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齐鲁粮食》2010,(7):48-48
西瓜有夏季水果之王的雅称,可清热解暑,除烦止渴。西瓜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在急性热病发烧,口渴汗多、烦躁时吃上一块又甜又沙、水分十足的西瓜,症状会马上改善。许多人都很爱吃西瓜.但是有些人吃西瓜会给健康带来麻烦。  相似文献   

2.
西瓜具有消暑解渴之功 ,但有些人是不宜多吃西瓜的。西瓜以中医的理论和经验而言 ,性寒 ,属生冷 ,吃多了会伤脾助湿。故在西瓜旺季 ,食用西瓜应适度 ,特别是婴幼儿不宜食用过度。感冒初期者不宜吃西瓜西瓜是清热解暑的佳果 ,但感冒初期的患者应慎食。中医认为感冒初期 ,无论是风寒感冒 ,还是热伤风 ,都应采取发散的治疗方法 ,使病邪从表而解。如果在感冒初期吃西瓜 ,不但不能表散病邪 ,反而会因其清热解毒作用而行邪心里 ,使病情加重或延长治愈时间。因此 ,感冒初期者不宜吃西瓜 ,宜在感冒痊愈后或感冒病情加重且有高热、咽病时吃。体虚胃寒…  相似文献   

3.
《中国粮食经济》2004,(8):53-53
西瓜营养丰富含有水分、蛋白质、糖类、粗纤维、钙、磷、铁、胡萝卜素等多种成分。中医认为,西瓜性寒味甘,具有清热解暑、除烦止渴、利小便等功效。西瓜虽是很好的食品,但也有禁忌。吃西瓜不宜过多。西瓜是生冷之品,吃多了易伤脾胃,所以,脾胃虚寒、消化不良、大便滑泄者少食为宜。感冒初期忌食西瓜。无论是风寒感冒还是风热感冒,其初期都属于表征,应采用使病邪从表而解的发散办法来治疗。中医认为,表未解不可攻里,否则会使表邪入里,病情加重。在感冒初期,病邪在表之际,吃西瓜就相当于服用清里热的药物,会引邪入里,使感冒加重或延长治愈的时…  相似文献   

4.
萝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以及钙、铁等矿物质,并且有健胃消食、抑菌消炎、顺气、止咳化痰等功能,对于消化不良、咽喉肿痛、腹痛腹泻都有疗效。萝卜中含有的粗纤维,能促进肠胃蠕动,防止便秘。近来有人发现,萝卜还具有防癌抗癌的功能,起着抑制癌细胞生长的作用。多吃萝卜好处多@何绍年  相似文献   

5.
正白萝卜是防上火的首选菜。为什么这么说呢?白萝卜能健脾和胃消食积。冬季天气寒冷,人们为了抵御严寒,需要进食更多食物来产热。加上新春佳节,吃得油腻荤辛,吃得多却动得少,难免产生积食,萝卜能很好地消食化积,预防积食引发的上火,尤其是对于孩子来说,  相似文献   

6.
正红薯外号"土人参"。不过,有人说,吃红薯能抗癌、减肥、预防便秘;有人说,吃红薯会胀气、升血糖……关于红薯传言,哪些是真,哪些是假?1.红薯能减肥、防便秘?答案:关键看怎么吃!红薯能不能帮助减肥,关键看怎么吃。饭后多吃几口烤红薯,估计长期坚持下去,所摄入的多余能量会转化成完美的"秋膘"。最好的方法是吃饭时代替部分主食,但不要超过主食的1/3。  相似文献   

7.
<正>在今天进入正题之前,我们得先感谢大自然,在炎热的季节为我们提供了一种非常美味的水果——西瓜。西瓜的好处有很多。含水量丰富。炎热的季节,人体容易缺水,吃西瓜是很好的补充水分的方法。含有部分糖。西瓜中的糖主要是果糖,可以给我们带来更为甘甜的口感,同时还可以给人体提供部分能量。颜色鲜艳。配合美味的口感可以给人惊喜感。试想一下,在原  相似文献   

