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济视角》2006,(6):36-37
贵州:一、从帮助群众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入手,切实增强农村经济发展后劲着力解决农村地区灌溉难、饮水难、行路难、燃料难、住房难等突出问题。狠抓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解决农村人畜饮水问题。争取多方支持,大力实施“渴望工程”、“饮水安全工程”等项目,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困难。实施贫困地区道路通村工程。采取财政补助、以工代赈、组织受益群众投工投劳等办法,加快道路通村工程建设进度。加强农村能源建设。通过财政扶贫资金贴息,利用扶贫信贷资金支持农村电网改造,在有条件的地方大力发展农村小水电和沼气。改善困难群众居住环境。二、…  相似文献   

2.
农村金融信息化是我国金融信息化的主要薄弱之处,农村企业间结算速度慢、结算难等影响到交易效率的提高,影响着资金的周转速度;农村取款难,存款也难,存取款的时间、交通等成本较高,相关融资手续相当繁琐.与城市金融信息化相比,农村金融信息化工作的推进在人才、资金、技术、组织活力等关键方面都处于劣势地位.从整体上推进农村金融信息化工作必须规避劣势、整合优势资源,这是摆在农村金融机构面前的首要任务.同时,为了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改善资金流动效率,我国必须加强农村主要金融机构的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3.
农村信息资源整合模式与机制探析——以新疆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整合信息资源,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缩小城乡“数字鸿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现阶段,为推进新疆农村信息化建设进程,提高农村信息资源共享能力,需要构建一套上下贯通、横向协调的“区地县乡”四级农村信息资源整合模式,以及与之协同运作的机制,为新疆农村信息资源整合提供引导和保障,实现农村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还需从完善农村信息资源整合管理体制和组织体系建设、积极搭建农村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提供本地化和实用化的信息资源服务、加快农业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完善重点数据库建设等方面促进新疆农村信息资源整合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4.
怎样做好医保管理工作,节省医保所需的成本,避免发生相关问题,向参保居民更好的提供医疗服务,始终是社会各界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信息化在医保管理中的科学应用,紧密联系医院管理和医保管理,使医保管理工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本文主要分析了医保管理存在的问题,医保信息化的重要意义,医保管理中信息化的应用措施。  相似文献   

5.
浅析安徽省农村“信贷+保险”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地区"贷款难"和涉农金融机构"难贷款"的问题一直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建立农业保险与农村信贷相结合的银保互动机制".为切实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安徽省政府金融办会同省财政厅制定了<安徽省关于开展农村"信贷+保险"试点工作的实施办法>(皖政办[2009]49号)."信贷+保险"模式是一种创新型金融服务产品,它能有效解决农村地区"贷款难"和涉农金融机构"难贷款"的问题,满足当前农村金融服务需求多元化的特点,实现农村金融机构、农户、保险公司和政府四方共赢.就农村"信贷+保险"模式的产生原因进行系统分析,并讨论了农村"信贷+保险"相结合开展的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根据农村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众筹融资方式,建立众筹上线流程,可帮助更多的企业解决资金难的问题,帮助农村经济主体创造更大的利润,真正将“服务三农”落到实处.本文以湖北京山蛋品经营公司为例,说明众筹模式对于农村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5月18日,中国信息化推进联盟数字农村专业委员会成立揭牌仪式暨“中国农村信息化科技惠民工程”项目启动仪式隆重举行。该专委会是中国信息化推进联盟为适应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推动现代农业信息技术发展,加强信息产业和农业紧密结合的主旨下应运而生的。同时,数农专委会的“中国农村信息化科技惠民工程”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8.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时代的到来,让“创新”的理念及成果走进了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而“互联网+”计划的提出,正式将产业创新及信息化进程提升到了国家级高度.“互联网+”的概念就是用互联网思维改造传统行业,提高传统行业的效率,比如“互联网+医疗”正在解决用户挂号难、看病难的问题.而其中,互联网+农业更是备受关注.众多企业及个人纷纷发力,围绕“农资电商、农业信息化、农村互联网金融”三大方向展开尝试,但创新氛围及政策支持并没有产生如期的效果,互联网+农业的探索尝试仍然在路上,需要更多的人及企业为农业触网新模式的探索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农业转移人口出现的“半城镇化”现象逐渐成为城镇化进程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农民工“就业在城市,户籍在农村;劳力在城市,家属在农村;收入在城市,积累在农村;生活在城市,根基在农村”的半城镇化问题使得城镇化进程停滞不前.“半城镇化”导致我国内需潜力无法有效激发、农村三留人口大量存在、农民工子女教育不公平、增加了社会不稳定因素等;我国户籍二元体制不合理、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农民工进城后难融入是产生“半城镇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鲍晓芬  吴国荣 《经济师》2002,(9):216-216
农村信用社经营的贷币资金是农村经济发展的“血液” ,信贷支农是国家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 ,也是农村信用社生存发展之根本 ,贷款对山区农民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 ,农村信用社对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作了大量富有成效的探索 ,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目前农民贷款难问题依然存在 ,特别是在欠发达的山区农村 ,这一问题依然是农民反映较大的“热点”、“难点”。那么 ,山区农村农民贷款难到底“难”在何处 ,又该如何解决 ?笔者对此作几点粗浅的探讨。一、难点1 .贷款手续繁杂。农民到信用社申请贷款 ,从申请、批准、签约到取…  相似文献   

