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熊玉莲 《新金融》2010,(1):55-58
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对金融衍生品风险的资本充足性监管问题日益突出。巴塞尔协议为银行金融衍生品交易的资本充足性监管提供了一个基本的管理思路和框架,但现有监管无论在适用范围还是风险覆盖方面仍然存在缺陷。随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推进,金融衍生品交易将成为我国商业银行的重要利润来源和竞争焦点。在对银行金融衍生品交易的资本充足监管中,我们应重视流动性风险的影响,建立灵活的资衣补充机制,完善对金融衍生品的独立估值体系。  相似文献   

2.
金融衍生品与国家战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各类经济风险、金融风险日益显露。而金融衍生品市场作为一种风险管理工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和广泛运用。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充分利用金融衍生品市场,规避风险,获取利润。中国面临新型加转轨的现状,学习掌握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知识和技巧已经成为当前金融机构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我国金融衍生品投资风险控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衍生品可以用来避险、投机,同时也蕴藏着巨大的风险.在一系列的由金融衍生品交易而起的恶性经济事件发生后,如何对金融衍生品进行风险管理就成为金融理论研究界最为关注的问题.企业应从强化风险意识、健全风险控制系统、培养金融衍生品的高端人才等方面来规避金融衍生品投资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文章认为金融衍生品是一把“双刃剑”,既有避险功能,又有放大风险的作用,不能因为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而停止金融衍生品的发展;文章指出应从完善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的角度继续发展衍生品市场,充分发挥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基本功能;并认为可从建立市场准入和风险救援等制度、控制金融衍生品的派生能力和杠杆比率、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加强一线监管和内部约束等方面进一步加强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以促进其基本功能的有效发挥。  相似文献   

5.
金融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给各个经济体带来了广阔的机遇和发展前景,金融衍生产品层出不穷。这些产品的出现是时代和金融技术发展的产物,初衷是规避金融风险和生产高额利润。金融衍生品的杠杆效应却决定了其与生俱来的高风险特性。中航油事件验证了不管理好金融衍生品的风险,会给国家和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本文回顾了中航油事件始末,分析了事件发展的原因,总结了经验教训,从而得出一些对衍生品金融风险管理的启示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国际上场外衍生品结算安排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金融衍生品在风险管理、价格发现、套期保值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金融衍生品在近几十年得到快速发展,并影响着现代金融业未来发展和监管方向。由于金融衍生品尤其是场外衍生品风险较大,若监管不到位,结算环节风险暴露将导致资金链断裂则可能危及整个金融系统安全。目前发生在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危机就与场外衍生品风险控制不力及监管缺失密切相关。本文主要从场外衍生品结算安排与风险管理角度,分析现行场外结算安排存在的问题,并就此提出完善我国场外衍生品结算安排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一、印度场外衍生品市场监管的成功经验 (一)审慎严格的监管理念 印度早在独立前就已出现了一些场外衍生品交易,但为了抑制和打击证券市场的投机,1956年印度政府颁布了《证券合同管理法》(SCRA),严禁开展各种金融衍生品交易。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为配合全面经济改革,印度证券交易委员会(SEBI)先后成立了两个委员会,分别对金融衍生品的发展路径和风险防范政策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1999年印度政府颁布了《证券合同管理法》修正案,金融衍生品交易才得以合法化。但印度对金融衍生品的推出依然十分谨慎,并对其交易实施了严格的监管。2007-2008年间,印度储备银行(RBI)陆续发布了各类衍生品交易指引,设定了衍生品交易、风险管理和完善的公司治理要求的一般原则,对场外衍生品交易还专门建立了相应的管理程序。  相似文献   

