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还记得南澳县海域那艘连续2年被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播打捞过程的明代古沉船"南澳Ⅰ号"吗?如今,它又"肩负"着新的重任——成为汕头申报加入海上丝绸之路中国段世界文化遗产的文物史迹点!近日,受广东省文物局委托的申遗申报文本制作团队抵达南澳县进行为期2天实地考察,正式拉开了汕头的"海丝"申遗序幕。当前,国家提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战略,作为改革开放先锋省份的广东,将在新一轮对外开放中抢占先机,参与海上丝绸之路  相似文献   

2.
《潮商》2014,(5)
正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自秦汉兴起以来,就是联通东西方的重要海上通道,为繁荣亚非欧国家商业贸易、推动东西方沟通交流作出重要贡献。2013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出访欧洲和亚洲国家时,先后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大战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对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汕头因侨而立、因侨而兴,"海  相似文献   

3.
陈小芸  张丽纯 《潮商》2016,(6):17-20
文化产业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朝阳行业,是汕头实现经济社会双转型的重要战略契机和发展引擎之一,亦是提升汕头软实力的重要支柱产业.汕头具有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文化资源和文化品牌,这是汕头文化产业发展的宝贵资源.近年来,汕头各区县在文化事业发展的过程中,都注重挖掘利用本地的文化特色资源,形成了一批独具优势的文化品牌.在当代文化方面,有潮剧、潮乐、英歌舞、陶瓷微书、瓶内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历史文化方面,有侨批档案等华侨历史文化及"南澳Ι号"等与海上丝绸之路资源."南澳I号"明代古沉船遗址作为申遗的代表,全力争取加入海上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中国段)城市行列.2011年,"南澳Ⅰ号"水下考古抢救性发掘入选2010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相似文献   

4.
正汕头早在1860年开埠前后,就是海洋强港。这里遍布"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遗迹,南澳岛便为其中的典型。南澳岛既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天然造化,也有深刻的历史镌刻。坐落在闽粤台三省交界海面、濒临西太平洋国际主航线的南澳岛,由于地理位置独特,深水港湾条件优越,自古以来是东南沿海一带通商的必经泊点和中转站,在宋代已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港口明星,有"潮汕屏障,闽粤咽喉"之称,在明朝已有"海上互市"的称号。历史学者肖国强指出,溯自秦汉以来,南澳岛即为我国利用南海丝路与其他周边  相似文献   

5.
汕头南澳岛地处闽、粤、台三省海面交叉点,辽阔的海域是东亚古航线的重要通道,海上交通十分方便,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使南澳海域不单为国人南船北上或北船南下必经之中转站,更为外国船舶来华于粤海入闽海,或闽海入粤海之门户, "为诸夷贡道所必经".  相似文献   

6.
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中亚四国期间首次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201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东盟期间又首次提出了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下文简称"一带一路")是依托亚欧大路桥与海上通道,以加强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为重点,实现各国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国际区域合作框架,目的是通过我国全方位开放这  相似文献   

7.
正历史是一部永不落幕的大戏。观看这部大戏有多种角度。通过一条海上通道——海上丝绸之路观察研究悠久而博大的中国历史,也是一个有意义的视角。《海上新丝路》一书为我们提供了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历程的丰富史料。冠名带有文艺色彩的"海上丝绸之路"其实并不只是用于丝绸的贩卖,也不是单一的一条航线,而是由东线、南线、北美航线等共同组成的集商贸、  相似文献   

8.
汕头,作为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门户,千百年来海上贸易兴盛不衰,沿海地区保存了丰富的海上商贸文化遗存,而南澳岛一带,在明朝时更享有"海上互市之地"的美誉.  相似文献   

9.
《中外企业文化》2008,(7):71-72
自晚唐开始,直到两宋,陆上丝绸之路再次中断。造成这次较长时间中断的原因在于党项族建立的西夏王朝。但古代中国与中亚、非洲和欧洲的贸易却并未停止。以泉州为中心的"海上丝绸之路"更加兴旺,东南沿海的远洋贸易取代了陆上贸易通道并蔚然成风。从陆上丝绸之路的兴衰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这一场大转换,来得却是如水一般自然,从中透露出的气息,让我们深切  相似文献   

