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企业改制的根本目的是进一步明晰产权关系,转换经营机制,增强企业活力,提高经济效益。但值得注意的是,个别地方、个别企业却违背了企业改制的初衷,把改制的行为转向了“逃债”、“废债”和“甩包袱”上。有的甚至公开讲:“企业改制就是甩银行的债务,反正钱是国家的,不甩白不甩。”他们采用的招数,一是搞“假破产”,真逃债。有些企业利用破产这一合法形式,潇洒“死”一回,先“死”后活,通过破产,低估资产,操纵拍卖,压低偿债比例等,甩掉银行的债务;二是搞“母体裂变”,悬空银行贷款。这些企业借着划小核算单位的名义,将原…  相似文献   

2.
在国有中小企业和集体企业的改制中,不少地方出现了借企业兼并之机悬空、逃废银行债务的现象。这种行为严重破坏了社会信用关系,致使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下降,国有资产流失。如何认识企业改制中的兼并破产行为,合理定位并积极采取措施保护银行债权,尽可能减少信贷资产损失是摆在商业银行面前的重要课题。一、目前企业破产兼并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1.破产兼并目的错位。企业依法进行破产兼并原是优化资源配置,建立企业优胜劣汰的积极举措,但当前,借破产之名,行逃债之实的现象却在破产兼并企业中普遍存在,致使银行的债权被悬空。其表现…  相似文献   

3.
实务过程中,一些债务人利用破产程序策划各种欺诈性的逃债行为,破坏经济秩序,侵害债权人、职工的利益.2006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为规范不当的破产行为设定了较以往立法更为完善的撤销权制度,以防止出现欺诈性的逃债行为,从而更好地保护债权人利益,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也为整个社会商业信用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文章针对破产过程中的“虚假破产”“恶意破产”等行为,对破产管理人的撤销权问题进行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4.
《企业破产法(试行)》的实施,结束了我国企业长期有生无死的历史,规范了市场经济下企业的破产行为,对净化经营环境、优化资源配置、稳定社会、促进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起到了积极效果。但在对10户破产企业的典型调查中,也暴露了当前企业破产操作中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借破产之名行逃债之实一是指定破产企业接受单位。我们调查的10家破产企业均在向地方政府报批的方案中,预定了破产后的接受单位,在地方法院裁定后,写进法院判决书和清算小组制定的清算方案。有些地方在处理破产案件时本末倒置,地方法院要求申请破产的企业预先定好接…  相似文献   

5.
李秉祥 《现代企业》2002,(11):16-16,15
我国困境企业重组中存在的问题在我国国有困境企业中 ,企业为了摆脱困境局面 ,往往采取各种策略逃债、赖债或弃债 ,主要表现在借企业改制、重组之名 ,采取合资嫁接、母体裂变、国有民营、化整为零、大船搁浅、金蝉脱壳以及假破产等方法逃避和架空对银行的债务 ,使银行信贷资金损失严重 ,金融风险不断加大 ,国有资产大量流失。本来企业资不抵债 ,依法破产是市场信用制度应给予的惩罚。但是 ,国有企业破产则发展为债务清理完全无视债权人权益 ,破的主要是债权人 (国有银行 )的债权 ,破产企业从破产中没有受到多少惩罚 ,反而获得了逃脱债务的好…  相似文献   

6.
一、关于欠税、欠债和逃税、逃债问题在调查座谈中,大家普遍认为,欠税、欠债和逃税、逃债是两个不同性质的问题。现在一些人把它混为一谈是不妥的。在改制前,一些乡镇企业就存在欠税和欠债,这是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比如有的欠税欠债是由于企业过去经营不善造成的,有...  相似文献   

7.
随着市场环境全面出现了由“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的历史性转变,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已经形成并已发挥其作用。为了适应市场竞争的挑战,许多企业纷纷拿起改制的利剑,在资产重组、机制转换、减员增效上狠下功夫,在技术创新、科学管理、内部挖潜上大作文章,从而使企业摆脱困境、度过难关,步入了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与此相反,有少数企业在形式上也进行了改制,目前仍然是面貌依旧,生产经营举步维艰,生存危机加剧。原因在何处?改制玩“假”。有些企业借改制之机,大搞玩“假”之风。如:为了逃避银行债务,搞什么假破产、假兼并…  相似文献   

8.
改制企业股本不实的思与虑何伟东陈文玲目前,在企业改制出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和产权社会化,特别是在企业的兼并破产中,产权变动的形式多样,渠道也很多,出现问题的可能性较大。近来,我们在对一些改制企业实施审计时,发现一些改制企业的“股本”不实,经审核发现其将企...  相似文献   

9.
破产是社会资产重组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与明晰的产权、竞争和商品自由贸易并称为市场经济运行的三个必要条件。通过破产机制,可以释放沉淀的资源,实现其有效配置。但破产也有其负面影响,例如失业,更有甚者借破产逃债,且在破产中发生违法侵权等问题。因此,破产工作必须坚持稳步推进,采用“破产预警——整顿治理——进入破产程序”模式。  相似文献   

