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利用1994年1季度至2012年2季度产出和价格的季度数据,建立了基于长期约束的 SVAR 模型,用以分析总供给冲击和总需求冲击对我国经济波动的影响,考察经济增长和价格对总供给冲击和总需求冲击的动态响应.实证研究表明,总供给冲击和总需求冲击标准差均较大,而且总需求冲击波动性要大于总供给冲击的波动性,说明我国经济在样本数据期内存在波动性.脉冲响应分析发现,总供给冲击对于产出具有正向长期趋势,而总需求冲击对于产出具有正向短期影响;对于价格而言,总供给冲击对价格产生负向长期影响,而总需求冲击对价格产生正向长期影响.2011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速持续放缓,主要在于供求冲击为负,供给负冲击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自2006年末以来,流动性过剩加剧、国际通胀输入、食品及要素价格大幅上涨等因素共同作用,形成了我国目前综合性的通胀.面对严峻而复杂的通胀形势,决策层在治理通胀的过程中将不可避免地受到众多两难抉择的考验.  相似文献   

3.
自2006年末以来,流动性过剩加剧、国际通胀输入、食品及要素价格大幅上涨等因素共同作用,形成了我国目前综合性的通胀.面对严峻而复杂的通胀形势,决策层在治理通胀的过程中将不可避免地受到众多两难抉择的考验.  相似文献   

4.
为应对2008年末全球性的经济衰退,我国在调整经济结构的同时辅以宽松的货币政策以稳定经济。伴随着经济快速回暖的同时,通胀压力也逐渐增大,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逐渐减弱。本文通过建立不同期限利率同货币冲击、产出和预期通胀的VEC模型发现:货币冲击导致名义利率和预期通胀的持续上升,实际通胀在货币刺激后的4—5个季度形成高峰;经济复苏同样在货币冲击的4—5个季度后达到顶点,此后,政策对产出的影响逐渐减弱,直至消失,而通胀水平将在此后维持高位运行。实证研究结果同实际的经济数据走势基本吻合,较为真实地评估了我国当前货币政策的效果。在全球潜在的新一轮货币量化宽松政策的大背景下,本文的研究为评估我国当前及未来的货币政策效果提供了有效的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5.
自2006年末以来,流动性过剩加剧、国际通胀输入、食品及要素价格大幅上涨等因素共同作用,形成了我国目前综合性的通胀。面对严峻而复杂的通胀形势,决策层在治理通胀的过程中将不可避免地受到众多两难抉择的考验。  相似文献   

