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苏万贵 《会计之友》2007,(24):94-95
中国古人非常重视信用,不仅将其列为"五常"之一,而且将其作为立身之本.这方面的格言、故事很多,不胜枚举.论语: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孔子说: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提出施政之要,就是足食、足兵、民信,但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保留一项,那就是"民信",因为民无信不立.  相似文献   

2.
《论语》中记载了孔子与弟子子张的一段对话: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相似文献   

3.
孔子日:“足兵不如足粮,足粮不如民信”。凡古能成大事,多以信义布于天下。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如何在建立社会信用体系中有所作为,打造自身信用,取信于民,建立信用工商,提升服务理念,营造区域经济发展软环境,乃是当前之要务。  相似文献   

4.
谈信用工商     
孔子日“足兵不如足粮,足粮不如民信”。凡古能成大事,多以信义布于天下,因而工商部门要想在信用建设中有所作为,不应仅把角色定位在企业信用的倡导上,努力打造自身信用,取信于民,也是当前之要务。  相似文献   

5.
《人力资源》2009,(21):76-76
宰予是孔子的弟子,平日能言善辩,思维敏捷,孔子甚为赏识,认为他将来会成大器。但不久,孔子几次发现他在白天睡大觉,孔子没说什么。渐渐地孔子发现了他恶习难改,仍在白天睡觉,故认为自己看错了人,叹息地说:“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对于宰予这样的人,责备他还有什么用呢?”又说:“以前我对于人,是听其言而信其行,如今我对于人,是听其言而观其行。是宰予这个人使我改变了观察人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由此可见“信”的重要。实际上,诚信是中国传统道德规范中一项最重要的内容,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美德之一,也是全民道德建设纲要中处于第一位的要求。那么,诚为何意、信为何意呢?  相似文献   

7.
粮食是关系民生的重要和特殊的商品,对于有13亿人的中国来讲粮食问题关系着全球发展和安全。孔子说,“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在未来,中国必须坚持粮食自给,这是基于国情的要求,也是确保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则。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实现了粮食生产连年增长。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促进国家粮食储备区和核心区建设,在全国建立13个粮食核心产区,是我国进行的一项重要的粮食安全保障制度。围绕粮食核心区建设,有一系列亟待思考和用法律手段解决的问题,试图对这些问题构建法律解决、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8.
为将五德     
两千多年前,与孔子同时代的军事家孙武指出:“将者,智、信、仁、勇、严也”(《孙子兵法·始计篇》)。梅尧臣注日:“智能发谋,信能赏罚,仁能附众,勇能果断,严能立威”(《十一家注孙子·始计篇》),意思是说,有智力能够形成谋略,讲信用能够做到赏罚分明,仁义能够做到众人归附,勇敢能确保遇事果断,纪律严明能确立自己的威信。与儒家所提出的智、仁、勇三达德相比,兵家增加了信与严的内容,强调信守诺言与纪律严明对于为将之人的重要性。智、信、仁、勇、严被后人称为“为将五德”,是今天企业家提高自身素养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9.
在二千多年以前,孔子率领他的弟子们周游列国,谋求施展才华、治理天下的机会.他们师徒走到卫国,其弟子子路问道:“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孔子回答说:“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措)手足.”(《论语·子路》)他们走到齐国,齐景公向孔子讨问政治之事,孔子回答说:“君君,臣臣,父父,于子.”(《论语·颜渊》)这个思想,也就是历史上十分著名的“正名”思想.  相似文献   

10.
造境时代     
境.1、疆界:《荀子、强国》:“入境观其风俗。”2、地域.处所。《吕氏春秋、怀宠》:“故兵入于敌之境,则民之所庇矣。”陶潜《饮酒》诗:“结庐在入境.而无车马喧。”3、境况,境地。如:顺境,逆境.事过境迁。——出自《辞海》境界说: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的美学理论。认为境界包括自然景物与人的思想感情及二者的融合。  相似文献   

11.
李祚 《人力资源》2006,(4S):19-19
在中国古代,没有“人才测评”一词,但人们早就认识到了知人,用人的意义。孔子提出了最早的人才评价原则。他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这就是说,判断一个人,不是根据他自己的表白或对自己的看法,而是要观察他的行为,要“视其所从,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相似文献   

