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东盟是广西第一大贸易伙伴,中越贸易又占广西与东盟贸易的8成,研究广西与越南的物流合作对进一步发展双方的社会经济关系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双方的经济发展具有较多的相似成分,因此,中越的物流合作应该建立一个政策、经济、行业、政府、民间的多层次的合作机制,这对提高双方的物流运营水平和效率,促进社会经济发展都具有极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步伐的加快、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南宁成功举办以及中越“两廊一圈”的启动,为广西与越南开展更深入更全面的贸易合作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越南已连续7年成为广西第一大贸易伙伴,边境贸易成为广西对越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对边境贸易结算的现状、存在问题进行初探,提出了推进中越边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贸易便利化水平评价和双边贸易潜力测算有助于为“一带一路”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提供决策支撑。中国和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的贸易便利化水平普遍较低,而贸易便利化水平,尤其是进口国贸易便利化水平是影响双边贸易流量的显著因素。平均来说,进口国贸易便利化水平每提高1%,双边贸易流量将增长7.214%;出口国贸易便利化水平每提高1%,双边贸易流量将增长4.573%。如果中国和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的贸易便利化水平能同时提高一个等级,将带来双边贸易额60%以上的增长。若双方能达成高水平经贸合作协定,切实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将极大地释放双方贸易潜力,实现以投资引领贸易、以贸易促进投资的有利局面,推动中国和欧亚经济联盟间产能调整和产业链优化布局,最终促进双方产业升级,提升经济发展能力,实现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4.
东盟自2020年已经跃升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更是连续22年为广西的最大贸易伙伴。随着中国—东盟合作不断深化及RCEP的正式生效,中国与东盟的技术转移合作面临新的情况及发展机遇。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通过建立“1+1+3+N”的模式,与东盟国家开展了一系列务实有效的创新合作,其面向东盟国家开展的技术转移探索和实践对中国与其他“一带一路”国家开展高质量技术转移合作具有重要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环球时讯     
中越将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合作打造经合特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越跨境经济合作项目指导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前不久在云南省昆明市举行,会上,中越双方就推动跨境经济合作、扩大双边贸易与相互投资等方面达成了初步共识,并计划打造"经济合作特区",以推动大湄公河次区域(GMS)和中国—东盟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中国与东盟主要国家贸易互补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32,自引:4,他引:28  
本文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出发,运用贸易结合度、经常市场份额模型和贸易特化系数等工具研究了中国与东盟主要国家双边贸易的现状及其发展、中国与东盟主要国家双边贸易增长的源泉及其物质基础、中国与东盟主要国家双边贸易的产品结构及其变化,证明中国与东盟主要国家存在越来越强的贸易互补性,进而从产业间互补和产业内互补两个维度分析了中国与东盟主要国家的贸易互补关系及其产生原因。得出结论认为:中国与东盟主要国家之间存在越来越密切的贸易互补关系,构成了中国与东盟主要国家进行贸易合作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7.
中药材凝聚了中国传统医学的智慧,依托“一带一路”倡议积极拓展中药材进出口贸易对弘扬中华文化、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选取2011—2020年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中药材贸易数据,分析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中药材贸易网络关系的演化,以及中国在网络中的地位与作用。研究发现:中国在“一带一路”中药材贸易网络中处于中心地位,中药材进出口贸易总额呈波动上升态势;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间中药材贸易联系逐步密切;GDP规模、边境距离、语言等会对两国贸易关系产生影响。今后应继续拓展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中药材进出口贸易,建设中药材专属国际物流通道和中药材人才培养体系,弘扬中医文化,不断加强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8.
越南是中国邻邦,与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往来源远流长.分析中越双边进出口状况和趋势,有利于发展中国与中国-东盟进出口业务.本文通过相关数据分析和比较了中越进出口存在的问题,并从如何优化两国进出口贸易角度,对未来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报道》2023,(4):68-69
<正>东盟国家是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方向和重要伙伴,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在东盟国家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全球化背景下,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是推动各国互鉴、互容、互通的桥梁和纽带,能有效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中国与东盟山水相连,人文相亲。2021年11月,在双方领导人倡导下,中国—东盟升级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达成多项多边和双边共识,为中国—东盟关系发展指明方向,擘画蓝图。其中,双方在教育领域交流与合作实现了高等教育学历互认,职业教育共享共建和青年交流丰富多样。  相似文献   

