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城镇化进程中,我国社会结构的巨大变迁瓦解了苗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机制,加之对苗族文化挖掘、保护、传承及创新的意识不足和受到外来多元文化的渗透,给苗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带来严峻的挑战。本文从苗族文化老人年迈、部分苗寨逐步消亡及苗语传承危机等方面分析苗族文化保护的现实状况,探寻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苗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制度安排是制度的具体化,不同的制度、制度安排对人们的激励是不同的。合理的森林资源产权制度促进了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相反,不同的森林资源产权制度导致了森林资源的毁损。在苗族地区,内在制度安排包括苗族文化、图腾崇拜等,它们对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积极作用和自身的实施机制,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要促进苗族地区森林资源的持续利用,应在充分尊重苗族文化等内在制度的基础上,构建包括产权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3.
选择都匀市王司镇五寨村作为个案研究对象,对苗族村寨正式森林制度与非正式森林制度变迁以及苗族文化对森林资源产权制度安排的影响进行调查研究。苗族文化对私有产权的保护,并将之上升为本地区本宗族群众的“规举”,形成了一种非正式的正式制度,即“准正式制度安排”。它有机地将森林资源的非正式制度安排与正式制度安排结合在一起,结果使森林资源产权制度安排得到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谐社会的维护主要是依据国家制定法来执行的,但是相关问题并不能得到全面的解决,在这种背景下寻求多元化的治理模式成为一种迫切的需要。苗族作为我国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因其特殊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在维系社会秩序、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调研法对苗族地区有关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和谐发展的和谐因素进行探讨。研究发现苗族地区的榔规榔约、民间禁忌、自然崇拜以及图腾崇拜等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苗族地区的礼仪、民俗、苗族人民的重情重义、团结互助等也是加强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基本要素。通过对比苗族传统文明和"现代文明",吸收苗族地区传统文化中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和谐元素,最终对我们现代社会保护生态环境、维护和谐社会提出启示。  相似文献   

5.
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地处喀斯特地貌的贵州山区布依族村寨森林资源产权演变进行实证研究,探讨了林地产权制度(正式制度)安排和传统文化(非正式制度)在布依族地区森林资源管理中所起的作用,并提出布依族村寨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苗族议榔、侗族款约、苗侗民族谚语、村规民约在林业保护中的作用,以及苗侗传统民族法文化在现代林业保护中的作用和意义。黔东南地区杉木被明清统治阶级发现后拉开了采伐的序幕,但过度采伐导致了林业资源的枯竭,也使苗侗地区的民众生活陷入困境。在反思林木的采伐、管护方式中,苗侗民族的林业保护习俗也逐渐形成。从最初的苗族议榔、侗族款约来保护林木,到后来条款化、体系化的林业习惯法;再加上精炼的民族谚语和改革开放后的村规民约,都集中反映了苗侗民族对林业的重视,这些优秀的民族法文化至今在林业保护、发展中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针对贵州农村生活耗能对森林资源的消耗和破坏的严重情况,提出大规模建设沼气池是贵州保护森林资源,迅速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论森林资源保护的社会林业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裘晓雯 《林业经济问题》2004,24(5):312-313,316
本文阐述了森林资源的物质性、生态性和社会性等三重属性,指出了我国森林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森林资源保护需要整个社会的参与,需要广大群众特别是乡村农民的参与。作者从观念、制度、资源配置、实践等方面论述了森林资源保护的社会林业对策。  相似文献   

