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庆 《中国集体经济》2013,(22):86-86,92
输电线路复合绝缘杆塔已在输电工程中逐步得到较广泛应用,与常规钢质杆塔相比,复合绝缘杆塔具有较多优势,本文介绍了输电线路复合横担杆塔的特点及其三种型式,并对其进行了技术经济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2.
电力线路设计中的几个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力线路工程设计中线路路径方案的选定是一项技术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它对线路的技术经济指标、施工和运行以及维护等起着决定性作用.而线路杆塔的定位也是线路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关系到线路的造价和施工、运行与维护的方便与安全.  相似文献   

3.
文章简要介绍了送电线路导线和杆塔的设计,并指出了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福建地区极端的自然灾害给福建电网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开展500 kV保底电网的改造,由被动防御转变为主动防御刻不容缓.基于对福建保底电网的梳理以及历年风灾倒塔的总结,提出福建地区防风差异化设计标准;选取典型的旧规范铁塔,分析直线塔和转角塔在不同使用条件下的满应力度,进而对杆塔整体重建或者局部改造提出建议;通过建立评价因子集、确定因子集隶属函数以及置信度矩阵等方式,采用模糊评价法定量评价杆塔改造优先度,为杆塔改造提供依据.以岗厦500 kV线路为例,计算得出该线路共计94基铁塔置信度系数为4,属于急需改造段.  相似文献   

5.
提高架空送电线路工程质量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保架空送电线路工程建设质量,规范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要求和验收条件,架空送电线路工程使用的原材料及器材必须符合有关规定。施工必须遵守严格的行业规定,验收按基础工程、杆塔组立、架线工程、接地工程进行。  相似文献   

6.
桩基础是最古老的基础形式之一。20世纪50年代,中国开始在一些大型工程中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基础;80年代初,采用开口钢管桩和离心混凝土管桩基础。随着打桩施工机械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近年来房屋建筑基础对于强度和抗震的需求,桩基础的使用越来越普及。按施工方法来划分,桩可分为预制桩和灌注桩两类。预制桩通常分混凝土预制方桩、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以及钢桩,本文主要对混凝土预制桩的施工和检测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7.
针对某银行大厦基坑支护工程的周边环境条件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文章对该项目施工各阶段中支护体系位移、桩弯矩沿桩身的分布进行计算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道路工程施工测量的任务是按照设计与施工的要求,测设平面位置和高程位置,作为施工的依据.城市中的各种道路工程都是根据规划部门统一布设的,其中线位置在设计阶段中均已测定,但施工以后中线桩即被毁掉.因此,施工测量中,如何做好中线的保留和恢复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新建一条规划道路时,一般均先修建各种地下管线工程,然后再修筑道路和其他地面工程.道路中线路繁多且同时施工时,各种线路的中线和高程位置均应以统一的轴线系统和水准网作控制依据,以保证各种线路工程的位置和相互关系的准确.  相似文献   

9.
郭庆华  蔡至琛  王莹 《科技和产业》2021,21(12):352-358
以双排桩嵌固深度、桩径、桩距和排距作为影响因素,基坑抗倾覆稳定性系数和最大水平位移作为响应,用均匀设计安排不同结构尺寸组合的双排桩支护方案,通过回归分析建立双排桩稳定性、变形与其结构尺寸的响应关系,作为目标函数优化求解。用专业设计软件计算基坑抗倾覆稳定性系数和最大水平位移,以回归方程作为目标函数,通过优化求解,得到双排桩支护结构的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10.
石灰岩地区往往石芽、溶洞、土洞、溶沟、溶槽等岩溶现象发育,其出现的位置、深度及大小等变化无常,在桩基施工容易出现"滑桩"、"悬桩"、"半悬桩"等工程质量问题,在荷载作用下,可能产生桩基失稳现象。因此,对于岩溶区的工程嵌岩端承桩位必须进行超前钻探以探明桩端底下3倍桩径深度范围内有无溶洞、破碎带、软弱夹层等不良地质条件。而岩溶发育区桩基施工难度很大,质量要求很高,易导致施工事故频发,如何更好地利用超前钻探资料为设计与施工服务亦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王有昌 《科技和产业》2023,23(11):265-273
依托澜沧江黄登水电站库区沿江公路K243滑坡工程实例,对新生工程滑坡和古滑坡的成因机制、变形破坏模式及治理措施进行研究,分析滑坡多工况组合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和剩余下滑力;运用GEO5软件建立滑坡模型,分析抗滑桩内力及位移变化,以及不同治理施工过程中的滑坡稳定性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K243滑坡采用双排刚架抗滑桩、锚索桩板墙、填土反压及截排水等措施进行治理,效果显著;新生工程滑坡后排桩剪力和弯矩均大于前排桩,后排桩桩顶位移大于前排桩,而古滑坡前排桩的剪力及位移均大于后排桩;新生工程滑坡在不同施工过程中的稳定系数提高比例约为古滑坡的一倍。实践证明K243滑坡治理是成功的,可为库区公路滑坡分析与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桩基施工过程中对土体的挤压与扰动势必对周围土层的位移与内力产生影响,而其影响范围是判断周围已有建构筑物稳定性的重要依据.采用目前在岩土工程领域广泛使用的三维数值模拟软件FLAC3D进行模拟计算,得出桩基施工过程中联合国海洋平面观测站(验潮井)变形与内力变化.计算结果显示:1~16号桩在施工过程中对验潮井竖向与侧向均产生了位移,但位移值较小;最小主应力与最大主应力变化不明显.通过对验潮井的位移与内力的计算,南防波堤平台桩基工程施工应由近及远依次施工,施工时应尽量避免对岩土体的扰动与破坏,不得采用爆破施工,保证基岩完整性.  相似文献   

