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经济人”与“道德人”亚当·斯密经济理论的重要基础,他一方面认为“经济人”是以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为惟一目的并积极从事经济活动的主体,利己是“经济人”人本性,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出发点;另一方面“经济人”也必须是有道德的人,如果人类没有基本接受的道德规则,社会将会崩溃。利他是“道德人”的社会属性,是社会存在的基础,人是“经济人”与“道德人”的统一体。追求幸福是每个个人和社会的最终目的,追求财富是获得幸福的手段和基础。  相似文献   

2.
企业人性化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符合社会和组织发展的趋势,而企业人性化管理的本质是“尊重人”、“服务人”、“依靠人”、“发展人”。  相似文献   

3.
李若水 《财贸研究》2000,(5):74-75,78
<正> 一、政治管理的民本理念和“仁爱、德治”思想 儒家的管理思想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认为充分发挥人的作用,是搞好管理的首要条件,即所谓“为政在人”。 应该说,儒家“以人为本”的“人”既包括“亲亲”和“贵贵”,又包括“贱者”和“疏者”。一是作为管理者的“人”,一是作为管理对象的“人”。作为管理者的“人”,儒家提出“德本才末”的得人标准。对于这一点,《大学》不厌其烦地引述了《尚书·秦誓》里的一大段说明:一个人即使没有才能,但只要心胸宽广,有能容人的品德,便可采用,相反,即使你非常有才能,但如果你嫉贤妒能,容不得人,也是危害无穷,不能任用的。即“唯仁人能爱人、能恶人”。儒家之所以认为德行对治国平天下有第一位重要作用,是因为世道人心、上行下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领袖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大学》强调的“絮矩之道”就是说明以身作则的示范作用。“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相似文献   

4.
<正>“以人为本”是中国农民享受国民待遇的理论依据1、“以人为本”的内涵以人为本中“人”的涵义,这个“人”成为一个“经济人”,或曰经济关系的人格化。从经济人的角度思考,这个人是普遍具有利益取向的人,这种利益取向没有高低之分,完全是平等的。以人为本中“本”的涵义,意味着要把增进全社会和每个人的利益总量作为评  相似文献   

5.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会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和谐会计”观念的提出及本文的概念界定 知识经济时代是“以人为本”的时代,“人本”理念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的各个领域,这是时代的进步。党的十七大以及胡锦涛总书记报告的核心议题是如何“造福人民”,明确了“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核心”这样的统领性观念,目的是构筑人与人和谐、人群与人群和谐、全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6.
企业具有创新的“人”是重要的,要帮助这些人将好的想法实现商业化。帮助“有钱人”和“有想法的人”相结合。  相似文献   

7.
你,也许曾是“人狼”。你,可能就是“人狼”。你,必定将是“人狼”。别以为这是危言耸听,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只——“人狼”。《人狼国度》所展现的,既不是《狼图腾》中的“狼性”,又不是《藏獒》中的“犬性”,也不是《哈利·波特》中的“神性”,更不是《魔戒》中的“魔性”,而是人的“本性”——人性 狼性。  相似文献   

8.
故事制造     
故事中“人”是主干,思想的解放、思维的革新、创意的进发和灵感的闪现,离不开“人”和要干的“事”  相似文献   

9.
《庄子》一书内容极为丰富和广博,天下无物不纳入其中,可以说是中国先秦时代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在这一著作中,“道”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始终,“道”是《庄子》的灵魂,是其所要阐释的根本内容和所要追求的终极目标。而对“道”的诠释就不能不涉及“道”与“天”“人”的关系问题,庄子正是通过对“道”与“天”“人”关系的层层剥离中显现“道”的具体而抽象的内涵。  相似文献   

10.
“同人”卦离下乾上,离为火、乾为天,火性炎上,向上升华,象征光明,与天相接,与天相应,故称天火同人。《序卦传》:“物不可以终否,故受之以同人;”故“同人”义与“否”相反,不仅是“天地人”的应感关照,而且人与人必能相聚同济,故称“同人”。实际上“同人”与“大有”两卦同体紧接相连,只是位置的调整和转换。卦辞“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贞。”释卦辞:君子要胸怀坦荡地到社会中去与人交往沟通,这是陶冶情操和成就事业的捷径;能够培养起征服大江大海艰难险阻的勇气和魄力,有利于君子持守正道的征兆。  相似文献   

