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文的日本     
卢铿 《商周刊》2012,(9):86-86
日本国几乎惟一的民族是大和民族。在孔子"和为贵"思想的影响之下,日本圣德太子在颁布的"十七条宪法"中第一条规定了"以和为贵,无忤为宗",视"和"为一切社会交际的首要原则,"大和精神"遂逐渐地构成了日本民族精神的核心——集团意识。尽管在日本的文坛上有小林多喜二、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大江健三郎等著名的文学家,许多中国人却不大喜欢看日本小说。在学过一点日文之后我才知道,那是因为日本的语言文字中缺少丰富的词汇,使得文学作品显得有些乏味。但是,我们绝对不可以忽视日本的文化。如果我们以平常心去研究日本,除了那些众人皆知的糟粕之外,  相似文献   

2.
金龙河 《经济纵横》1997,(12):57-59,40
论战后日本对外直接投资□金龙河一、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战后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迄今为止经历了三次高潮。第一次投资高潮:1972-1973年。年均投资额达265517万美元,年均增长率一跃提高到106.1%,年平均件数为1970件。第二次投资高潮:1...  相似文献   

3.
日本全国综合开发计划实质上是一个国土整治计划,它对日本国土的均衡发展与经济振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一、第一、二、三次开发计划日本自1962年以来已制订和执行了三次全国综合开发计划(以下简称开发计划)。第一次开发计划制订于1962年,其厉史背景是:六十年代以来日本进入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大量年轻人从  相似文献   

4.
日本这个在二次战后迅速发展起来的西方第二经济大国,在国际发展援助领域占有日益重要的地位。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日本的官方发展援助迅速扩大。目前,日本官方发展援助的年金额达43亿美元,就金额而言,已超过了法国和联邦德国,仅次于美国,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居第二位。发展援助是日本对外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资源匮乏和国内市场有限,日本一直严重依赖发展中国家的原材料和能源供应  相似文献   

5.
文化产业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从中国兴起之后,该产业结合了文化与创意,逐渐成为如今高附加值的朝阳产业,文化产业的发育水平目前在一定程度之上也能作为反映一个国家社会经济整体发展水平的指标,在我国民族文化产业还未成型的时候,日本文化产业的腾飞对中国来说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尤其是对中国民族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模式.  相似文献   

6.
武士道在日本古已有之,武士道重视的是君臣戒律。武士道文化使得日本人重视集体,有双重性格,崇拜天皇,有危机意识,冷酷无情……这些都是日本民族的特性。武士道精神是日本人的行为准则,也是日本人精神上的支柱,它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日本人,而且将继续影响下去。  相似文献   

7.
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百年前在描绘刚刚实现国家统一、经济也获得快速增长的德意志民族心态时,曾称他的同胞充满“软乎乎的幸福主义”,社会中“政治市侩主义”流行,而不知形成有着内在张力的德国政治民族,以及因德国“崛起”而对欧洲和世界权势地图的改变,德国尚要花大力气推动内部变革和化解外部压力。  相似文献   

8.
人民币汇率评估:日本经验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伴随着恶性通货膨胀和泡沫经济,日元经历了两次急剧升值过程,第一次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初之后,第二次发生在80年代末期的泡沫经济之后。从此日本经济便陷入了长期萧条,即后来所谓的“失落的十年”。许多中国经济学家担心,如果人民币在短期内快速升值,中国将步日本之后尘。为了避免发生同样的状况,认真研究日本的经验并从中汲取一些经验教训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9.
经历过亚洲金融风暴后的日本,近年来经济复苏乏力,股市低迷,已进入通货紧缩状态。从政府到民间企业都期望寻求新的动力,推动经济早日走出困境。要振兴经济,除了采取财政和金融政策之外,人们纷纷把目光转向依靠科学技术。今年3月日本公布了去年下半年开展的技术预测第一次问卷调查结果,其结果如下。本次预测是继1996年后进行的第七次技术预测,处于世纪之交的2000年正是作预测的好时机,同时也为配合即将出台的日本第二次科技基本计划,由原科技厅的科学技术政策研究所实施。第一次问卷调查共向企业、大学、官方研究机构的研究技术人…  相似文献   