6.
2000年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好转,通过对社会总需求现状的分析,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效用的分析,指出总需求拐点仍未现,仍需大力发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7.
蔡静 《全国商情》2011,(12):69-70,120
本文在分析当前我国新旧通胀现象及其成因的基础上,主要针对缓解消费品价格和工业上涨的方面给出了相应的税收政策及建议,期望通过有效的税收政策选择来缓解当前中国经济的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8.
理论界在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关系的问题上曾经有过很多争论.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和经验实证,从而得出结论:二者关系有以下四种类型"低通胀-高增长"、"低通胀-低增长"、"高通胀-低增长"、"高通胀-高增长";并且认为,通货膨胀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但是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一定的条件,最基本的条件就是总供给大于总需求.其经济意义在于:不论是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在具备基本条件的情况下,轻微的通货膨胀可以带来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9.
采购经理指数(PMI)是国际上通行的用来判断经济形势的重要指数之一,本文通过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近期PMI指数,分析当前国内经济态势,认为伴随着来自出口的拉力和内需的推力,经济形势逐步回暖,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10.
针对近年来国际上兴起的菲利普斯曲线扁平化问题的讨论,利用拓展后的卡尔曼滤波解决了状态空间模型的非线性问题,并以此对中国开放条件下的变系数菲利普斯曲线进行估计。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通货膨胀与产出缺口之间的关系依然紧密,近年来中国经济减速主要是结构性的;中国的实际与潜在经济增速自2011年以来同步放缓,但实际增速始终低于潜在增速;危机过后通胀预期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总需求对于通货膨胀的影响,近年来政府对于通胀预期的引导更是成功避免了中国通缩的发生;国际价格波动对于中国内部通胀的影响有限。因此,处理好"稳通胀"与"保增长"之间的关系,并加强对于通胀预期的引导是货币当局进行相应宏观调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CPI连续三个月正增长,央行两个月内连续两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引起了媒体对通胀预期的大肆渲染,导致了人们情绪上的恐慌。为此,文章认为应保持清醒的头脑,理性对待通胀预期;认清炒作通胀预期的危害;认识到在我国当前形势下适度的通胀有利于保增长、促就业;科学的实施通胀预期管理,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搞好宏观调控和保障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与世界融合程度日益加深,国际市场价格变动对我国物价水平的影响越来越显著。分析国际市场价格向国内传导的理论路径和影响价格传导的具体因素,根据目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为应对国际市场价格波动风险,从宏观层面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争取国际市场定价话语权、建立国内大宗商品战略储备机制、努力实现国际间反通胀的协调配合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自2007开始,通货膨胀又成为广泛关注的重要经济问题。通货膨胀长期的危害性,无论理论还是实践都得到了证实。2007年以来通胀率的上升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但对于本轮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发展趋势,学界存在着较大的分歧。本文运用总需求、总供给两大工具对此作出分析、并得出结论:本轮通货膨胀实际起源于2003年,而不是在通货膨胀得到广泛关注的2007年;总需求拉动是本轮通货膨胀的起因,且需求过旺导致需求拉动型通胀继续发展;另一方面成本推动型通胀在中国并未出现,但是压力越来越大,若不加以有效控制,很可能出现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这意味着中国通货膨胀既受到总需求影响,又受到总供给冲击,供求混合型通胀可能将在中国第一次出现,宏观调控难度将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4.
快递     
通货紧缩抬头不容忽视经济学家刘国光日前指出,财政收入增长减速、通货紧缩趋势抬头、下岗失业压力增大、收入分配不公突出是当前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其中,后两个是老问题,但有一些新变化,程度有所加深,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就短期而言,主要是前两个问题,而且通货紧缩趋势抬头比较突出。今年以来,总的经济形势好于预期,尤其是头几个月外部形势明显改善超出了人们的预料。外需回暖,稳定了总需求增长,全年经济可能实现7.4%至7.5%左右的增长速度。但与此同时,财政收入增长减速、通货紧缩趋势抬头等问题不容忽视。这是经济学家刘国光日前在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主办的"国宏论坛",上发表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2023年中国进入消费全面恢复的一年,大多数消费指标超过了2019年,中国经济进入新的消费经济周期,消费进入常态化阶段。但当前我们正面临“两个温差”:一是宏观经济形势“温和”,但有些人感到“偏寒”;二是全国消费“回暖”,但有些人仍感到消费“偏冷”。为此,应加大对经济形势和消费形势的科学和客观宣传,应坚持“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政策思路,将政府在疫情期间刺激经济和消费的政策回归为常态化的经济政策,从而保持我国经济和消费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但由于国际金融危机造成全球经济明显减速。影响我国出口.进而影响实体经济,未来通胀形势也会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要实现“一保一控”的宏观调控目标,避免“滞胀”危机。笔者认为.在财税政策上应更多地发挥减税对“保增长、控通胀”的作用。同时加大财政对改善民生、农业、自主创新、节能减排、中小企业发展等方面的支持力度,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用HP滤波估计我国潜在产出,在"平均化"及"物价水平与产出缺口关系"两种思想指导下,估计我国物价波动的适度区间,根据两种方法结果和实际经济形势分析得到我国物价波动的适度区间为[0.90%,5.13%]。在此基础上评价我国各时期物价水平及相应经济政策的合理性,进而分析当前经济形势,认为我国目前仍存在通胀压力,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十大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生在美国的次贷危机正在演化成为金融危机乃至经济危机,我国经济因此受到了重大影响,本文从银行保险业、美元国债外汇储备、企业、财政、股市、楼市、汇市、就业、CPI、总需求等十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以此认清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  相似文献   

19.
去年以来我国价格总水平加速上升,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也引发了对我国经济形势评价的争论。本文从已有的数据资料,论述了当前我国价格总水平变动的两个重要特点:一是造成我国价格总水平上升的原因已由需求拉动转向成本推进;二是当前我国价格总水平上升和经济增长正处在国内、国际范围不同、特征不同的经济周期和价格水平周期上升曲线的交汇区间上,这将推动我国新一轮经济高速增长。  相似文献   

20.
我国通货膨胀预期中的锚定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心理学中的锚定理论为基础,对有限理性下的通胀预期理论进行了扩展,提出了关于通胀预期锚定效应的三个假设。利用我国1994年1月至2007年11月的数据进行研究发现,在我国通胀预期中存在着锚定效应,具体表现为:在通胀预期形成中主要锚定滞后一期的通胀率;高通胀阶段和低通胀阶段都存在通胀预期的锚定作用,但高通胀阶段的锚定作用更大;在通胀预期中对不同商品价格变动的锚定是有显著差别的,其中食品价格和衣着价格的锚定作用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