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7 毫秒
1.
目的考察单一分界点对上下行、 加减法反事实思维的影响.方法创设2﹡2组间设计探讨儿童在活动中不同结果接近性及其效价(成功/失败)下对结果的满意度与反事实思维产生的关系.结果失败情境下更容易激发上行反事实思维的产生,结果成功情境下更容易激发下行反事实思维的产生;并且越接近成功,产生更多的上行反事实思维,越远离成功,上行思维减少.  相似文献   

2.
成功与失败只有一步之遥,有时候转换也只在瞬间。不经意间我们就会跨过这一步,而我们也常常站在这个边缘上,自己却浑然不觉。多少人,只要他们再付出一点努力,再多点耐心,就会取得成功,而往往在这紧要关头他们却无可奈何地放弃了。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常常会遭遇各种挫折和失败,会深陷某些意想不到的困境。这时,不要轻易地说自己什么都没了,其实只要心灵不熄灭信念的圣  相似文献   

3.
关鉴 《中国企业家》2009,(23):166-166
《中国企业家》:企业进行并购以后,哪些指标性可以反映出并购并不成功,接近失败了? 叶伟奇:跨国企业并购的时候会向董事会通报一些指标要求,管理层要对这些指标负责,如果预期内达不到指标的话就算失败了。  相似文献   

4.
《中国就业》2011,(5):32-33
今天的失败孕育着明天的成功 失败是通向成功的门槛 失败——锻炼着我们前进的步伐  相似文献   

5.
鼓励员工创业,曾经是很多企业用来激励员工的方式之一,但最终却由于种种原因多以失败告终,例如华为。格兰仕的"老板创业工程"能否取得成功,让我们拭目以待……  相似文献   

6.
潮汕俗语宁生破家子,不养无用儿,大富豪林百欣的二公子林建岳曾多次投资失败亏了大钱,但最终还是取得成功。今天的成绩在他看来都来自于曾经的投资失败经历,不失败就不知道成功是怎么来的。  相似文献   

7.
中国失败企业之原因探析(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企业获得了快速发展,涌现出一大批不但在国内家喻户晓、而且在国际上也有较高知名度的成功企业。然而,在这些风光无限的成功企业背后,却还有一批企业因种种原因或陷入困境或销声匿迹,我们暂且称之为失败企业。研究成功企业的成功之道,可以为其他企业提供指导和借鉴;而分析失败企业的失败之因,则可以让其他企业引以为鉴,以免重蹈覆辙。以此为出发点,我们搜集了国内几十家不同所有制性质、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代表性的失败企业,从其自身经营管理和外部环境两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总结出了我国失败企业之原因的一些共性问题。  相似文献   

8.
逆境是块试金石,面对逆境,强者会战胜它,取得成功;弱者只有面临失败的结局了.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企业获得了快速发展.涌现出一大批不但在国内家喻户晓、而且在国际上也有较高知名度的成功企业。然而,在这些风光无限的成功企业背后.却还有一批企业因种种原因或陷入困境或销声匿迹,我们暂且称之为失败企业。研究成功企业的成功之道.可以为其他企业提供指导和借鉴:而分析失败企业的失败之因,则可以让其他企业引以为鉴,以免重蹈覆辙。以此为出发点,我们搜集了国内十几家不同所有制性质、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代表性的失败企业.从其自身经营管理和外部环境两方面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出我国失败企业之原因的一些共性问题。  相似文献   

10.
杜建君  魏革川 《公司》2002,(12):20-20,22
成功一定有方法,失败一定有原因。晁小兰曾经凭着她的聪明、努力和较强的交际能力取得了成功。但是,大环境变了,她创业的方法却没有变——  相似文献   

11.
一个人在追求事业或立志成才的过程中,失败往往多于成功,即使是伟人或名人也不例外.然而,我们仔细研究一下就会发现,这些人所以能够取得最后的成功,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他们有一种成就感,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并且百折不挠地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奋斗.在某种意义上说成就感比成功更重要.  相似文献   

12.
过去的十年里,绝大多数中国企业取得了巨大成功。然而,问题就在这里。对企业来说,成功是带来失败的最大致因。况且,与全球企业相比,中国企业的成功为时尚短。我们将一如既往地结合中国企业的具体情况探讨影响企业未来的十大管理理念:全球化、电子商务、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知识管理、精益企业、服务管理、公司治理结构、领导力和变革管理。  相似文献   

