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是商业银行资金的主要来源,其规模和结构决定了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和结构,是商业银行满足资产流动性的基本保证.由于现阶段商业银行对负债业务的管理存在政策法规不健全、获得成本过高及市场营销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因此要求商业银行在加强负债业务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建设,依据存款量标准制定员工考核机制,通过客户管理体系的构建完善市场营销机制,实现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管理科学化和规范化.  相似文献   

2.
商业银行作为一个高负债和高风险的行业,防范其内部风险和加强内部控制,提高执行力是一个重要话题.随着我国商业银行市场化的不断发展和竞争的日趋激烈,加强银行内部控制,提高执行力已经成为商业银行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商业银行的内部管理制度,监督制度及组织架构几个方面来论述我影响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执行力的因素,并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3.
郭晓红 《时代经贸》2013,(10):20-20
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是商业银行资金的主要来源,其规模和结构决定了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和结构,是商业银行满足资产流动性的基本保证。由于现阶段商业银行对负债业务的管理存在政策法规不健全、获得成本过高及市场营销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因此要求商业银行在加强负债业务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建设,依据存款量标准制定员工考核机制,通过客户管理体系的构建完善市场营销机制,实现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管理科学化和规范化。  相似文献   

4.
中间业务、负债业务、资产业务统称为商业银行三大支柱业务。但由于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水平较低、创新能力较差和利润空间较小。邮政储蓄自1986年重新开办至今,已经形成一定规模,但在中间业务的发展上,与其他国有商业银行还有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5.
一、加强内控制度建设的必要性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是商业银行的一种自律行为 ,是商业银行为防范风险 ,完成各项既定工作目标 ,对内部各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从事的业务活动进行风险控制、制度管理和相互制约的方法、措施和程序的总称 ,是建立在比较完善的内部规章制度基础之上的一种调节、制约、平衡机制。内部控制制度是规范商业银行经营行为 ,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关键 ,也是衡量商业银行内部管理水平的依据 ,它贯穿于商业银行管理、决策、执行和监督等整个经营管理全过程中 ,根据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状况 ,笔者认为 ,当前加强商业银行内…  相似文献   

6.
陈波 《新经济》2022,(4):67-70
在我国现有的经济、制度环境下,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能否防范我国商业银行系统性金融风险?解答这一问题可以为完善存款保险制度,维护金融稳定提供一定的依据.本文研究发现:存款保险制度弱化了净息差与商业银行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负向关系,加强了非利息收入占比和银行规模与银行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负向关系,表明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有效.  相似文献   

7.
孙哲 《经济与管理》2008,22(11):38-41
不管是个人或是政府,负债都是具有一定风险的,如果确需负债,必须在资金使用的监控、披露制度的建设上予以加强,以减少债务风险;做好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的预案,以避免对国家宏观经济造成冲击。  相似文献   

8.
金融创新促进了商业银行体系的发展和金融业的繁荣,但金融创新是把"双刃剑",其负面效应将使商业银行面临危机,需要商业银行自身加强金融风险的内部控制。美国次贷危机中,雷曼的破产再次引发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内控制度的重视。文章通过对雷曼风险形成和破产原因的探析,主张商业银行经营金融创新业务时,应注意风险防范,建立起完善的金融风险内部控制体系。  相似文献   

9.
试析当前中国高校的财务风险及其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简要分析了中国高校财务风险的现状、原因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防范高校财务风险的对策,即中国高校财务分析的有效管理:建立经济责任制;合理确定负债规模;优化资金结构,降低资金成本;将信贷资金纳入预算管理体系;拓宽筹资渠道;建立风险防范机制;提高财务人员素质;建立以综合风险管理为中心的内部审计制度。  相似文献   

10.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内部控制作为管理层为提高和完成既定的目标而建立起来的各种控制的总体系,它是商业银行为实现经营目标,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制度、程序和方法,对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纠正的动态过程和机制。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是商业银行管理工作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不是附加的部分。内部控制是商业银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客观要求,也是商业银行防范金融风险的有效手段。众所周知的发生在1995年的巴林银行破产倒闭案也证明了商业银行加强内部控制是十分必要的。一、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要素与目标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主体涉及董事会及…  相似文献   

11.
内控机制不健全、不合理,风险测量手段落后,资产损失率较高,抗风险能力较弱已经成为阻碍中国商业银行发展的主要障碍。如何进一步加强内控管理,提高抗御各种经营风险的能力,是建立现代商业银行制度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商业银行要从内控目标出发,建立健全科学完善的植入型商业银行内控制度,并针对商业银行当前暴露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商业银行内控管理和风险防范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唐颖 《经济师》2012,(4):197+199-200
商业银行的特点决定了其是高负债高风险行业。本文从会计体系不完善带来的管理风险、被动管理带来的利率风险、制度缺失带来的操作风险等三个方面论述了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从三个方面提出了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13.
加强财务风险控制和财务危机防范,是企业实现生存和发展的内在要求.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三点建议:树立风险意识,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处理机制;建立财务预警分析指标体系,保持合理的资金结构和负债比例;不断完善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预防财务舞弊和经济犯罪.  相似文献   

14.
加强财务风险控制和财务危机防范,是企业实现生存和发展的内在要求。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三点建议:树立风险意识,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处理机制;建立财务预警分析指标体系,保持合理的资金结构和负债比例;不断完善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预防财务舞弊和经济犯罪。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个人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以及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个人住房贷款业务已经成为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的主要组成部分。不少商业银行也将其视为低风险业务,作为信贷业务拓展的重点。然而房地产行业作为高风险行业,背后隐藏着诸多的风险隐患,其具有综合性、扩散性、积累性、隐蔽性、突发性的特点,对于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业务来说,是一种不可测量和难以把握的风险。随着个人住房贷款规模的扩大,该项业务的问题和风险也逐步显现出来,各商业银行应加强对个人住房贷款风险的防范与化解。  相似文献   

16.
商业银行构建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对于加强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提高银行的经营和管理水平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但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还处于不自觉的自发阶段,而且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形成与我国实行国家所有的全民产权制度及经济转轨时期特殊的经济金融格局有关,也与我国传统的经营管理思维有关。这些特殊性使得内部控制制度还不完善,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17.
企业负债经营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可发挥财务杠杆作用,弥补企业资金不足,提高权益资本利润率;另一方面,负债过度,财务风险大,影响企业再融资功能和信誉。防范财务风险的对策是确定合理的负债规模、合适的融资渠道、合理的负债期限、选择最佳的还款方式、优化资产结构及建立防范风险的机制。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一定的选题背景下,分析了导致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防范的主要措施,如股份制改革、加强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重塑银行经营机制、建立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预警机制等。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无论是业务范围还是业务规模都取得了较快发展,这给传统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等带来了一定的冲击.本文通过对互联网金融现状进行分析,指出虽然互联网金融具有支付便捷、效率高等优点,但是其本身还存在网络安全问题、缺乏监管、借贷利率高等问题.商业银行应该从加强风险防控、提升业务水平、加强与互联网金融企业合作等方面来应对互联网金融带来的冲击.  相似文献   

20.
梁静 《大陆桥视野》2024,(3):96-97+101
部分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不成熟,配套的制度规范不健全,内部控制存在一定缺陷,带来一定的经营风险。内部控制是农村商业银行稳定发展的先决条件,其核心内容是风险防范,如果银行内部控制出现问题,必将对其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农村商业银行应加强内部控制,以便有效防范化解风险并实现运营目标。本文简要分析了农村商业银行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为相关学者带来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