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中国城镇化"十一五"回顾和"十二五"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一五以来,中国城镇化得到了快速发展,中国城市发展取得了巨大成效,土地城镇化超前于人口城镇化的趋势减弱,城市发展结构和格局日趋合理,城市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在十二五时期,中国城镇化应注重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协调发展,大力发展城市群,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提高城市化质量,争取尽快步入城镇化的品质提升时期。  相似文献   

2.
文章构建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的协调度指标,衡量全国和各省区的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协调发展程度,并通过模型量化其影响因素的具体效应。研究表明我国近二十年来,全国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的发展基本不协调,土地城镇化远远快于人口城镇化;通过对省级面板数据的研究发现,在过去十年的时间里,大多数省份基本协调的年份只有一半左右,而且东部地区的协调度还不及中、西部地区;通过定量研究,发现影响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发展不协调的主要因素是产业结构,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城乡收入差距也是其影响因素之一,但作用没有产业结构明显,经济开放程度影响最少。  相似文献   

3.
论影响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因素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实现农村人口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我国,如何加快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提高城镇化水平,已经成为摆在理论和实践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也是各级政府面临的主要任务之一。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经济体制的形成与特征,以及对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影响,提出了“在地方政府的统一规划与组织下,以县城为重点,以建制镇为补充,集小城镇建设、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乡镇企业共同发展的‘三结合’农村人口城镇化道路”,并论证了加快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人口城市化的突出特征是大量农业人口由较分散的农村居民点向少数集中的城镇居民点的集聚过程。而且,人口城镇化是一个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紧密联系的过程。新疆地处偏僻的西部干旱区,区域大,但人口集中的绿洲小而分散,属于落后农业经济区,探讨新疆城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目前解决新疆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这也是本文主旨。  相似文献   

5.
农村城镇化是城市化和农村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固然需要农村自身的力量和内生机制,但更要农村以外的力量支持。只有走城镇城市化道路,才能消除农村城镇化发展的缺陷,形成以城带乡新机制,并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基础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6.
发展小城镇是农村城市化的必然选择,而小城镇的发展程度和水平,则依赖于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农业人口知识化及城市化的互动作用。为了使农村城镇化有质的飞跃,必须以工业理念管理现代农业,以园区管理理念整合农村工业,以育人理念提高人口素质,以城市管理理念提升城镇水平。  相似文献   

7.
基于中国城市层面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检验城镇化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路径和强度。研究结果表明,人口城镇化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土地城镇化不利于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人口城镇化的城市储蓄总额路径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强度最大,城市科技人员数量路径次之,环境约束路径不显著;土地城镇化的城市储蓄总额路径强度最大,且强度方向为负,城市科技人员数量路径次之,环境约束最小。EDA分析结果表明,中小城市城镇化同产业结构升级负相关;东部地区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人口城镇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正向作用最大,其次是中部,西部最弱;土地城镇化对不同区域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均较弱。  相似文献   

8.
城市化释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现代文明的标志及创新的载体,是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信息中心,具有集聚、规模和辐射等功能效应。2000余年来,城市内涵随历史发展不断丰富。城市化一词的出现至今也有百余年历史,不同学科对城市化理解不同。其实质是一个以人为中心、受众多因素影响的复杂多变的软硬件系统化过程,是从传统向现代全面转型和变迁的过程。不仅是农业人口向非农、并向城镇的聚集,而且是城镇在空间数量、区域规模、功能作用诸方面的扩大,以及城市经济关系、居民生活方式改变的过程。城市化与城镇化、农村城市化、农村城镇化及城乡一体化等相关新概念有所区别。从区位论、结构论、人口迁移论、非均衡增长论到生态学派论,从梯度推移、增长极与地域生产综合论到产业集群论的演进,体现了城市化发展理论的深化。不同学者时城市化“推拉”动力机制认识不同。不同阶段和同一发展阶段的不同地区,动力机制相异。中国现阶段城市化动力机制包括:农业工业化推动、比较利益驱动、农业刺余贡献和制度变迁促进等。  相似文献   

9.
新型城镇化是相对于我国过去偏重于城市空间扩展的模式而言,所强调的是农村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无论是相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还是工业化进程,也无论是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和周边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的城镇化进程都严重滞后。鉴于土地资源相对稀缺、人地矛盾突出的国情,中国的城市化应该采取以特大和超大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群模式,在政府引导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允许农民自主推进城市化进程,用土地利用规划和用途管制取代所有制歧视,并相应建立保护基本农田的机制、土地开源节流机制和加快人口城市化的机制。  相似文献   

