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今全球制造业和贸易向亚洲转移的背景下,给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带来了契机;同时,也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提出了挑战。尽管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硬件建设的空间和格局已经明朗化,但上海在软环境方面的建设相对滞后,这一点不仅限制了其自身的纵深发展,还削弱了其国际航运中心的竞争力。因此,加快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软环境方面的建设是现实的需要。通过与伦敦国际航运中心软硬环境的对比,借鉴伦敦国际航运中心的成功建设经验,能够给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带来实际的指导意义。从而,促进上海向第三代综合资源配置型航运中心的转型,牢牢抓住航运服务业东移的机会。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分析上海港发展现状,及与其他国际航运中心的差距,指出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存在的问题,并通过阐述上海自贸区所实施的相关建设航运中心的政策,分析其对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韩杨 《江苏商论》2012,(1):74-76
物流园区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集疏运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在航运口岸与内陆交通的衔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物流园区的高效运作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依托,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又推动了物流园区之间的协作与功能升级。本文分析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及相关四大物流园区的建设发展现状分析,并探讨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和物流园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两心”——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会议提出,到2020年,将上海基本建成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至此,打造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路线图初定。然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却面临着部分难题。  相似文献   

5.
佘春东  殷建 《国际商务研究》1997,37(5):34-40,33
<正> 上海跨世纪的规划是建成“一个龙头、三个中心”,即形成长江经济开发龙头,国际金融、贸易、经济中心的基本框架体系。处于世纪之交的上海,面临高起点的历史性跨越,这样,进一步扩大口岸功能势在必行。上海经济区和港口条件十分优越,是世界排行居前的亿吨大港之一,上海要成为“一个龙头、三个中心”的重要先决条件是建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此举对国际交往和对长江经济带的开放意义也十分重大。针对上海这项宏伟工程,笔者认为,法律保障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目标的实现是其关键所在。本文就加强和完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配套法律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6.
基于自贸区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功能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过程中,"软实力"发展相对进展缓慢,而自贸区设立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提升"软实力"提供了良好契机。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功能优化为研究对象,从航运主业、辅业与衍生服务业3个方面,分析了自贸区相关政策和措施给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带来的"红利",通过与伦敦、香港、鹿特丹和新加坡等世界知名国际航运中心的功能比较与经营借鉴,提出在自贸区条件下,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应重点发展和优化航运辅助业和航运衍生服务业,系统布局航运服务网络,提升航运服务业水平,持续完善航运金融、仲裁和信息平台发展,不断加强航运教育与培训。  相似文献   

7.
杨鑫 《市场周刊》2009,(7):14-15
近期,上海市交通港口局发布了贯彻落实中央若干举措的实施意见,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正如火如茶地进行。自今年3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建设两个“中心”的意见以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一直是世人关注的焦点,不少专家、学者、企业家都在积极地对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内涵、阶段和模式进行再思考。  相似文献   

8.
刘娜 《江苏商论》2011,(3):78-79
随着我国加人WTO,上海的国际贸易规模数量剧增,这就为上海发展成为国际航运中心带来了极大的机遇和挑战.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对目前上海发展国际航运中心所具有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了上海发展国际航运中心的战略.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战略的深入实施,上海在很多方面已具备建设"两个中心"的条件,但也有很多不足和问题存在。"两个中心"和航运金融内涵分析。国际航运中心是一个功能性的综合概念,是融发达的航运市场、丰沛的物流,以海、陆、  相似文献   

10.
青岛地处国内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三大经济区之一--环渤海湾地区,其港口的区位优势和港口的自然优势日益显现。今年以来,青岛市建设北方国际航运中心的步伐正大大加快。青岛港明确提出了未来5至10年的发展目标。2005年,将青岛初步建成我国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和完善适应经济全球化和航运船舶大型化要求的深水港及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装航运中心和金融中心,形成完善的航运市场体系和现代化口岸服务体系。到2010年,基本建成区域性和国际物流中心、信息中心和加工增值中心,成为东北亚地区的重要航运中心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