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马艳丽 《价值工程》2021,40(2):23-25
本文基于2009-2018年我国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面板模型对我国科技金融发展对科技创新的影响进行分析.将科技金融划分为政府、企业、资本市场以及社会资本为主要的衡量指标,同时把科技创新分成三个阶段.分析结果显示:在技术研发阶段,政府、企业中资金投入以及资本市场都对其产生正面影响;在市场化阶段,除资本市场在此阶段没有显著影响其余都有影响,但是企业中人力资本对其有着负面的影响;在产业化阶段,企业的资金投入和资本市场都有着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2011—2019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得到科技创新综合指标,运用聚类分析和面板数据回归,分析科技金融投入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内科技创新的影响.通过差异对比,探讨科技金融如何在不同发展程度的区域内更为高效地配置有限的资源,以缩小发展差距.实证结果表明,无论在发达地区,还是中等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科技金融资金投入和科技人员投入对科技创新均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对比地区之间的差异发现,科技资金投入对科技创新的影响随地区的发达程度递减,而科技人员投入对科技创新的影响随地区的发达程度递增.  相似文献   

3.
科技创新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主题。文章从政府和企业R&D投入的角度,首先统计描述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和企业R&D投入结构的变化,然后实证分析了政府和企业科技投入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政府和企业的R&D投入均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正面影响,且企业具有较高的溢出效应。因此,我们在加大政府科技投入的同时,应更注重企业科技投入以及其创新能力的培育。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浙江省106家上市公司2011-2015年的面板数据,从企业RD投入的角度对科技金融政策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科技金融政策是通过企业RD资金投入和企业RD人力投入的中介效应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促进作用的,且企业RD人力投入的中介作用大于企业RD资金投入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5.
何宜庆  徐卫华 《财会月刊》2017,(12):102-107
本文利用熵权法得到我国1997~2014年30个省域面板数据的金融深化和科技创新综合指数,然后以金融深化作为门槛变量,对金融深化与科技创新对我国产业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当金融深化水平分别达到相应的门槛值时,金融深化都能够支撑科技创新推动第一、第三产业增长;2对于全国或是中西部地区,当金融深化水平达到门槛值时,金融深化都能支撑科技创新推动第二产业增长,而对于东部地区,金融深化不能支撑科技创新推动第二产业增长;3要想发挥金融深化对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所需的金融深化门槛值均随着产业层次的提升而提高。  相似文献   

6.
张萍萍  戚竞岳 《价值工程》2021,40(16):106-108
基于价值链视角,选取DEA模型测度了2011-2018年间中国高技术产业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两阶段创新效率,并运用系统GMM动态面板回归模型分析其创新效率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研发和转化阶段创新效率分别为0.534和0.390,通过两阶段回归分析,企业规模和科技水平对创新活动两阶段均有明显的促进效应.政府扶持抑制科技研发,却会提升企业的转化效率;人力资本在研发阶段有着明显的正向影响,却在转化阶段抑制创新.  相似文献   

7.
以财政分权为契机,选取2009—2019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DEA-Tobit两步法对地方政府科技投入效率进行测度,并探讨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科技投入效率的作用。结果表明:我国地方政府科技投入效率整体上呈改善态势,技术进步是主要贡献因素,但效率均值偏低,地区差异明显;财政支出分权、收入分权以及财政自给率均不利于政府科技投入效率的提升;除分权因素外,市场环境、金融环境、人才环境亦对其有显著影响。据此提出财政差异化支持地方政府科技投入效率的提升、优化财政分权体制、加强体制外环境因素协同作用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文章运用2002-2011年中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考察科技经费投入中政府资金对企业资金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在科技经费中政府资金对企业资金投入存在杠杆效应,且这种效应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而不断减弱,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9.
基于2006~2016年我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在SDM基础上构建空间调节模型并对空间效应进行分解,研究金融集聚对科技创新的空间效应和政府支持的空间调节效应,结果表明:金融集聚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不仅能促进本地的科技创新,还能促进周边地区的科技创新,且这种促进作用在西部地区最强,其次为中部,最后为东部;当地政府支持能正向调节本地金融集聚对本地科技创新的影响,但对周边地区的调节作用主要是通过本地创新的空间溢出效应间接实现的,政府支持的调节作用具有区域异质性,东部为正向调节,西部为负向调节,中部则无显著的调节作用;金融集聚的科技创新效应和政府支持的空间调节效应具有地区差异性,金融集聚对本地科技创新的影响呈现“南北差异”特征,其中影响最大的城市主要分布在我国关中天水地区、山东半岛和中原城市群。另外,考虑周边地区政府支持模型产生的直接调节效应强于仅考虑本地政府支持的模型,表明城市间的联动政策产生了“1+1>2”的效果,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应综合考虑周边邻近地区的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10.
本文构建出一个"科技—金融"网络理论框架来研究科技创新扩散路径与政府作用,并检验政府信用嵌入金融交易结构及其效果。本研究以苏州市的科技金融网络实践为样本,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本文的基本观点是政府信用在市场交易过程的恰当运用可以推动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结合,政府信用的推动机制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府平台机构作为科技创新网络的"桥(bridge)",或者说扮演公益性"联系人"角色;二是政策性金融的市场化运作,特别是通过引导投资,以及政府信用嵌入金融交易结构来促进科技创新网络与金融网络的链接。  相似文献   

