率政策是造成当前全球货币流动性过剩的根源;其次,各国金融机构信贷创造力是全球流动性过剩的动力;最后,全球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又进一步放大了国际货币的流动性.同时,作者就市场货币流动性过剩对中国经济造成的影响,提出了破解市场流动性过剩的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货币供给与货币缺口的实证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比较实际货币供给与均衡货币供给关系,分析了我国前一阶段的流动性过剩现象,认为流动性过剩是实际货币总量对预期均衡水平的偏离.实证研究表明,我国实际货币供给、均衡货币供给与货币缺口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经济领域中的货币缺口仅在个别时期接近零,大部分时期是实际货币供给超过均衡货币供给.流动性过剩不是经济政策失误的结果,它是经济发展带来的财富效应与资本积累形成的必然现象.目前,过剩流动性正以各种方式进行释放并对宏观经济产生影响,将货币缺口作为衡量流动性过剩的度量指标.符合我国中央银行以货币数量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优化资源配置、增加投资渠道与发展资本市场是解决流动性过剩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3.
该文从"事前"货币需求角度,将流动性过剩定义为货币供给大于"事前"货币需求,两者的缺口定义为超额流动性。该定义权衡了货币供给和需求双方的交互性,从社会整体角度去度量流动性,克服了传统度量指标的不足。从实证结果看,超额流动性指标对我国流动过剩拟合程度良好,流动性过剩是引起通胀的显著原因,对通胀解释力度较强,半对数弹性为0.91。笔者从"事前"货币需求角度,提出建立恰当的流动性指标、增强央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增加"事前"货币需求、丰富应对流动性过剩的"数量型"货币工具等治理我国流动性过剩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于辉 《经济纵横》2007,(11):18-19
我国的流动性过剩已对经济造成严重影响,为防止其进一步恶化,须加快制度创新,减少外汇占款导致的基础货币投放;刺激消费从而扩大内需;将流动性过剩导入最需要货币的农村经济发展中去;继续完善金融调控,综合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收紧流动性.  相似文献   

5.
张育军 《资本市场》2007,(10):20-22
<正>流动性过剩是一个全球现象,也是本币升值特定背景下的一种货币现象。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合理疏导资金流向,是当前缓解流动性过剩的重要途径。高度重视流动性过剩自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美元的发行与黄金储备脱钩,美元完全虚拟化,流动性过剩就成为全球经常发生的一个现象。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货币升值,以及随之而来的货币供应过分扩张,都是比较经典的流动性过剩案例。2000年,美国经常账户赤字达到其GDP的4.2%,创历史新高;为应对"9.11事件"美联储连续减息,2003年6月基准利率降至1%。这也成为全球新一轮流动性过剩的根源。  相似文献   

6.
我国货币流动性过剩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当前造成我国货币流动性过剩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巨额外汇储备是造成流动性过剩的最主要因素;过剩的流动性是导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不断攀升的重要原因,也加速了房地产市场的繁荣;股票市场的繁荣虽不是流动性过剩的必然结果,但充裕的货币流动性则可能有利于股票市场通过整合获得健康发展。合理制定有利于房市、股市发展的以"疏"为主的政策,其利要大于以"堵、抑"为主的政策,利用过剩的流动性消化成长中可能产生的泡沫,不仅有利于缓解流动性过剩,更有利于构建一个完整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  相似文献   

7.
邵捷 《新经济》2013,(26):22-22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流动性货币剩余几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形势中的一种常态.本文从全球经济复苏现状和我国经济发展情况两方面分析了我国产生流动性货币过剩和通货膨胀的原因,并讨论了流动性货币过剩和通货膨胀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本文结合我国的经济发展特点,提出了我国应如何应对流动性货币过剩和通货膨胀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8.
我国经济从2005年出现流动性过剩问题以来,理论界关注流动性过剩原因时总是"剑指"中国经济的外部失衡。外部失衡固然是流动性过剩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货币供给是货币需求拉动的,货币需求又受制于经济交易和金融交易活动,以非正规金融、地下金  相似文献   

9.
通过货币的供求对比测度出流动性过剩,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了流动性过剩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货币存量的持续高位、经济增长、持续低利率与人民币升值、物价指数的高涨、外汇储备和净出口增加导致流动性过剩,资产价格与流动性过剩之间存在反向关系,各因素之间存在着交互影响。实证结果与理论分析结论高度吻合。  相似文献   

10.
基于货币超经济发行视角的流动性过剩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基于货币超经济发行视角对流动性过剩进行量化分析,主张流动性过剩源于金融系统不良资产的货币化和动员式的投资驱动型数量增长模式;认为流动性过剩以经济景气循环为前提条件,通过三条传导渠道对实体经济产生负向冲击;从而建议采取对冲性货币政策工具吸收流动性增量,财政冲抵和其它均衡措施消解流动性存量的有效政策组合从根本上消除流动性过剩对经济的不利冲击.  相似文献   