13.
电气化铁路快速发展过程与输电走廊不可避免地出现交叉跨越,极端环境条件下输电走廊杆塔会出现倒塔及断塔头等情况,当杆塔侵入到电气化铁路时,会影响电气化铁路的安全运输。针对该问题开展研究,建立典型电力杆塔模型,分析最大导线拉断力条件下杆塔应力及应变情况,结合电气化铁路与电力线路交叉跨越情况,提出基于倒塔特性的电气化铁路与电力线路交叉跨越情况安全防护范围计算方法。研究表明,杆塔初始最大变形量在碰撞位置与杆塔基座之间,约为第二塔头位置,最大变形量约为米级。当单侧三相导线及地线总拉力超过拉断力时,杆塔距离地面约高2/3处出现应力过大的情况;杆塔向电气化铁路防护棚洞倒塔时,可获基于杆塔弯折点、杆塔与铁路间距的倒塔影响范围。研究成果可为电力线路防护棚洞修建长度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4.
在进行220~500k V输电线路直线杆塔及耐张杆塔更换单片绝缘子的过程中,现使用传统形式的闭式卡具及子母卡具易发生不合适的情况,特别是老旧线路上的绝缘子规格众多,卡具不合屡屡皆是。针对此现状,文章介绍研制了新型万用卡具,新型卡具具有使用方便、提高安全性、便于作业、提高作业效率等优点,在柳州供电局220~500k V输电线路更换损坏绝缘子工作中得到了充分应用。  相似文献   

15.
许永亮  吴泽坤 《科技和产业》2023,23(18):226-231
借助ABAQUS有限元软件,考虑土体的弹塑性本构关系以及初始应力场影响,采用Mohr-Coulomb屈服准则,模拟静压桩在连续贯入层状地基中的受力性能,揭示静压PHC桩在沉桩过程中桩周土体径向应力、竖向应力及径向、竖向位移的演化规律,明确沉桩过程中的挤土效应和侧阻退化效应。结果表明,PHC管桩在连续贯入过程中,贯入阻力随贯入深度的模拟值与实测值基本吻合,验证模型的有效性。桩周土中的径向应力、竖向应力与土层性质密切相关,当桩端由黏性土层贯入到砂层时,径向应力和竖向应力均出现退化现象,静压桩贯入过程对于桩周土径向位移影响要高于竖向位移,研究成果可为静压桩的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6.
罗利  王佳林  罗强 《科技和产业》2023,23(11):249-256
锁扣钢管桩围堰实施过程中存在施工工序转换频繁、荷载工况变化多样以及设计验算复杂等难题。为此,结合嘉陵江三桥主桥18#墩承台围堰施工,从围堰方案比选、锁口钢管桩围堰设计与复核、围堰施工等多方面进行论述和研究,总结了一套切实可行并适合砂卵石河床大型承台施工的“T-C”锁口钢管桩围堰设计和施工方法。结果表明,该设计和施工方法切合实际,能够更好地指导现场施工,过程中采取优化措施,进一步提高工效,解决了施工难题,对类似河床地质条件锁口钢围堰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旋挖钻作为钻孔桩施工中最关键的机械设备成为钻孔中成孔质量的核心.文章根据旋挖钻机的特点、适用范围和钻孔桩施工控制的关键环节,将运用旋挖钻机进行钻孔施工的过程划分为施工准备、桩位放样、钻机就位、埋设护筒、泥浆制备、钻进施工、成孔检查等8个环节,详细阐述了旋挖钻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的关键部分.对于钻孔质量的提高具有较强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咬合桩围护结构在浅基础加固中的力学特性,以陇海线坝河大桥为工程背景,选用Mohr-Coulomb本构方程,通过有限元软件MIDAS/GTS建立三维仿真模型,分析桩侧土体冲刷掏空对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构同一断面在不利工况下位移和内力的分布规律,并分析Ⅱ序桩的种类、冠梁布置、桩径对加固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土体冲刷后控制位移发生在桩顶长边方向且方向向内;土体冲刷掏空后土压力达到峰值且桩底弯矩为零,同时桩顶产生一定弯矩且反弯点位于桩基中部偏下;左、右侧面与迎水面背水面在受力和变形上均对称;在Ⅱ序桩为有筋桩时,其刚度对结构位移起到较大作用,无筋桩较有筋桩水平位移提高了2.75倍;冠梁作为边界约束对结构位移产生数量级影响,未冠梁较设冠梁水平位移提高43倍;咬合桩桩径与结构水平位移成反比,桩径对结构位移起到较大作用,桩径由0.8 m增加到1 m,桩径顶位移由0.18 mm增加到0.41 mm。  相似文献   

19.
为深入研究湿陷性黄土浸水后桩基的力学特性,研究了浸水后的桩基在竖向初始荷载作用下的受力变化,推导了单桩和群桩的负摩阻力估算公式,充分考虑桩身弹性压缩、桩身蠕变和桩端沉降等因素,求解了桩基中性点处轴力,并分别求得单桩和群桩的桩端承载力。结果表明:以试坑浸水试验值为标准值,单桩桩端承载力公式解误差为11.4%,有限元解误差为8.88%;群桩桩端承载力公式解误差为8.59%,有限元解误差为6.67%。使用文中估算公式进行计算,误差在12%以内,可为湿陷性黄土地区桩基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邻近规划码头施工期对盾构隧道影响,以武汉二七路过江通道为例,通过有限元的计算方法,研究在最不利工况条件下,规划港口岸线内码头锤击沉桩施工引起的隧道衬砌结构水平位移、竖向位移以及振动引起的峰值速度。结果表明:规划码头打桩施工引起的隧道处振动速度、结构位移等变化远小于安全限制值,邻近规划码头打桩施工不会对隧道结构安全造成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