11.
杨铭铎 《商业研究》2007,(5):186-188
饮食美的创造活动实际上是主体人在饮食生活、生产实践中按“美的规律”来构筑满足自己的“饮食审美化”的活动。因此,在餐饮生产劳动中饮食劳动主体美既是饮食美创造的出发点,也是饮食美创造的归宿点,贯穿于饮食美创造活动始末,为饮食造美的第一要素。具体对于饮食“造美”活动中的劳动主体美的内涵把握,依据社会主体人“生物人”与“社会人”的双重属性,将其划分为“劳动主体美的生理基础”和“劳动主体美的心理要求”两个层次。  相似文献   

12.
“社会公正”与“公正”有着难以割舍的联系,但不能简单地将二者等同。“公正”是一个涵盖“正义”、“公平”、“平等”的总体性社会关系范畴;“社会公正”则是一个通过人的活动所实现的社会发展的客观过程,是一个社会发展逐渐与人的生存和发展相一致的过程。马克思主义视野的“社会公正”是社会整体意义上的公正,是为每个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现实条件的公正。  相似文献   

13.
基于传统“诚信”思想的现代商业道德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勇  胡军 《商业研究》2003,(19):161-163
“诚信”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最重要的基本规范之一。“诚信”是个人立身处世,加强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是人与人交往的基本准则;是治理国家的基本准则。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诚信”思想中的精髓,对于加强以“诚信”为中心的现代商业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现实的人”是马克思主义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也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理论的逻辑起点。本文在阐述了“现实的人”的涵义之后,从三个主要方面论述了“现实的人”的当代意义,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现实的人”的涵义。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的文化渊源流长,博大精深。其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一个“仁”字。孔子用“仁”界定人,认为仁者,人也,仁者爱人。爱人即“爱众”,保持人与人之间亲密、亲和的关系,才能国强民安平天下。从仁者爱人的思想出发,儒家提出了一套“以人为本”、“天人合一”、“天地之性人为贵”的管理思想。也就是说,一切管理的对象最终都是人,一切“物”都是人创造并使用的。因此“人”便是管理工作的关键,把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了,管理就有了基础和保证。同样,管理靠谁去做?靠管理人的人。不论从管理者的角度还是从被管理者的角度分析,核心都是人,这就是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6.
去年高考作文以“诚信”为主题,大家开始纷纷扬扬地论“诚信”,把“诚信”拿出来作为衡量企业和企业人的尺度。诚信作为做人最基本的原则,应该是每个人一生不可避免遇到的,也是自己不可丢失的,对于企业和企业人来说更应该格守诚信。 诚信对于今天的中国人来说,多多少少要打些折扣,而作为中国的企业和企业人,在诚信二字的面前犹显苍白无力。  相似文献   

17.
信息化之“化”不是可有可无的。信息化的关键还是在于“人”。3000年前,甲骨文的“化”字,就是两个“人”字的合成:正写的“人”和倒写的“人”合二而一,表示一种关系意义:生与死的交易。  相似文献   

18.
<正>新《公司法》规定一名自然人或一名法人可以设立“一人有限责任公司”,但有些人对于“一人公司?既要缴企业所得税,又要缴个人所得税的要求很不理解。实际上,这种做法并不存在重复征税。“一人公司”注册的是企业法人性质,根据规定应缴纳企业所得税;当“一人公司”税后利润分红,股东取得红利所得时,根据规定应缴纳个人所得税。“一人公司”同时缴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是有区别的:首先是征税对象不同,  相似文献   

19.
气象,“健”有天然之“健”和人为之“健”.儒家讲的是人为之“健”.道家讲的是天然之“健”。如《南粤春晓》正是由作品的大尺寸和画面大气势的物象,既构成了一种儒家哲学人世层面的自然之健.  相似文献   

20.
《浙商》2010,(15):16-16
一次在与一位年轻的温州朋友聊天时,他说温州人很“笨”,只知道赚钱,生活质量太差!地球人都知道,温州人很聪明,是“东方犹太人”。怎么说“温州人很笨”呢?不是有许多人羡慕温州人、梦想成为有钱人吗?难道会赚钱也是“笨”?这实在是一个有趣的、值得探讨的话题。这便是本期“封面报道”的由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