10.
甘肃省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而"南向通道"是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连接线.甘肃省若能很好地融入"南亚通道"经济圈,其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战略地位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可观的."兰渝铁路"的全线贯通是甘肃省打通"南亚通道",全面融入"南亚通道"经济圈的最重要的一步.  相似文献   

11.
"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开发能有效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也呈现出上升趋势。基于"海上丝绸之路"发展战略,珠海各行业人才建设因此获得新机遇。针对人才供给不足和层次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本文以"海上丝绸之路"战略为基本前提,对人才供给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为珠海人才培养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曾漫路 《潮商》2015,(5):18-19
在国家实施“一带一路”的战略机遇期,在全市上下推动华侨试验区建设、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门户的关键期,汕头市海丝申遗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率先完成《汕头市海上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综合文本》(初稿),率先建成“海丝申遗”专题网页,率先成立“海丝申遗”专家委员会,率先举办以“海丝申遗”为主题的《丝路帆远》、《影数海丝》、《丝路邮品》三大展览。今年内,汕头市还将完成在南澳县海防史博物馆大楼新建“南澳I号”专题展示厅的建设任务。  相似文献   

13.
《价值工程》2016,(17):65-66
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我国在新时期的重大发展战略。如何把握机遇,在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背景下,进一步促进阳江旅游经济发展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14.
南澳位于粤东与闽南海上相交之处,是潮汕平原出海口的前沿,同时居高雄、厦门、香港三大港口的中心点,濒临西太平洋国际主航线,扼守着闽、粤、台海上交通要冲,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历史上,南澳是东南沿海一带通商的必经泊点和中转站,又是对台湾和海上贸易的重要通道。  相似文献   

15.
林海莘 《潮商》2011,(3):78-80
时隔一年后,400多年前古沉船"南澳Ⅰ号"2011年度水下考古发掘工作重新启动。汕头"南澳Ⅰ号"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保存最为完好的一艘明代古沉船。在今年为期两个半月的时间内,考古队计划将古沉船上余下的古文物全部打捞出水。明代沉船"南澳Ⅰ号"的抢救性发掘,被评为2010年度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之一。截至目前为止,沉船的发掘  相似文献   

16.
2007年6月9日,是我国第二个"文化遗产日"。就在这一天前夕,尘封海底数百年的明代沉船在南澳海域被发现,定为"南海Ⅱ号",引起社会各界的轰动。时隔两年,"南海Ⅱ号"上的珍贵宝物到底何时"重见天日",仍然是人们密切关注的焦点。记者从前不久  相似文献   

17.
福建作为福建"海上丝绸之路"的出发点,抓住机遇,发挥海洋渔业和侨乡的优势,加强与东盟各级经济合作.为东南亚国家重建建立海上丝绸之路时代,扩大经济贸易,加强文化交流,力求突出福建在国家"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岁月悠悠,当年潮汕先辈乘风破浪下南洋,闯五洲,谱写出一篇篇海上丝绸之路的壮丽篇章。两千多年的海上丝路,塑造了潮汕人敢为天下先、重商务实、开放兼容的精神品格。今天,党中央提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决策,为与"海上丝绸之路"有深厚历史渊源和现实联系的汕头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汕头作为经济特区、著名侨乡,在海内外拥有几百个潮籍商界社团,在全球拥  相似文献   

19.
正"海丝之路"粤东第一港柘林,潮汕话读音"只篮",是位于潮州市饶平县东南的一个靠海小镇,与南澳岛隔海相望。潮汕有一句俗语:"未有汕头埠,先有柘林港",说的便是位于柘林镇西南的柘林港。几百年前,这里是潮汕地区最早的对外通商港口,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中段港。潮州货物在此由"红头船"、"大龟船"转运北上津沪,南下吕宋、安南、马来西亚等地。古代名港盛极一时柘林港是潮汕历史上最早对外通商贸易和移民海外的深水港口之一。  相似文献   

20.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海上丝绸之路"政策的出台意在加强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系和缩小中西部发展差距。中国领导人的外交之行显示出中国维护睦邻友好关系的外交方针。中国尤其注重加强与中亚及东南亚边界各国的合作并出台了"新丝绸之路"这项外交策略。这项政策的背后暗含着中国国内的战略要求:维护边境地区及中国西部的稳定,确保出口市场和能源供给的安全性,发展内陆运输通道从而充当不稳定的海上运输通道的替代选择以及缩小中国东西部发展差距。新丝绸之路的复兴日前,复兴"丝绸之路"政策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