8.
水金 《致富之友》2003,(9):28-28
入秋之后,秋果源源上市。但是,吃秋果并非多多益善,如果过食或暴食亦会致命。苹果果汗可止泻,空腹吃可治便秘。饭后吃能助消化。但苹果富含糖类或钾盐,摄入过多不利于心、肾保健,患有冠心病、心肌梗塞、肾炎、糖尿病者,切忌多食。梨子因具有止咳、化痰、清燥的作用,与冰糖煎服可治顽咳,捣料与蜂蜜调服可防秋燥、治声音嘶哑等。因含糖量高,过食会引起血糖升高,加强胰腺负担,故糖尿病人应少食;另外,梨性寒凉,脾胃虚寒的人不宜多食。柑桔鲜桔能健脾和胃、温肺止咳。皮加糖煎能治感冒;核捣烂与醋调成糊,外敷炎可治乳腺。桔性温,多食易“上火”,可致目赤牙痛及痔疮,还可引起皮肤黄斑。  相似文献   

9.
临近春节,时不时就会回味家乡的风俗与传统,思念家乡的亲情与民风,而最让我感慨万千的便是每年的年夜饭. 从我记事起,我家的年夜饭就有一个特殊的规矩——蒸一大锅萝卜焖饭,每人必须吃一碗.萝卜焖饭很好吃吗?NO!就那种红皮萝卜,和米饭蒸在一起,稀稀烂烂的,还有一股萝卜特有的辣味,真的很难吃.我问过妈妈很多次,为什么我们家过年一定要吃这么难吃的萝卜饭,妈妈说这是老太太定的规矩,没得变.后来慢慢长大了,就把这件事抛之脑后了,每年萝卜饭照吃,却再也没想过为什么.  相似文献   

10.
正你知道吗?水果带给你的可能不仅仅是口感上的享受,还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健康作用。近日,美国"健康档案信息网"最新载文,总结多项权威研究刊出"常见水果的保健功效"。西瓜护心降压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研究者发现,体重超重的人吃西瓜可降低其血压值,从而减少心脏病发作的风险。研究者表示,西瓜中的  相似文献   

11.
正天一热咱们就该惦记着吃西瓜了,大热的天,从冰箱里拿出的西瓜冰爽可口,吃上几块简直是美极了。记得小时候北京的西瓜品种叫"黑崩筋",现在可没有了。入夏时节,北京大大小小的菜市场、水果店,包括路边的"三蹦子"在内,大兴西瓜的身影随处可见,生意好得很。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西瓜产地,但关于西瓜的由来,说法不一。较为流行的观点认为,西瓜的原生地在非洲,它原是葫芦科的野生植物,后经人工培植成为食用西瓜。公元四五世纪时,由西域传入我国西北  相似文献   

12.
正网传桃子和西瓜不能一起吃,会中毒致命?黄瓜、西红柿不能一起吃,破坏维C?柠檬水不能白天喝,会变黑?那这些常吃的东西的说法,究竟是真是假?一起来解锁真相……伏季来临,气温逐渐热了起来。很多人便开启了狂吃模式,除了夏季水果的常客——西瓜,还有桃子、黄瓜、西红柿等等。西瓜、桃子、黄瓜,因其口感好,购买方便,几乎成为了每个家庭的必备品。但网络上也传来不同的声音:桃子和西瓜不能一起吃?坊间有传言说,桃子不能和西瓜一起吃,会中毒致命。从营养成分看,桃子含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尤其是钾元素等矿物质和一定量的果胶,对减重和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13.
冬季是痔疮的高发季节,其实,只要注意调理饮食,改掉一些日常的不良习惯,完全可以预防痔疮复发。为了防止痔疮复发,尤其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多喝开水、饮淡茶,多吃萝卜、番茄、梨、百合、银耳等,给机体补充水分,还要适当补充粗粮、豆类等富含纤维的食物,增加肠蠕动,防止便秘,并  相似文献   