10.
人口结构变化对保险业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世界人口结构呈现出年龄结构的老龄化、城乡结构的城市化及区域结构的失衡化等变化趋势。人口结构的变化对保险业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顺应人口结构变化,我国应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为农村进城人员提供全方位的保险服务,迎接并推动我国的人口城市化进程;加快西部保险市场的开发,促进保险业的协调、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1.
重庆城市化滞后于其产业结构高度化,两者互动性差,没能够协调发展。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政策导向是重庆城市化滞后的根本原因之一,要实现城市化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就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就业结构高度化落后于产业结构高度化是重庆城市化滞后的另一重要原因,应加快城市经济发展,特别要发展第三产业,增强城市的就业吸纳作用,从而推进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四川省是西部第一经济大省,重庆是西部唯一的中央直辖市,它们组成了长江上游经济带的核心区域.川渝城镇化建设对于长江上游经济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应对川渝两地城镇化进行比较分析,找出相同点,挖掘不同之处,提出解决方法,取长补短,共同建设长江上游经济带.  相似文献   

13.
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中国必须靠扩大内需来保持经济增长。实施城镇化战略既可以扩大内需,又可以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新思路。在推进城镇化时,一方面要促使农民从农村离得开,另一方面也要确保农民在城镇住得下。离得开的关键是农民承包地及宅基地确权,而住得下的关键是解决进城农民的就业、住房、社会保障问题,同时还要进行户籍改革。  相似文献   

14.
2004年,重庆市应做好在创新决策管理机制、解决"三农"问题、完善政府职能、建立政府信息化管理网络体系、改造微观主体、加快城镇化进程、加强国有资产监管、保护三峡库区水环境等方面的工作,以保障和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无锡作为农村人口转移进入较为集中的城市,近年来在流动规模、就业结构、区域分布等方面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文章依据无锡的实际情况,在对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财政投入成本进行科学测算的基础上,主张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步解决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身份和待遇问题;抓住重点难点环节,着力推进农村转移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创新人口工作体制,构建推进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组织实施体系;以城乡一体化为目标,统筹推进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最终实现城乡和区域人口的均衡和谐。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城市化规模日益扩展,进程不断深入,但对GDP增长的积极影响不明显。为此,一是要积极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水平,特别是对要继续提高受高等教育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使之与城市化水平高的发达国家相接轨;二是要在产业规模方面,除了要积极发展第三产业之外,应该特别注意调整地区之间的产业结构,减少重复建设,真正实现区域之间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三是要注意防止过多的人口成为大城市发展的负担。  相似文献   

17.
在区际分工与协作中推进重庆的城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庆城镇化进程中不但城镇化水平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并且辖区内多数区县产业结构雷同,而与周边地区在产业布局和城市功能布局上缺乏协作;城域经济板块中存在大量传统型区域和非正规部门,而县域经济板块中存在众多发育不充分的建制镇.应加强与周边地区,乃至沿海、亚欧地区的合作,在区域协作中推进重庆的城镇化.  相似文献   

18.
以三峡库区重庆段385个小城镇为研究样本,采用熵值法和变异系数测度其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及均等化程度,结果表明:三峡库区小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总体水平偏低,且区域分化及均等化程度差异显著。库尾区小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和均等化程度都明显优于库腹区;人口规模较小的小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大多较低;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的小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水平最高,其次为工矿产业,然后是农业和商贸服务业;小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聚集现象明显,并在库尾区、库腹西区和库腹东区呈现出三级类聚分化特征。应将三峡库区小城镇及其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纳入重庆市城镇体系大格局,并赋予其“固本强基”的地位,以旅游业发展带动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以生态特色产业发展推动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水平提高,以集聚发展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使用效益,以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类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为重点推进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  相似文献   

19.
论重庆市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之结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一对孪生子.以城镇化推进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城镇化,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城镇化发展的有效途径.然而重庆市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却出现了一热一冷"两张皮"现象.所以要重新认识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理顺两者关系,促使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20.
城市化、教育投资对城乡差距影响的区域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城市化、人均教育投资对降低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从纵向看越来越显著,从横向看在不同发展水平的地区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针对不同时期的城市化水平及经济水平,结合地区差异,宜采取不同的政策.城市化水平对城乡差距影响的区域差异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人均教育投资对城乡差距影响的区域差异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国家在各区域的投资规模和结构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