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严侃 《市场周刊》2005,(1):39-39
2004年12月11日中国成品油零售市场放开,垂涎这个巨大市场的国际石油巨头最近纷纷加大了国内布局的步伐。8月份以来,在短短三、四个月的时间里,已有超过18亿元外资投入到销售终端加油站的建设中,与两三年前不同,这一次外资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与国内大型石油企业合作的方式。  相似文献   

2.
吴惠 《市场周刊》2006,(4):28-28
根据加入世贸组织的相关承诺,去年12月11日,我国物流行业已正式对外资全面开放,外商被允许独资进入包括货代、快递在内的国内物流市场,由此国内物流市场也掀起了一股外资并购的浪潮。  相似文献   

3.
乐耀辉 《理财周刊》2006,(10):104-105
现如今,房地产市场真可谓风云际会,变幻无常。这边厢,国内开发商与调控政策斗智斗勇。那边厢,外资纷纷涌入内地房地产市场,进一步推高了内地的房价。  相似文献   

4.
面对1700亿元年销售规模,年均17%左右速度递增的中国医药市场,外资不可能不怦然心动,大规模涌入是迟早之事,在未来真正的较量中,熟悉市场与资源是内资企业的优势,而外资在资金及运莒模式方面,国内企业难以望其项背,这中间的时间差即是国内医药流通企业成长的机会。  相似文献   

5.
对外资投资国内房地产市场设限,并不是完全把外资拒之门外,而是要改变目前外资进入国内房地产市场的规则。  相似文献   

6.
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国内零售业市场不断开放。面对我国经济长期、持续增长和国民收入提高,近年来外资开始通过并购大量进入国内市场,对我国零售业带来了一定的竞争和冲击。而外资进入我国零售业市场主要的动因来自我国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速差异,实现财务协同效应,追求规模经济及扩大市场势力,及我国外资并购政策等。  相似文献   

7.
“十五”期间,我国加大了物流领域的开放力度。外资进入国内物流市场的速度明显加快,跨国物流公司采用并购的办法在中国快速扩张,国有、民营与外资三足鼎立的格局正在发生变化。受体制和机制约束,部门分割、垄断,地区封锁的现象依然突出。尚未建立公正、公平、公开的竞争市场与机制。  相似文献   

8.
宋茂霞  张明燕 《市场周刊》2004,(8):48-48,76
面对外资连锁巨霸疯狂侵占中国零售商业市场,文章从外资连锁企业市场策略以及国内连锁超市存在问题入手,结合实际谈了一些应对措施和策略。  相似文献   

9.
试论我国外资并购法律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市场为取向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我国企业并购的蓬勃发展。为了建立健康、有序的并购市场,规范并购行为,国家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的相关法律、法规。然而有关外资并购的法律、法规仍滞后于外资并购的迫切需求,并存在立法体系及模式方面的问题;国内外资并购的蓬勃发展,促使我国加快外资并购的立法步伐。本将以此入手浅论外资并购法律方面的几点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2000—2015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数据,研究了外资撤离对中国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外资撤离降低了直接关联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这种负面影响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行业和市场导向型外资。机制分析表明,外资撤离引起企业成本加成下降,改变企业中间品配置,进而削弱企业获取出口附加值的能力。涟漪效应研究发现,外资撤离产生的行业内关联和后向关联有利于本土企业提升出口国内附加值率,但前向关联会对下游企业的出口国内附加值率产生了不利影响。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外资撤离对中国企业的影响具有两面性,外资撤离虽然对直接关联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产生了负面影响,但也为行业内和上游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市场空间。  相似文献   

11.
自1992年开放零售业以来,外资在国内商业领域中注入的比例逐年增多,但随着加入WTO后中国零售对外开放政策的进一步放宽和外资零售企业在中国本土化进程的深入,未来外资零售企业的在华动向令业内人士关注。特别是全球最大的零售商业企业沃尔玛进入中国市场,将会给中国的零售业市场带来什么样的冲击?外资零售企业与零售商业在中国将会有什么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老年人口在不断增长,养老产业仍以国内机构为主,外资机构在国内市场几乎为零。中国政府已经做出相关措施积极吸引外商及外资机构。文章具体将向外商、外资机构阐明中国政府的有利措施,从而提高外商、外资养老机构进入中国市场的热情,促进国内养老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国人为外资规模的扩大而欣喜的同时,忽而发现,许多为大家所熟悉的国内名牌在被外资并购之后逐渐从市场上销声匿迹,有的即使还在市场上抛头露面,也是名存实亡,岌岌可危。  相似文献   

14.
房地产业是高投入、高风险的行业。2003年以来,我国逐步加大了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国内资金尤其是银行资金的流入受到越来越大的限制。这就为外资快速进入我国房地产市场打开了方便之门。如何保证在有效利用外资的同时,又避免其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负面影响,已成为国内学者普遍关注的问题。因此有必要总结近几年我国房地产市场外资结构的变化,揭示这些变化的原因及其负面影响,进而提出房地产市场外资的监管措施。我国房地产市场外资结构的变化在我国,外资包括港、澳、台投资和外商投资。20世纪80年代后期,外资开始进入我国房地产市场。经…  相似文献   

15.
高水平市场开放是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的应有之义,包括对国内民营经济与对国外外资经济两方面的开放,有助于我国对外开放与国内改革的更好结合,是我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重要桥梁。由经济理论可知,市场开放不仅可以促进公平竞争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同时还具有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以及正外部性。当前国际上市场开放的趋势是重点关注如何解决影响全球货物和服务贸易的流动障碍问题。而我国高水平市场开放仍面临着民营经济市场准入隐性壁垒问题、外资负面清单管理不完善问题以及制度型开放与国际规则仍有较大差距问题。应坚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利用好两个市场与两种资源,在确保国家安全的情况下不断提高我国市场开放水平,实施制度型开放。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国内储蓄也节节攀升,且国内储蓄总额高于国内投资总额,出现了内资闲置与外资引入的“双溢出”现象。因此有必要分析我国目前内资与外资的关系,重新定位我国引进外资的战略,从而合理地使用我国的内资与外资。  相似文献   

17.
从2005年开始,国内乳品行业出现了资源和优势加速向大企业靠拢的趋势。为了利用好这一趋势,国内乳业巨头走上了内外兼修的道路,出现了对内加紧市场的整合和布局,对外加速与外资合作,引进资金和技术,力争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产业组织理论来解释外资在投资于我国房地产啼渤时采用何种策略达到其炒高房价的目的。分析结果认为,外资高成本、高定价的策略可以使国内开发商与之形成默契舍谋跟随其定价策略定出高价,抬高房地产市场的整体房价。调控外资在房价上涨中的作用,需要金融体制改革与之同步进行。汇率制度改革,金融市场完善,外汇进出的监管,都是必须的措施。要从整体上使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需要有一个宏观的视野。  相似文献   

19.
外资大举进入中国房地产市场,有利于房地产金融体系的发展以及推动国内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但是也加大了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泡沫以及金融体系的风险。外资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具有两面性,有待于金融监管及相关体制的完善,从而使外资真正为我国房地产市场所用。  相似文献   

20.
随着加入WTO后的市场开放,将有越来越多的外资涌入国内,寻找投资机会。民营企业不应该错过借助外资发展的机会。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民企利用外资的水平依旧不高。把握外资流向的新趋势,了解今后外商投资热点,对于民企来说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