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与我妻子于1998年以人介绍相识.于1999年结婚后,我们一起到北京打工,2001年由于我妻子怀孕,她一人回到河北老家.我自己留在北京打工.直到2003年.我从来京打工的同乡那里得知.我妻子又另有新欢并与其同居。听到这个消息,我气愤极了.后来我通过我的朋友,录下了我妻子和他人同居的证据。  相似文献   

2.
这是笔者对一位下岗者的采访笔录。 两年前我在单位的管理岗位上下岗了。那失落感就像一下子从生活的峰顶跌落到深谷一样。面对生活的突然变故,我一时手足无措,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这之前我妻子也下岗了,由于年过四十,几次去应聘工作,却被别人婉言谢绝了。那时我想,只要我在岗上,一个月也能挣个千儿八百的,在重庆这个生活费不太高的城市里,这点钱养活一家三口也还勉强过得去,因此对妻子的再上不上岗也无所谓。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哪知我们企业的生产任务一天天滑下去。为了增效,单位开始了减员,无论工人干部,“冗员”都在…  相似文献   

3.
下岗员工再就业,是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它不仅关系到下岗员工的生活安定,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深圳市龙岗区国有企业下岗员工下岗后不失志,不气馁,顽强奋斗,依靠自己的力量走出了一条条就业之路——下岗,给她带来了新的机遇。下岗,既是对“铁饭碗”的挑战,也给人带来了新的机遇。龙岗区元龙商贸公司下岗职工陈云翠就是其中一例。她原是元龙  相似文献   

4.
一、重庆扶持发展微型企业的实践与探索重庆是一个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大山区并存、二元经济结构突出的直辖市。同时,也是一个拥有3300万居民的人口大市,有200多万下岗失业人员、10多万三峡库区移民,每年有10多万大中专毕业生需要就业,几百万返乡农民工和农转非人员等待就业。统筹城乡发展、解决居民就业的任务十分繁重。  相似文献   

5.
玫瑰香舍     
廖承泉 《东南置业》2008,(1):106-106
难得陪妻子逛街,一逛却对“玫瑰香舍”情有独钟。开“玫瑰香舍”的老板是一位下岗的中年女工,她的店专门为那些中年妇女所设,无论春夏秋冬,那些半老徐娘准能从香舍里满载而归。这在小县城鳞次栉比的服装店中,算得上生意红火。而妻子爱逛此店除了衣裙得体之外,还有一个因素是主要的——那就是我在乡下的新房也叫“玫瑰香舍”。  相似文献   

6.
拟用这个题目时我有一些担忧,我怕有人会笑我年纪一把了,还如此矫情,连我女儿看到这个题目,都叫了起来:哟哟哟……爸爸……。我不知道她是不是在笑话我。但我要说的是,我所说的一切,绝不是为了煽情,也不是马屁之作,它是真情的流露,有这样的妻子,的确是我的大幸。妻子她心地善良,豁达大度,在家里她是贤妻良母;对老人,对女儿,对我倾注了她全部的心血,惟独她很少想到自己,  相似文献   

7.
前段时间,一个在国内从事能源行业的朋友请我为她申请北美商学院的文书提意见。她为自己勾勒了一副很优秀的素描但是我仿佛是在读一份加长版的简历,大多描述都可以简化为:“我做了……”,“我赢得了……”,“我取得了……”。  相似文献   

8.
流动饭店     
<正> 前年,笔者的一位朋友下岗了,这对于一个收入本来就不高的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为此,我这位朋友曾经愁眉不展,多次求职未遂,于是就决定自己干点什么。经过一个时期的市场调查,他发现不管是在农村还是在城市,每遇红白事宴,不是进饭店大  相似文献   

9.
为生存创业     
熊开达 《经营者》2003,(5):14-16
<正> 拥有1家大型美容院、3家分店和19家加盟店的呼和浩特女老板徐春霞1987年开始在一家理发店跟着人家学技术,后来和朋友合伙开了一家理发店。再后来,她又自己开店,直到将理发店发展成为美容院。 1997年,重庆第二针织厂李友兰和丈夫双双下岗,40岁的她没有气馁,借钱办起了一间家具厂。5年后,她还清了贷款,买了车买了房,厂房也由开始时的500多平方米扩大到3000多平方米,还  相似文献   

10.
她——顾建春,是一名失业下岗的女职工,与众多下岗人一样,她曾唉声叹气、怨天尤人。然而与一般人所不同的是她能及时从失业初的悲观中挣脱出来,她深信“靠人不如靠自己”。她勇闯市场,历尽坎坷,百折不回,在劳动保障部门的支持下终于闯出一片属于她自己的天地。  相似文献   

11.
史峰 《财会月刊》2013,(10):I0008-I0008
一个周末,我们一家三口到郊外游玩。玩累了,便在一片草地的边缘找了块空地野炊。把野炊用具支好,添水烧上后,我和妻子坐在草地上休息。儿子像只快乐的小狗,在草地上翻滚、跳跃,来回不停地跑。 不一会儿水烧开了,妻子起身准备去煮面,谁知脚下一滑,跌倒了。我急忙跑过去扶起妻子,问她摔着没有。妻子说没事。我心想没事就好,可妻子瞅了一眼不远处的儿子,生气地抱怨:“这个白眼狼,光顾自己玩,我跌倒了就跟没看见一样,也不来扶我。”  相似文献   

