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已经开始运行的债转股是目前我国金融制度创新与国企改革的一个热点。所谓债转股,即是将国有企业欠商业银行的债务转为商业银行对国有企业的股权,而银行则通过成立专门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转为股权的不良债务进行管理与处置。因此,债转股实际上是将国企债务和银行不良贷款双重解困寄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这一在财政支持下的金融制度创新的运作之中。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也就成了债转股故关键环节。 对化解银行不良资产,我国传统的做法和一些国家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浅析日本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理及我国的债转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在泡沫经济中,银行积累起大量的不良资产,日本政府对其进行了处理,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效果不十分明显。近几年来,我国的国有独资银行和国有大中型企业之间的债权债务很大,这严重拖累了我国的改革进程。对比日本治理银行不良资产的经验和教训,成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实施债转股处置不良资产则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相似文献   

3.
国有企业过度负债的资本结构是造成企业运营困难、银行不良资产和长期性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且有日益恶化的趋势。为了解决国有企业过度负债的问题,银行过度债权转股权是唯一出路。但目前已经提出的"债转股"的建议方案均没有可行性。因此,本文提出一个"债转股"的政策建议,供有关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4.
债转股通过清理企业欠银行的不良资产,必将对国有企业改革产生重大的影响。在此,笔者主要从理论内涵、现实需要、运行风险、存在误区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见解,以希望有利于我国债转股的合理运行。  相似文献   

5.
债转股作为我国一项重大经济政策,具有盘活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和促进国有企业摆脱困境的重要作用,但在其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各种风险.要准确把握债转股的准入点,深化国有企业与银行的产权改革;正确进行政府定位,完善立法,充分保障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高效运转.  相似文献   

6.
从西方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的产生和发展来看 ,在我国实施债转股是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的开端。我国商业银行大量不良资产是实施债转股的根源。债转股不仅是解决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重大举措 ,同时有利于推进经济深化改革 ,有助于“亏损经济”向“信用经济”转化 ,并为我国加入 WTO后提供有利条件。在实施债转股中 ,要避免其成为企业“逃债”的渠道 ,克服不良资产收购价格的不合理性 ,也要注意时间上的连续性和数量上的均衡性。  相似文献   

7.
王倩 《山东经济》2002,(2):39-40
本文就国家通过组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实施债转股来解决国有企业负债过高的这一措施进行了探讨,认为实施债转股不但可以解决企业的高负债问题,而且可以使银行摆脱不良资产的困扰,同时为建立新型银企关系创造条件。最后就债转股怎样才能转好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信为如果操作得当,便可以创造出一种银企“双赢”的局面。  相似文献   

8.
酝酿多年后,以锻造国企与银行"双赢"为目的的"债转股"政策1999年终于出台了。从"债转股"的实践看,这一政策得到了企业和银行的普遍欢迎,自9月2日首笔"债转股"协议签定以来,头3个月资产经营公司就同企业签定框架协议逾200亿元。全国将有近万亿元银行不良资产被剥离,国有企业每年减轻财务费用近千亿元。同时也应看到,"债转股"所解决的,不是改革前旧体制遗留的历史问题,而是80年代以来推行的"拨改贷"政策所产生的后果。因此,必须对"债转股"政策可能伴生的风险进行认真分析,以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9.
王剑 《上海国资》2016,(4):90-91
银行债转股可降低不良率、避免大幅折价转让不良,但资本消耗较大备受关注的"债转股"迎来首批试点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招商银行等银行入选第一批债转股试点。该试点或将跟投贷联动试点配合,由此银行可以获得投资子公司的牌照。据媒体报道,债转股首批试点规模为1万亿元,对象为有潜在价值、出现暂时困难的企业,以国企为主,"僵尸企业"不得参与。允许商业银行在不良资产处置领域实施债转股,以支持实体经济,此文件并由国务院特批以突破商业银行法规限制。前期,市场高度关注不良资产处置行业,其主力机构  相似文献   

10.
黄恺 《特区经济》2000,(5):21-22
1999年4月20日,我国第一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Asset Management Company, AMC)——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在北京正式成立。此后华融、长城、东方也相继成立。这四家AMC分别收购并经营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的不良资产。国家开发银行的不良资产主要由信达收购,开发银行既可实施债转股,也可委托信达进行。本文为……  相似文献   

