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文采用多元copula分布函数对辽宁地区小流域设计洪水进行频率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多元copula分布函数可结合分析样本数据点采用多参数进行分布曲线的调整,适用性好于单要素分布函数;在区域洪水频率计算中,多元copula分布函数计算值总体上小于单要素分布函数,且设计值均较为合理。研究成果对于区域小流域设计洪水频率分析方法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针对辽宁省无资料地区中小水利工程设计洪水过程线推求的难点问题,结合辽宁省中小流域站点实测洪水资料,提出辽宁省无资料区域中小水利工程峰量比值推求的新方法,该方法原理简单,易于操作。研究成果对于辽宁省无资料地区中小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研究方法对于北方地区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升小流域洪水计算的精确性,需要对影响小流域洪水灵敏度的因素进行精确研究。基于推理公式法,以叶尔羌河为例,对小流域洪水相关指标的灵敏度进行分析,分析了不同参数变化的影响程度对洪水计算灵敏度的影响。相关分析结果对提升小流域洪峰流量计算的精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文章基于2m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数据,采用改进的水土流失监测模型,对辽西水土流失进行动态分析。相比于改进前,改进模型可将水土流失计算误差降低20%以上。研究成果已应用到辽宁省小流域综合治理规划中,对推动小流域综合治理从常规治理到精准治理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5.
降水预见期对洪水预报精度产生直接影响,降水预见期越长,对小流域洪水预报影响程度越高。为此应用具有中尺度模式的定量降水和集合预报降水产品,结合分布式水文模型TOPMODEL对辽西某区域进行预报试验,并对各种降水预报产品进行统计试验。预报试验结果表明:各降雨产品对于小、无雨的预报准确率在70%~85%之间,而在大雨和中雨级别的准确率在55%~60%之间;定量降水和集合预报方式可延长降水预见期,但在北方旱区小流域预报精度不高,仅可为防汛决策提供洪峰和峰现时间的区间范围,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和验证推理公式法的适用性,文章以北疆博州某水源工程为例,采用推理公式法,依据设计暴雨间接推求设计洪水,并结合现场洪水调查分析成果加以验证,最终将设计洪水成果应用于本工程设计,为无实测水文资料地区采用推理公式法进行小流域设计洪水的推求提供充足依据和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极端暴雨事件的出现,导致城市内涝灾害频繁发生,原有降雨历时仅为2h的市政排水设计暴雨强度公式已无法满足城市暴雨设计的需求,因此就要延长暴雨采样历时,推求出长历时(24h)暴雨强度公式。针对以上问题,根据北京市提供的52a(1961-2012)原始降雨资料并进行数字化处理,结合水利的长历时特点,采用兼顾市政排水,水利排涝,内涝防治的采样方法,应用P-Ⅲ分布曲线进行频率分析后采用6种经典方法推求暴雨强度公式的参数值,优选出误差最小且满足规范要求的暴雨强度公式参数值,进而推求长历时暴雨强度公式,在此基础上与短历时暴雨强度公式比较,分析两者的差异,为城市雨水排除规划设计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合理布设雨量站点,控制站网密度,探索降水量与径流之间的转化规律,对于中小流域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应用锥体法对蒲石河流域现行雨量站网密度作了分析检验。结果表明,流域内至少应均匀布设6个雨量站,观测时段小于1h,可满足蒲石河流域"80%以上测次的1h面平均雨量相对误差小于±10%"的暴雨洪水分析要求。现行雨量站网密度符合SL34-92《水文站网规划技术导则》中有关雨量站数目选用的相应范围。  相似文献   

9.
董天奥 《水利技术监督》2023,(4):167-169+197
为科学合理确定的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投资标准,文章以辽宁省主要侵蚀类型东北黑土区和北方土石山区研究对象,针对不同侵蚀类型及不同的治理模式,提出不同区域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成本经济指标,为辽宁省为水土保持工程造价体系修编及后续生态建设项目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和依据。  相似文献   

10.
结合辽宁省雹神庙水文站的设计洪水成果,采用水文比拟法,确定叨尔登闸址的设计洪水情况。通过分析流域的暴雨洪水特性,计算历史洪水重现期和洪峰频率,据此对混凝土翻板闸进行设计洪水计算,进而确定施工期的设计洪水,并对该流域的泥沙特性进行分析,得出了悬移质输沙量年内分配情况,为今后混凝土翻板闸的洪水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概述了新民市东北部新农小流域的自然条件、水土流失治理现状及综合治理效果。介绍了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的布局原则、方案及设计,并对新农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辽河铁岭段某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在详细分析了降雨、土壤、植被以及地形等土壤侵蚀影响因子的基础之上,探讨了小流域的土壤的抗侵蚀性能;通过分析影响因子与坡面侵蚀性之间的作用关系,构建了基于降雨数据的全流域输沙幂函数回归方程。结果显示:研究流域内土壤具有良好的渗透性和力学性能,其抗冲刷、抗侵蚀和抗剪切破坏能力较强,土壤的可侵蚀性能较低;降雨强度和降雨量是影响坡面侵蚀的主要因素,暴雨作用下的重力侵蚀是土壤侵蚀的主要形式;影响土壤侵蚀模数的因子较多,而降雨的强度和年分布状况是决定土壤侵蚀模数的关键性因素;在各降雨强度多元回归分析中,多元回归效果最佳的雨强为最大30min雨强。  相似文献   