14.
夏天到了,眼下正是吃西瓜的好时节,但是近期各地爆出因为使用膨大剂导致西瓜开裂的消息,让很多人不敢吃西瓜,各地西瓜都出现了滞销的景象,让瓜农们叫苦不迭。膨大剂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目前我国已经有500多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使用当中。究竟哪些植物使用了调节剂,怎样使用,安全性如何?如果没有西瓜大量开裂的话.恐怕这个公开的秘密依然只是存在于行业之中。本期将带您到西瓜滞销的省份去看看。  相似文献   

15.
<正>饲料引起的腹泻:饲料保存不当易引起霉变,鸭吃了霉变的饲料就会发生腹泻。可在饲料中加入脱霉剂(制霉菌素、克霉唑等)进行预防;饲料中蛋白质过高,会加重鸭肾脏的负担,引起代谢紊乱,出现腹泻,治疗须及时通肾;钙、磷比例不当和维生素缺乏时也会引起鸭腹泻,要及时  相似文献   

16.
正荔枝是夏季的时令水果,受到很多人的喜爱。可是,我们都知道荔枝吃多了会出现上火的现象,有什么办法可以避免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出出招,介绍怎样吃荔枝不上火,千万别错过。荔枝的营养价值荔枝味甘、酸、性温、入心、脾、肝经;果肉具有补脾益肝、理气补血、温中止痛、补心安神的功效;核具有理气、散结、止痛的功  相似文献   

17.
南都 《农家之友》2010,(2):37-37
吃鸡屁股可引发胃肠或肝脏癌症你知道生四季豆吃后会中毒吗?你知道没烧开的豆浆会引起腹泻吗?专家提醒,除了不良商家添加的苏丹红和瘦肉精,多注意生活中的一些食品安全细节,也可以给我们和家人的健康加分。针对生活中常见的九大食品毒性问题,朗京健康管理中心国家高级公共营养师韦永华给出了如下健康指引。  相似文献   

18.
生活百科     
食物有阴阳之分祖国医学认为,食物也有阴阳之分,一般冷、湿食物属阴,热、干食物属阳。盐、谷物、面、空心粉、面包、马铃薯、胡萝卜、葱头、鸡蛋、鱼、海鲜、禽畜肉等都为阳性食物;糖和人工合成的甜品、各种水果、豆腐、叶菜类蔬菜、果汁、蔬菜汁、乳制品等都为阴性食品÷在寒冷的冬天多选择一些含高热量的阳性食物,为躯体提供足够热量和能量,以抵御寒冷;在炎热的季节里,则宜更多食用清淡阴性食品,喝足够的水,以预防出汗引起脱水。如吃胡椒会上火,容易患痔疮、皮疹和疖肿,夏天要尽可能地少吃;而人工冷冻的食品太寒,可能导致气管炎等疾病,冬天不可多吃。  相似文献   

19.
吃鸡屁股可引发胃肠或肝脏癌症你知道生四季豆吃后会中毒吗?你知道没烧开的豆浆会引起腹泻吗?专家提醒,除了不良商家添加的苏丹红和瘦肉精,多注意生活中的一些食品安全细节,也可以给我们和家人的健康加分。针对生活中常见的九大食品毒性问题,朗京健康管理中心国家高级公共营养师韦永华给出了如下健康指引。  相似文献   

20.
不宜多吃鸡蛋的人(1)高血脂病人:这类病人吃鸡蛋每天不宜超过一个,这样食用,既可补充优质蛋白质和调剂口又不影响血脂水平。(2)高热病人:这类病人因消化腺分泌减少,各种消化酶的活力下降,应吃清淡饮食,少吃含有高蛋白的蛋类,否则会引起食欲下降,腹胀、腹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