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BOT投融资模式是一种新的基础设施投资模式。其理论尚不完善,本文系统论述了BOT模式中股本金的重要作用,利润分配方法及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2.
沈伟 《经济导刊》1997,(4):62-65
BOT投资方式的投资回报及偿债问题的法律分析□华东政法学院国际法系沈伟BOT是近年来被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国际新型投资和融资方式。所谓BOT(build-operate-transfer)即指东道国政府以特许协议的方式将本国基础设施的建造、经营权授予外...  相似文献   

3.
由于BOT项目投资大、周期长、风险大,因而一般中小型承包公司难以涉及,而大型承包公司如有其他项目选择时也不愿过多地卷入。BOT项目的产生和发展与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周期关系密切,成反比关系,一般来说,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繁荣,BOT项目就相对较少,反之则多...  相似文献   

4.
基础设施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已成为我国的战略决策之一,基础设施产业已成为中国的一大产业。然而,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规模资金从哪里来?是单一依靠政府投资,还是举借大量外债?实施BOT战略,使我们找到了一种项目融资的新方式。BOT项目的产生和应用 BOT(Build-Operate-Transter英文缩写)是一种国际通用的项目融资模式,其含义是一建设──运营—一移交”它是吸收国外无须担保的民间资本,投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一种投资方式、在法定经营期限结束后将项目的产权和经营…  相似文献   

5.
BOT投资方式与我国基础设施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BOT投资方式与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庄宗明,姜丁平(厦门大学经济系)近年来,我国在利用外资改造落后的基础设施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引进了多种合作方式。BOT作为一种新的投资方式,也开始进入我国产业调整的新领域。BOT的起源与发展BOT是英文建设—营运—转让...  相似文献   

6.
BOT投资方式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BOT投资方式法律问题研究林忠(厦门大学法律系)BOT(建造─营运─转移)是一种主要适用于私营部门(多为国际私人财团)对能源、交通、通讯、环保等基础设施项目进行投资的方式,1984年首次在土耳其出现,其名称也是土耳其总理奥扎尔提出的。BOT投资方式自...  相似文献   

7.
菲律宾采用BOT投资简析刘德标菲律宾自1990年制定建造──经营──转计(BOT)法以来.菲国营公司已大量使用BOT方式吸引私营部门和外国投资者对基础设施进行投资。经过几年的实践,菲政府有关部门对此投资方式产生了不同看法,认为鱼与熊掌难以兼得,BOT...  相似文献   

8.
我国以BOT方式利用外资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徐晓慧,唐晓辉BOT是八十年代以来国际上,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广泛采用的一种新型的投融资方式,是解决政府资金不足而基础设施又亟待建设这一矛盾的较好形式。在政府希望利用私营部门的资金和效率又不最终丧失项目的产权控制...  相似文献   

9.
张锐 《经济纵横》1994,(12):54-56
BOT投资方式与中国基础产业建设张锐BOT是英文BUILD(建设)、OPERATE(经营)、TRANSFER(转让)的缩写。其形式是:政府与国际项目公司(外商)签订合同,由项目公司筹资设计并承建一个具体项目;在双方协定的一段时期内,由项目公司通过经营...  相似文献   

10.
利用国内民间资金搞“BOT”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BOT方式是做为一种利用外资的方式引入我国的。但BOT方式并不仅仅是利用外资的一种方式。而是政府与企业合作进行基础建设的一种项目管理模式。这种方式是基础设施管理制度上的变革。它的引进将对我国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与管理体制产生重大影响。中国正面临严重的基础设施不足,且运营效率偏低的问题。随着中国经济建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方面,民间资金已经有了相当规模的积累;另一方面,我国也出现了储蓄大于投资,投资不足的问题。文章分析了我国的具体情况,说明在我国已基本具备了利用国内资金搞BOT的各项条件,存在利用国内资金搞BOT的可能性。认为利用国内民间资金搞BOT方式已经成为我们的一种现实的选择。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我国实施这一方式的具体设想  相似文献   

11.
采用项目融资模式进行内资项目建设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丹  孙鸿飞 《经济师》2001,(2):157-158
明确提出采用项目融资模式调动社会投资即民间投资进行内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以政府投资带动社会投资,这无疑是我国内资项目建设的一个极好消息。以少量的国家投资带动大量的私有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既引导私有经济投资于基础设施领域,又能引导民营企业走股份制联合的道路,实现企业集团化、规模化、现代化。尽管BOT、TOT等项目融资模式最初是出于扩大吸引外资目的引入我国并得到发展,但1994年泉州刺桐大桥等项目的成功说明项目融资作为一种先进的思维方式同样适用于内资项目建设。这无论从必要性还是可行性上考虑条件都是具备的。本…  相似文献   

