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D工厂重型发动机装配线为例,分析其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物流配送浪费现象,运用精益生产的思想,研究并设计拉动式投料系统。结合动力总成装配线的共性问题,设计防错系统,保证拉动式投料系统的准确稳定运行。根据拉动式投料系统设计以及零部件属性,在装配线现场采用3种不同形式的物流模式,保证装配线生产及物流高效运行。该物流信息系统的应用实践表明,车间实现了免拉线全自动下账盘点,系统扣料准确率达99.3%,有效降低在制品量75%,减少人均低效作业3.5h/月。  相似文献   

2.
冲压生产的电子看板物流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某汽车公司冲压厂电子看板物流系统的设计构造与具体应用,通过现场总线技术、QAD系统与LED技术相结合,并科学的应用精益生产中准时化生产原理,建立拉动式生产看板系统,实现生产控制信息与物流信息的实时传递与监控,保证了生产及时、高效,杜绝过量生产。  相似文献   

3.
结合企业的生产模式,对零部件配送信息化应用进行分析.通过ERP系统与MES系统有效结合,建立一套汽车制造企业JIT拉动式生产物流系统并得到有效应用.  相似文献   

4.
吉利金刚汽车公司通过应用P—SCM系统,建立了准时化物料供给体系。实现了拉动式生产,优化了采购供应链。  相似文献   

5.
精益造船模式的成功应用,离不开完善的加工物流系统以及精益思想指导下的加工物流管理。文中仅从物流编码系统及便利的ERP管理系统、人员配置及物流运营流程、车间布局及部件存放场地规划和5S管理几个方面,对为实现精益制造服务的加工物流系统进行介绍,为我国造船企业在如何建立和组织加工物流的系统和流程,以配合拉动式的生产需要,并在最小化在制品和半成品库存方面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王红 《中国质量》2012,(3):14-16,20
一、顾客的需要是拉动式管理的源动力(一)拉动式生产的目的、意义。拉动式生产起源于丰田公司,简单来说是指由代表顾客需求的订单开始,从产品总装配出发,每个工作重心都要按照当时对于零部件的需求向前工序提出要求,发出工作指令,前工序工作重心则是要完全按照这些需求进行生产;这样反工艺顺序地逐级"拉动"前面的工作重心,以保证在需要的时间生产所需产品和数量。  相似文献   

7.
从食用油压榨企业的生产系统出发,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区内的广发植物油厂为例进行分析.由于其生产系统的布局不合理造成了很高的物流成本,对此进行了生产系统的布局优化,并运用加权因素法对布置方案进行评价,改善后的生产系统产生的物流量明显减少,而且节省了人力,提高了生产设备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8.
宋莹  乐德林  谢琼 《物流技术》2011,(13):170-172,213
结合企业的生产模式,对零部件配送信息化应用进行分析。通过ERP系统与MES系统有效结合,建立一套汽车制造企业JIT拉动式生产物流系统并得到有效应用。  相似文献   

9.
装配生产线平衡的改善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将精益生产有关理论运用在企业生产管理中,通过实例阐述了装配生产线平衡改善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并对装配生产线的平衡进行了分析和改善.  相似文献   

10.
翁卫兵  杨广君 《物流科技》2010,33(10):87-91
精益制造和拉动式生产系统越来越受到制造型企业,特别是装配企业的重视。作者以一个发动机厂的厂内物流规划为基础,阐述了如何将PFEP理论应用于厂内物流规划的过程中,以更好地将精益制造思想和拉动式原则成功应用于在发动机厂延伸到供应商和客户的整体物流流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