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正式印发,标志着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启动实施。随后,东北地区各省市振兴规划相继出台。已经成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东北三省,踌躇满志,开始了一次新的跨越。此后的10年,吉林、辽宁、黑龙江和2006年被纳入的内蒙古东部五盟市(即蒙东地区)共同打造东北经济圈,顺势而为,促进区域经济取得了巨大发展。  相似文献   

2.
2003年10月,党中央国务院部署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经过十多年奋斗,辽宁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十多年后的今天,当东北地区再度出现经济增长减速和乏力时,党中央国务院又一次提出了支持东北振兴的一系列重大举措。特别是国务院出台《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为辽宁新一轮振兴发展找到了根本出路,这就是要紧紧依靠内生活力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一、新一轮东北振兴辽宁省面临的主要问题1.缺乏经济发展内在动力。当前辽宁省经济增长主要依靠于政府刺激政策,即靠政府投资拉动。消费基本  相似文献   

3.
白勇  纪伟 《东北之窗》2014,(3):42-43
正2003年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十多年间,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增速一度位居全国前列。但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政策扶持效应递减,近两年东三省的发展速度放缓。根据2013年前三季度的统计数据,三省GDP增速均滑落到20名之后。一些政府官员及专家认为,当前东北老工业基地已经进入"平台期",亟须新的增长动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正在砥砺前行!  相似文献   

4.
在国务院“振兴东北办”的网页上,振兴东北的图示仅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现在看,这三个省共同的邻居内蒙古东部地区也被纳入“东北振兴”的范畴。如果说,东北振兴战略确定之后,黑吉辽三个省份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各自发挥优势的灵活性,那么,在今后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中央就会强调协调性。据了解,不久前,国务院振兴东北办公室曾和国家发改委召开会议,打算就东北地区的振兴问题编制统一的发展规划。这意味着东北振兴战略不再只是东北三省的事情。东北概念的外延内蒙古的东部地区传统上就与东北三省具有密切经济往来,在1969-19…  相似文献   

5.
周岩 《北方经济》2005,(9):24-26
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以来,促进了东北三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最近,国务院“振兴东北办”又启动了东北三省与内蒙古东部盟市地区经济一体化课题研究,蒙东地区纳入振兴东北总体规划已为期不远。这对兴安盟这样一个典型的“老、少、边、山、穷”地区来说,无疑是一个难得的发展契机。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机遇,找准定位,乘势而上,搞好规划、产业、政策三个对接,积极主动地参与并融入东北地区的整体发展格局之中,借助东北振兴,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6.
抓住国家振兴东北机遇期加快蒙东地区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蒙东地区在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中的战略地位 内蒙古东部的呼伦贝尔、通辽、赤峰三市和兴安盟(简称蒙东地区),东与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接壤,南与河北省毗连,北与俄罗斯、蒙古国交界,国境线长达1799公里.  相似文献   

7.
1.东北开始振兴之路   2004年是国家实施振兴东北战略的第一年,在振兴元年,东北三省(辽宁、吉林、黑龙江)经济开始提速,东北也有望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圈之后中国第四个经济增长极.   ……  相似文献   

8.
1.东北开始振兴之路。2004年是国家实施振兴东北战略的第一年,在振兴元年,东北三省(辽宁、吉林、黑龙江)经济开始提速,东北也有望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圈之后中国第四个经济增长极。  相似文献   

9.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工业基地的摇篮,对国家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导致东北地区发展落后,经济逐步下滑。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是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科学决策,本文从战略颁布后辽宁发展的前后变化,并根据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9月在东北考察时发表的讲话,探究辽宁地区振兴发展的科学指导思想以及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10.
正2月28日10时58分,伴随火车汽笛的长鸣声,一列由金帛湾站方向驶来的集装箱专列缓缓驶入盘锦港区,标志着盘锦港疏港铁路正式通车。从此,盘锦疏港铁路与国家铁路网的联通融合,将为盘锦港搭建第二条欧亚大陆桥,打通服务蒙古国的出海大通道创造了有利条件。其实,这只是东北近几年铁路建设的一个真实缩影。有这样一组数据:2003年,也就是东北振兴老工业基地战略出台那年,东北三省中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的GDP分别是6002亿元、2521.8亿元和4433亿元,而到了十年后的2013年底,三省GDP分别达到了2.71万亿元、12981.5亿元和14786亿元,在全国区域经济中增速领跑全国。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就,除了东北振兴战略给予巨大支持外,持续的铁路建设也使东北振兴越发具有活力。  相似文献   

11.
加快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着眼,提出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为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因此,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用高新技术提升辽宁省传统产业、优先发展信息产业是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加快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着眼,提出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为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因此,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用高新技术提升辽宁省传统产业、优先发展信息产业是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3.
加快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着眼,提出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为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因此,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用高新技术提升辽宁省传统产业、优先发展信息产业是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宋光 《辽宁经济》2012,(12):57-59
丹东实施国家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以来,社会经济取得了七个重要方面的建设成就和重大变化,本文总结了丹东推进振兴战略中四个具体做法,并根据丹东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下一个十年振兴战略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一、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的新理念
  2003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这是东北振兴打基础的阶段。今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东北振兴战略的2.0版,即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这充分说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东北地区的发展。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是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全面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等背景下提出的。体现了大理念、大格局、大生态、大发展的重大的发展思路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接续产业。这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着眼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内蒙古东四盟市地处内蒙古东部,与东北三省区位相连,自然地理环境相似,经济互补性强,并同属一个大的东北经济区。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为内蒙古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如何加快内蒙古东部地区的经济振兴,如何实现适应其经济振兴要求的政府管理创新,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两大课题。一、实现内蒙古东部地区经济振兴的条件和依据内蒙古东四盟市为…  相似文献   

17.
创业投资对于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重要作用,我国新时期的战略部署为创业投资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振兴东北经济迫切需要加快发展创业投资,目前东北地区创业投资发展较落后,严重制约区域经济振兴。大连作为辽宁和东北地区的龙头,应当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创业投资,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辐射带动辽宁和东北经济振兴。  相似文献   

18.
中央决策: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8月4日中央政府在吉林省会长春市召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决策会议,这是近年来国家为东北举行的一次最高规格的会议。这个会议正式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列为国策,取得和西部大开发同等重要的地位,并出台一系列相关措施。东北有望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唐地区之后,中国经济第四个增长极。温家宝总理半年两度到辽调研在传统概念上,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和黑龙江3省。新任国务院  相似文献   

19.
在“十三五”发展开局之年和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关键时期,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作出进一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加快实现东北地区全面振兴的决策部署,密集出台了一系列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发展的政策举措文件。特别是以印发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中发〔2016〕7号),以下简称《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振兴工作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若干意见》是新形势下指引东北地区新一轮全面振兴各项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目标要求明确、任务举措具体,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20.
王彦堂 《东北之窗》2013,(19):34-35
2013年,时逢国家实施振兴东北战略,十周年,“东北”再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自东北振兴战略实施以来,东北地区经济增长速度迅速提升,投资增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各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