11.
现有衡量流动性过剩规模的方法存在许多不足。通过借鉴水力学理论可以推导出中国货币需求函数,以此估算我国的流动性过剩规模。在此基础上,通过Granger检验,发现流动性过剩规模与股价、房价和通胀率的走势较吻合。因此,我们可以利用流动性过剩的机会深化金融市场的改革与创新;引导流动性流向金融市场,避免房地产市场的资产价格泡沫;将货币政策与产业政策紧密配合;选择适当的货币政策工具调控流动性。  相似文献   

12.
货币的虚拟化是造成当代经济流动过剩的根源,当经济虚拟化程度不断加深时,流动性过剩的应对措施成为世界性的经济难题;同时,虚拟经济逐步呈现出与实体经济分离的独立性特征,流动性过剩问题变得更为复杂。应对流动性过剩的货币政策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困境。如何正确理解并掌握经济虚拟化的规律是政府部门进行有效决策的前提。指出货币学派传统的"单一"货币规则所面临的困境,针对我国目前的货币政策困境提出建立动态货币资金流量观测、增加货币政策相机抉择的灵活性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流动性是指在经济体系中货币的投放量的多少,当前对流动性过剩看法不一,因为混淆了流动性存量与流量的概念.现在所谓流动性过剩就是指存量的流动性,即有过多的货币投放量,于是就有了投资过热现象,以及通货膨胀危险.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流动性过剩相对于其他经济发达国家更为严重,不但是由于产业结构升级和对外开放度上升而导致的过度货币需求,而且是因为不良贷款引发的货币供给有效性减弱。缓解流动性过剩必须从经济转型时期的货币需求弹性、有效货币供给以及货币市场非均衡等多个方面寻找对策。  相似文献   

15.
流动性过剩存在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的定义。本文分析了宏、微观流动性过剩之间的联系、区别及其内在作用机制;在马克思的分析视角下,指出当前流动性过剩的本质是资本过剩。这些过剩资本追逐虚拟金融资产和有限供给的实物资产,造成极大的金融风险和危机隐患。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抑制新过剩资本生成、疏通既有过剩资本并推动资本向单纯货币职能转换。  相似文献   

16.
中国流动性过剩的测度方法与实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流动性过剩是当前中国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现象,并被普遍认为是近几年来我国面临通货膨胀压力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如何测度经济体中流动性过剩的严重程度,进而为"从紧的货币政策"提供依据,理论界和管理部门还存在较大争议.本文在借鉴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以最优货币供给规则为理论视角,提出了适度货币供给增长率概念和及其定值方法,并以该方法对1999-2007年的实际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经济体在1999年1月-1999年10月、2002年7月-2004年8月,以及2005年5月后的三个时间段出现了流动性过剩,货币供给增长过快是导致流动性过剩的主要原因.本文认为,控制货币供给的增长率,并且辅之以其它政策工具吸收沉淀于银行体系和流通领域中过剩的流动性资产,应是现阶段解决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我国经济的流动性问题逐渐成为目前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主要问题之一,过多的货币投放量和待投资的资金容易引发通货膨胀,进而导致货币贬值和商品、劳务价格的快速上涨.因此,当货币超发时,银行需要采取一定措施,控制货币发行,通过降低储蓄利率等方式对经济流动性过剩问题加以控制,保持预期货币存量的均衡,避免引发物价持续上涨.本文将对经济流动性过剩现象进行简单介绍,目前这一现象已成为全世界经济运行的普遍现象,本文将着重对我国的经济运行流动性过剩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几点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18.
在总结了目前理论界对流动性过剩的观点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经济的流动性过剩的现状,并从货币的供给与需求的角度分析了其产生的根源,最后提出了治理中国经济流动性过剩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流动性过剩:基于货币流动速度异常下降的解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于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普遍较高,实际收入上升将导致货币流通速度下降和全球流动性过剩。但是,跨国比较却显示出中国货币流通速度异常下降和流动性过剩的特殊性。实证结果表明,实际收入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被新的交叉变量放大,必须降低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深化经济开放进程,才能从根本上缓解中国的流动性过剩。  相似文献   

20.
关于中国频繁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落实从紧的货币政策,中国人民银行从2006年7月份以来连续15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这虽然对中国的产能过剩、经济过热起到了一些调控作用,但难以有效抑制银行体系中的流动性过剩。针对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中出现的货币数量过多、流动性过剩这一热点问题,应尽快利用货币、财政手段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