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图书馆在创建学习型城市中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华 《理论观察》2006,(6):134-135
创建学习型城市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公共图书馆在创建学习型城市中是社会大众终身学习的受教育的重要阵地,担负着提升市民素质和促进城市文化发展的重任,必须在创建学习型城市中为社会大众做好服务。  相似文献   

2.
创建学习型社会,在城市就是要创建学习型城市。学习型城市是学习型社会可操作性的一种状态。“学习型城市是一种城市现代化发展的新型模式,其基本含义是:以城市战略发展目标为广大市民的共同奋斗方向,以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进城市率先实现现代化为目的,通过建立社会化、开放式的终身教育网络体系,更新人的学习观念和学习行为,加速知识更新,培养造就大批各级各类人才,使城市在未来发展中具有不竭的创造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以创建学习型城市引领市民文化建设,是时代发展对城市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因为城市的发展与城市的学习是联系在一起的统一体。城市要生存,就必须营造良好的市民文化,要营造良好的市民文化就必须把城市建设成为学习型城市。创建学习型城市对于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营造良好城市环境,培育积极向上的市民文化,实现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国城市化发展起步较晚、发展较慢,目前还存在许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管理问题。如何综合运用现代技术,整合城市管理资源,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效率。更好地为市民提供最好的公共服务与管理,成为目前城市管理中最迫切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我国城市化发展起步较晚、发展较慢,目前还存在许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管理问题。如何综合运用现代技术,整合城市管理资源,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效率。更好地为市民提供最好的公共服务与管理,成为目前城市管理中最迫切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社区教育是社区工作的新模式,社区教育是学习型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社区教育就是要充分发挥区域教育资源的作用,面向全民,提供全程、全面的教育服务,社区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提高社区居民的综合素质。因此,发展社区教育、建设学习型社区,是建设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政党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电大远程开放教育作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特色以及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已改变着人们的学习观念。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教学资源,创建学习型社区,推进学习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满足人们对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和提高求学者的综合素质,是电大远程开放教育的使命。文章通过"数字化学习中心示范点"的建设,探索建设学习型社区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8.
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城市人口的数量激增,市民结构也相应发生明显变化。这些新增市民为城市的各行各业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并逐渐成为城市的主人。他们在无形中改变着市民结构,也影响着市民素质的提升。素质教育的严重滞后,制约着城市的综合发展,动摇着城市现代化的基础。通过指出市民结构变化中市民素质存在的问题,探索素质教育的可行性路径,促进人与城市、人与教育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市民文化素质:一个城市最直观最鲜活的“代言”,是体现城市文明的综合载体.在城市国际化发展的进程中必须始终秉承以人为本的基本观点,把市民文化素质的提升作为城市发展的重中之重.把着眼点放在市民文化素质教育提升这一层面,积极采取措施,推进城市市民的文化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0.
高职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业化、现代化和生产社会化的重要支柱,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高职教育经过近十多年的蓬勃发展,陷入了一个怪圈。虽然高职院校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但是我国仍然缺乏服务于生产一线的高级技能型人才,这些现象表明高职院校的学习效率未能充分释放。高职院校如果教学质量不提高,管理模式不改变,将会面临淘汰出局的可能。构建学习型高职院校可以有效地解决高职院校发展瓶颈,可以提高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本文借鉴各种学习型组织建设的现有成果,针对当前高职院校的特点,结合扬工院实际,归纳出构建学习型高职院校的实施机制,为构建学习型高职院校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经验指导。  相似文献   

11.
通达四方的快捷交通,传输着城市的活力与精彩;极具现代感的图书馆,为市民献上知识的宝库;强大的供电网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2003年以来,重庆市重点工程建设不仅对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城市增辉添彩,为市民带来生活的便利。  相似文献   

12.
城市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提高城市品位,发展城市经济,这不仅是城市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事关城市兴衰,市民福祉,而且对城市所在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农民失地进城后,由于受传统农耕文化、集中安置等因素的影响,很难自觉融入城市文化,转变为城市市民,这就会影响城市稳定和我国城市化进程。因此。应从完善相关政策、整合文化资源、调动失地农民自身积极性等方面,妥善解决失地农民的城市文化融入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中世纪市民社会的形成是整个欧洲封建社会文明的转折点。以工商业城市的复兴为起点,商品经济取代封建自然经济从根本上改变了封闭专制的社会结构。随着城市自治组织、城市法和城市等级结构的逐渐确立,市民作为自由独立的个体被城市法所保护,同时通过城市自治组织被整合为职业上分化、地位上分层、法律上自治的社会共同体,游离于封建主体体制之外的市民社会由此生成。  相似文献   

15.
城市的现代化说到底是市民素质的现代化。市民素质的现代化是现代化大都市建设的核心和灵魂。城市发展是市民提高素质的物质基础,而高素质的市民是城市发展的力量之源。  相似文献   

16.
纪纬 《东北之窗》2014,(7):22-23
正1月20日,大连市发起全市总动员,对深入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进行全面部署,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构筑起学习体系健全、学习网络完善、资源配置科学的与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协调的学习型城市,为城市综合实力全面提升和创新发展、加快建设产业结构优化的先导区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区积蓄动力。早在2001年,大连就在全国率先作出建设学习型城市的决定。全市学习型个人、学习型企业、学习型家庭、学习型社区、学习型机关、学习型党组织创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及我国全面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效果显著,导致农村学龄儿童急剧减少或大量流失。农村生源的减少为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提供了客观原因。从农村布局调整发展进程来看,在一定程度上整合了教育资源,提高了教育资源的利用率,提高了教育质量,促使区域间教育的均衡发展,但也出现了许多问题,一些地区不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过度撤并学校,导致义务阶段学生辍学率提高,加重了家庭的负担,学生的安全隐患因素增多,超级学校现象普遍出现等。  相似文献   

18.
苗慧 《特区经济》2014,(12):33-34
数学模型在学习型社区指标体系构建中的应用研究试图构建出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来量化分析浙江省各地学习型社区建设的程度与发展的进程,为学习型社区的建设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进而以浙江省为模范作用促进现代化城市的建设,小康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实现人的科学、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整体治理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整体治理理论主张通过功能整合来为公众提供无缝隙的公共服务,但在实践中面临组织整合的技术困境、组织冲突的协调困境以及合作治理的问责困境。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对整体治理进行改进和提升:要从注重机构整合转变为注重机构协作,营造整体行动的柔性机制以及建设学习型问责制度。  相似文献   

20.
创新是学习型城市的坚实基础,创新是学习型城市的重要标志,创新是学习型城市的生命支柱,创新是学习型城市的动力源泉。要与时俱进,使学习型城市创建取得真实绩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