8.
作为全球化先锋触角的金融衍生品,在中国刚刚处于起步阶段。为提高国内金融机构和企业利用金融衍生品管理风险的意识和操作水平,借鉴国际金融衍生品发展的先进经验,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和《中国外汇》杂志社于2006年4月2日联合主办了“金融衍生品在中国”高级论坛。来自国内外重量级的专家学者以及相关政府部门的高级官员齐聚一堂,对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大计进行了深入探讨。本刊特选编刊登相关发言,奉献给读者一道衍生品大餐。[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金融衍生品近年来发展迅猛,金融衍生品市场在快速的增长,在金融领域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对金融衍生品的定义,种类以及作用进行阐述,并对其在规避风险方面的作用进行详细阐述,最后对于金融衍生品在我国的应用以及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0.
风险社会视域下,金融衍生品是技术文明,与金融衍生品相关的法律规制是制度文明,两者分别给金融衍生品消费者带来了技术性风险和制度化风险.本文阐述了金融衍生品消费者面临的"内生性"技术风险和"人为的"制度化风险,并结合我国司法关于金融衍生品纠纷解决案例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风险社会视域下完善金融衍生品消费者法律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11.
金融衍生品犹如一把“双刃剑”,既有繁荣资本市场、规避风险的功能。同时也具备风险传播的作用,如果监管缺位就可能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本文以美国次贷危机为鉴,通过深入分析金融衍生品的风险放大机制,提出发展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刘玄 《中国金融》2016,(4):65-66
通过衍生品交易,风险规避者转出风险,各类风险被较高风险管理能力的投资者所承担,风险资源在整个经济体系中得到合理配置现代微观经济学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资源的最优配置,物质资料市场的功能是配置实物资源,金融市场的功能是配置金融资源。从这个角度出发,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功能则是配置风险资源,以此增强整个金融体系运行的稳定性。金融衍生品自诞生伊始,便饱受质疑,2015年7月我国股票市场的异常波动更是将初生的中国股指期货市场推向  相似文献   

13.
原油、焦煤、生猪等期货品种正在研究与审批过程中,随着金融改革的推进,金融衍生品的创新速度将大幅提升金融衍生品在金融市场中具有桥梁与纽带作用:商品期货连通期货市场与商品市场,股权类衍生品连通期货市场与股票市场,利率衍生产品连通银行间市场与资本市场,外汇衍生产品连通国内外金融市场。金融衍生品的风险规避、价格发现、投机与套利功能,有助于金融中介机构和投资者规避利率风险、汇率风险、  相似文献   

14.
国外金融衍生品的发展实践表明,金融衍生品犹如一把“双刃剑”,对金融业的影响利弊共存。我国金融衍生品发展刚刚起步,比较国外防范金融衍生品风险的经验做法,对完善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深入分析金融衍生品风险特征,系统比较发达国家防范金融衍生品风险的做法,总结出若干可为我国借鉴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银行的场外金融衍生品依赖银行的内部审查,缺乏监管部门的事前监管,缺乏事后救济的方式和法律依据。在此情况下,投资者适当性制度能加强资本市场风险管控,对投资者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因此,投资者对金融衍生品投资时应当关注其风险变化,明确此类金融产品的投资风险,以免投资者适当性失效。文章通过对“原油宝”事件的反思,对金融衍生品的合规性与投资者适当性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6.
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加大,使得外贸企业开始面临不可忽视的汇率风险,如何有效地规避汇率风险成为企业的一个长期任务。本文从企业日常管理、融资工具和金融衍生品三个角度提出防范汇率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和信息传播技术的进步,金融创新蓬勃兴起,金融衍生品的出现冲击了传统的金融体制、金融市场结构和银行的经营管理,金融衍生品的交易成为企业避险保值的重要手段.在中国加入WTO指日可待的现阶段,我国企业将面临着更大的金融风险,为回避风险、分散风险,利用具有避险功能的金融衍生品市场,是企业避险保值,提高国际竞争能力的重要渠道和手段.  相似文献   

18.
金融衍生品表外业务对银行风险影响的国际经验与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衍生品市场的发展,金融衍生品业务将逐渐成为银行的主导业务之一。本文归纳和梳理了银行参与金融衍生品投资的目的,以及金融衍生品表外业务对银行风险的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市场关于衍生品导致银行风险增加的观点是有偏见的,希望能对银行和监管机构的政策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徐清 《现代金融》2010,(10):11-12
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从美国蔓延到欧洲,从金融领域影响到实体经济,最终演变成全球经济危机。人们在反思这场危机的时候,不少观点认为,金融衍生品的过度使用是造成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目前全球经济缓慢复苏但又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市场到底需要怎样的金融衍生品?如何加强风险控制和市场监管?认真研究解决这些问题已成为决定今后金融衍生品市场能否健康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0.
财政观点     
《中国城市金融》2006,(12):58-59
资产管理公司将按照商业化原则转型,投资商要理智参与金融衍生品交易,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市场将爆发性增长,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存在诸多管理风险,中国资本市场未来将发生五大变化,我国银监机构调查范围将扩至金融机构以外,监管部门积极协调融资融券试点难题,构建四道“防火墙”防范金融期货风险,银行间债市推出债券借贷业务并率先建立做空机制。[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