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于鹏飞 《魅力中国》2010,(25):271-271
美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美给人精神以愉悦以振奋,心境以恬静以激荡,生活以希望以幸福,关系以融洽以亲密,理想以远大以崇高。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离不开对美的追求,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人才质量离不开美育的进行。然而美是什么?美在哪里?对于小学生来讲,尽管他们对世间的一切人、事、物都充满了好奇,但这种好奇往往带有随意洼、时段性和表象性,对于潜在的意识形态范畴内的美,由于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的原因,他们还不能很好地去认识、去发现、  相似文献   

2.
第五届中国重庆(永川)国际茶文化旅游节开幕式于5月18日在永川体育中心举行,本届茶文化旅游节的主题为"茶文化与城市发展",充分体现了文化搭台、旅游牵线、经贸唱戏的办会宗旨。据悉,本届茶文化旅游节由中共重庆市永川区委、区人民政府、重庆市旅游局、重庆市商业委员会、中国电视艺  相似文献   

3.
杭州茶文化旅游开发探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茶文化旅游是指茶业资源与旅游进行有机结合的一种旅游方式。杭州具有悠久的茶文化历史,拥有发展茶文化旅游的优厚条件。通过发掘杭州茶文化旅游的内涵,不断开发和完善茶文化旅游产品,打造杭州“东方休闲之都”品牌,促进杭州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从经济学的视野看待日本对外结盟的原因在于,日本结盟以节约成本,结盟以追求规模最大化与收益最大化,结盟以追求新的创造性收益和获得比较收益。日本构建日美同盟的经济原因在于,通过与美国的结盟,获得日本急需的安全,从而相对增加了非安全领域的投入。日本利用以美国为首的同盟体系,获取了东南亚、西欧及美国三个区域的资源及市场。日本在日美经济摩擦之后强化日美同盟的经济原因在于,日美经济摩擦是在同盟框架下的摩擦,日美在摩擦中加深经济合作并建立起经济协商机制,这强化了日本的同盟认同观念、增加了日本背离同盟的成本和对同盟的依赖程度。  相似文献   

5.
小燕 《中国西部》2011,(5):100-105
摄影爱好者这个群体有着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在工作之余,用镜头捕捉美、新、奇事物,以自己的视角,眼光来定格世界、社会、生活的一幅幅。闲暇出行摄影成为了他们怡情休闲的方式。看到的,感受的,都用镜头记录下来。  相似文献   

6.
陈超 《黑河学刊》2013,(1):39-40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在中国已经有了四五千年的历史,茶文化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的茶文化也是人们追求生活品味,提高精神境界的一种体现,更是我国经济繁荣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7.
客家民居建筑的美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家民居建筑文化对美的本质、内容美和形式美都有深入的理解.客家民居内容上的传神美、形式上的对称美、与物同化的建筑美以其辉煌的成就和独具特色的体系构筑了东方建筑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8.
茶文化是"一带一路"文化中最重要的方面之一,而宋代茶文化在中国乃至世界茶文化史上的具有重要地位。茶叶生产以及茶文化的大发展、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茶叶需求、京杭大运河漕运的繁荣、造船与航海技术的发展等为宋代茶文化对外传播提供了基础和条件。宋代茶文化伴随经贸往来、政治和文化交流,通过向北、西和西南方向的陆路通道和向东、南和东南方向的海上通道传播到周边国家和地区,并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茶文化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9.
《宁波经济》2004,(6):23-24
在4月30日举行的宁波市茶文化学术研讨会中,应邀前来的知名专家,以各自不同的视角,对茶文化的内涵、传承和发展作了精彩的发言。  相似文献   

10.
《中国西部》2015,(8):16-19
2004年9月20日,第八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暨首届蒙顶山国际茶文化旅游节在有两千多年种茶历史的中国四川省雅安市蒙顶山召开。来自联合国粮农组织、其他国际性茶叶组织、相关国家政府茶叶部门、茶文化团体、茶叶学会团体、茶叶研究机构、茶业企业等方面的代表,在世界茶文化圣山蒙顶山,本着茶文化、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愿望和目的,发表了《世界茶文化蒙顶山宣言》。2015年3月12日,第十一届"中国·四川蒙顶山国际茶文化旅游节"即将拉开帷幕,让我们再次重温《世界茶文化蒙顶山宣言》,记住我们出发时的初心。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初期中美日关系发展态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和日本作为世界第一、第二大发达国家和亚太大国,在21世纪初期仍将是影响中国外部环境和对外开放进程的重要力量.中美日作为"一超多强"格局中的三个力量,三角关系具有战略性质,如何发展,不仅影响三国各自的安全和发展,而且还会影响亚太地区乃至整个世界的和平与稳定.然而,近十几年来,美日与中国的关系却不够平稳,时常出现磨擦,特别是美日同盟的加强为三角关系注入了新的消极因素.新世纪伊始,美日政治都趋于保守,对华政策也都趋于强硬,更使人们为三角关系的未来走向担忧.如何估价中美日三角关系的发展态势,从而调整对美对日战略,是中国外交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2.
日美欧有机农业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赵芳 《现代日本经济》2000,111(3):41-44
日美欧各国都比较重视有机农业,但因国情等条件不同,而又有所差异。在政策方面,日本侧重国土保全,并开始重视景观功能,实施补偿基金等制度,追求“食与绿”兼顾;美欧侧重景观功能,主张以“粗放化”和直接支付支助有机农业。在经营方面,一般以小规模农记、农场占多数,但日本重视粮食自给率、贷款支持、减农药减化学经营;美欧强调收入补贴、认证、粗放经营。在流通方面,各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重视直销的特点。追求农业的综合  相似文献   

