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商周刊》2012,(13):98-99
如果翻译都再创作,进口大片都充斥网络流行笑话,而完全不顾影片本来的笑点和内容,那花钱进影院看的是什么?翻译抖机灵吗?好莱坞大片《黑衣人3》登陆内地,短短一周票房破亿。但影片给人印象最深的不是剧情,而是中文字幕——除了"伤不起"、"坑爹"、"地沟油"、"瘦肉精"、"hold住"、"很二"、"太鸡冻了"、"我听8懂"等等。  相似文献   

2.
于洋 《商周刊》2012,(6):74-75
在地产圈,流行着这样的段子:从前是"地段、地段、地段",现在是"价格、价格、价格。"从201 1年全国的地产大鳄降价"抢跑"便可窥其一斑。如果你问地产从业人员最近忙什么?答案一定是卖房,去库存。连地产理想主义掌门人宋卫平都开始放下身段,面对现实,自背销售任务,欢迎各界人士找他买房。可如何卖房?制定怎样的销售策略为宜?每家开发企业策略都不尽相同,但可以肯定的是,  相似文献   

3.
目前,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在制定"十二五"规划。尽管中共中央有关建议明显淡化了GDP指标,但有些省市仍然抛出了雄心勃勃的GDP增长计划。为什么会产生"GDP崇拜"?其危害是什么?如何尽早终结"GDP崇拜"呢?  相似文献   

4.
微言     
《经济改革》2011,(9):7-7
山西陈醋被曝95%为醋精勾兑 大多添加防腐剂 家具能"仿造",陈醋能"勾兑",红会能"掺假"?还有什么不能"山寨"?[立新无悔] 这就是整个社会诚信道德信仰全面丧失的必然结果,大家都互相欺骗,最后谁都是受害者,可以说是双输,最后没有赢家![看山山不高]  相似文献   

5.
雷军 《商周刊》2012,(11):10-10
第一点专注第二点极致第三个词"口碑"最后一个字是"快"互联网不仅仅是一个工具,互联网更多的是一种观念。互联网的这些观念是什么呢?它的核心思想是七字诀,我个人认为用互联网思想武装自己之后,你做任何事情都可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互联网七字诀就是"专注、极致、口碑和快"。第一点专注。我对专注的理解就是八个字,一个是"少就是多",不是我们做很多事情就可以做好,  相似文献   

6.
你幸福吗?     
胡宏业 《商周刊》2012,(21):7-7
"你幸福吗?"是一个很民生的话题,是一个很平常的概念,平常的原因在于概念很朴实,而且与每个人都有关联。也就因为如此,所以会伴随着人的一生,并在一生的经历中反复演变。央视新闻节目近期连续推出的"走基层"报道很接地气。各路记者在天南海北的街头巷尾,那种问卷式的、随机式的采访很真实。当冷不丁地把采访话筒捅向被采访人问一句"你幸福吗?",接受采访的观众们,那些五花八门、多姿多彩的回答很生活。这里面无论是回答"幸福"还是"不幸福",  相似文献   

7.
问捷 《广东经济》2012,(12):34-35
现在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自然不再是左道旁门了,因为1992年小平同志的南方讲话,为这一提法正了名。可是,在1992年之前,市场经济对于中国,尤其是对于中国的经济理论界又是什么,恐怕很多人都不甚了了。所谓"资产阶级自由化在经济领域的表现"、"经济上的和平演变"种种,在当时该是怎样扣在市场经济的头上,更多人今天恐怕是难以理解了。于是,便有了这部《雷区:198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始作俑者",曾经历了多大的磨难?这一理论的提出,又经历了多少的曲折?  相似文献   

8.
走进榆林老城的镇远门,由南向北的这条街,榆林人都叫它"大街"。这些年榆林城区的商业中心已向西沙转移,经济开发区高楼林立,整个城市发展给人一种急急的跃跃欲试的感觉。但是,那些每天午后散坐在城墙根下、万佛楼底、四方台巷的老榆林人对这样的变化却不屑一顾:"西沙能吃到正宗的粉浆饭?能见到个酥油蘸馍馍?"  相似文献   

9.
公平的路径     
效率和公平,一直是存在矛盾的两个命题,争论的焦点就是先要效率还是先要公平?传统的观点一直都认为效率优先,然而我想在这里说的是,中国的当下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需要公平。只有公平,才能创造出更高的效率。当然,这里的公平绝不意味着"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它更多昭示着的是一种更加透明化的制度与制度安排所营造出来的一种社会氛围。在这一良好的社会氛围中,人们被这一最起码的认知底线所激励,每个人都释放出他所有的个人才能,努力的提高生产服务效率。与此同时,公平还意味着全体社会成员要均摊社会成本。然而,公平的路径究竟是什么?那就得依托诸多法律、制度、规则等等来重构一个透明化的社会安排。  相似文献   