10.
日本零售的精细化其实与日本民族文化一脉相承,很多细节体现了这—点。你在日本的任何一家卖场碰到任何—位店员,他们都会跟你问好或者点头微笑:日本门店会有很多人性化设计……  相似文献   

11.
继2008年出版第一册<日本经济蓝皮书>以后,2009年7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了第二册日本经济蓝皮书,今年的题目是<日本经济与中日经贸关系发展报告2009>(主编王洛林,副主编徐平、张季风、刘瑞).  相似文献   

12.
梁实 《经济研究导刊》2010,(16):234-235
日语谚语作为日本人民智慧的结晶,在日语语言中发挥着文化栽体的作用,它为我们讲述大和民族长久以来的自然生存环境、生活劳作方式、社会历史进程、思维意识形态、知识文化构成等情况,使各个层面信息生动形象地跃然于眼前.  相似文献   

13.
于楠楠 《新经济》2014,(17):21-21
日本用不到100年的时间实现了工业化,成为亚洲第一个实现工业化的国家。20世纪80年代,日本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规模,而且在工业技术装备、技术成熟产品的加工能力、产业结构等方面均居世界前列。我国和日本都实行东亚模式,即以实现出口为导向,因此探索日本新型工业化的发展经验,对于加快我国工业化步伐,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程凯 《经济师》2012,(1):37+41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形成以后在20世纪初开始传入中国,党的第一代领导人和早期共产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传播起了重要作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社会发展中经过传播、积累以及和各国的民族实际相结合,对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和政策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5.
杜红艳 《当代经济》2007,(17):28-29
武士道是在日本吸收东方、特别是中国优秀文化,并使之日本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对于日本企业和日本经济的崛起产生过重要的作用,但在其影响下产生的日本企业文化也对日本经济的发展也有着某些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6.
武士道是在日本吸收东方、特别是中国优秀文化,并使之日本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对于日本企业和日本经济的崛起产生过重要的作用,但在其影响下产生的日本企业文化也对日本经济的发展也有着某些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7.
日本技术创新模式的演进及其发展战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日本战后迅速崛起,成为世界第二的经济、科技强国。这与其在不同时期成功地选择了符合国情的技术创新模式密切相关。纵观日本技术创新模式的演进过程,我们概括为"基于引进的简单模仿创新→消化吸收模仿创新→自主创新→知识创新"。日本政府在每个过程制定了相应的发展战略,以引导和推动技术创新模式不断的高级化。了解日本技术创新模式演进的背景、特征,以及相应的国家战略,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创新发展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8.
一八六八年,日本的经济发展水平略高于当时的非州和亚州国家。此后,日本的实际人均国民总产值之增长一直为世界第一。如包括一九五○年代在内,则为仅次于瑞典的世界第二,发展中的亚州正向东眺望,企图从日本这个主要的非西方工业国吸取发展经验。由于近年来美国经济的缓慢增长,“现代派”理论家们主张把资本主义的日本做为取代苏联的模式。 从一六三八年到一八六○年,尽管德川幕府的将军们把日本隔绝于外国影响,然而,同现今的许多发展中国家相比,他们却给日本的现代化留下了更多的有利遗产。十九世纪中叶的封建时期的日本具有可同英国相比的识字率,有相当完整的运输系统和发达的税收制度,有高度商业化的农业—每英亩的劳动生产率超过当今的东南亚。此外,还有高度商业化的行会和家族垄断的作坊。这些作坊生产丝绸、米酒、菜油、棉布、蜡烛和其它为民族市场,尤其为东京、大阪和京都的城市人口生产的加工产品。  相似文献   

19.
同为东方国家,日本设计的迅速崛起,其经验值得认真研究、学习和借鉴.本文通过介绍日本设计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日本设计崛起的原因和特点,为我国设计的发展提供了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20.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复苏,日本企业迎来了第二次并购浪潮。文章首先对此次并购浪潮的基本情况从总量和结构的角度进行了概括总结与分析。接着又通过与英美诸国进行横向比较以及与第一次并购浪潮进行纵向比较,揭示了此次并购浪潮的国际化特征,并且发现公开收购等国际通行并购方式将越来越多,从而对改善公司治理和优化资源配置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