13.
试论日美同盟的生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同盟的生命力主要取决于同盟所面临的“威胁”的明确性和强度、同盟成员国相互关系的紧密程度以及同盟成员国内部主张结盟的政治势力的地位。冷战结束以来,日美同盟经过短暂的“漂流期”以后获得新的定义,同盟的生命力日趋增强。其主要因素是:日美双方逐步明确同盟所面临的共同“威胁”特别是所谓“中国军事威胁”;日本政府尤其是小泉政权的极度亲美政策导致日美关系的紧密化;日本国内政治保守化与美国国内新保守主义抬头的互动。从长期看,日美同盟并非铁板一块,它与日本走向“普通国家”的目标既有相一致的一面,又有相矛盾的一面。如何应对日美同盟的调整,争取实现中国追求和平发展所需的周边安全环境,成为中国外交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4.
叶惠良 《科学决策》2008,(12):106-106
学校是知识美、智慧美、思想美、行为美等一切“美”的发祥地,学校管理的每一环节都应追求美的管理效应,即通过静态与动态、刚性与柔性、程序和非程序等关系的有效整合,从管理理念、管理思想、管理目标、管理途径四个角度去塑造和谐统一的管理美的世界,从而形成具有现代教育特征的学校教育教学运行体系。  相似文献   

15.
纵观许多文学作品,中日的审美意识在很多地方类似,又有着微妙差异。佛教之中有"空寂幽玄"一说,在日本很多文学作品里都能看到这四个字的影子,其对日本的审美意识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尤其是"物哀"与"幽玄"两种美意识的体现,使日本很多文学作品带有悲伤而神秘的色彩。"物哀"通俗的来说,是一种悲哀痛苦之美。而"幽玄"则是一种意象中的神秘之美。小泉八云的《怪谈》堪称日本灵异文学的鼻祖,其再话文学的形式让人耳目一新,内容更是把"物哀""幽玄"体现的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介绍了茶文化及其产业的兴起,分析了陕西茶文化产业发展现状,提出了推进陕西茶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要提升低产茶园产能,打造茶园优质生态环境;深入研究茶文化,进一步丰富茶文化的内涵;加强从业人员生态文化技术培训,提升生态化生产水平;完善产业政策,实施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7.
周霞 《科技和产业》2014,14(9):68-71
现代旅游不仅是经济消费,更是文化消费,茶文化旅游正是以它传统的养生和休闲方式,独特的观光和体验价值,高享受的服务,迎合了现代旅游业的发展趋势,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本文界定了茶文化旅游的涵义,并基于对茶文化旅游开发意义的理解,探究了如何深入开发茶文化旅游,以促进茶业、旅游业的发展和"三农"问题的解决。同时,针对茶文化旅游开发中的重点——产品设计,本文还进一步研究了如何遵循茶文化旅游产品设计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茶文化旅游资源设计出受欢迎的茶文化旅游项目和旅游线路。  相似文献   

18.
浅析杭州茶文化旅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瞿葆 《北方经济》2010,(16):82-83
荼文化旅游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种旅游形式,茶文化与旅游业的有机结合,不仅为旅游业增加了人文内涵,又弘扬了中华茶文化。杭州是我国著名的茶文化发源地,有丰富的茶文化旅游资源,荼文化旅游应作为其最具潜力的产业来开发,实现其旅游价值。  相似文献   

19.
名山,茗山?     
张筠  吴曦 《中国西部》2015,(8):14-15
<正>世界茶之源,中国蒙顶山。中国茶文化从源点出发,走过了两千年,走过了茶马古道、丝绸之路,世界因之而改变。2015年3月12日,我们回到源点,再次出发,走在新常态时期的茶之旅上。世界茶之源中国蒙顶山2004年9月20日,第八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暨首届蒙顶山国际茶文化旅游节在有两千多年种茶历史的中国四川省雅安市蒙顶山召开。来自联合国粮农组织、其他国际性茶叶组织、相关国家政府茶叶部门、茶文化团体、茶叶学会团体、茶叶研究机构、茶业企业等方面的代表……  相似文献   

20.
白玉娥 《理论观察》2013,(3):141-142
绘画是孩子的天性,美是每个人的追求,保护并发展每个孩子的天性和对美的追求,使他们成长为有较高艺术品位的人是我们美术教育工作者的职责,通过多年来在美术教学第一线的工作与研究,深刻感受美术教育在小学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对学生发展的深远影响。从美术教学工作实例中的辛苦和乐趣体现了教师职业的平凡与伟大。展现了教师立足岗位,锐意进取的思想境界。美术教师应面向未来、注重完整,不断学习,提高质量,面向全体,重视普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