12.
侯富强 《经济论坛》2000,(19):17-18
一、BOT的涵义及功能 BOT是目前国际上流行的项目融资方式,其主要涵义是政府同私营部门(在我国表现为外商投资)的项目公司签定合同,由项目公司筹资、设计和建设基础设施项目。项目公司在协议期限内拥有、运营和维护这项设施,并通过收取使用费或服务费用回收投资并取得合理利润。协议期满后,将设施的所有权无偿移交给政府。可见,BOT投资方式实质上就是某一项目的“建设——经营——转让”形式,它主要用于公路、铁路、桥梁、港口、发电站、隧道和机场等基础设施项目。 在国际上,BOT的运作方式是由若干私营部门组成一个国…  相似文献   

13.
我国出现“BOT”新投资方式随着当今世界投融资活动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投资方式日趋多样化。"BOT"投资方式即是诸多方式的一种。"BOT"是英文BUILD──OPERATE──TRANSTER3个词的缩写,直译为建设──经营──转让。它的经济含义是...  相似文献   

14.
国际BOT水电项目是大型资本、技术密集型项目,项目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所需资金量大,涉及利益主体多,通常是由一家或多家公司发起,并成立项目公司,由一国或多国的众多银行或金融机构组成银团(财团)提供贷款,再由一家或多家承包商和机电设备、材料供应商组织实施,最后交由一家营运公司进行营运,营运一定年限后移交给东道国政府。国际BOT项目的实施面临诸多风险,而国际BOT水电项目面临的风险更有其特殊性,风险的妥善处置关系到项目的成败。我国以BOT方式投资海外水电项目尚处于尝试阶段,缺乏国际BOT水电项目投资…  相似文献   

15.
林晓言  陈娟 《技术经济》2002,21(3):36-38
一、引言正当人们对英法隧道高速铁路工程的BOT方案议论纷纷时 ,2 0 0 0年 3月 ,几经论证的台湾高速铁路又因财政负担和提高经营效率等考虑选择了BOT方式并全线开工。它是怎样吸引民间投资的 ?政府在其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能否避免重蹈英法隧道高速铁路工程的覆辙 ?无论  相似文献   

16.
BOT是英文Build———Operate———Transfer的简称,即“建设———经营———移交”的意思,它是基础设施建设的一种融资方式。典型的BOT形式,是政府同私营部门的项目公司签订协议,在规定的特许期内,将基础设施项目的经营权授予项目公司...  相似文献   

17.
从“来宾模式”看我国BOT项目融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建设快速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需求不断增大 ,单靠国内资源远不能满足巨大的投资需求。由于BOT项目融资可以减轻国家的直接债务负担 ,开发商和股份投资者也乐意采用此方式 ,同时国外商业金融市场还可以借此扩大借贷机会 ,所以国内的许多人士已经开始认识到BOT融资是一种颇具吸引力的利用外资的新形式。目前BOT融资在中国尚处于探索和试点阶段 ,发展速度相对较为缓慢。本文将探讨中国在实施BOT项目融资过程中出现的较为突出的几个问题 ,并结合不久前成功开始运营的中国第一个采用BOT方式建设运营的电厂项…  相似文献   

18.
BOT与ABS项目融资方式差异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国内需求,我国政府提出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此,我们既要充分利用国内资金,也要加大利用外资的力度。目前,在利用内外资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各种融资方式中,BOT和ABS是比较引人关注的两种融资方式。所谓BOT,是英文“BuildOpe...  相似文献   

19.
目前国际上广泛采用的一种新型项目融资方式──BOT融资方式,能有效缓解基础产业资金短缺的矛盾,并可为我国加速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值得借鉴的经验。一、BOT融资方式的含义及其特点BOT是英文Build-Operate-Transfer的缩写,意指建设一经营一转让。它是由政府(或公共部门)与公司企业签订一个特许协议,由公司企业负责项目的筹资、设计、建造和还贷,并营运到特许期结束时,将项目所有权交还给政府(或公共部门)。与传统的融资方式相比,BOT方式有着十分明显的特点:1.BOT方式的融资条件主要取决于…  相似文献   

20.
基础产业长期以来,一直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部门。近年来,世界上一些国家采用BOT方式,进行基础产业建设,收到较好的效果。用BOT方式进行基础产业建设,有利于减少政府直接的财政负担,避免政府的债务风险,提高项目的运作效率,可提前满足社会与公众的需求。目前运作BOT项目应着重解决好以下问题:第一是股权问题。灵活的股权政策,将有利于BOT项目的发展;第二是外汇问题。必须解决BOT项目外商投资者的外汇兑换问题;第三是风险分配问题。处理好BOT项目风险的分担问题,是BOT项目成败的关键;第四是投资回报率的确定问题;第五是立法问题;第六是应用范围问题,应严格杜绝一哄而上的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