13.
失败是金     
许多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惧怕失败,不能容忍失败,当然更谈不上鼓励“失败”了。然而,享誉全球的企业管理大师、畅销书《追求卓越》的作者、麦肯锡咨询公司资深顾问汤姆·彼得斯却告诫企业经营管理者:“要能够容忍并鼓励失败——对于明天的经理们来说,很少有什么事情看起来比失败更重要。”他还说:“我们需要多得多的失败,我们需要较快一些的失败。可以公正地说,如果我们不能加快‘国民总失败率’的增长速度,我们就非得大吃苦头不可。”汤姆·彼得斯为什么如此热衷于“失败”?其实,一些成功企业的实践已经回答了这一问题。比如,有“科学研究伊甸…  相似文献   

14.
《北京房地产》2004,(7):67-67
我们往往从内因和外因探寻一件事或一个人的成功或失败。但最常见的做法是:成功了,则把内因讲得很重;而失败了,则把外因视为主要因素。其实,内因任何时候都是通过外因起到作用。收费难亦如是。  相似文献   

15.
纵观国外企业发展史,我们看到:企业由于建立了某种核心能力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同样也由于企业长期固守这种核心能力而最终导致企业的衰败;企业在一代新技术上的领先往往在下一代新技术中被取代;最成功的企业,对外界环境变化反应往往是最迟钝的.原因何在?主要是核心刚性使然,是核心刚性导致企业衰落、甚至失败.  相似文献   

16.
北大方正有成功也有失败,成功的对大家有用,失败更有用,我就经常向国外失败企业吸取营养.方正快速发展的原因,就是不断地技术创新.使出版系统这个主业保持了差不多十二年的兴旺,直到今天还很兴旺,我们抓住了四次机遇,靠创新技术不断引导市场,也引发了我国报业和印刷业的四次技术革命和技术革新.  相似文献   

17.
在人的一生中,有些事情是我们自己可以掌控的。如果能把握的好,我们就能拥有更多的成功机会,即使失败了,我们也不会去怨天尤人。  相似文献   

18.
带着欣喜和憧憬,带着欢快和希望,我们跨出了千禧年的第一步。对于每一个人来说这第一步多少是有些沉重的。因为我们不但带上了上个世纪的成功与喜悦;同时我们也是捎上了上个世纪的失败与痛苦,眼泪与伤痕;更重要的是我们还带来了20世纪留下的还没能解决的问题……成功和喜悦我们可以先把它埋在心坎里;失败和痛苦我们可以先把它抛在脑后。但是,从20世纪带来的问题我们必须面对。  相似文献   

19.
企业的生死定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托尔斯泰曾有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对企业来说,则应反过来讲,失败的企业都是一样的,成功的企业各有各的成功。失败总是那么简单,成功总是如此复杂。企业的管理存在一些基本的定律,即便是违反了这些基本定律中的一条,企业就会失败,企业的失败往往都是因为违背了这些基本定律中的一条或几条。但是,即使遵循了所有这些基本定律,企业也未必一定能成功,因为企业成功只有必要条件,没有充分条件。那么,企业的基本定律有哪些呢?让我们从一些著名企业的兴衰中寻找一些答案。  相似文献   

20.
尊重失败     
《企业文明》2005,(12):14
策划人语: 失败,《广辞苑》中的解释为:就是做了,但没有成功。失败,分为“好的失败”和“坏的失败”两种。“好的失败”,往往能开拓人类未知的新领域。“坏的失败”,指的是不该失败的失败,是须追究和惩治的。本期涉及的是“坏的失败”。有个企业家说得好,“一拍脑门就是一个好主意的时代已经过去,市场进入相对成熟的阶段。竞争也演变成为一种深沉、稳健的较量,这种较量,耗的是企业的实力,拼的是内功,斗的是睿智,比的是企业家的眼光。”中国改革开放、推行市场经济以来。真可谓“大江东去,浪花淘尽多少英雄”。市场经济的洪流汹涌澎湃,不进则退,顺势则兴,逆势则败,一着不慎,全盘皆输。我们真还不能以一般的成败论英雄。尊重失败,在西方已成为人们的信条。人们尊重那些渴望成功、挑战困难、雄心勃勃,即使偶尔受挫,甚至输得蓬头垢面的勇士。“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任何人都不可能随随便便成功。我们提倡正视失败,接受失败, 分析失败的原因,寻找走出失败的途径,反败为胜,甚至归零从头再来。成功的企业都是相似的,失败的企业却各有各的成因。许许多多的案例昭示了企业失败的轨迹,值得深思,失败为后来者留下的是养料。我们的这期策划,旨在吸引企业界朋友对“失败研究”的关注,并得到一些启迪的和警醒;在严峻的市场竞争中,从容面对种种诱惑和挑战,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