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近二十年来国际金融一体化迅猛发展,台湾岛内外金融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大量金融机构出现经营亏损.在此情况下,台湾金融管理当局出于维持全社会金融稳定的目的,开始着手进行金融改革.本文通过介绍台湾金融改革的背景,分析了改革的实质内容及取得的效果,提出了在中国大陆进行金融改革进程中可资借鉴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金融统计面临的挑战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货币金融统计国际标准为依据,结合中国实际,对我国金融统计与GDDS、金融统计与经济全球化、金融统计与金融混业经营趋势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要不断改革和完善金融统计制度,才能更好地履行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职能.  相似文献   

3.
中国金融发展与体制改革路径选择模式及效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体制已经历了23年的调查与改革,中国金融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令国际社会惊讶的巨大成功,对于促进中国经济迅速增长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整体推进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金融全球化进程的步伐正在不断加快,中国金融也将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将在更深更广的程度上参与经济、金融全球化进程,与此同时,中国金融业所面临的挑战也日趋严峻。在此经济、金融全球化日益加深的背景下,中国金融体制还是否能依旧按照改革开放之初的路径选择模式来进行制度变迁,并以此作为应对经济、金融全球化挑战的基本措施呢?为此,本文就此问题进行探讨,并对过去23年来金融制度变革的效率作出分析,在此基础上来研究与探讨经济,金融全球化不断加深背景下中国金融体制变革新的路径选择模式。  相似文献   

4.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面临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需要。本文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内在要求出发,全面分析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从改善经营管理水平、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提高金融创新能力、主动服务实体经济等方面对商业银行自身转型发展路径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由此实现金融资源有效配置,促进实体经济快速发展,为供给侧改革提供金融支持。  相似文献   

5.
中国进入了一个全球化的时代,经济和金融业已经深入地融入了全球化进程,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中国的金融改革、金融开放以及金融发展,都必须要有更宽、更高的经济视野与全球视野,不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搞活我国的金融业,推进金融改革。  相似文献   

6.
课题旨在探讨由自贸区先行先试资本项目可兑换及在全国范围内深化金融改革的背景下,农业银行通过深度参与自贸区金融改革助推国际业务转型发展面临的机遇。论文首先阐述了自贸区金融改革在推动资本项目可兑换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分析了自贸区金融改革的战略意图及演进方向,揭示了深度参与自贸区金融改革对农业银行国际业务转型发展的重大意义。文末对加快推进自贸区业务发展给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入世后中国金融改革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加入世贸之后 ,将逐渐开放金融市场的必然趋势的大背景下 ,金融机构的现状为起点 ,探讨了如何抓住历史性机遇制定可行的金融改革战略 ,建设开放型金融结构 ,实现跳跃式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国金融改革的过程就是一个金融不断创新的过程,当前是我国推进金融创新、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的关键时期。本文着重分析了我国与美国的金融创新在发展背景和发展路径方面的特点,并借鉴美国金融创新的发展经验,对促进我国金融创新的发展提出了相关的启示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供给侧改革是当前乃至今后较长一段时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旋律。金融支持供给侧改革,即充分发挥各类金融机构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资金供给的主体作用,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推动各项改革并培育新的经济增长动力和构建新的经济增长平台,为供给侧改革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实现中国经济平滑增速换挡。在此背景下,为精准统计和分析金融资源流向及价格水平,客观评估各项改革成效,为宏观金融调控政策的决策提供信息支撑,必须适应改革发展的新要求对金融统计体系进行相应的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10.
面对当前日趋复杂的国际经济金融形势,以及我国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的种种挑战,为促进对国际金融领域热点问题的追踪和研究,共谋经济金融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金融业的改革和发展,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国际金融研究》编辑部与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于2012年11月2日在四川成都西南财经大学联合举办了"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学术峰会暨2012年《国际金融研究》论坛(秋季)",并以"改革与发展:经济金融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金融战略"为主  相似文献   

