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文针对投资中国市场的外国超市在中国市场可能面临的主要财务风险结合中国的宏观经济环境进行了分析,着重分析了除所有投资都要面临的一般财务风险外,作为进入中国市场的外国超市,还将面临的由于不同的经济环境而产生的汇率风险、利率风险、价格制定风险和通货膨胀风险,并针对这四种风险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
融入世界大潮的中国经济将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将是中国与世界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全面碰撞。从近期看,并不完善,相对弱小的中国经济将受到世界发达经济的强大冲击,这种冲击使不少人产生了忧患意识,但从长远来看,这种碰撞既是必然的,也是必须和有益的。中国经济的巨轮不会像“泰坦尼克号”一样在世界经济的海洋中沉没,却注定会披荆斩棘,崛起腾飞,带来民族的全面强盛和繁荣。以发展中国家权利与义务平衡为基础的中国加入WTO将给中国企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构成重大的风险。中国企业如何对?措施的科学确立,关键在于充分认识中国正在加入WTO后的地位,明晰本企业的竞争能力,找出提高和加强竞争能力的途径和策略。  相似文献   

3.
金融衍生品的经济功能是提供一个经济“安全网”,将业务的内在风险加以归类,或将风险分解为几个基本组成部分,进行分类交易,将它们转给能够并愿意管理这些风险的人。它就像是一个巨大的保险公司,使得金融市场风险可以更快速、准确地进行调整。在中国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将有助于管理新兴的、欣欣向荣的金融系统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金融博览》2005,(2):58-59
中国经济仍需巩固胜利成果,中国经济最具风险的阶段已过,可持续性问题将困扰中国的发展,中国崛起对发展中国家利大于弊,外国人眼中的数字中国。  相似文献   

5.
美国退出量化宽松,标志着全球资本盛宴和廉价融资时代的结束,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有利有弊,风险与机遇并存,能否安然度过这一冲击,从根本上取决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基础是否稳固,以及当局面对风险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6.
郑新立 《中国金融》2006,(23):10-12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金融全球化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国际资本的流动既为发展中国家带来发展的机遇,同时也必然带来一些风险。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在努力建设一个竞争、开放、公正、有序的金融市场体系,在开放金融市场的同时,必须建立有效的管理体制和风险防范机制,这不仅是保持中国经济长期持续稳定发展的需要,也是维护全球经济稳定、继续发挥中国经济作为全球经济发展发动机作用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7.
大力推进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迈军 《中国金融》2004,(14):48-49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经济逐步全方位地融入全球市场经济体系,中国经济正在迅速地走向世界,“中国因素”已成为影响世界经济运行和发展的重要变量。这一方面给中国经济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更广阔的国际发展环境,另一方面也使中国经济面临更多、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不确定性因素显著增多,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会对国民经济的增长造成冲击。运用市场化的手段机制增强中国  相似文献   

8.
当前世界经济面临五大风险,其中三项风险都集中在美国,即经常账户赤字再次急剧增加而导致的美元暴跌、预算的失控、贸易保护主义的蔓延。第四项风险与中国有关,即中国近期经济过热可能带来的“硬着陆”。第五项风险则来自石油价格的上涨,每桶价格预计将升至60~70美元,如果发生大的政治或恐怖事件,石油价格可能还会升至更高。  相似文献   

9.
《金融博览》2010,(7):30-30
摩根士丹利中国策略师娄刚认为,地方债存在风险,但“这个风险肯定不是信用风险,而是通胀风险”。地方债务风险并不会危及中国经济整体安全,也更不会将中国引入新一轮的危机之中。  相似文献   

10.
入世后跨国经营成为中国企业的必然选择,在浮动汇率制度下企业将面临外汇风险,其中经济风险存在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对它的管理尤为重要。通过计量企业的受险程度,采取相应管理策略,可以防范风险,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中国金融》2006,(7):38-39
2006年年底,中国金融业将按照加入世贸组织承诺全面开放,这对深化中国金融改革、提高市场发展水平具有深远意义。然而,金融业全面开放也伴随着极大的风险,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金融安全已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它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民族利益和政治安全。应在遵循开放承诺的前提下,加强国内金融业的保护,防止某些领域的过度开放。  相似文献   

12.
《金融会计》2008,(8):4-10
套期保值是企业规避风险的一种重要手段。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融人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我国企业面临的各类风险日益增加,套期保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商业银行经营活动本身的特性决定其本质是经营风险的营利组织,对金融市场价格变动的敏感性也更高。这必然要求商业银行采用包括套期保值在内的各种有效手段,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实现风险与收益的最佳配比。  相似文献   

13.
刘亮 《金融博览》2014,(19):37-37
中国经过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俨然已经成为一个世界大国。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崩溃论”不绝于耳。就在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之际,唱空中国的论调又再度来袭,今年2月,“末日博士”努里尔·鲁比尼曾表示新兴市场国家“正从云端跌回现实”,中国将面临着一些更加严峻的额外风险。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外汇汇率频繁、剧烈变动将成为常态,由此引发的汇率风险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这就要求中国企业树立外汇风险意识,学会合理运用避险工具,有效防范汇率风险。  相似文献   

15.
商业银行的国家风险评级与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亚洲金融危机以来,国家风险对商业银行安全性的影响日益显现。中国加入WTO后,经济开放度迅速提高,大批跨国公司涌入国内市场,同时,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分支机构不断增加,使得各项业务活动中越来越多地涉及国家风险管理,这对现有风险监控体系和分析工具提出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16.
中国外资银行的引进与发展模式初探姚宏宇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中国经济参与国际经济的大循环已成不可逆转之势,这同时意味着作为经济枢纽的中国金融业,亦将面临外资银行进入的挑战。激流勇进,有步骤地引进外资银行并积极促成其发展,将是勇敢面对这一挑战的最佳...  相似文献   

17.
李俊江  范硕 《新金融》2008,(3):8-12
当前,美国经济正面临三大风险的威胁,这三大风险分别是巨额的"双赤字"及持续增长的债务、能源价格的大幅波动以及美国当前愈演愈烈的次级债务危机.这些风险将导致美国经济的下滑及美元的贬值,同时也会导致中国外贸出口增速减慢,以及给中国经济带来过多流动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中国证券监管体制演变及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证券市场是最富魅力的经济领域之一,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较大的风险,一旦风险得不到有效地控制,很容易引起连锁反应,从而引发全局性的、系统性的金融危机,甚至导致经济秩序混乱与政治危机。本文从证券监管体制和法制这两个角度出发,对中国证券监管体制的演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据中国经济信息中心公布的数字,2003年1~10月,中国出口总值达409.3亿美元,同比增长36.7%。中国的出口贸易将持续增长,而与之相伴的是出口票据收汇风险的迅速增长。  相似文献   

20.
《证券导刊》2014,(27):8-8
随着中国经济对全球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中国经济的一举一动都引发外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在当前中国经济增速持续放缓的背景下,楼市的低迷更是加剧了海外对中国经济下行的担忧。在花旗集团全球首席经济学家威廉·布特看来,全球经济复苏仍面临多重风险,而中国经济增长大幅放缓就是其中一个,这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信贷泡沫被挤出,另一个是与房地产相关的建筑业活动显著下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