12.
在自然经济和传统文化层面上,诚信是道德文化的核心,强调的是内在品德修养,追求的是人格高尚,境界崇高,更侧重于精神方面的追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诚信”二字具有极其重要的分量。“忠义礼智信”是人们提倡并力求遵守的行为准则。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说过:“人而无信,未知其可也。”又说:“信则人任焉”。苟子认为:“养心莫善于诚”。[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抗日战争胜利后,内战在国共两党之间爆发。就在中国两种命运的决战中,军事、经济各方面均占绝对优势的国民党军队,结果惨败于处于劣势的人民军队。这是历史的必然、政治的必然,同时也是军事战略上的必然! 本文主要以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中的“兵民”战略思想为视角,通过讨论“兵民”战略在解放战争战果产生过程中所起的一些作用、效果,以尝试阐述人民战争思想与“兵民”战略思想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从“海尔”、“海棠”的浮沉看会计诚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诚信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是人之为人的最主要的品德。诚是诚实,诚心诚意:信是信用,遵守诺言。“正心诚意”的儒家经典“民无信不立”的悠悠古训在炎黄之地源远流长。  相似文献   

15.
魏巍  张桂舫 《活力》2006,(4):44-44
人无信不立,事无信不成。国无信不威。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我国古代的商业文化中,宝贵的诚信传统“童叟无欺”、“民无信不立”等世代相传;古人经商常云:“诚招天下客,誉从信中来”,也正是这个道理。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信用是企业进行正常商业活动和金融活动的前提和基础。企业信用档案是其在经济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经济通行证”。  相似文献   

16.
原文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译文孔子说:“君子在一起亲密和谐、相互帮助,小人在一起相互勾结。”解读 人际关系是每个人必须面对的,我们与人交往到底应以怎样的心态和方式处理周围的关系?孔子在两千多年前给了我们一个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答案,那就是“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用更通俗的解释,  相似文献   

17.
张印明 《活力》2013,(19):21-21
民兵既是民,又是兵。既参加社会各项建设,又肩负保家卫国的神圣使命:既在田间地头参加劳动.又有随时拿起武器走向战场的责任,是集民和兵于一身,汇劳和武于一体的亦民亦兵。劳武结合的群体。近年来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不断变化。从观念上破除充当现役部“二梯队”、直接参战“预备队”的传统观念和惯性思维,把主要任务定位在发挥民兵人员在经济建设主战场上的生力军作用。致力提高民兵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强化民兵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前列功能,树立民兵崇高理想。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知识和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掌握一定技能,不断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民兵工作只能加强,决不能放松,把这支队伍打造成文武双全的过硬队伍。  相似文献   

18.
付宗喜 《现代企业》2011,(10):12-13
从管理层的分工来说,一般企业的管理层都可分成三个层次,即:决策层、中间层和操作层。这样的结构组成,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层管理者的重要作用。笔者认为中间层就是“一将难求”中的“将”。决策层就是稳坐中军帐的“帅”,他们“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而操作层就是千千万万的“兵”、“卒”。  相似文献   

19.
关于总裁如何管理企业,周承标老师摘录一段故事,供大家欣赏,希望我们的企业领导有所启发。《史记》中说:“子产治郑,民不能欺,子贱治单父,民不忍欺,西门豹治邺,民不敢欺。”宓子贱治单,善于用人,功绩卓著,为后人传颂。说的是,孔子的学生子贱,有一次奉命担任某地方的官吏。当他到任以后,却时常弹琴自娱,不管政事,可是他所管辖的地方却治理得井井有条,民兴业旺。这使那位卸任的官吏,百思不得其解,因为他每天即使起早摸黑,从早忙到晚,也没有把地方治好。于是他请教子贱:“为什么你能治理得这么好?”  相似文献   

20.
关于总裁如何管理企业,周承标老师摘录一段故事,供大家欣赏,希望我们的企业领导有所启发。《史记》中说:“子产治郑,民不能欺,子贱治单父,民不忍欺,西门豹治邺,民不敢欺。”宓子贱治单,善于用人,功绩卓著,为后人传颂。说的是,孔子的学生子贱,有一次奉命担任某地方的官吏。当他到任以后,却时常弹琴自娱,不管政事,可是他所管辖的地方却治理得井井有条,民兴业旺。这使那位卸任的官吏,百思不得其解,因为他每天即使起早摸黑,从早忙到晚,也没有把地方治好。于是他请教子贱:“为什么你能治理得这么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