11.
管理的技术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这种“二分法”的假设对管理理论研究和管理实践产生了一些积极作用,但也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为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必须重视对管理技术性的研究,而其主要目的在使知识工作者在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下提高工作效率,使管理产生工业化的效果。对管理技术性的研究需要做好基于工件的管理活动研究、基于角色的组织研究、基于管理架构的平台研究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讨论了技术创新转移过程中的激励、评估以及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和再创新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The concept of a platform describes a set of system components that is strongly interdependent with most other system components, and that also co-determines the architecture of the system’s outcome. This concept underlies all kinds of technology-based products, collaborations that produce multi-product systems, and transactions between distinct sets of market participants. In this paper, I provide an overview of the growing scientific literature on technological platforms, and also identify three distinct, but related, literature streams: (1) product platforms; (2) industry platforms; and (3) two-sided markets. In doing so, I focus on empirical studies and mathematical models. For each stream, I then go on to describe the type of platform that the stream relates to, review the stream’s major studies (sorted by key strategic issues), and summarize and synthesize the overall findings before linking them to organizational theory and highlighting some potential gaps for future examination. In closing, I move to a comparison across streams and identify some currently unexplored aspects of the platform concept.  相似文献   

14.
企业的科技成果转换为技术标准能够推动企业生产力的发展和企业生产模式的改进。但需要说明的是,企业的科技成果向技术标准转化的过程较为复杂,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梳理和分析。一旦企业的相关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便能够帮助企业进行产业升级,这对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成为带动该领域日常生产模式改进与发展的领跑者能够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王玺  罗丽娟  叶艳琴  李璟  周晓艳 《价值工程》2012,31(14):323-324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生殖医学领域内的一些崭新的科学技术开始出现并逐渐为人类所广泛运用,试管婴儿技术便是这种背景下的产物。无论在科学发展史上还是人类发展史上,它均是一座重要的里程碑,它通过人为干预的方式实现了人类的繁衍,是对人类传统生殖方式的一种补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种创新,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但是,该项技术在运用的过程中却带来了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6.
"十二五"时期,是加强水利重点薄弱环节建设、加快民生水利发展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水利改革、加强水利管理的攻坚时期,也是推进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重要时期。明确水利的战略地位,是关系水利长远发展的根本问题。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我国水资源形势深刻变化,为了实现水利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依靠水利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17.
Entry and success in new technology domains (NTDs) is essential for firms' long‐term performance. We argue that firms' choices to enter NTDs and their subsequent performance in these domains are not only governed by firm‐level factors but also by environmental characteristics. Entry is encouraged by the richness of opportunities for technology development, while technology competition by incumbent firms discourages entry and render entries that do take place less successful. Firms are expected to be positioned heterogeneously to recognize and capitalize on technological opportunities, depending on the presence of a related technology base. We find qualified support for these conjectures in a longitudinal analysis of entry and technological performance in NTDs by 176 R&D intensive firms. While opportunity rich technology environments attract entries by firms even if these NTDs are distal from firms' existing technologies, firms require related technological expertise in order to exploit technological opportunities post‐entry.  相似文献   

18.
技术创新与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方面。技术创新是企业赖以生存的支柱和持久发展的动力,同时又影响着企业文化的发展。而优秀的企业文化又将有力地推动着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因此,企业如果在技术创新过程中注重培育企业文化,保持与技术创新能力的要素相协调,便能事半功倍地加大技术创新的步伐。  相似文献   

19.
刘睿智  王京 《财务研究》2021,(1):94-103
基于我国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调查问卷数据,本文研究了创新投入与企业成长的关系和作用机理,并探讨了内外部创新环境对二者关系的异质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创新投入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性正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提高竞争优势和降低外部融资约束是创新投入影响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性的中介路径;内部知识吸收和外部创新共享具有调节效应,均对创新投入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性的正向关系具有促进作用.本文的研究为我国创新战略实施与企业投资决策优化提供了经验证据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