11.
目前在对优质信息技术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推进过程出现了诸多问题,通过对教育信息化共享资源的理论研究以目前现有的应用实践研究,基于数字化校园环境下的教育信息化资源共建与共享,通过解决信息化资源建设当中访问难、更新难、兼容难、互动难“四难”问题,促进教育合作、公平,以及提高信息技术资源利用率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贵州近几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在国内已位居前列,但不可忽视的是其经济体量仍然较低,当下随着建党百年的临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也对未来贵州经济持续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贵州农村由于历史及喀斯特地形等地理环境的制约,农村居民收入问题已长时间掣肘了其经济的发展与腾飞.因此本文以乡村旅游为出发点,结合贵州乡村的区位优势、“大数据”战略优势、民族文化优势,在当下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上提出发展贵州乡村旅游的意见与建议,这对提升农村居民收入与贵州经济持续发展极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农村城市化:"苏南模式"与"珠江模式"比较研究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张敏  顾朝林 《经济地理》2002,22(4):482-486
“苏南模式”和“珠江模式”分别为我国江苏南部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同时也代表了我国两种典型的农村城市化模式。文章首先探讨了“苏南模式”和“珠江模式”的农村城市化特征和趋势,然后从乡村工业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等角度对两种模式下农村城市化的机制进行比较分析,最后提出了这两种农村城市化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落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课题,围绕如何完善农村道路运输网络、推进农村客运线路集约化、解决农村群众“乘车难”问题,结合本地区农村道路运输实际,探讨总结了一些资金筹措等方面的具体做法,从而确保农村客运站建设“功能性、标志性、超前性”。并针对目前农村客运站建设中现状与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民生审计将是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审计工作的重点,但是民生审计由于其审计对象复杂而面临着把握总体情况难、作出准确评价难、提出针对性意见难等“三难”问题,严重制约着民生审计水平的提升,为此,本文提出了“参与式审计”这一全新审计模式,以期有效突破民生审计瓶颈制约.  相似文献   

16.
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的创新,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近年来,贵州省把农业产业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来抓,取得一些成就.但由于贵州教育发展整体水平偏低,严重制约着贵州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农村教育影响着农村产业化的发展.优先发展教育,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是贵州当前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7.
张秋霞  王燕 《时代经贸》2013,(12):167-167,169
目前在对优质信息技术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推进过程出现了诸多问题,通过对教育信息化共享资源的理论研究以哥前现有的应用实践研究,基于数字化校园环境下的教育信息化资源共建与共享,通过解决信息化资源建设当中访问难、更新难、兼容难、互动难“四难”问题,促进教育合作、公平,以及提高信息技术资源利用率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云南农产品电子商务是云南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补充,其发展有利于加速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如何打通这条新兴的农产品营销渠道、快速实现农村经济发展、使农民持续稳定增收?本文通过分析云南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难的原因,提出相应方案,并引出观点农产品电子商务势必将成为未来解决云南“三农”问题的新抓手.  相似文献   

19.
张彦峰 《经济师》2008,(6):252-253
村镇银行是我国农村金融创新的产物,它扎根农村,服务“三农”,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资金供给不足,完善了农村金融市场体系。但是,村镇银行也面l临诸如吸收存款难、风险控制难和监管难等问题。文章从政府部门、监管部门和村镇银行自身等三个方面提出了促进其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陈财瑜 《经济师》2009,(2):206-207
农户、中小企业贷款难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难贷款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难题。究其形成原因:有农户、中小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也有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方面的因素,还有社会方面合力不到位等原因。文章基于对平阳县的调查,分析了“两难”问题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和形成原因,并就如何解决农户、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提出了相应措施及建议,供有关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