9.
作为苗族聚集地之一,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有众多苗族村寨分布。少数民族村寨是诸多传统农业文化遗产的空间载体,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特定的人地互动关系,其空间的选址、生产主体以及主体的信仰空间之间有着隐性的内在逻辑关系。从当下社会发展需要迫切解决的乡村振兴问题来看,对于民族传统村寨的文化保护,需要对其传统的演化路径展开研究,特别是需要对少数民族传统村寨如何产生,以及传统村寨作为整体如何进行自我生产的路径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0.
少数民族地区林地制度与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中,林地产权制度安排(正式制度安排)具有重要作用,一种好的产权制度促进了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相反,一种失效的产权制度则导致了人们对林木的毁损。尤其是林地使用权归农户后,林地使用权的稳定对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积极的影响。同时,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如苗族文化在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少数民族地区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中,我们不仅要设计合理的林地产权制度,而且还要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现阶段,我国森林资源的保护利用与林业发展还存在着有待完善的地方,为了更好、更快地推动森林资源保护利用与林业发展,笔者以探讨森林资源保护的重要意义为出发地点,对我国当前森林资源保护与林业发展中存在的几点不足进行了探讨,并着重从完善森林资源管理制度、明确森林资源保护的详细步骤、提升森林资源保护与林业发展相关人员的工作素养等方面,对如何完善林业资源保护与林业发展的几点措施进行了探讨,以完成对森林资源保护与林业发展的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12.
森林资源是林业生存、发展的基础,保护与管理森林资源是林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林业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通过对金碧镇森林资源的自然状态、现状特点、分布、管理经营概况进行阐述,发现在其各方面均存在不同问题。据此分析成因并分别从组织建设、执法力度、责任强化及管理权属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对策,以期均衡金碧镇森林资源的保护与管理。  相似文献   

13.
已有研究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对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和森林资源保护的关系进行了详尽且富有意义的探讨。多数研究发现,采伐限额管理制度对森林资源的保护作用不明显,不仅无法遏制大面积森林采伐,反而阻碍了森林经营者的造林管护行为。已有文献为进一步研究采伐限额管理制度对森林资源的保护作用提供了极有价值的线索,但仍存在影响机理分析不够全面、对森林资源保护效果的评价缺乏动态性和系统性、研究内容较为狭隘以及计量方法不够严谨等问题。因此,未来研究采伐限额管理制度与森林资源保护的关系应从如下几个方面改进:1深入分析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对森林资源保护的影响机制;2关注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的变迁及构成对森林资源保护的作用;3应将森林碳汇量等森林生态价值作为森林资源的组成部分,并探索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对森林生态效用的影响;4在计量分析中应注意制度测度偏误、模型变量内生性以及异方差性、截面自相关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森林资源的保护是一项系统的、长期的工程,要确保森林资源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乃至于生态效益,必须要制定完善的林业政策作为保障。首先简单介绍了我国林业政策变化的基本情况,然后重点从优化林业结构、促进森林"生物"多样化发展、扩大森林资源保护范围以及提升森林资源保护"档次"等方面论述了林业政策变化对森林资源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论我国森林资源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资源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于维持整个生态平衡、防止水土流失、预防自然灾害发生、改善气候等方面均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从我国现行森林资源保护立法出发,分析森林资源保护法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修改《森林法》以及相关法律的构想,以求通过完善立法,建立完备的森林资源法律保护体系,实现对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6.
罗马尼亚是一个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转轨国家,是欧洲森林资源较丰富的国家之一。在森林资源的经营、管理及保护等方面建立了一整套完整、科学并符合林业发展规律的法律、法规、规章及相关工作规定。合理的林业管理体制机制,促进了罗马尼亚的林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罗马尼亚在发展林业生产及森林资源的经营和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浅谈森林资源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森林在维持自然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功能。如何加强管理,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也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从我国森林资源的经营管理现状出发,分析森林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完善我国森林资源立法的构想,以求在完善的法律制度下实现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8.
森林资源分权管理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对森林资源分权管理政策在贵州实践20年来所取得的成就、经验和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评价,并就如何进一步改善贵州森林资源分权管理政策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9.
张哲  陈祺 《山西农经》2020,(2):11-12,15
中华传统美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民众对中国传统美食文化的需求、传统美食文化的当代价值及如何保护传统美食文化等方面进行分析,使人们了解传统美食文化的当代价值,为保护传统美食文化奉献力量。  相似文献   

20.
调查中所见,贵州苗寨控拜村的吉谷茶本质上是一种中草药,他们当作日常饮料,称之为茶,可以治关节炎等症,很有特色,而且饮用历史颇长。草木灰代替盐,清以来就发现苗族在使用,到今天亦有不少苗寨仍在使用,而且认为好吃。这实际上是苗族在艰苦环境和抗清战争坚壁清野中的创造和发现。野菜、韽鱼、韽菜、韽肉亦是苗族饮食中非常有特色的菜肴。清代对苗族的文化歧视,包括了苗族的饮食生活用品歧视,这些随着历史的发展都将一一得到纠正。清代亦有极个别的官员如胡林翼等,承认苗族的生存智慧,他所主持的黎平府将苗区家种和野生食物作了一次文献上的总结,很有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