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量分配是贯彻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用水总量控制红线,确保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基础性工作.本文以台州市椒江流域水量分配为研究对象,采用用水定额预测法、分类权重法等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初步形成综合性的分水方案,为椒江流域水资源规划管理提供了依据,同时也为其它类似流域开展水量分配工作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2.
魏娟 《水利技术监督》2024,(2):98-100+103
为了确保轮台县“三条红线”控制下的发展用水需求,基于轮台县城发展情况和区域水资源情况,在分析预测轮台县城2025年需水量、需水结构,并复核确定合理用水量的基础上,采用水资源供需平衡法,对阿克萨来中心水厂可供水量进行了计算探讨,提出轮台县城2025年实际需水量为311.47万m3/a,水厂年可供水量为1401.6万m3/a,在轮台县“三条红线”地下水资源管控范围内,为轮台县水资源管理和调控以及优化配置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常露  柳莹  韩阳  沈烽 《水利技术监督》2022,(3):85-88,98
文章以无锡市洋溪河-双河区域为例研究制定河湖水量分配方案,在全面调查现状用水年供用水情况的基础上,分析预测规划水平年水资源需求,计算可分配水量,制订不同来水保证率区域内各用水单元2020年和2030年河道外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并分析水量分配方案合理性.方案可行,可为水利部门落实用水总量控制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新疆水资源禀赋条件、开发利用现状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合新疆跨越式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指出调控新疆水资源的关键在于严格控制用水总量、压减灌溉面积,统筹协调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结构,提出了保障新疆水安全要求下的高效节水措施、重大水资源配置工程方案和水资源管理制度建设要求。  相似文献   

5.
文章阐述了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必要性,详细介绍了水资源监督管理体制与监测体系的建立,以及如何节约、保护水资源,实现人水和谐,确保"三条红线"目标的实现和"四项制度"的落实,以期唤起全社会节约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水资源作为重要的资源要素之一,其总量和分布状况对城镇地区的人口、产业和用地布局具有重要影响。文章通过对遵义市中心城区供用水现状和趋势的分析,明确中心城区到2035年的可开发水资源总量和用水指标,拟定水资源配置模式,最终确定届时中心城区水资源可承载的极限人口规模为342万人,适宜人口规模为290万~305万人。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南京市桥林新城为研究对象,在规划需水预测的基础上,根据桥林新城区域水资源条件,从供水水源配置、用水部门用水量配置等角度出发提出桥林新城规划水源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8.
为加强水资源宏观调控,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和科学管理,介绍了2012年苏家屯区节水增粮项目,该项目除具有经济效益外,还具有较大的社会及生态环境效益。通过分析该项目的效益和环境影响,论证了该项目的合理性,为保证苏家屯区"节水增粮"建设项目的合理用水要求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通过深刻体会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中"三条红线"的内涵,结合山西省怀仁县在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方面的制度建设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制度实施的成效,总结了落实的经验,提出了怀仁县下一步继续加强和完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从责任考核、限制纳污、用水效率和用水总量4个方面建立了辽宁省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评价体系与等级标准,通过分析RBF和SVR方法基本原理构建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评价模型;在各评价标准阀值之间构造小容量检验样本、容量样本,以实际案例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与可信度。研究表明:RBF与SVR模型具有较强的泛化能力与较高的评价精度;在2018、2025、2030、2035年辽宁省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呈现出逐渐提升的变化趋势,可为该区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规划控制提供一定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1.
以区域经济、社会效益为目标,构建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采用POS优化算法对辽宁东部地区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进行优化计算。研究结果表明:改进的优化算法可提供水资源优化配置优化求解的收敛精度和实现目标解的快速优化,可解决多目标、多供水用户以及多种约束条件下的复杂水资源优化配置问题,可提供不同方案下的水资源配置结果。研究成果对于区域水资源规划和配置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缺水已经影响到天水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城市用水不足,农业生产无水可用,进行水资源的合理调配是解决工业农业持续发展的途径。文章对天水市水资源现状和取用水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针对天水市工农业用水中存在的问题,即水资源相对总量不足、年内降水分布不均、缺水调蓄工程性的问题,结合天水市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水资源的具体调配应对策略,以期解决天水市水资源短缺问题。  相似文献   

13.
《水利技术监督》2002,10(3):8-9
第一条 为促进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保障建设项目的合理用水要求,根据《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和《水利产业政策》,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对于直接从江河、湖泊或地下取水并需申请取水许可证的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以下简称建设项目),建设项目业主单位(以下简称业主单位)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进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编制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 第三条 建设项目利用水资源,必须遵循合理开发、节约使用、有效保护的原则;符合江河流域或区域的综合规划及水资源保护规划等专项规划;遵守经批准的水量分…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乌鲁木齐市水资源禀赋条件和用水现状的分析,提出乌鲁木齐市处于严重缺水状态。随着乌鲁木齐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未来乌鲁木齐市将处于一个快速发展时期,经济社会对水资源量的需求更加迫切,文章通过分析乌鲁木齐市城市周边各种可能新增供水水源,从开源节流、工程建设、水资源调控、寻求外援等方面提出了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对策措施,为今后乌鲁木齐市经济社会的平稳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是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确立"三条红线"控制目标的主要指标之一。文章以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2017年度大、中、小灌区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首尾测算法测算该县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结果表明,该方法测算结果相对可信,测算方法简便有利于实际操作应用。  相似文献   

16.
李虎 《水利技术监督》2023,(11):134-136+140
为保障灌区农业灌溉的平稳运行及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以敦煌市水安全与高质量发展项目为例,通过对比分析了敦煌市设计水平年需水量和现状年用水量、生态分配水量指标及“三条红线”水量限制指标,结果表明,2030年灌区节水效果显著,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在保证项目水资源合理利用的基础上,提高了农业增产,增加了绿洲的稳定性。该研究为灌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及管理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确定跨省河流水量分配方案是建立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的重要任务之一。海河流域共开展了清漳河等9条跨省河流水量分配工作,基于水资源供需分析的方法提出水量分配方案,但均未与相关省市达成一致意见。现状合理用水是分水的重要基础,以清漳河为例,提出基于现状合理用水的水量分配方法。结果显示,清漳河现状存在1138万m3不合理用水量,晋、冀两省地表水水量分配比例为54.7∶45.3。该方法避免了需水预测对分水方案的影响,为其他跨省河流分水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针对地区水资源优化配置问题,预测了规划年2025年与2030年供、需水量,探讨了多目标遗传智能算法求解水资源模型。经水资源优化配置后,规划年2025年95%保证率下供需平衡,区县内最大缺水率为0.3%;规划年2030年水资源利用率及供应率均较大提高。文章可为地区水资源规划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对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前后流域总用水量及其趋势的对比分析,得出流域实行水资源统一管理以后成效显著。研究了灌溉用水量与净灌溉水量二者比例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从塔里木河流域灌溉用水量来看,流域统一管理的成效明显,为今后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文章综合考虑主观性和客观性指标建立灌区效益评价体系,采用灰色关联度法和AHP法计算确定各参数的综合关联系数。以绥中县王石灌区为例,结合灌区2005年、2010年、2015年、2017年相关数据综合评价了其综合效益。研究表明:基于灰色关联度和AHP法的综合评价法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与有效性,王石灌区综合效益符合水资源优化配置要求,研究期间总体呈逐年增大的趋势;可为提高灌区用水效率和管理水平提供一定参考,为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及其综合效益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