11.
金融行业本身就充满了挑战,在金融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对金融人才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推动了金融专业教学的改革。教学改革过程中主要以经济发展和人才需要作为改革的方向,采用多种教学方式优化课堂的教学内容。改革的同时也应该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引导学生熟练掌握专业知识,精通专业技术,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将学生培养为应用型的金融人才。在本文当中,我们针对新背景下的金融专业实践教学做了深入的探讨,分析了高校金融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中国金融税制研究(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税收对于促进金融业发展的作用是相当重要的.随着经济、政治形势的发展和竞争环境的改变,中国金融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中国金融税制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同国际上通行的税制不接轨的矛盾日益突出,适时改革金融税制,对于促进中国金融行业的发展乃至整个经济的发展都至关重要.因此,中国金融税制需要改革.本文分析了中国现行金融税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中国金融税制的改革方向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金融体制改革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和加快金融创新,加强宏观调控和维护金融稳定,对我国化解金融危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2011年我国在金融体制方面的改革进行跟踪研究,重点就金融机构、金融市场改革等方面出台的一系列改革措施进行分析;对诸多法规条例出台的背景、意义等进行了评述;对当前金融体制改革面临的形势,今后改革的难点做出分析判断;同时提出相应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金融改革与创新步伐的不断加快,互联网金融在热议中不断升温,交叉性金融产品与服务不断涌现,使得互联网金融时代的消费权益纠纷与保护问题愈发凸显。本文通过对互联网金融模式下金融消费的现状及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旨在为不断创新发展的中国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提供学术支持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国金融》2020,(9):32-32,42,79
本书从外部经济环境巨变背景下中国经济转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领调控政策新思路、房地产市场与调控政策、瞄准服务实体经济的金融改革和国际经验借鉴五个方面对中国经济金融进行深入地研究,为观察和理解中国经济运行轨迹和政策变化逻辑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6.
政府的市场增进功能与金融发展的“中国模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旨在探讨金融发展的中国模式。基于开发性金融的案例,通过修正传统经济学中的信贷均衡模型,本文尝试性地建立了考虑政府因素的市场模型,并对各国金融发展方式以及银行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与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本文认为,理解金融发展中国模式的要害是剖析政府因素和其他市场因素在金融市场化改革过程的博弈与磨合。特别重要的是,在中国的金融市场化改革过程中,政府参与市场形成实际上是改革逻辑的一种内生需要,由此也决定了政府因素在此过程中发挥着弥补市场不足和增进市场功能的正向作用。这种作用无疑会挑战传统经济学的理论与政策判断,它也时刻提醒我们需要格外关注现有金融市场化理论的适用性,从而将中国金融改革与发展路径选择的注意力放在探寻政府因素与其他市场因素在金融市场化改革过程的有效组合与合理兼容。  相似文献   

17.
李扬 《金融研究》2015,421(7):204-207
盛松成等著《金融改革协调推进论》对我国利率、汇率改革和资本账户开放进行了系统阐述。该书也是对我国近几十年来金融改革开放的理论总结,对于我国仍在进行中的金融改革开放,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当前,我国正进一步推进各项金融改革,面对的情况及其复杂。加之全球经济进入长期萧条,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这种复杂情况使中国的金融改革增添了一些不确定性。本书对金融改革所作的探讨,无疑有助于推进我国金融改革的理论建设,从而有助于改革的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18.
对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模式及风险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阶段性目标基本得以实现,但中国经济特定的体制背景和金融环境决定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长期性、多样性和复杂性,金融产权等障碍存在给中国利率市场化未来的改革增添了变数和难度。因此,对中国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进程、模式选择和风险因素进行阶段性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它将在某种意义上指导甚或决定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剩余道路的前进方向与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互联网金融冲击的背景下,对互联网金融的涵义与特征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对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探讨,最后对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银行的发展措施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互联网金融冲击的背景下,对互联网金融的涵义与特征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对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探讨,最后对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银行的发展措施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