10.
主辅分离、改制分流是国家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鼓励有条件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在进行结构调整、重组改制和主辅分离中,利用非主业资产、闲置资产和关闭破产企业的有效资产,改制创办面向市场、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法人经济实体,多渠道分流安置企业富余人员和关闭破产企业职工。中石化集团公司已将主辅分离、改制分流作为下一步改革发展的突破口,要求今后几年内各石油石化企业都要全力推进主辅分离、改制分流工作。  相似文献   

11.
刘维忠 《现代企业》2007,(12):19-20
国有大中型企业充分利用“三类资产”(非主业资产、闲置资产、关闭破产企业的有效资产),实施主辅分离改制,将辅业改制为面向市场、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企业性质由国有变成混合所有制,从而实现“两个置换”,即通过产权转让,有偿置换国有资产;通过一次性补偿,有偿置换职工身份。  相似文献   

12.
所谓企业改制就是指打破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以“所有制”为核心的企业制度,建立新的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以“产权”为核心的现代企业制度。企业改制的方式有多种,诸如股份制改造、股份合作制改造、兼并、合并、出售、破产等。我们通常分为整体改制和部分改制。党的十五大以来,  相似文献   

13.
点击     
全国人大:企业破产法正式施行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已于今年6月1日开始施行。与此前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相比,《企业破产法》主要有5大看点:职工工资清偿不再优先;国有企业破产不再享受“特殊照顾”;首次引进企业重整制度,为企业摆脱困境带来一线生机;“假破产、真逃债”被明令禁止;首次规定  相似文献   

14.
刘文 《现代企业》2001,(9):59-60
首先 ,破产制度作为一种规范、约束市场主体行为的与市场相关的法律供给制度 ,是和保障整个社会经济正常运行和市场有序发展的需求相联系的。从经济学层面看 ,供给与需求必然产生交易成本问题。我国破产法律制度实施十多年成效不大的主要原因是破产制度及其相关制度移植于西方私有制基础之上的破产法律制度 ,而未考虑我国当前社会经济体制下并不具备这种制度实施的环境。从而使该制度实施一开始就表现出交易成本偏高 ,使大量规避法律的破产行为发生 ,如有的地方以“整体接收”或“整体收购”为名搞“破产解困” ,其实质是“假破产真逃债” ,…  相似文献   

15.
全国各地的企业改制重组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深入开展,并已取得初步成效.但是,企业改制重组中的许多问题也正在逐渐暴露出来,特别是企业改制重组时的债务处理问题.因为法律、法规和政策规范性文件缺乏可操作性,再加上地方保护主义的盛行,往往成为一些企业逃债的借口,极大地侵害了债权人的合法权益,阻碍了企业改制重组的顺利进行.本文仅对企业改制重组中怎样防范债务逃避作一粗浅分析.  相似文献   

16.
改制分流是国家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它的基本含义是鼓励有条件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在进行结构调整、重组改制和主辅分离中.利用非主业资产、闲置资产和关闭破产企业的有效资产.改制创办面向市场、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法人经济实体。多渠道分流安置企业富余人员和关闭破产企业职工,减轻社会就业压力。改制分流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提高市场竞争能力、解决富余人员再就业的新途径,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大举措和必由之路,但是,它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每一位参与改制分流职工的切身利益.如果不加重视,必将影响到企业的稳定.也关系到改制分流工作的成败。  相似文献   

17.
实务过程中,一些债务人利用破产程序策划各种欺诈性的逃债行为,破坏经济秩序,侵害债权人、职工的利益。2006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为规范不当的破产行为设定了较以往立法更为完善的撤销权制度,以防止出现欺诈性的逃债行为,从而更好地保护债权人利益,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也为整个社会商业信用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文章针对破产过程中的"虚假破产""恶意破产"等行为,对破产管理人的撤销权问题进行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8.
2007年10月,我处收到拟以市委、市政府名义下发的《关于做好我市国有改制和破产企业离休干部管理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一文。我想,这份文件的内容比较专业,而且已经业务部门反复校核,应该不会再有什么问题。于是就只从文字、格式上进行核改后直接送审。岂不知这是一份政策性、操作性很强的文件。处长审核时指出,文件中关于“市属改制和破产企业离休干部医疗统筹费用,以缴费时当年的筹集标准,将企业改制预留10年的离休干部医疗费用缴入医疗保险机构,按规定报销医药费”的内容涉及经费问题,敏感且重要,一定要搞清楚政策依据,表述一定要准而又准。  相似文献   

19.
“十一五”期间,陕西财政企业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创新财政支持方式,不断完善制度和政策措施,有力地推动了企业的改革和发展。特别是在支持和推进国有企业改组改制、政策性关闭破产、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东台市围绕“富民强市,跨越发展”的总目标和“彻底、规范、配套”的总要求,不断调整和优化所有制结构,突出企业改革攻坚,全面推进企业的市场化进程,企业改革中着力做好“三坚持”:(1)坚持改制扫尾与盘活启动并举,将企业改制工作全面推进到位。对改制尚未到位的10家企业按照“彻底、规范、配套”的要求,实施公司制改造;对已进入破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