10.
十八大以来中央集中整治"四风"取得重要成果,如何防止反弹,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难题。改革开放以后党的几次集中教育活动过后,都出现一些问题死灰复燃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干部思想的问题,也有从严治党方针没有得到很好落实的问题,更有滋生这些不正之风的土壤长期存在、很难消除的问题。如何破解"抓一抓有好转,松一松就反弹"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11.
城市的救赎     
杨东平 《商周刊》2012,(20):99-99
今天,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反思:城市,怎样让生活更美好?它首先需要回答"城市是什么"和"谁的城市"。一位学者曾说过,城市是文明的摇篮,人类90%以上的文明成果是在城市产生的。然而,在中国如火如荼的现代化进程中,城市化正在成为一个潘多拉的神话,一个被撕裂的图腾。  相似文献   

12.
卢铿 《商周刊》2012,(11):98-98
面对不可回避的未来,我们需要认真地思考两个重要问题——如果不得不放慢发展,我们该如何去解决好就业问题?如果今天开始的行动已告太迟,我们该如何去面对"增长的极限"?"增长"和"增长率"在我们这代人的心目中有着过于神圣的地位。改革开放后连续三十余年的平均近两位数的增长使我们已经习惯了以"增长"论英雄,"增长"似乎成了天经地义。谁都难以面对没有增长的日子,谁都不能接受增长率一旦降低下来之后的状态。"唯GDP论"早已深入人心。然而,增长带来的是消耗。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多次说过:"人们想的是一,可实际是二。"他还批评一些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一次,毛泽东与孟锦云谈话。小孟说:"您是大主席,想办什么事就办什么事,什么事都能办到。"毛泽东笑了,小孟忙问:"我说得对不对呀?""你说得也对也不对。"毛泽东认真地回答。毛泽东说:"说它对,是因为我说话确实算数,说话不算数,  相似文献   

14.
张化桥 《资本市场》2013,(12):120-122
什么叫"影子银行"?标准普尔的定义被广为接受:普通银行存贷业务以外的所有金融业务都是"影子银行",包括银行的理财产品、信托产品、小额贷款、民间借贷和典当等。  相似文献   

15.
《商周刊》2012,(11):16-17
不久前在英国举行的伦敦书展上,中国出版界以181家出版社、逾1万种出版物和300多场活动的阵容,掀起了一阵"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旋风。近年来,文化界普遍的共识是,随着中国的崛起,西方人对中国的认识了解也正在进入转型期,但现实是,中国不少的文化产品尚处于国际文化交流的"低端"和"表层","影响力"和"传播力"都有限。如何能够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有人说,必须学会讲"中国故事",然而,什么是"中国故事"?怎样才能讲好"中国故事"?近期,央视播出的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似乎给了我们答案,那就是把中国文化所创造的博大与精深呈现出来,要先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自己相信才能说服别人。  相似文献   

16.
樊纲 《经济导刊》1994,(1):21-22
在“小贩扎堆”背后……樊纲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大街上修鞋的工匠们非要"扎堆"坐在一起?他们做的生意是一样的,彼此是竞争者,为什么要坐在一起相互抢生意?分开一些不是更好吗?坐在一起,难道是为了"聊天"?或者为了能有一种"广告效应",吸引雇客们的注...  相似文献   

17.
黄凯平 《商周刊》2012,(12):74-76
现代意义上的"福利",肯定首先是弱势群体享有,有钱有地位的少享受或不享受,而中国的那些"福利"都是权力越大,"福利"就越大,弱势人群不但没有,而且还要付出得更多。当今政府官员、国家垄断行业员工的"福利",哪个国家能比?这恰恰说明了我们"负福利"的糟糕处境。  相似文献   

18.
白墨 《经济改革》2011,(6):24-27
在13名中共"一大"代表中,他是惟一来自西部偏远山区的少数民族代表,也是"一大"代表中惟一在校就读的中学生。然而,直到改革开放前,研究他的专家们也不确定他的家乡在哪里?而故乡的亲人们也不知他因何而死?更不知他葬身何处?  相似文献   

19.
《商周刊》2012,(22):56-56
幸福,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字眼,它是人们亘古不变的追求,更是人们一个美好愿望。幸福是什么,是那至高无上的地位?还是那大把大把的财富?不,都不是。幸福是一种灵魂的成就,它是一种持续的、精神的追索。2012年10月21日,由浦发银行青岛分行主办的"超越财富、寻找幸福"——"浦发卓信"心灵之旅客户回馈活动在青岛大学学术交流中心举行。厦门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兼职教授、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清华大学客座教授释果宁法师,受邀与浦发银行高净值客户分享幸福的真谛。据了解,此次浦发银行青岛分行举办的"超越财富、寻找幸福"客户答谢活动,是青岛分行为迎接浦发银行成立20周年举办的系列活动,目前,这项活动已在全国30多个城市巡讲,并获得强烈反响。  相似文献   

20.
李强 《商周刊》2012,(20):66-68
近两年中国房地产业可以用"火爆"两个字来形容,在"火爆"中,成就了许多明星级的房地产大腕、张宝全、潘石屹……可他们背后默默无闻,无私付出的另一半谁又能了解多少呢?其实她们都是叱咤风云的商场女杰,只是为了丈夫的事业而甘愿退居幕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