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国内相关地区沿海经济开发中央及地方财税支持政策概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加快我国沿海地区的经济开发建设,中央和地方都制定和出台了相应的财税支持政策.从中央制定的财税支持政策来看,主要包括税收优惠、中央财政补助、给予特殊政策和鼓励设立产业基金等方式。从地方财税支持政策来看,主要是有针对性地加大税收优惠和专项财政补助的力度。本文围绕上海浦东、天津滨海新区、海峡西岸经济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和江苏沿海等5个地区的财税支持政策进行深入分析和整理,为辽宁沿海经济带财税支持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自2009年5月《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出台以来,国家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智能装备产业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在推动制造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中起到重要作用,"十二五"期间国家将持续加大对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的财政支持力度。2012年,国家将继续实施《智能制造装备发展专项》,为此,本刊记者特采访有关主管部门,对该专项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3.
在国家振兴装备制造业政策的稳步推进和实施下,西安市装备制造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已成为全市经济的支柱产业.本文在介绍西安市装备制造业发展概况的基础上,分析金融支持西安市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深入剖析了西安市装备制造业融资的个案;提出了加大金融支持西安市装备制造业不仅要为企业提供多样化融资服务,更要引导企业问加强产品的关联性,推动核心企业走集团化之路,促进民营中小企业提高产品的配套能力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进入21世纪,世界产业转移已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不仅转移的速度和频率在加快,而且在持续进行原有产业类别转移的同时,已经开始把装备制造业、重化工业和计算机硬件产业作为转移的重点。这对于辽宁老工业基地而言,应当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财税政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工具。为此,笔者提出了在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背景下加快辽宁产业结构调整的财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为落实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建设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国家战略,大连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了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同时构筑起先进装备制造业和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两轮驱动"的现代产业体系,为我市成为辽宁沿海及东北地区的核心城市提供强大支持.  相似文献   

6.
有效的财税政策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我国扶持高新技术发展的财税政策在广度、深度上尚显不足。应在准确界定高新技术产业内涵的基础上 ,进一步强化税收优惠政策 ,加大财政的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的背景下,制造业逐渐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当前,我国制造业在要素结构、产业链水平及创新能力等方面存在着不足。为此,相关部门应依托数字经济,通过培植创新平台、加大创新力度,推进产业融合、加快产业升级,优化发展环境、健全基础设施等策略,推动我国制造业的动力变革、效率变革及质量变革,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支持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的若干财税政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的确定和实施,对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东北亚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在支持辽宁沿海经济发展过程中,财税政策能够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从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支持高新技术产业、民营中小企业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思考,提出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十二五”时期,辽宁经济发展“前高后低”,老工业基地振兴面临巨大挑战.本文从税收视角,运用辽宁和可比省份近10年来的经济税收数据,进行纵、横比较和分析,揭示出辽宁经济运行中存在五个方面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实行人才兴业战略、发展民营经济、做强高端装备制造业、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经济、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等六项振兴辽宁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小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离不开国家的政策扶植,尤其是财政和税收政策的大力支持.但是,当前我国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体系却存在若干缺陷,对中小企业的扶植力度有限.因此,在新形势下构建一个有效的中小企业财税支持体系势必可待.  相似文献   

11.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作为一个新兴的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要将其建设成中国经济发展的“新一极”,将离不开财税政策的有力支持。虽然近年来北部湾经济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较为迅猛,但通过对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发展现状及现行财税政策进行分析,发现其在发展中面临着财税政策支持力度不足等方面的困境。因此,需要对原有的政策、体制等方面进行改革和不断完善,同时要全力争取国家更多更优惠的财税政策支持,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建设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2.
循环经济是一种倡导以物质不断循环利用为基础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启动和推广离不开政府的财税政策支持.政府应加大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配套公共设施建设的投入和转移性支出,通过调整税制和加大税收优惠政策来促进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节能环保产业是一个跨产业、跨地域、跨领域的综合性新兴产业,对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安全都具有重大长远的影响。我国已采取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针对目前我国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存在的问题,提出若干建议:加大节能环保产业财政投入力度,完善政府采购政策,开征环境税,扩大税收优惠政策,充分利用国际组织资金。  相似文献   

14.
加入WTO对桂林市经济和税收产生了双重影响.直面新的形势,经济上,桂林市应以旅游为主导产业,改善投资环境,加大吸引利用外资力度,采取有效措施支持和保护民族工业发展.税收上,应按照WTO运行机制要求,完善我国的税收制度和政策,使我国的税制与国际税制结构接轨.  相似文献   

15.
促进广西经济欠发达地区财源建设的财政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欠发达地区政府部门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念;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合理部署产业布局,确保稳步发展地方经济;抓住机遇,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不断壮大地方财源;实施灵活多样的财政援助方式;加大建设国债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合理界定财政投资方向;加大财税支持力度,积极发展民营经济。  相似文献   

16.
欧洲共同农业支持政策对于欧洲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的改善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这种作用在随着其共同农业支持政策的完善而不断自我强化。欧洲共同农业支持政策主要包括共同农产品价格支持体系、共同农业市场组织、共同农业公共服务政策支持体系、共同农业财税、农业信贷和保险支持体系等。我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很有必要借鉴欧洲共同农业政策及其相关财税金融政策的经验,在今后的工作中应重视农业结构调整政策在我国农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作用、进一步强化财政金融支农的政策支持力度和保持农业支持政策的连续性和与时俱进性。  相似文献   

17.
文章基于2005-2007年中国省域装备制造业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对中国省域装备制造业相互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省域装备制造业在空间上相互依赖;装备制造业工业增加值不仅受当地装备制造业发展状况的影响,同时也受相邻省域装备制造业发展状况的影响;技术创新和外贸出口对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工业增加值的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最后,根据结论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地方政府(主要是地级市、县市)支持工业转型升级的动力不足,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向技术密集型、绿色低碳型转型、技术改造上投入动力不足,这与现行财税体制紧密相关。目前,企业所得税在总部缴纳、地方政府从增值税中分成比例较低、地方财政在技术改造上投入的收益具有外溢性、跨期性、挤出效应,导致地级市、县市动力不足。要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需要进一步完善财税体制,提高地方政府从工业转型升级中的收益,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在技术改造、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上的财政投入,以中央财政投入为主,并要进一步加大中央财政投入力度;提高地方在增值税中分成比例,尤其是县市分成比例;加大对经济不发达地区与工业转型升级相关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相似文献   

19.
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财政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世纪初,我国农业及农村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在促进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方面,政府财政可以发挥积极作用,如运用财税政策积极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对农业的综合支持力度,积极推进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继续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实行平等的农业支持政策,给予不同所有制农业经济组织以公平待遇;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全面繁荣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20.
运用完全分解模型研究了"十五"和"十一五"两个时期工业电力消费强度波动,从工业行业小类、工业行业大类两个角度对我国工业电力消费强度波动的影响进行分解,并对执行差别电价政策的四个制造业行业进行政策效果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十一五"期间,我国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节能降耗和产业结构调整,对高耗能企业实行差别电价和禁止实行优惠电价,强度效应和结构效应均对工业电力消费强度下降起着正作用,但起主导正作用的依然是强度效应。要促使工业电力消费强度下降和保障差别电价政策实施效果良好,应加大对制造业中高能耗行业的监控力度,继续加大差别电价政策的实施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