11.
作为国有企业改革和对国有经济实施战略性重组的一项重要政策,债转股的实施有利于降低国有银行不良资产风险和改善其资产结构;有利于改善国有企业资本结构,降低其财务风险。但作为一种新的尝试,债转股仍然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分析债转股问题产生的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解决债转股问题,不仅有利于债转股政策的顺利实施,而且会直接影响我国国有企业和金融体制改革的前提。债转股企业的选择债转股的根本目标是通过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购买国有银行的不良债权,并将其转为对国有企业的股权,由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国有企业进行监管,从而…  相似文献   

12.
不良资产问题是一个世界性问题,我国银行体系近年来也积累了大量的不良资产,虽然政府和银行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但目前形势仍比较严峻.应借鉴美国、东南亚模式的经验,在我国银行不良资产处理中应成立专门机构;开放不良资产处置市场,加快不良资产处置进程;在处置手段上实行多元化,多种方式并用;建立国有商业银行新的经营机制.  相似文献   

13.
实行债权转股权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解决国有大中型企业债务负担,改善国有商业银行资产质量,提高经营能力而采取的重大举措,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重组和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如果债转股实施不好,那将造成新一轮的国有资产流失,因此,对债转股中的问题,必须认真分析,运用切实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一、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上的误区 企业重组、筹资方式是多样化的,而不是债转股一种方式。目前,不少企业管理者在认识上,一是把债转股简单地理解为银行将不良资产转化为股权。二是招债转股看作是国…  相似文献   

14.
在国有企业所有债务中,令企业深感头疼的是欠银行的贷款和企业之间的相互拖欠,沉重的债务使企业的改革遇到了很大困难。解决的办法通常有二种:一是兼并。如果企业在改革中被兼并,那么兼并企业就得偿还债务。可是这些国企债务比自身的资产还要多,使得兼并难度加大。二是破产。但是企业破产会造成大量的银行坏账损失,可能还会导致金融危机。目前,新的办法是“债转股”,本文拟就“债转股”谈谈国有企业改革问题,求教于同仁。一、债转股的现实意义1.支持国有大中型企业。国家经贸委和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债转股规定了五项基本条件:一、产品品种适销…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国有企业筹资方式主要是向银行贷款,形成了国有企业巨额的债务和银行大量的不良资产。本文在实际调查的基础上,针对国有企业筹资中的影响因素,分析国有企业筹资中的问题,探讨优化国有企业的财务状况及优化资本结构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目前 ,国务院已批准《关于实施债权转股权的若干意见方案》。 1 999年 9月 2日 ,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与北京建材集团有限公司就解决北京水泥厂债务问题正式签订了债权转股权协议 ,这标志着我国债转股政策开始运作。债权转股权对于减轻国企负担及化解银行的不良资产将产生积极的作用 ,是国企改革和银行改革的又一重大探索。然而 ,我们仍然要保持冷静 ,不能过高地估计其作用 ,不能把它当成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因为我国国企问题有其独特的历史原因和社会背景 ,不可简单化 ,而债转股有其局限性。当人们谈及我国国有企业效益不佳时 ,有一个…  相似文献   

17.
债转股是银行剥离不良资产和国企脱困的一项战略措施。但在债转股过程中会出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如不加以切实解决,将会使债转股流于形式,变成“债务大赦”。严格审核、建立企业的督导机制等措施能减少此类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在计划经济和经济转型时期,为支持国有企业的发展,在各种方式的行政干预下,形成了大量的不良资产;金融体制改革过程中抵押贷款方式的推行由于金融机制的不完善,市场竞争的激烈,以及制度、人才、经验等方面的原因,又导致大量新的不良资产产生,特别是银行收回的“以资抵债”实物越来越多,并且难以变现,绝大部分处于闲置状态,严重困扰着银行的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19.
走出债转股的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债权转股权作为近期金融界出台的主流方案,被称为“回收不良贷款的主要形式”。但是,债转股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并非一个单纯的债转股问题,其背后隐含着一场涉及多重利益主体的博弈和企业、银行同一系列的制度创新问题。债转股方案在化解银行信贷风险,提高银行资产质量,减轻国有企业债务负担,增强国有企业竞争力方面将会有所作为,但由于种种局限,国内对债转股的认识还存在不少误区,必须加以澄清。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不良资产处置明显提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化解金融风险,1999年,我国专门处置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不良资产的中国华融、长城、东方、信达四家国有独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相继成立。中国开始了世界金融史上最大规模的不良资产处置。 目前,四家资产管理公司都已交出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单。截至2002年底,四家资产管理公司累计处置不良资产3014.42亿元(不含政策性债转股),回收资产:1013.18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