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我国经济改革与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非常关键时期,一方面,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财政收入也连上新台阶。据统计,2006年GDP总量超过了20万亿元,财政收入已接近4万亿元,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左右;另一方面,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相似文献   

2.
晓斌 《财会通讯》2007,(1):6-13
2006年末有关部门预告,全年GDP将突破20万亿元人民币;财政收入将达3.9万亿元人民币;外汇储备突破1万亿美元。这些数据不仅在人们的内心产生了极大的震撼,也印证了荣膺2006年《金融时报》暨高盛年度最佳商业图书奖的作者——詹姆斯·金奇《中国震撼世界:饥饿之国的崛起》所记述的事实。当人们将目光转向直接记录并管理这些庞大经济数据的会计时,同样发现中国的会计与中国的经济在同时崛起。  相似文献   

3.
资本的本性是增值,企业的天职是赚取更多的盈利。就在商品经营从短缺向过剩转型的同时,一个新的时代——商品经营的微利时代和资本经营的巨利时代来临了。资本经营不仅是一种新的经营方式,而且成为了这个时代的经济特征,印证这个特征的是资本市场的发展及以此为基础的经济证券化率。有资料显示,截至2006年年底,全球股票市值已超过50万亿美元,纽约、东京、纳斯达克、伦敦、大阪等排名前1O位的证券交易所的股票市场总和已达421120亿美元,占这些国家GDP合计的比重(证券化率)高达161.5%。我国虽是资本市场的后发国家,但后发优势使我国迅速崛起为一个资本大国。截至2007年9月20日,沪深两个交易所的上市公司已超过1500家,股票总市值合计已达24.53万亿元,股市证券化率达116%之多(两年前仅为16.8%)。  相似文献   

4.
据央行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12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已达到1.53万亿美元,同比增长43.32%。历年外汇储备表显示,在1979年前,我国外汇储备从未超过10亿美元,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经济持续增长,贸易高速发展,外汇储备规模也迅速扩大。2006年第一季度,在超过全球第一大外汇储备持有国——日本后,我国的外汇储备开始稳居世界第一位。  相似文献   

5.
《中国企业家》2010,(16):111-125
21世纪,要么电子商务,要么无商可务。比尔·盖茨在十多年前的预言,正在成为现实。电子商务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中国电子商务的整体交易额突破了万亿元大关,2009年整体规模更是达到3.6万亿元;而在2010年Q1,整体交易规模为10152.7亿元,首次实现单季交易额过万亿元;据艾瑞咨询预测,2013年的交易规模将高达12.7万亿元。  相似文献   

6.
郑景昕 《英才》2010,(5):106-107
当2006年中国外汇储备突破1万亿美元的时候,张曙光预测中国外汇储备或将在2010年突破2万亿美元。而今,中国外汇储备已稳稳当当地高悬于2万亿美元之上。然而,巨额的外汇储备背后却含有隐忧:巨额的外汇储备一方面面临保值的难题;另一方面,巨额外汇储备实际上反映了中国内外经济失衡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30年来中国GDP年均增长9.8%以上,2007年达11.9%。今年以来,尽管遇到了罕见的雨雪冰冻和特大地震灾害,一季度仍然实现了10.6%的增幅,预计全年增长还会在10%左右。2007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已达2.17万亿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9万亿元,全社会生产资料销售总氰22.1万亿元。2008年,  相似文献   

8.
关于证券市场与流动性过剩关系问题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的提出 经过了近五年的沉寂低迷之后,我国证券市场在2006年终于火起来.有数据显示,2006年我国股市火爆,沪深两市市值增长171%,2006年末达8.9万亿元,今年年初更是一度突破10万亿.沪深两市代表性股指上涨130%.于是乎关于股价泡沫、流动性过剩成为人们谈论经济、股市的一大话题,似乎中国股市的此番上涨的直接动因就是源自流动性过剩之手.  相似文献   