12.
《劳动月刊》2012,(7):43-45
林峰的妻子和他冷战了半个月,他只好打通我的电话求救:“刘记者,我妻子是一个比较敏感的人,现在我说的每一句话,她都会用她的逆向思维去分析,并得出‘我不爱她’的结论,我现在都快被她折腾疯了,希望你能帮我劝劝她!”安慰完林峰后,我给周玲打了电话,听我说明来意,她提出面谈。  相似文献   

13.
他们因能干而下岗了 一次与几位企业界搞管理的朋友吃饭,席间一位姓张的朋友向一位企业界的朋友姚总推荐人才。姓张的朋友说他认识很久的一位朋友前几天被企业辞退了,看能否在姚总手下谋个差事,并极力推荐这位朋友如何如何能干,绝对是一把好手,他十分了解,敢以自己的人格担保。于是有人问:“能干的人为何下岗了?”姓张的朋友说:“说起来大家都不信,我的这位朋  相似文献   

14.
梁星 《企业导报》2005,(8):78-78
我们一家三口一直住在学校的宿合里,一间小屋被分为厨房和卧室外加办公室。我们的日子过得很像“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女儿时常问我:“爸爸,我什么时候能有自己的小屋呀!”看着她那期待的眼神,我暗下决心,一定要买房。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和妻子开始省吃俭用地攒钱。她很少买化妆品,我也戒了烟。我们把一个月的消费控制在200元左右。业余时间,我们还做起了家教。家教都是在晚上和星期天,我和妻子没有多少时间陪伴我们的女儿,总是把她托付给同事,为此,女儿没少哭鼻子。  相似文献   

15.
2000年,我与妻子双双下岗了,在当地“下岗再就业服务中心”的帮助下,我们俩摆起了小摊,勉强维持着生计。我知道这不是长远之计,想到妻子以前很喜欢做衣服,而且一直以来对各种服装都较有研究,于是,经过一个多星期的筹备,我们的小制衣店开张了。  相似文献   

16.
小幽默一组     
难看的画   一对年轻夫妇去看画展。妻子是一个高度近视眼,她站在一幅大画前仔细地看了老半天,然后大声地喊了出来:“我的天哪 !这位妇人为何如此难看 ?”   “亲爱的,别大惊小怪”,丈夫连忙走上前去悄悄地告诉妻子:“这不是画,是镜子 !” 闹 鬼   有个醉汉半夜起来上厕所,回来忙摇醒他妻子:“喂,你醒醒,咱家里闹鬼了 !”妻子知道他昨夜喝醉了酒,就说:“别又疯疯颠颠的了。”醉汉说:“真的,你瞧,我刚一拉开门,灯就自动亮了,完事后门一关灯就自己灭了,这岂不是有鬼 !”妻子一听气得指着他鼻子大骂:“混蛋 !你又把…  相似文献   

17.
朋友是个不折不扣的“惊喜妞”,她的口头禅是“今天我得到了一个惊喜”:某某商品促销赠送了电影套票,“我正好想带孩子去看《功夫熊猫》,但是又怕她闹腾不肯看,浪费,这下不怕了,多好啊。”或者“今天真是大大惊喜了一把”,原来是自己种的君子兰并没死,居然还开花了。  相似文献   

18.
花开花落     
悄悄地,妻下岗了。她很有自知之明,不等单位领导动员,便提前写好了下岗申请交上去。她是一个自立性极强的人,下岗不到一周,便避开我的反对,向周围筹款数千元购进了绢花、礼品花之类的货物,办起郁金香花店。妻的小名叫花,她从小就爱花,少时在农村割草放羊,草筐几乎变成了一只花  相似文献   

19.
笑口常开     
小张的朋友问他:“请问,每次你和你的妻子争吵都是怎样结束的 ?”  小张回答:“每次都是她跪在地上向我爬过来。”朋友大吃一惊:“真的吗 ?真难以想像。”小张说:“确实如此,她一面爬一面说,‘你这个胆小鬼,赶快从床底下给我爬出来 !’”更有趣的笑话 某单位老丁,耳朵非常聋,但他却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这一点。有一次,他请朋友到家吃饭,一位朋友讲了一个笑话,大家都笑了。老丁也跟着别人哈哈大笑起来。一会儿,老丁说:“这个笑话很有趣,但我给大家讲一个更有趣的笑话。”于是,他便讲了起来,大家听后笑得比刚才更厉害了。正…  相似文献   

20.
可乐     
来自墓地的幽默 船员的墓文 一个船员写给他妻子的:"亲爱的,我再也不用远航了,躺在你身边真幸福!比睡在甲板上舒服多了。就算现在我的卧室和你的睡房还要隔一堵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