13.
1999年9月1日,历时12年、累计完成投资280多万元的招远市铁市小流域示范工程顺利通过部级验收。验收小组认为铁市小流域治理集生态、经济于一体,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均达到水利部、财政部制定的小流域示范达标验收标准。至此,招远市铁市小流域成为烟台市第一个通过验收的国家级水士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小流域。铁市小流域位于招远市道头镇北部,总面积7.6km’。治理前水土流失面积达7.Zlkm‘,植被覆盖面积仅为4116亩。严重的水土流失对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造成很大影响。1987年,铁市小流域被列为省级小…  相似文献   

14.
为快速有效地发挥中小河流水文站点的减灾预警作用,对辽宁省大城子水文站采用山洪灾害调查评价的技术路线分析了预警河段历史洪水信息。通过建立影响人口与预警站点之间的关联作用确定了雨量预警指标体系和水文站点的防洪特征水位,基于沿河两岸房屋基础高程确定保证水位56. 2m、警戒水位55. 0m。流域致灾临界雨量阈值为6h面平均雨量120mm或1h流域平均净雨强度75mm/h,可为流域洪涝灾害险情分析、雨量预警与人员疏散方案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
以辽宁省辽绕保护区洪水风险图编制为依托,较为系统的介绍了GIS技术在洪水风险编制图工作中的应用流程,主要包括数据收集、信息管理、风险分析及最后的制图工作,并对GIS技术的优点及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采用多因子PCP-C耦合模型,以辽河为例,对区域历时洪水进行分类。研究成果表明:PCP-C耦合模型即可充分考虑分类指标空间与空间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又可充分考虑历史洪水分类影响的多重综合因素,计算原理也较其他传统历史洪水分类方法更为简单,是区域历史洪水分类的一种方法。研究方法对于其他流域历史洪水分类具有参考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7.
采用水文变化指标方法对辽宁东部某区域水库建库前后的水文特征变化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建库前后区域月流量偏差率在-58.9%~0.7%之间,建库后非汛期变化偏差率大于主汛期;建库前后区域径流年极值变化较大,相比于建库前,其径流年极值变化在-3.08%~25.07%之间,建库前后水文极值变化偏差率较小;区域水库最大、最小1日流量出现时间建库前后的偏差率在-8.37~1.59%之间,建库前后对区域最小1日流量出现时间影响大于最大1日流量出现时间;相比建库前,区域涨落水率明显上升,涨水速率较建坝前增加了112%。落水率增加29%。研究成果对定量分析水库建设前后的区域水文特征影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毋甜  崔文娟  郑钊 《水利技术监督》2023,(4):119-121+228
沁河下游于2021年7月出现自1982年以后最大洪水,防洪形势相当严峻。为了深入了解沁河下游洪水演进与水位表现,文章采用DHI MIKE11建立了沁河下游河道一维水动力学模型,并利用宝贵的实测洪水资料对模型进行了率定和验证。然后,将河口村水库上游山里泉水文站实测流量过程移植至河口村水库下游五龙口水文站,利用已建一维河道水动力模型,分析计算大洪水在沁河下游河道的演进过程。结果表明:洪水自五龙口站至武陟站传播时间模拟值与实测值基本一致,都约为14h左右,文章建立水动力学模型可为以后沁河下游洪水预报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9.
文章结合M-K方法对辽宁中部某典型城市1962~2016年短历时(30min、1h、3h、6h)强降水的变化趋势和突变特征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55年内,各时段短历时强降水呈现一定的上升趋势,但上升趋势较为不显著,随着短历时强降水时长的增加,各站点降水相关性增强,空间变异性减弱;各时段强降水突变点大都发生在2000年以后,受气候变化影响,城市极端降水事件变化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20.
文章结合辽宁非饱和产流模型定量评估降水时空变异性对辽宁西部洪水模拟精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静态参数下,随着降水时间尺度逐步递减,区域洪量和洪峰计算误差的递减率均值分别为-8.99%和-5.85%,在动态参数下,降水时间变异对洪峰和洪量影响较小;降水空间的变异对洪水模拟精度影响明显,降水空间分辨率的逐级变化,区域洪量和洪峰误差在静态参数下影响度明显好于动态参数,研究成果对于区域洪水模拟降水时间尺度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