9.
电子商务是网络化的新型经济活动,已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织部分。进入“十二五”以来,电子商务在我国迅猛发展。到2013年底,我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已达10.2万亿元,同比增长30%。乡镇企业、民营企业、中小企业作为农村经济的主体力量、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也要注重在促进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同时,促进乡镇企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熊英 《物流时代》2008,(4):21-23
2007年,中国物流总额达74.8万亿元,较2006年增长率达25.5%。毫无疑问,中国正向世界物流强国稳步迈进。然而,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现代物流尤其港口物流该如何转变发展模式,谋求更快更好的可持续发展,有待商榷……  相似文献   

11.
<正>全球范围的调查显示,全球影子银行业务量已达67万亿美元,比早前预计的高出6万亿美元,引起全球金融监管者的重视,也体现了金融市场不稳定特征。同样,自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金融体系面临巨大的挑战和新的风险,维护金融稳定已经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因  相似文献   

12.
我国大规模的铁路建设目前正在各地全面展开,截至目前,全国正在建设的铁路重点工程达150条,总投资超过坦万亿元。铁路建设投资已成为拉动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3.
住房消费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它将作为今后我国经济保持持续高速增长的强大动力。2005年我国居民住房消费已达1.45万亿元,我国政府已把2006年定为住房消费年。但是目前房价上涨迅速,“房奴现象”开始流行,不买房运动兴起。本文通过对这些现象的透析来分析住房消费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辽宁经济统计》2007,(1):38-39
我国经济连续四年增长超过10%;沪深股市总市值突破8万亿元大关;我国高技术产品进出口总额将超5200亿美元;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将达1.1万亿元;全国社会物流总额将超55万亿元  相似文献   

15.
一、中国及新疆棉花产业在经济领域中的地位 (一)中国宏观经济现状及发展趋势 1、中国经济持续保持高速发展势头 党的十七大提出,2020年将实现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中国人均GDP将达3500美元左右;2020年中国GDP总值将超过80万亿元。2006年中国GDP总值20.94万亿元;按2007—2020年中国年均经济增长10-12%测算,中国经济增长将实现每7年翻一番。  相似文献   

16.
解放以来,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不断地取得发展,1950~1991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3万亿元,保证和促使在1990年我国社会总产值就达3.8万亿元,国民收入达1.43万亿元。同时为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创造了较为雄厚的物质基础。要卓有成效地使用投资,保证和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更好地发展,从国内外经验和我国实际情况出发,就要把我国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的重点,由新建转向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方面来,实践证明,对现有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投资少,时间短,生产快而可收事半功倍之效,因而受到各国的重视,美国在70年代更新改造资金所占比重就达77%。在我国更新改造设资每年也在迅速增加。  相似文献   

17.
中国保监会最新统计显示,2006年,我国保险业共为9.8亿人次提供保障金额达90多万亿元的意外风险保障,为5.2亿人次提供保障金额达12多万亿元的健康保险保障,为270多万家企业提供保障金额达23.8万亿元的责任保险保障。这些庞大数字的背后是一个新兴保险市场迅速成长的缩影。  相似文献   

18.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空乏到殷实,我国外汇储备在一路高歌中创造着举世惊羡的奇迹。据统计,1979年之前,我国外汇储备从来没有超过10亿美元,甚至有几年还是负值。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经济持续增长,贸易高速发展,外汇储备开始迅猛增加。1990年首次突破100亿美元,1996年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2001年跨越2000亿美元的门槛,2006年末突破万亿美元大关,达到10663亿美元。仅去年一年,外汇储备就增加了2473亿美元。目前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已超过日本,居全球首位。  相似文献   

19.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最新统计数据,截止到2007年3月底,全国金融机构居民储蓄存款已达17.5万亿元,其中活期存款6_3万亿,占36%;定期存款11.2万亿,占64%。受股市上涨影响,2007年4月居民户人民币存款减少1674亿元,同比多减2280亿元,但比2006年同期依然增加606亿。[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对我国2005~2006年经济增长态势的分析与预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利用我国1989~2004年GDP的季度数据,建立一个能够有效模拟我国经济时间序列趋势、季节和周期变化的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对我国2005~2006年的GDP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表明2005~2006年我国经济增长呈现“前快后缓”的态势,整体呈现下降的趋势,说明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对经济过热的抑制已发生作用,经济增长控制在健康快速的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