10.
农产品贸易在中国与东盟的双边贸易中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CAFTA的建设又将农业定为重点合作领域之一。本文基于比较优势理论,利用ECA指数分析双方的农产品贸易情况,以此提出促进双方农产品贸易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正>“办理中国签证的窗口经常都是排满了人,说明大家都对中国抱有满满的期待,都积极踊跃地想要到中国来。”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中国与东盟十国达成并实施了共建“一带一路”共识,在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了示范和表率作用。无论是越南的“两廊一圈”、泰国的“东部经济走廊”,还是印尼的“全球海洋支点”、菲律宾的“大建特建”,东盟各国的发展规划都在共建“一带一路”中找到了广阔的对接空间。  相似文献   

12.
在东盟自贸区建立和"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东盟国家的战略地位继续提高。文章从贸易规模和贸易结构角度分析了中国—东盟双边贸易现状,运用LI指数和TCI指数从国家和产品角度分析了双边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结合贸易影响因素构建贸易引力模型,预估了双边贸易潜力,并据此提出促进双边贸易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杨磊 《广西经济》2013,(12):30-32
中越两国山水相连,陆地边境长达1450多公里,经贸往来源远流长,优势明显。两国自1991年关系正常化以来,伴随着中国一东盟自贸区的建成,两国的贸易增长迅速,中国自2006以来连续八年成为越南最大的贸易伙伴。越南的大米、水果、煤炭、橡胶第一大出口市场是中国,而中国则是越南机械设备、纺织原料、建材家电和农资产品的主要来源地。据中国驻越南使馆的数据,中越双边贸易额1991年为3200万美元,2011年已突破400亿美元,增长1000多倍。2012年,中越双边贸易再创新纪录,达41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4.
五年来中越贸易及投资状况据越南国家投资论坛周报报道,中越双方近5年来的贸易投资状况为:一、贸易方面双边贸易发展迅速,1991年为2.7亿美元,1992年为2.8亿美元,1993年为3亿美元,1994年为5亿美元,预计1995年将超过10亿美元。目前中...  相似文献   

15.
在“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中国发挥着独特的优势和重要的作用,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努力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以及民心相通。从“一带一路”倡议出发,阐述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数字经济的发展现状及合作现状,分析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数字经济合作的模式和重要领域,为推动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数字经济共同发展赋能。  相似文献   

16.
香港与东盟经贸联系密切 东盟成员国包括文莱、柬埔寨、印尼、老挝、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及越南.坐拥450万平方公里土地和6亿人口、成立近半个世纪的东盟,是亚太区最早的区域合作组织,也是近年来全球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市场潜力和经济影响力日渐增大.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2010年建成后,关税水平大幅降低,有力推动了双边贸易快速增长.金融海啸以来,欧美与东盟国家之间的进出口贸易下降,但中国与东盟的双边贸易不断增加.2013年,中国对东盟的进出口额4436.1亿美元、增长10.9%.中国因素成为重要的增长动力.  相似文献   

17.
苏雁影 《现代乡镇》2012,(12):90-90
11月29日,由广东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主办.本刊指导单位广东省对外经济贸易合作厅等单位协办的第三届中国(广东)东盟战略合作论坛暨中国·越南(深圳-海防)经贸区推荐会在广州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是“互利合作、包容增长: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背景下的中越合作”。  相似文献   

18.
白清 《科技和产业》2023,23(18):33-39
随着中国与东盟在2021年正式互为最大的贸易伙伴,两者双边贸易的发展中蕴藏着巨大的潜力,而这些潜力受到的影响可以通过双边贸易总量、地理位置来进行大概测度。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的发展提供更多诸如加快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倒逼我国外贸法律政策进一步完善、深化双边产业交流与合作等机遇。结合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的经验,研究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未来的潜力,不仅可以促进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的未来更好的发展,还可以对我国未来自身及对外经贸的发展都产生积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周明钧 《广西经济》2013,(10):17-20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创新开放模式,促进沿海内陆沿边开放优势互补,形成引领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开放区域,培育带动区域发展的开放高地。”2013年6月10日,在越南河内举行的中国(广西)一越南全面深化经贸合作论坛上,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指出:近年来,中越边境贸易十分活跃,广西与越南口岸地区已发展成为中国与东盟商品双向流动最便捷、成本最低的贸易物流通道。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东盟自贸区(CAFFA)是我国参与的第一个自贸区,迄于2002年11月我国与东盟签署的《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2004年1月“早期收获”作为先期启动安排开始实施,11月,《货物贸易协议》签署;2007年《服务贸易协议》签署;《投资协议》也将尽快完成。中国-东盟自贸区将如期于2010年建成。在这个大的背景下,中国与东盟诸国的经贸往来日益紧密,2007年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额2025.1亿美元,同比增长25.9%。2008年,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额达2311.2亿美元,同比增长13.9%。目前,双方已互为对方的第四大贸易伙伴,东盟已成为中国第四大出口市场和第三大进口来源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